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一课一练 新人教版x.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712564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一课一练 新人教版x.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一课一练 新人教版x.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一课一练 新人教版x.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古诗三首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兄弟(xin xn) 断魂(hn hi) 屠苏(f t) 苏(sh s) 异(y ) 欲(y y) 二、结合诗句,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1.千门万户曈曈日,只把新桃换旧符。( ) A.太阳落山时 B. 天刚亮时 C.傍晚时分2.每逢佳节倍思亲。( ) A.加倍 B. 一倍三、把下列诗句和相关的诗意连一连。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牧童要遥杏花村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四、阅读元日,回答问题。1.解题:元日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描写的是,即农历,俗称。 2.知习俗:读诗句,在属于春节的习俗后的括号里打“。(1)放爆竹()(2)登高()(3)贴对联()(4)饮屠苏酒()3.了诗意,悟诗情(1)这首诗描写的是春节的景象,充分表现出的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2)“新桃换旧符”暗含着哲理,抒写了作者的抱负和的人生态度。五、阅读清明,回答问题。1.了解清明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清明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2)清明节有扫墓、踏青游春、吃粽子等习俗。()(3)清明是在仲春(农历二月)和暮春从(农历三月)之间。()2.“纷纷雨”与“断魂人”(1)“纷纷”写出了春雨的特点。(2)“路上行人”指,这里指。此时,他的心情是的,从“”可以看出来。3.“借问”与“遥指”行路的人在问(谁),他问的内容是(用自己的话回答)牧童并未作答,而是用“”的动作代替了语言。六、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问题。1.初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时间:农历月日,这一天是节。地点:诗人在,兄弟在。事件:诗人的心情:2.细读诗歌,品味重点词(1)“独”:这里的“独”既有的意思,也有的意思。(2)“”:这个字最能体现诗人在这,个特殊日子里非常想家的感情。(3)“”:这个词表现了诗人从现实想象到家乡过节的情景。3.感受习俗,体会传统文化诗歌中讲了个关于这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分别是七、主题积累(将节日和习俗连线)中秋赛龙舟除夕吃月饼春节守岁端午拜年重阳饮菊花酒参考答案一、兄(xin) 魂(hn) 屠(t) 苏(s) 异(y) 欲(y) 二、1.B 2.A三、连线。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牧童要遥杏花村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四、1.宋王安石春节正月初一过年2.(1)(2)(3)(4)3.(1)辞旧迎新欢乐热闹(2)新事物总要取代没落事物除旧布新乐观自信五、1.(1)(2)(3)2.(1)细、连绵不断(2)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作者自己悲伤欲断魂3.牧童请问哪里有酒家?遥指六、1.九九重阳异乡山东诗人一个人在异乡过重阳节,想念家乡的兄弟孤独寂寞2.(1)独自孤独寂寞(2)倍(3)遥知3.两登高、插茱萸七、主题积累(将节日和习俗连线)中秋 赛龙舟 除夕 吃月饼春节 守岁 端午 拜年重阳 饮菊花酒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