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运动的快慢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723101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运动的快慢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运动的快慢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运动的快慢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的快慢知识梳理本节知识的重点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速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及公式的应用,难点是平均速度的理解及应用。近几年中考常结合生活实例考查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和计算,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的形式出现。本节课涉及到中学物理的计算题,物理与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有很大的区别,一定要认真对待。一、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通常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用时越少的物体运动越快,体育比赛的径赛中,裁判员就是根据这个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二是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路程,运动越远的物体运动越快,体育比赛的径赛中,观众就是根据这个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二、速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称为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速度越大运动的越快,物体速度越小运动的越慢。2公式:v=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3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s单位是m,时间t单位是s,速度的单位是m/s;交通运输中常用单位是km/h。使用时注意单位一定要统一。m/s与km/h的换算关系为1 m/s =3.6 km/h。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一是运动的路径是直线,二是运动的快慢保持不变。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般不同。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很多,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几乎没有。因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保持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变,短时间内有可能,长时间内难以保持,所以生活中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非常少,绝大多数都是变速运动。有些运动我们可以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便于研究。四、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用来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知道了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就大体知道了它运动的快慢,但是不能准确的知道它运动的情况,如它何时加速、何时减速、何时中途停留等。我们说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必须指出它在某段时间内,或在某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否则平均速度就无意义了。在公式v=s/t中,s和t之间有着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重难点突破重难点01 速度单位换算典例在线火车的速度为72km/h,汽车的速度为18m/s,则A火车的速度大B汽车的速度大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两个单位的换算关系一定要牢记,把m/s换算成km/h,数值上直接乘以3.6,把km/h换算成m/s,数值上直接除以3.6。 即时巩固1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1)8 nm=_m;(2)0.5 h=_s;(3)15 m/s=_km/h。【答案】(1)8109 (2)1 800 (3)542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 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 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 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A小张先到达B地B小王先到达B地C小李先到达B地D三人同时到达B地【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v张=30 km/h,v王=5 m/s=18 km/h,v李=0.6 km/min=36 km/h。由速度公式v=s/t,由于他们的路程s相同而小李的速度最大,则小李的运动时间最短,小李最先到达B地,故C正确。重难点02 速度、时间、路程图像问题典例在线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由图象可以看出,在8:27后的速度明显减小,所以此时为紧急刹车的时间,故A正确;B在8:238:27时间段内的图象是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此时为匀速行驶,故B正确;C在8:208:30段内的最大速度为60km/h,故C正确;D其它时间段内的速度都小于60km/h,所以其平均速度不可能为60km/h,故D错误。即时巩固1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根据观测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02 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2 s5 s内,小车静止C5 s7 s内,小车的运动速度为2 m/sD0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1.5 m/s【答案】D2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该图线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示例:信息一,他们同时开始运动;信息二: ;信息三: 。【答案】他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自行车的速度为13.3 m/s 跑步的速度为8 m/s等【点评】本题是开放性题,符合答案的信息很多,如:骑车人的速度、骑车人比跑步人运动得快、骑车人先完成200 m等,做这种题应用所学知识大胆去分析解答,但要注意尽量选常见问题作答。重难点03 平均速度典例在线某次跑步中,小明以4 m/s运动了前一半路程,又以6 m/s运动完了后一半路程,则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5 m/sB10 m/sC5.2 m/sD4.8 m/s【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设总路程为s,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s/2,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1 =s/(2v1),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2 =s/(2v2),物体全程时间:t=t1+t2,全程平均速度v=s/t=s/(t1+t2)=24 m/s6 m/s/(4 m/s+6 m/s)=4.8 m/s,故选D。【名师点睛】(1)甲地到乙地距离为s,一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用时间t,在前一半时间内,其平均速度为v1,在后一半时间内,其平均速度为v2,则其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甲地到乙地距离为s,一汽车以速度v1从甲地到乙地后,立即以v2的速度返回,求它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即时巩固1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 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 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 【答案】C2 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 m时,用了2 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A1.5 m/s B2 m/s C1 m/s D2.5 m/s【答案】C【解析】物体在通过最后3 m时的平均速度v=s/t=3 m/2 s=1.5 m/s;由于运动得越来越快,所以该物体在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应小于1.5 m/s,故选C。培优训练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物体的速度与运动时间成反比C速度越大,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D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答案】AD2襄阳首座斜拉桥卧龙大桥全长4 343.5 m,桥面宽31. m。如果一辆大车通过该桥的速度是60 km/h,则所用的时间是(保留整数位)A4 min B6 min C8 min D10 min【答案】A【解析】汽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约为t=4.343 5 km/60 km/h=4.343 5 min4 min。故A正确。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A15:8 B8:15 C10:3 D3:10【答案】A【解析】因为v=s/t,t=s/v,故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t甲/t乙=(s甲/v甲)/(s乙/v乙)=s甲v乙/(s乙v甲)=5/23/4=15/8,故选A。4如图所示为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关于小球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B小球在B、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C小球在C、D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D小球在D、E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答案】A【解析】由图知sABsBCsCDsDE,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根据平均速度公式v=s/t,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选A。5一列火车以1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车厢长24 m,在车厢中小明以2 m/s的速度从车厢的一端走到另一端需要的时间为A12 s B2 s C3 s D2 s或3 s 【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小明相对火车的运动速度是2 m/s,所通过的路程是24 m,所以用时为t=s/v=24 m/2 m/s=12 s,故选A。6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秒)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tABvBC DvABvBC【答案】C7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两车不会相遇B若,两车相遇2次C若,两车相遇1次D若,两车相遇1次【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甲的加速度a1比乙a2大,在达到速度相等的时间T内两车相对位移为S1。若,速度相等时甲比乙位移多s1s0,乙车还没有追上,此后甲车比乙车快,不可能追上,A对;若,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比甲车快,因为甲车加速度大,甲车会再追上乙车,之后乙车不能再追上甲车,B对;若,恰好在速度相等时追上、之后不会再相遇,C对;若(),两车速度相等时还没有追上,并且甲车快、更追不上,D错。8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0块完整的相同正方形地砖,如图甲所示。(1)小明用分度值是1 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_cm;(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s;(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_m/s。【答案】(1)60.00 (2)200 (3)0.99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是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甲、乙各运动8米,所用时间相差_秒。甲在上坡过程中,其速度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答案】运动 9 减小。【解析】图象是路程时间图象,由图象知,甲与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求出,甲的速度:v甲=s/t=8 m12 s=23 m/s,乙的速度:v乙=s/t=16 m6 s=83 m/s。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不同,如果以甲为参照物,则乙相对于甲的位置不断变化,乙是运动的。甲,乙各运动8米,甲所需时间t甲=12 s,乙所用时间t乙=3 s,则它们相遇时的时间差是12 s-3 s=9 s。甲在上坡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10xx年4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天舟一号”并与“天宫二号”完成对接。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天舟一号”到达距“天宫二号”30 m停泊点后,开始以0.2 m/s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二号”缓缓靠拢对接。目前组合体在地面上方300 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 min左右(地球半径R=6 400 km)。求:(1)“天舟一号”从30 m的停泊点到二者相互接触共耗时多少秒?(2)飞船组合体环绕地球飞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答案】(1)150 s (2)2.8104 km/h11 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南昌西站,然后乘高铁去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9:35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所示。车次南昌西开上海虹桥到运行距离G134609:4313:18780 kmG138610:0513:59780 kmG134810:2613:41780 km(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答案】(1)爷孙俩只能赶上G1348车次 (2)240 km/h【解析】(1)由图示可知,驾车的路程s=30 km,限速v=60 km/h,根据公式v=s/t得,驾车到南昌西站所用的最少时间t=s/v=30 km/60 km/h=0.5 h=30 min,爷爷9:35开车出发,经过30 min后到达南昌西站的时间为10:05,由于到站时G1386正好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爷孙俩只能赶上G1348车次。(2)根据列车时刻表,乘坐G1348所用时间为t=3 h 15 min=3.25 h,总路程s=780 km,所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v=s/t=780 km/3.25 h=240 km/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