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课件 中图版必修2.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715576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课件 中图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9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课件 中图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9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课件 中图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一 二 一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一 二 思考讨论结合教材P89图4 2 3 工业革命 指出工业革命带来了哪些 人地关系 的改变 提示 该图说明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以来 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突飞猛进 人口数量急剧膨胀 经济实力空前提高 各种机器 设备竞相发展 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情况下 人类对自然资源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一 二 二 谋求人地关系协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1 背景 20世纪后半叶 工业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已影响经济顺利发展 2 提出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 我们共同的未来 的纲领 2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 定义 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一 二 2 内容 3 内涵 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的 社会的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一 二 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 公平性原则 包括代内公平 代际公平和责任公平 2 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 3 共同性原则 全球协调一致共同奋斗 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思考讨论结合所学知识 思考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生活方式 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提示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使用再生纸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 采取节水措施 将旧衣物 玩具 书籍捐给需要的人 以节俭为荣等 以上生活方式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下面一组图是人类与环境相处的演变图 某一地区气候十分干燥 除了紧靠河岸的地方和泉水涌出的绿洲有人类定居外 其他地方大多人迹罕至 十分荒凉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后来人们学会了开凿深井 加上开发自然资源 荒凉的土地有了生机 为了发展生产 人们又在河流上游修建大坝 农业由此发达了 原来没有人烟的地方也兴旺起来了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继续发展下去 这个地区却因为人口膨胀 河水出现污染 水源严重不足 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居民纷纷外迁 人类的发展受到环境的制约 这里的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进行环境整治 家园又变得美丽了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1 图中四个时期分别对应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哪个阶段 提示 史前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后工业文明 2 图中四个时期的人地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 适应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可持续发展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拓展延伸人类社会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后工业文明时期 由于许多国家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人口迅猛增长后速度下降 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 人类在寻找一条人口 资源 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 从而谋求人地关系的协调 但是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人口 资源 环境问题仍很严重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仍很突出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例题1 下图是东汉时期 狩猎生产图 上半部是弋射图 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 下半部是收获图 描写农夫们收割 采实 挑运的劳动场面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狩猎生产图 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A 采集和渔猎B 耕作与灌溉C 采矿与冶炼D 建坝与筑路 2 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 征服自然 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B 崇拜自然 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C 改造自然 开发利用土地 水等资源D 寻求人地协调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思路导引 答案 1 B 2 C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谋求人地关系协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于鱼类的漫画 结合材料探究 图 图 各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 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 提示 图 反映老汉过度捕捞 违背了公平性原则 由小孩的担心还可以看出来这种做法也违背了持续性原则 图 反映了环境污染严重 违背了公平性原则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1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共有四个方面 如下图所示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可持续 与 发展 二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发展 是这个统一体的核心和最终目的 可持续 是发展的最佳模式 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任何片面强调 发展 或片面强调 可持续 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方法技巧掌握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的方法 1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中 公平性 强调享有的平等 侧重的是 权利 持续性 强调发展的协调 侧重的是 发展 共同性 强调保护的必然 侧重的是 义务 2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 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 不要把公平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 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 而后者强调全球一个整体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例题2 某年1月16日 某网站微博认证用户在该网站微博发起 光盘 行动 该行动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 吃光盘子里的东西 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光盘 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 降低了浪费 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其具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 生态可持续发展B 经济可持续发展C 社会可持续发展D 生活可持续发展 2 若我们每个人都响应号召 加入到 光盘 行动中 我们实际上就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哪个原则 A 共同性原则B 持续性原则C 公平性原则D 发展性原则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解析 第 1 题 只要我们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 就时刻践行着可持续发展 光盘 行动实际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 其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 第 2 题 如果每个人都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行列里 对可持续发展我们都作出了贡献 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答案 1 B 2 A 1 2 3 4 5 6 读某时期某区域的人地关系示意图 完成第1 2题 1 上图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 适应自然B 改造自然C 主宰自然D 谋求人地协调发展2 图示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草原退化 水土流失 酸雨危害 环境污染A B C D 1 2 3 4 5 6 解析 据图可知 该阶段为农业社会阶段 由于劳动工具的不断发明 人类开始改造自然 并由此引发了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 1 B2 A 1 2 3 4 5 6 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 读图 完成第3 4题 1 2 3 4 5 6 3 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A B C D 4 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A 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 互惠共生 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B 人类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 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C 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 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1 2 3 4 5 6 解析 第3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狩猎采集到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再到后工业化社会 由此可以判断得出结论 第4题 阶段是工业化社会时期 人类想征服自然 把地理环境看成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人地矛盾全面激化 答案 3 A4 D 1 2 3 4 5 6 5 下列人类发展的原则 属于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是 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 并确保不对他国环境造成损害 鉴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有限 人类需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环境 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 人类应该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等自然资源 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 制定各国可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A B C D 解析 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 代际公平和责任公平 例如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自然资源 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等 所以A项正确 答案 A 1 2 3 4 5 6 6 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甲 乙 1 2 3 4 5 6 1 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 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 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 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 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4 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 2 3 4 5 6 解析 第 1 题 乙图所示人类开发环境力度加大 并造成了一定的环境问题 这些环境问题已经影响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即人地矛盾开始并已激化 在原始社会由于人口数量少 生产力落后 不会出现此种情况 第 2 题 我国江南丘陵地区 由于降水多 土壤侵蚀严重 如果广泛修建梯田 必然造成森林减少 生态系统更脆弱 由于植被破坏也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 第 3 题 古代由于人们不能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 为了扩大耕地面积 往往直接放火烧山 围湖造田 从而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 第 4 题 影响人地关系的主要因素包括人类的思想认识 人类作用于环境的能力 科技 生产工具 以及人口数量等 1 2 3 4 5 6 答案 1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2 森林减少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土流失加剧 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 放火烧山 围湖造田 原因 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 魏晋以来 大量人口南迁 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 因过度开垦土地 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 科学技术 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 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人口数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