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冀教版科学四下第8课《水到哪里去了》word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19177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冀教版科学四下第8课《水到哪里去了》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春冀教版科学四下第8课《水到哪里去了》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春冀教版科学四下第8课《水到哪里去了》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冀教版科学四下第8课水到哪里去了word教案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河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水到哪里去了。一、说教材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河北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的内容,是“物质的状态”这一单元的重点,在前一单元学习天气变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物质的状态及变化,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帮助学生认识到温度的变化可能促使物质状态的变化。在前一节课研究了水在加热条件下的物质变化,知道了沸腾可以使水由液态变成气态这一变化,在此基础上,本课重点研究蒸发这一常温下的汽化现象。为下节课雨的形成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作铺垫。2根据科学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结合日常生活,对蒸发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利用感觉器官感觉水蒸发过程中伴随的热量变化。、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液态的水经蒸发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并带走一定的热量。、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常温下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发。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举例说明蒸发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根据水到哪里去了这节课的内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亲身体会感受蒸发的探究过程,难点体验水蒸发要吸热这一科学原理。3实验器材水、酒精、注射器、玻璃片、白纸、电暖风、烧杯、湿布、酒精灯、铁丝等实验仪器。二、说教法这节课是以新课改理念作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尝试学习为主,以创新能力为主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辅之以设疑激趣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全面、全程的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让学生总结出蒸发及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三、说学法新教材的教学理念是在课程中重视学生探究性学习,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只是作为学生学习启发者,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身的科学素养。四、教学程序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为了让学生们亲身观察,感受探究的乐趣,一上课,我就告诉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同时用湿布快速的画出一条大尾巴金鱼,让同学们观察“金鱼”有什么变化,一会儿“鱼”游走了,这使学生们获得了充分的视觉体验,体现了科学的真实性。随着鱼的慢慢消失,课堂的气氛应该会比较活跃。这时,我紧迫的问同学们“鱼到哪里去了?”。四年级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可想而知他们的回答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有以下几种答案:游走了。藏到黑板里了。变成水蒸气了对于孩子们多样的回答我首先是给与表扬和鼓励,如:你说得真好!你的想象力很丰富!鱼的消失是因为画鱼的水消失造成的,那“水到哪里去了”呢?(板书:水到哪里去了)学生们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大胆猜测,充分讨论,将学生们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比较完整的体系中,用自己的话说出鱼得消失是因为水蒸发了,至此导入这节课的主题蒸发。(板书:蒸发)2、感受蒸发,学习新知。师:平时我们晾衣服就是利用了水蒸发原理,同学们说说你们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事例,是利用了这一原理?(让学生能够感觉科学知识就是生活中的常识,研究科学没什么神秘的,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再次激发学生的探究水蒸发的兴趣。)师:请同学们用手指蘸少量的温水或酒精,抹在脑门上或手背上,仔细体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在这个环节我实施开放教学,运用“引导探究”教学法,分组协作共同学习。通过动手实验、体会等多种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课堂上的气氛相当的活跃。)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充分的交流这种感觉,分享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新知识,当学生们说出抹温水或酒精后感觉会比较凉时,我会及时追问学生怎么会产生这种感觉呢?在经过小组的讨论,学生们会得出是因为水或酒精蒸发时要吸热的原因。为了加深学生理解蒸发吸热这一科学现象,我又准备了一个演示实验:用酒精灯加热一根铁丝,然后放入水中可以看到明显的蒸发现象。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同学们通过再次的讨论,得出结论。是因为铁丝吸收了火焰的热量变热,放入水后,水又吸收铁丝的热量变成了水蒸气。这是同用水或酒精抹在皮肤上,感觉有点凉是同样的道理,都是因为带走了热量。(板书:吸热)(这个环节结束后,通过学生们的探索和归纳总结,他们学习知识将更完整更系统化,记忆也会更加深刻。)3、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科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到生活中是检验科学的最好方法。我采用直观教学法,课件直接出示了以下事例,让学生们分析:淋雨后为什么会感觉冷?地面洒水后为什么会感觉凉爽?晒盐是利用了什么原理?发烧时用酒精擦身有什么作用?为什么?(通过学生运用刚才学习到得知识解释生活中事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水蒸发时要吸热。)4、猜想验证,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同学们先猜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然后学生动手实验。(新课程的课堂为学生思维的“活”提供了条件,解放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采用分组探究,每个小组选择探究目标,共同协作,共同研究,设计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法并请同学演示他们的方法,请其他同学们评价这个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共同总结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板书)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谈谈感受,启发学生关于水蒸发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鼓励学生们课下进行探究,成为学生新探索的起点。五、板书设计水到哪里去了?蒸发水 水蒸气吸热液体与气体接触的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温度影响蒸发的因素六、课堂预计教学效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预计有90%左右的同学能够熟练掌握什么是蒸发及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会有10%左右的同学还不能熟练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待于课下辅导。附送:2019春冀教版科学四下第9课雨的形成word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9课雨的形成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能力,尝试探究雨是怎样形成的? “雨的形成”是一个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开放性较强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再次感知物质状态的变化,尤其是水的三态之间循环往复的变化,通过实践发现这种变化是可逆的过程。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阅读科学在线,可以激发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并体会到科学技术的运用可以影响雨的形成,了解人工降雨可以进行灭火和改善干燥的环境。重点:设计实验来验证雨的形成的猜想,并创造条件,使学生尽可能独立地探究雨的成因。难点:组织学生自行探究雨的形成实验。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根据计划进行实验操作,明白“雨是怎样形成的”。2、能举例说出有些物质的变化是可逆的,并愿意关注科学技术(人工降雨)的发展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二)探究目标:能独立提出要研究问题的假设,并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三)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探究物态变化的兴趣。2、能与其他同学愉快地交流自己的观点。三、教法:谈话、讲解、实验四、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五、教学手段 :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幻灯片、多媒体等各种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教学环境,拓宽教师和学生的思路,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实现课程整合的作用。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体验实践出真知的快乐!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 我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研究探讨生活中常常出现的小水珠有哪些?利用凝结的知识让学生说出小水珠形成的原因。再利用猜谜形式引入今天学习的主题,这样既充满了神奇,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出示雨的图片,让学生通过看图提出想知道什么?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二)、制定计划, 独立实验 1、猜想: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先猜一猜雨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做出猜想,引导学生得出雨也是一种凝结过程。2、设计实验:为了降低学生在模拟实验中的难度我是这样引导:我们的猜想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许许多多的小水珠,水珠落下来就形成了雨。那要得到水珠先得有什么呢?(水蒸气)水蒸气要怎样才能凝结成水珠?(遇冷)那好,我们要制造降雨得模拟试验,重点得考虑两个问题:(1)如何在短时间内得到足够多得水蒸气?(2)怎样使这些水蒸气遇冷?当学生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之后,分小组讨论、设计这个制造降雨得模拟试验。请组长拿出老师给学生准备好的实验研究计划简要地记录他们所需要得试验材料和商量出来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如有困难大屏幕会帮助你们(大屏幕展示器材及装置图)组长并填好老师发的实验研究计划,汇报,修改。出示温馨提示,实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生用心齐读)3、实验操作:学生分组按计划 选取材料 开展探究活动。师给每组发放冰块,倒热水。(为避免意外发生,提醒注意安全,我适时加以引导,请同学们注意观察都发生了哪些现象,想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把你们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填入实验记录单。) 4、 汇报总结。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越来越多,形成雨落下来。5、 自然界中雨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刚才我们成功地模拟了雨的形成,那现在请同学们推想一下,自然界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怎样来的?学生:地球表面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教师:是酒精灯在给他们加热吗?学生:不是,是太阳。教师:实验室我们用冰块使水蒸气受冷,天上真有一个大冰块吗?那水蒸气是怎样受冷的呢?据老师了解每往空中升100米,气温就降低0.6摄氏度,那么几万米的高空气温怎样?(非常低)总结: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增大到一定程度,当上升气流在也托不住它们时,就会降落下来,就形成了雨。 6、 出示水的循环图。让学生更清楚可看出地球上的水的循环,认识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成为可逆的。7、出示云、雨、雪形成过程的模型,进行总结,更加深孩子们的认识。这一环节目的 ,增强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让同学们在讨论、交流实践感受到合作探究的快乐,以及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借助汇报实验结果,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采用多媒体课件以及动画,用于显示水蒸气的变化过程,和水的循环过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体现学科的整合性。(三)、 知识拓展,开阔思维。学生阅读科学在线,人工降雨。开展讨论:人工降雨的作用?提出要求:阅读科学在线,让学生做到边阅读边思考,从中找出答案。由于学生对人工降水的利用并不是很熟悉,所以我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进一步去了解人工降雨,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搜集能力,也引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愿望。教学反思:本课以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让学生通过一个模拟实验来探究出雨是怎么样形成的。培养学生用实验探究的科学学习方法。 从本节课堂效果看,学生基本上能撑握雨的形成原理和实验探究这种方法。但纵观全节课,我放的还是不够开,课堂教学不够灵活,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本课涉及到的拓展知识很多,我感觉学生通过学习只是浅显的了解一点,体会的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探究和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学得更开心。冀教版雨的形成说课稿(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东光县灯明寺镇王起小学说课教师:邢红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