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桥(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19168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桥(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桥(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桥(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桥(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生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4了解课文谋篇布局、人物刻画以及环境描写等表达特点。【学习重点】通过读文章想画面、抓重点词句体会等方法入情入境,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会表达方法。【学习准备】ppt课件(洪水的声音、图片、课文的文字等)【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创境引入:师:播放课件,优美的音乐有雨声,寂静的小山村中有一座窄窄的木桥导入语:同学们,看这是雨夜中的一个小山村,村中有这样一座窄窄的木桥,每天清晨人们从这座桥上出门耕作,傍晚又带着满心的欢喜回到村庄,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村庄又下起了蒙蒙细雨,伴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村里的人们也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你们猜,人们会梦到什么呢?生1:他们看到了丰收的喜悦。评:这是人们的心愿。生2:第二天看到湿润润的土地。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村庄,走进作家谈歌的作品“桥”。(板书课题,齐读)。二、巩固字词,整体感知:1、师:课前大家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那在预习的过程中文中的生词你是不是都读准了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文中易错生词,学生齐读)2、师:那文章围绕着桥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生:在洪水来临之际,人们都挤着上这座桥,老汉为了组织人们脱离洪水,却牺牲了自己和自己的儿子的故事。三、感受洪水及人们慌乱的景象:1、师:是啊,是洪水给人们带来了这可怕的灾难,那洪水突来时到底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请同学们再细心地读一读,标画出文中描写洪水的语句。2、师:谁来读读你标画的语句?(课件随机出示文字并点红)生1:像泼,像倒的雨水 师引:像泼,像倒,大雨滂沱,怎样读?生2:像受惊的野马 师引:洪水已经追着你的屁股了,还能这样无动于衷吗?再读生3:狂奔而来,势不可挡。师引:一会儿工夫,从脚,到膝盖,到大腿,洪水真是肆无忌惮,把你看到的洪水读出来。生4:跳舞 师引:此时此刻,洪水像什么?把你看到的就像魔鬼一样露着狰狞面目的洪水读出来。生5: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师引: 1931年在洪水中死亡14.5万人,1954年死亡3.3万人, xx年仅受灾严重的中下游五省死亡1562人,且大部分死于山区的山洪、泥石流。在洪水面前人们的生命变得多么渺小,再读。生6: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师引:洪水每涨一厘米,危情就会越来越紧迫,人们的生命就会越来越危险,读出来。3、同学们,(课件洪水)看整个村庄被这雄狮般怒吼的山洪,被这可以瞬间摧毁一切的山洪,惊醒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洪水,村里的一百多号人会是怎样一番慌乱的情景呀!(课件出示第三段)自己读一读第三段,把你想象到的画面写下来。4、通过你刚才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1:人们被洪水惊醒,摸黑下床,大人们会喊:“发洪水啦,快逃。”生2:我仿佛听到了大人的惊呼声,小孩儿的哭闹声,婴儿的啼哭声。生3:我看到年迈的老人们无助地站在洪水中,颤抖着、蹒跚着、艰难地走着。生4:家禽们嘶叫着,四处奔逃着。生5:村民们为了逃命,你拥我挤,疯了似的,夺路而逃。有的可能会被挤倒在水中,有的可能会被踩在脚下,孩子会紧紧地抓着爸爸妈妈的手。师:是啊,在熟睡中的人们突然要面对这过腰的洪水,怎能不害怕,怎能不恐慌,怎能不疯了似的夺路而逃,试着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读出来。四、体会老汉的沉着冷静:1、师过渡:此时,在人们面前只有一条路,读(出示第4段)2、师:面对这座窄窄的木桥(点红“窄窄的木桥”)人们会怎么做呢?读。(出示第6段)3、师:木桥下是湍急的洪水,木桥的另一头则是生存的希望,人们“拥”向那座窄窄的木桥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生:大人拉着自己的孩子4、同学们,透过这一个“拥”字你感受到了什么?(点红“拥”)生:因为“拥”让我们感受到人们当时求生的迫切心情。生:“拥”让我们感受到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对活下去的渴望。生:人多师:为了逃离这可怕的洪水,人们,生读:“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出句子,点红“拥去”)师: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人们,生读:“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师:一个“拥”字不仅告诉了我们这些,它更告诉了我们,此时,这座窄窄的曾经毫不起眼的木桥已经成了人们心中的什么?生:“生命桥”“救命桥”(板书)5、师:面对此时的这座救命桥又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再细心地读一读523段,标画令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生1:老汉的话。师:是呀!此时的老汉是党的代表,在危难之时,老汉站在了这里,党员的八大义务中曾经提到在危难关头党员就要挺身而出,保护群众,他给人们做出了表率。生2:读第8段(出示)谈感受师:咱们一起来看一看,透过这个“盯”字(点红“盯着“),透过这目光,想一想这时的老汉心里在想什么?生:为了让大家都能过桥,不能再乱了,要有秩序地上桥。师:所以,老汉他毅然坚定地站在了桥头。他像一座山。(点红“他像一座山”)师:同学们,作为人们拥戴的党支部书记,此时此刻他还要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像一座山,让我们走进老汉,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老汉还要面对 ,他像一座山。生1:面对发疯似的人们,他像一座山。生2:面对自己的生命安危,他像一座山。师:是呀!他就是一座可以挽救人们生命,抵挡一切的高山。好,咱们一起合作着来读。6、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汉?生:沉着的、镇定的、冷静的(板书)师:人们看到了这座稳而不动的山,看到了这位沉着冷静的老汉,也就看到了生的希望,他就是人们心目中那座艰不可摧的靠山。再来一齐读。五、感受老汉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1、师:就在老汉的指挥下,一百多号人很快地排成对,依次奔上木桥。文中还有哪里令你感动。生:老汉揪出儿子。当只剩下儿子与老汉时他却推了儿子一把。(点红“揪”“推”)师:是啊!当在无情的洪水中只剩下他们父子俩时,老汉推了儿子一把。这一“推”你感受到什么?生:父亲爱儿子。师:当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时,老师似乎要喊什么?2、师:是啊!在这样生死一线的关头,他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而之前当洪水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时,父亲却将儿子“揪”了出来,这一“揪”又意味着什么?生: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死的危险留给了儿子。放弃了自己儿子的生命。师:是啊!为了维护当时稳定的局面,为了让群众们都能安全地过桥,他宁可牺牲自己亲生儿子的性命,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仅仅是感动吗?还令人怎么样?生:“震憾”3、师:那就让我们到文中再现那一幕令人震憾的画面吧!请同学们把文中的小伙子换成儿子,再来体会着读一读。(课件换词)你感受到了什么?师追问:此时此刻,你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汉?生:无私、不徇私情。(板书)师:同学们,老汉这一推一揪看似矛盾的举动,背后隐藏的却是这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精神呀!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课件原文)六、升华情感:师:同学们这座窄窄的木桥没有了,老汉没有了,(擦黑板)但相信老汉会用他的血肉之躯在每一个经历过这次洪水的人们心中,阅读过这篇文章的人们心中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这座桥是指什么呢?生:精神之桥。师:这就是作者以“桥”为课题的深刻含义。附送: 小升初分班语文考试专题训练卷2019年小学语文小升初专题训练卷一.填空:、( )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是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就是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就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二、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方式。1、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15、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16、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17、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19、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20、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21、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22、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2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4.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25、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26、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27、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28、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片。( )三、常见的人物描写手法有 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那些描写手法:1、一张鹅蛋脸上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2、下课了,同学们三步并两步的跑出了教室。( )3、爸爸说:明年你就升初中了,可要好好学习,别辜负了我们的一片心啊!( )4、他心里犯嘀咕:到底是该不该去呢?( )5、夜幕降临,刚下过雨的天空闪烁着无数颗星星,真是令人陶醉的夜晚!( )四、按要求完成下列的语句。1、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改为反问句)2、赵苑公园是座美丽的大公园。(改为感叹句)3、体育老师说:“我明天和你们一起玩篮球。”(改为转述句)4、难道我们不是祖国的花朵吗?(改为陈述句)五、我们积累了很多成语,你能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吗?( )( )失措 失魂( )( ) ( )( )万状 ( )( )有序 镇定( )( )从容( )( ) ( )( )不动 小心( )( ) 临危( )( ) 六、读读背背。 1、 默写。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有关泰山的名句:孔子:天门一长啸,会当凌绝顶,3、默写:不登高山,;不临深溪,。操千曲 , 。祸兮 ,。七、阅读 (一)一双旧军鞋这是个彩霞满天的傍晚。一位公安干警来到街上的一家修鞋店,问道:“师傅,上个星期是不是有位高个子的干警来这儿修过鞋?”鞋匠端(详、祥)着眼前的这位干警,迟疑了一下说:“莫非你是替他取鞋的吧?”“是的,我是他的所长,请问要付多少钱?”鞋匠漫不经心地从柜台最下层取出那双已修好的旧军鞋。他随口说道:“你就付三块钱吧。”所长付过钱,当他要接过鞋匠递给他的那双鞋时,双手不住地颤抖。“你你怎么啦?”鞋匠吃惊地问道。“一位多好的干警啊!”所长沉痛地说,“上个星期,在一次执行严打任务时,几个歹徒被我们公安干警围困在一间(仑、仓)库里,他奋不顾身地带头冲了进去,与歹徒展开了(搏、博)斗。就在这时,一个丧心病狂的歹徒引(暴、爆)了一捆炸药,歹徒被炸死了,他却不幸失去了双脚”“啊-”鞋匠张大了嘴巴,呆住了。所长用低沉的声音接着说:“这双鞋他已经用不着了,他特意让我把钱还给你,谢谢了。”说完,大步走了。鞋匠望着这双旧军鞋,俯下身子,拿出鞋油把它擦得乌黑发亮。鞋匠恭恭敬敬地把这双旧军鞋放在柜台的最上层。他久久地凝视着,觉得只有这双鞋,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适当的字,把不正确的画去。2、从文中找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注视-( ) 犹豫-( )3、文中与“鞋匠漫不经心地从柜台最下层取出那双已修好的旧军鞋。”照应的句子是 。4、“鞋匠恭恭敬敬地把这双旧军鞋放在柜台的最上层。他久久地凝视着,觉得只有这双鞋,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此时鞋匠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5、短文中那些地方的描写最让你感动?多读几遍,再说说你的体会。 6、读这篇短文后,对公安干警会产生怎样的感情呢?为什么? (二)看日食要看日食了!消息传来,我别提多高兴了。以前,我从书里看到过发生日食的情形,但从没有亲眼看见过啊!这一天终于盼来了。早晨,我带着观测日食的工具,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第一节下课,我们来到操场上。我拿起镜片往天上一看。嗬!日食已经开始了,圆圆的太阳被黑影挡住了一部分,黑影越来越大,而太阳却越变越小。我仔细看着,认真地观察着太阳的变化,一会儿,太阳竟变成了月牙一样了。我向周围看看,天渐渐变黑了,而且还带着几丝寒意。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过去科学不发达的时候,人们把日食说成是“天狗”把太阳吃了,于是便敲锣打鼓。现在想起来,真是太可笑了。哪里有什么天狗,是因为月亮、太阳、地球走到同一条直线上,月亮挡住了太阳,所以才发生了日食。1、联系上下文,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内填上序号。日食( )、吃 、吃的东西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高兴-( ) 观测-( ) 仔细-( )3、照样子写词语。、越来越大 越( )越( ) 越( )越( ) 越( )越( ) 、左顾右盼(至少写3个): 4、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八、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中国有句俗话,人比人,气死人。比确实有时使人很不愉快,甚至让人灰心丧气。但是,当今世界,时时、处处、事事,都存在着比。谁也跳不出比的圈子。关键是比什么,怎么比,比得有没有道理,比得有没有价值。国家之间要比,比谁更发达、强大;单位之间要比,比谁发展快、贡献大;人与人之间要比,比谁的进步快、水平高;自己也可以和自己比,比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请你以比为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成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比的范围之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