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713053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执笔人: xxX一、 考试基本情况分析xx年下期六年级科学教学质量监测,由郴州市统一命题,XXX学校统一安排监考老师,各年级交换监考,实行闭卷考试;阅卷教师交换年级认真负责地流水阅卷,严谨有序。这份试卷有我会填空、我能判断、我会选择、我会画图、我会连线、我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六个部分,总分为100分,时量是30分钟。学生人数参考人数总 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254人253人18161973471.788913本校六年级四个班共253名学生参加了考试,总得分18161分,最高分97分,最低分34分,人平71.78分,合格人数219人,合格率为87% ,85分以上(含85分)共有33名学生,优秀率为13%。得分率最高的为“我会画图”,得分率为94.3%;得分率最低的是“我会填空”,得分率为70.1%。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整套试卷的作答,但个别学生有弃答现象。二、 抽样调查全卷满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合格率优秀率10071.7295449213样本总量50抽样方法随机抽样备 注三、 试卷总体评价(特点和问题)本次命题严格依据科学课程标准,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旨精神,在题目的类型、试题的结构、试题的难易度、学科的主体内容等方面都力求适宜,其中也不乏变创新的成分(如“我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科学学科与生活实际结合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试题融入教育改革的理念,试题注重了知识的基础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试题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立足点,突出了主干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凸显的科学思维、科学精神。本套试题,层次比较清晰,难易适中,照顾到了不同程度的学生,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充分展现自己,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本科目的学习兴趣。特点分析:(1)试题的考查内容基于课本知识,难易适中有利于各层次学生都能充分展现自己,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 (2)关注了能源问题,掌握社会动态,与时代接轨。如“我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考查了现在国际社会所关注的能源难题。本套试题中存在的问题:1、试题中陈年老题占的比重过大,应该挖掘出更多的提问方式、拓展提问角度。四、 学生答题失误分析 1、学生普遍存在审题不仔细,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及做完后认真检查的习惯,缺乏正确分析题目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会画图”的题干中规定“只给2个法码,怎样使杠杆平衡”。结果很多学生忽视了“平衡”要求,甚至有学生画3个、4个法码。 2、学生不擅长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灵活应变的能力较差。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要把知识讲得太死,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考试时学生才会游刃有余。例如,“我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中提出“能源危机日益加剧,我们该怎么做”学生想到的只是“节约、不乱扔垃圾”、“种树、环保”,而没有想着如何去创新、去“开源”。3、部分学生平时学习态度极不端正,对科学不重视。班级中优秀的学生上课十分积极,但是后进生把科学课当游戏课,导致上课不认真,知识没掌握。比如,填空题定滑轮和动滑轮写反;选择题第1小题:轮轴的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 )。选择了“越费力”,说明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点。 4、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挖掘深度不够,对学生的指导也很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精确把握教材意图,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引领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各种途径进行实验、探究,真正把知识学活、学透。例如,学习能源时,就应该把教学内容向生活实际拓展,与时政中的能源问题联系起来。五、 教学建议 1、搞好常规课教学,把实验课落实到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较好是因为常规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学生大都能掌握当节课学习到的科学概念。从这次考查的反馈得知,学生喜欢课外考察课和动手操作的科学课,他们对身边的动物和植物很感兴趣,并表示很愿意去了解。他们也喜欢动手实验和操作,今后要注意在实验中引导他们多观察多记录。另外,在认真组织、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好课外观察、考察课,让学生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尊重科学,热爱科学。2、提高平时的课堂效率。避免突击性复习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把知识讲得太死,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考试时学生才会游刃有余。再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训练、检测等途径,帮助每一个学生形成扎实的科学功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从而提高大面积教学质量和整体水平。3、注重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实验操作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要尽可能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同时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在理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知识的拓展和在生活中的应用方面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做到活学活用。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养成了学生关注生活,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4、 作为科学教师要不断学习,随时给自己的大脑充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附送:2019年六年级科学试题第一单元一、填空:1、许多岩石是由矿物( )集合而成的。例如,花岗岩中含有( )( )( )等矿物的晶体。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 )都是( )或由( )组成的。3、晶体的形状( ),但都很有( )。有的是( ),有的象( ),有的像一簇簇的( ),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 )或( )下才能看见。4、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 )的固体物质叫做( )。5、借助放大镜观察,食盐和白糖都是( )的颗粒,味精是( )的颗粒。二、 判断:1、自然界中的许多物质都是晶体结构。( )2、晶体都比较大,都能用肉眼看到。( )3、人们是按照物质的内部结构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 )4、白糖、雪花、酒精中不是由晶体构成的是酒精。( )5、我们生活中吃的食盐是氯化钠。( )三、问答题:1、什么是晶体? 2、自然界的晶体是怎样产生的?3、晶体的三个共同特征是什么? 4、画出放大镜下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晶体形状。第四课一、填空:1、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 )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就是早期的( )。2、青苔看起来好像绿茸茸的( ),在显微镜下看,简直就像是一片( )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于1632年出生在( ),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 )的( )结构的显微镜。4、( )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到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5、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 )显微镜和( )显微镜。6、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万倍。7、( )比( )放大倍数高,能更清楚地看清物体。8、两个放大倍数( )的( )组合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二、问答题;1、为什么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放得更大呢?(显微镜为什么能提高放大能力?) 2、用两个透镜个一个透镜看到的物体图像有什么不同?3、说说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4、你知道显微镜的发展过程吗?第五课一、 填空: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 )的物体以及物体的( )结构。2、1663年,英国科学家( )用自制的( )观察到的软木薄片的长方形小房间结构命名为( )。3、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 )。物体必须制成( )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 )。4、在显微镜下,细胞看上去像一间间( )。5、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移动载玻片的方向与( )里看到的方向( )。6、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很( )。7、洋葱表皮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 )组成,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 )是洋葱的细胞。二、问答题:1、细胞的作用是什么?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洋葱表皮上有一个小黑点,这个小黑点是什么?第六、七课一、 填空:1、在显微镜下,我们能看到叶细胞的( ),还能看到也表皮上的( )。2、根据实验推测,每平方毫米的蓖麻叶中叶绿体的数目多达( )个。3、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 )组成的。4、(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5、( )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6、微生物是( ),具有同其它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7、在水中生活这许许多多微生物,常见的有( )、( )、( )、( )等。8、草履虫对外界的( )能够产生灵敏的反应。9、鱼缸里的水发绿是( )的作用。二、问答题:1、我们在水中发现了什么微生物呢?2、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第八课一、填空:1、以前,人们只能用( )( )( )( )( )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2、( )和( )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细胞。3、随着( )的不断发展,现在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二、问答题:1、把你知道的人类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给大家说说?2、举例说明微生物对人类有哪些有益的方面?3、在观察工具没有改进之前,人们看到了什么?改进之后,又有什么新发现?4、你能用流程图表示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吗? 放大几倍到几十倍,可以观察到一些物质的晶体,生物一些较小的器官和组织。 放大几倍到几十倍,可以观察到一些物质的晶体,生物一些较小的器官和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