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凡卡教案2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715637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凡卡教案2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凡卡教案2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凡卡教案2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凡卡教案2新人教版一、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及主要内容:这是一篇讲读课文。它以真切细致的描写,深刻感人的内容,催人泪下的艺术魅力为课文的特点。文中有一幅彩图,体现了凡卡写信前的害怕,写信时的痛苦,以及哀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去美好想象。这篇课文,主要讲在十九世纪后期的旧俄时代。凡卡由农村来到城市的一鞋铺当学徒。他受尽了种种折磨,过着十分痛苦的生活。他写信告诉爷爷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流露出自己对献礼生活的渴望和向往。2、教学重点和难点: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这篇课文的难点是课文把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初次接触。这是教材的难点。二、教学要求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激好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2、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3、学习本课十五个生字、十二个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法与学法教法要服务于学法,要体现和渗透学法。教法要依据训练重点,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凡卡这篇课文,教师要紧扣训练重点,依据课文内容和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教师情感,大胆处理教材,设计“以导助学,以情促学,以情促学,长文短讲,以读代讲”的教学学法。、布置学生借用工具书的方法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抓住文中引导的作用,区别课文哪些是“信的内容、回忆往事和作者的叙述”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然后逐个进行教学。、直奔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一开始,教师就可引导学生直奔课文中心,进入凡卡的角色,体会凡卡的悲惨命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达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效果。、以导助学,以读促情:引导学生快速阅读“信的内容”紧扣凡卡的悲惨命运“设疑提问,按文入情”,在学生了解了六件事,感到学徒生活这件事印象最深刻时,抓住主要矛盾,环环紧扣,勾画重点词点句“揪、拖、揍、戳、打”,引导学生进入学徒生活的悲惨情境。此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亲爱的爷爷我就要死了。”指导学生并自己范读把“发发、再也、跪下”读重音,以体现凡卡在绝望中。在读两处省略号的时候,停顿的时间稍长些,以体现凡卡当时难过心情。在读“我再也受不住了”和“我要死了”这两句加上轻轻的抽泣声,效果更好了。这样从声音的高低、轻重、缓急读法,使学生产生如闻凡卡的哭声,如见凡卡挨打的场面,产生声泪俱下的效果。从而达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运用“对比法”培养学生求异思维:通过学生自由读、合作读、领读、对比读等方法,体会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产生愤恨与同情的感情,提高阅读效果。在讲“回忆往事”时,采用教师领读,学生齐读: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山林怎么样?冻了的山林喳喳地响。爷爷怎么样?爷爷冻得吭吭地咳,小枞树怎么样?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小野兔怎么样?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通过学徒生活的痛苦和砍圣诞树时的乐趣进行明显对照,在对比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达到教学与发展学生思维的辩证关系。、利用电教手段,了解凡卡的内心:在教学中,把课文中的插图采用投影仪器进行放大,通过对插图神像、楦头等景物的教学,体会凡卡写信前担心害怕的心理。通过对凡卡神态的教学,体会凡卡信时的痛苦和哀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去的向往心理。、采用先教后放的方法,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在学习凡卡学徒生活时采用精讲精练,在讲回忆往事时采用扶读方法,在学习作者的叙述时采用放的方法让学生自学,突出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风、学风,充分显示了教学的民主性,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发挥,妥善处理了教与学的辩证统一。、采用“总分总”的教学方法,理解课文:教学中,“从整体感知,明确重点、教给方法,提示重点、尝试学法,理解重点、运用学法巩固重点、反馈全文、延伸重点”的环环相扣的教学结构程序。四、教学程序本课用三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学生快速阅读、按写信前、写信、写信后顺序理清文章条理。突破难点,弄清信的内容、回忆往事和作者的叙述三部分内容。朗读全文,读懂句子。、第二课时:依据教材内容,设疑提问,直奔中心明确重点教给学习方法,学习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悲惨命运。尝试学法,学习回忆往事通过与凡卡学徒生活的对比,理解训练重点。利用电教、通过图片的景物,凡卡的神态、运作、联想的想象,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反馈全文,延伸训练重点。、第三课时:扮演角色,分角色朗读全文。从声音的高低、轻重、缓急的读法,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总结全文,说说凡卡这篇课文为什么感人。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反映教材内容,表现教学思维辅助教师讲解,启迪学生思维,是完成教学的主要手段。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凡卡教案3新人教版一:教材分析 知识目标 1、阅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凡卡痛苦悲惨的学徒生活,重点朗读凡卡求爷爷的语句,读中体会凡卡内心极度痛苦,急切回乡的心情。2、阅读凡卡回忆的往事,初步领悟插叙内容以苦衬乐,对比、反衬的写作方法。3、感悟以梦结尾的含义与作用。情感目标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深入感受凡卡命运的悲惨,引导学生珍惜幸福童年。教学重点 通过第八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教学难点 初步领悟文章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知识易错易混点 乡村生活的欢乐是以所谓的乐,不是真正的欢乐。以此衬托城市生活的悲惨,凡卡命运悲惨。新旧知识衔接点 凡卡的作者是( )国著名作家( )。文章主要写了( )的事。除了写信外,还写了凡卡的( )。二:课堂教学流程设计巩固复习,导入 3分钟 整体感知全文后,你最想用哪一个词概括凡卡的命运?怎样悲惨?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 小组内合作复习 明确学习目标,出示:1、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凡卡命运的悲惨。2、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给出探究问题:1、阅读凡卡写信的内容,从哪些重点词、句中体会出凡卡在城里过着悲惨的生活? 2、除了写信的内容,文章还写了凡卡回忆( )和( )的往事。在凡卡心目中乡村生活是( )的,你是从哪体会到的?3、凡卡的梦能实现吗?作者以梦结尾,你体会到什么? 1、齐读学习目标2、指读探究问题,其他学生心中默读 组内合学探究、质疑 5分钟 教师巡视,了解学情,整理学生疑问,二次备课 在上节课按导学案自主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先在小组内合学,若有疑问再在大组内合学,完善导学案上的理解 1)挨打,教师引领提升:老板拿皮带打他、老板娘用青鱼嘴戳他,他们还可能怎么打他,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2)挨饿,教师引领提升:他被饿得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凡卡命运的悲惨!3)挨冻,睡不好觉,教师引领提升:补充莫斯科从11月到月一直处在冰天雪地之中,月平均气温仅.,最低可至, 4)教师引领提升:是的,九岁的凡卡在城里的生活再也活不下去了,他经常挨打、挨饿、挨冻,睡不好觉,这样的生活简直是什么样的生活啊?5)此时此刻,你们内心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苦”!命运悲惨!接下来展示第二个问题。教师引领提升:1)对,在乡村有爷爷的陪伴,凡卡觉得他很幸福,他很快乐!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乐”2)我们看,信中写苦,回忆写乐,作者这样写是不是矛盾呢?3)小结:作者将写信的内容与回忆穿插来写,用乡村的乐反衬城市的苦,对比中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凡卡命运的悲惨。我们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过渡:凡卡把信投进了邮筒,把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投进了邮筒。(师配乐读最后一自然段)“过了一个钟头正在念他的信。”3、凡卡的梦能实现吗?作者以梦结尾,你体会到什么?小结:看来,无论爷爷能不能收到信,无论凡卡是回到乡下还是留在城里,他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 学生逐题展示交流,互相补充,提出质疑 整体梳理小结 2分钟 作者在信中详细描写凡卡在城里生活经常挨打、挨饿、挨冻表现了凡卡生活的“苦”,揭示他命运的悲惨,信中穿插了乡村生活的乐,与城里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凡卡命运的悲惨。最后以梦结尾,暗示凡卡想过上幸福生活只能是一个梦,永远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激起人们对当时社会的憎恶和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对比之下,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 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用双色笔整理、完善导学案上的理解。 三:练习设计能力提高拓展练 1、小组内合作复习:凡卡的作者是( )国著名作家( )。文章主要写了( )的事。除了写信外,还写了凡卡的( )。2、老板拿皮带打他、老板娘用青鱼嘴戳他,他们还可能怎么打他,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3、他被饿得4、莫斯科从11月到月一直处在冰天雪地之中,月平均气温仅.,最低可至,凡卡就睡在过道里,他会被冻得5、当堂达标小测1)作者写凡卡边写信诉说 的城里生活,边回忆 的乡村生活,这种写法叫 。它使城里生活的苦和乡下生活的乐形成了鲜明的 ,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凡卡命运的悲惨。2)作者用“梦”结尾,耐人寻味,不仅暗示着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凡卡要改变悲惨的命运只能是 ,还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凡卡命运的 ,激起人们对当时社会的 和对凡卡的 。(说明:这块的练习是课上教学流程对学生能力训练的内容,只不过把那里的训练复制到这里来)四:教学反思(既反思课堂的成功,又反思课堂的不足,最重要的是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改进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