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下册22《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711927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年级下册22《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四年级下册22《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四年级下册22《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年级下册22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教学设计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倾听探索者的脚步声板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巧妙的交待了造成“妙趣横生”的原因。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舱的生活、在太空行走、睡觉、景观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太空生活与地面的不同:奇妙、有趣而又艰难,最后表达了作者和宇航员的共同情感:故乡地球才是最美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相关的词语。2、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3、引导学生初步感悟说明性文章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1、预习课文,搜集与太空相关的资料;课堂上学生交流,教师进行指导。2、文中的介绍毕竟有限,而学生的兴趣是无限的,可能不满足于书本的内容,在课上适当补充相关的资料,丰富学生的感知,激发他们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初步感悟说明性文章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重难点分析:1. 让学生了解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情况,唤起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2. 使学生初步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关于太空生活的资料。多媒体课件。一、 回忆导入,重温奇妙。 飞入太空,遨游蓝天,一直是人类的梦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飞天梦终于实现了。年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随神舟5号飞入太空,年费俊龙、聂海胜两位宇航员搭乘神舟六号再次进行太空之旅。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宇航员们是怎样飞入太空的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神六飞天的视频。看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宇航员们是怎样在太空生活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 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板书课题)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太空生活的妙趣横生?(板书:生活环境 行走 睡觉 所见)二、品读探究,领悟奇妙。(一)课件出示自读提示。1、默读课文,你对宇航员的太空生活哪方面最感兴趣?把自己认为最奇妙、最有趣的内容画下来。2、同桌交流并说说理由3、试着感情朗读,要读出“奇妙”、“有趣”。(二)学生自读探究。三、围绕“趣”,集体交流,探究奇妙。出示图片:先请同学们看一张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谁觉得宇航员们的生活环境是最有趣的请举手?1、密封舱是怎么布置的?2、密封舱有哪些功能?是人为操控的吗?3、宇航员们都可以在密封舱里做些什么?读出你的感受!我爱思考: 为了更清楚地介绍密封舱的特点,作者想了个好办法,以“和平号”密封舱为例向人们展示了太空生活的奇妙有趣,作者用了那种说明方法呢?2、行走、睡觉自读课文3、4段,小组交流:1、 宇航员们的行走都有哪些方式?作者把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比做了什么?(鱼是怎样漂浮在水中行走的呢?作者用这样的比喻形象准确地描绘出人在太空行走的样子,给人的感觉既新奇有趣,又生动形象。这种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2、 宇航员在太空都怎样睡?哪些词说明了宇航员睡觉的奇妙有趣?什么地方都能睡,还能睡在哪?3、 把你认为最有趣、最奇妙的地方读给小组里的同学,说明理由。4、宇航员行走困难的原因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解决的?宇航员们哪都能睡,却睡不好觉,原因有三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么解决的?3、睡觉宇航员在太空都怎样睡?哪些词说明了宇航员睡觉的奇妙有趣?(强调“飘、靠、绑”这些动词)指名读,感受宇航员睡觉的奇妙。什么地方都能睡,还会睡在哪儿?哪都能睡,却睡不好觉,原因有三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环境”点明了太空生活的奇妙有趣甚至艰难的原因。正是由于失重,才使得在太空中行走、睡觉、吃饭、洗澡这些在地面上普通的事变得复杂。4、看到的景象刚才,大家从宇航员的生活环境、睡觉、行走这三方面谈到了太空生活的妙趣横生,其实,宇航员在太空中欣赏景色也是一大乐趣。请同学们欣赏几张太空拍摄的照片,在太空中看到的星星,太阳,月亮,跟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吗?(学习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些星体确实都很美,然而宇航员最喜欢看到不是他们,而是为什么呢(因为地球是人类的故乡)。在太空中看地球到底有多美?学生看图片,谈感受。配乐齐读6、7自然段。宇航员描绘的地球确实很美。这是人在地球外俯瞰自己的家乡,其中一定蕴涵了他们的情感。蕴涵了怎样的情感?地球是美丽的,人类能在太空俯瞰自己的家乡,这是无以数计的科学家默默的奉献,执著的探索,才让人类的梦想得以实现,这其中蕴含了他们多少的情感啊!所以他们发出感慨:“是呀,谁不说自己的家乡美呢?”这是一句反问句,意思是“谁都说自己的家乡美。”反问句表达的感情比陈述句更强烈,齐读这句。四、课外拓展,延伸未知出示图片,老师这还有几张宇航员生活的图片,大家可以看一看1、你在课下搜集了哪些有趣的太空生活,给大家讲一讲。2、小组交流同学们,希望你们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长大以后也能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学反思: 太空是神秘的,充满了诱惑,让人浮想联翩。至今,人类终于实现了“飞天”的梦想,正一步步地开启着太空的奥妙之门。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可不文章,用精炼、生动的语言向人们介绍了宇航员奇妙有趣的太空生活,并通过作者对宇航员描述在太空看到的地球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的热爱之情。课上,我根据从网上查的资料,先向学生们介绍了有趣的太空生活比较精彩的片段,以此来激起学生们学习的热情。接着,我让学生们自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鼓励学生自己处理好生字词。 课文理解是本科重点。学生们对奇妙的宇宙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少,也很难查到这方面的资料,所以,我准备了很多图片、文字等资料。尤其是“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升空的资料,以及宇航员在飞船上的行走、工作的一些图片比较多。这些资料深深的吸引着学生们,致使学生们很热情、认真的和老师一起来学习、理解了这篇课文。附送:2019年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一、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这两首古诗。2、 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乡村四月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1.板书课题。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3.出示插图,说说观察后的感受。4.简介诗人及背景。二、反复诵读,弄懂诗意。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三、品评朗读,感悟诗情。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三、背诵,积累语言自学四时田园杂兴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4.背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背诵学过的两首古诗。2、欣赏唐宋名家名词,并汇报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二、自读全词,整体感知。1、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2、自读词,提出疑问。三、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四、总结升华。1、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板书设计:白鹭飞 斜风细雨 渔歌子桃花流水 热爱大自然鳜鱼肥 不须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