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识字5百家姓节选教案2语文S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22854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识字5百家姓节选教案2语文S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识字5百家姓节选教案2语文S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识字5百家姓节选教案2语文S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识字5百家姓节选教案2语文S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百家姓的基本情况,了解一些人物的姓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了解一些名字的姓氏,激发热爱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了解百家姓的基本情况。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文题目1.同学们,请你自豪地告诉大家,你姓什么。(抽多个学生回答)2.在我们这个小小的班级里,就有姓王的、姓李的、姓刘的那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其他的姓呢?3.我们的姓是从祖辈传下来的。中国人的姓有几千种。有些研究中国姓氏的专家把常见的姓氏列了一个表,叫百家姓,读起来顺口,便于记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小部分。4.板书课题:百家姓节选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2.在课文中找一找,这其中有你的姓吗?有你熟悉的人的姓吗?(学生自己找认识的姓)3.谁愿意读读课文?其余孩子认真听他是否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抽生评议)4.拿出生字卡,同桌伙伴互相考考,不认识的,互相帮帮,看谁记得牢。5.交流识字经验:孩子们一定有许多巧妙的识字办法,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识记本课生字的好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编顺口溜,编儿歌等识字方法)6.采取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的形式认读生字。7.齐读词语卡片。1.选择正确读音画“”。姓()选(i)吕()姜()2.巧记生字。耳东()双口()木子()弓长()三、诵读课文,领会感悟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2.教师:有不明白的地方吗?请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3.课文中主要介绍了哪些姓氏?哪些姓氏是比较常见的,哪些比较少见?(褚、施这两个姓氏比较少见)4.学生自豪地朗读课文。3.你还知道哪些姓氏?写一写。(至少两个)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6个要求会写的字,指名读,并进行口头组词。2.教师:哪个字最难写?想看着老师写一写吗?(教师范写生字)3.重点指导“孙”“张”等生字。张:左边“弓”做偏旁时,要写得窄一些,左窄右宽。孙:左边是“孑”,第三笔是提,不要写成横。4.学生自由书写,展评奖励。4.描一描,写一写。张 孙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先让孩子们从自己的姓入手,通过介绍自己的姓,发现百家姓的趣味,让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轻松地与传统文化碰撞、对话、生发情感,让复杂的百家姓变得简单明了。这篇课文比较简短,但是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让学生在朗读和记忆中感受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的魅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中,我始终以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导向,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姓氏,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附送:2019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识字7正反歌教案语文S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反、退”等14个生字,会写“失、旧”等8个生字。认识新偏旁“”“”“丷”。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3.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对子的意思,在学习中感受汉字的趣味性。试着自己编一编正反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编正反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能熟读成诵。2.了解对子的意思,尝试自编正反歌。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激趣导入1.出示两支长短、粗细不一的铅笔。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甲:一支粗,一支细。生乙:一支长,一支短。2.结合实物,体会长短、粗细。3.师小结:大家说得真好。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反义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对对歌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反义词。二、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1.看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不丢字、不添字。2.对照课后的生字表画出本课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学习。3.检查识字,交流识字方法。(1)教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采用自由读、开火车读、分男女生赛读、齐读等。(2)去掉拼音指名读。(3)识记指导。加一加:月+生=胜亲+斤=新比一比:困团减一减:铁失饭反1.看拼音,写字词。=D2(=D2(=D2( =a难三、整体学习,理解感悟1.自由读,四人小组互读儿歌,纠正、评价。2.一人读,一人对读。(如:一人读“明对”,另一人答“暗”)3.教师出示字的对子,结合实际讲解。如:明暗(出示光束进入屋内的光线变化的图片,理解“明”就是“亮”。)正反(可以通过衣服的正反面,作业本的正反面来说明。)新旧,长短,粗细,深浅(用实物对比引导感知)4.关于词语的对子可结合词语的意思和造句来理解。如,容易:做起来不费事的。困难:事情复杂,阻碍多。造句:这道应用题看起来容易,做起来有点困难。5.男女分组背诵儿歌。2.填一填,再读一读。进对(),开对(),()对骄傲,容易对()。四、拓展实践1.游戏:找反义词,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黑板(黑)粉笔(白)冬天(冷)夏天(热)2.“我会编正反歌”。引导学生尝试自编正反歌。课下互相交流。3.我会填。多对(),大对()。教学反思教学伊始,我巧妙地创设情景,将抽象的语言符号还原为学生容易感知的事物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分析字形时,我提出了识字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识字,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尝试让学生自主、合作分析字形,我再给予适当指导,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只有多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形成独立阅读能力”。在这节课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让学生悟出了对对子的规律,感受到了语文独特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