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鄂教版科学四下第23课《美丽的彩虹》word说课稿.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11543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鄂教版科学四下第23课《美丽的彩虹》word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春鄂教版科学四下第23课《美丽的彩虹》word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春鄂教版科学四下第23课《美丽的彩虹》word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鄂教版科学四下第23课美丽的彩虹word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美丽的彩虹一、说教学理念科学新课程理念倡导科学学习内容要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有关,要重视学生积累的科学经验,要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我的科学课理念就是: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我的育人目标是:关注学生的活动和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构建的主体,学习活动的主人(是主人而不是主角)。本课教学,我将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把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探究,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及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合作学习方式为重点,遵循“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的课堂主题,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二、说教材美丽的彩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文艺汇演的第四课。本节内容是对太阳光的分解和合成,光的颜色有关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其教学内容彩虹是学生常见的自然现象,只要见过彩虹的学生都会被它那迷人的色彩着迷,久久不能忘怀。但却不能解释雨后为什么会产生彩虹,虽然他们知道彩虹是由7种颜色组成,但却不能解释彩虹的不同颜色是怎样形成的。所以在教学本课时首先采用了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彩虹,以提高学生对本节课探究的欲望,然后让学生利用“自制水棱镜”分解太阳光,了解太阳光是混合光可以分解成光谱。另一方面再让学生通过制作牛顿盘来探究把分解成的各色光混合成白光。(一)学习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考虑到四年级的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对太阳光的分解和合成现象进行科学探究和观察,并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7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推测、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体验探究彩虹秘密的乐趣,并意识到科学探究的无限魅力。学习难点:了解太阳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并初步认识彩虹的成因。三、说学情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光的传播有关性质,了解并掌握了反射光、叠加前后光的颜色,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只是学生的推理概念、实践理论还需要逐步培养、建立。因为学生已有了认知基础,再加上课前的学具准备,课堂上的动手操作体验,教师只要引领组织学生走进最近发展区,本节课的学习就是轻松的,愉快的。四、说教法学法(一)教法(指导预习 情境创设 组织点拨)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为主,教师作适当指导为辅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亲自动手制作水棱镜和牛顿盘对太阳光的分解和合成现象进行观察研究,鼓励学生大胆地、积极地、有创造性地去观察比较,在观察与比较中发现问题,通过猜想、讨论、交流、合作、实验等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以此来达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二)学法(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展示点评)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在此基础上我只作适当的点拨,着重从内容、方法方面作归纳小结,使“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得到真正的体现。我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尤其是对自主学习进行指导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五、说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提出问题:1、太阳距离我们远吗?谁能把太阳摘下来送给老师和同学呢?2、你们都同意太阳光真的是白色的吗?3、现在请观看课件播放的图象,你从图象中看到什么现象。4、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彩虹是由哪几种颜色构成的?5、你们也想制造彩虹吗?想知道彩虹是由哪7种颜色构成的吗?这样把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主进入新课的学习内容。 (二)合作探究,相互启迪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学生在独学后,或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或对内容产生了一些疑问,此时我穿插了一个对学的过程,即对子之间相互分享自己独学时的成果或互相提出各自已有的疑惑。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然后,分组实验,并要求小组长组织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稍后汇报实验成果。(三)展示提升,质疑评价 展示的环节其实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小组的群学中,是否有伪学现象。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教师对学生的展示点评及时表扬,学生独特的见解,及时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就是这样的一个展示的舞台,击起了学生学习的力量。学生能够站在班上的聚焦处展示最精彩的自己,并通过展示让老师让同学由衷的感到羡慕,这样学习真的发生在学生身上。当然展示的过程中一定有错误出现,但是我会告诉学生,学习资源除了老师,教材,错误也是一种资源,小组内的待优生更是一种资源,我们要利用好我们身边的资源。当然评价以师生评、生生评、自评等多种形式进行,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这样老师也融入学生展示点评中,适时点拨总结归纳,就第n+1个学生。 (四)反馈测评,追求卓越展示后,当堂反馈,抽查学生,以小组间的竞比形式讲述他们思路,从而使我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并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五)、板书设计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因此,本课我采用了知识网络式板书,把黑板分为三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把知识的推导过程写在中间,实例应用写在右边。六、说课后反思整堂课,我践行了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让学生自主地、合作探究性地学习科学,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丰富了他们知识的积累,发展了多元的思维。然而,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班上的学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极少数学生在组内学习时主动性不够。这对我们教师如何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以上是我对美丽的彩虹这节课的说课。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指正!谢谢指导!附送:2019春鄂教版科学四下第5课茎往哪边长word教案教材分析茎往哪边长是在对植物怎样发芽、生根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和观察之后的又一个观察主题。前几课是研究植物在土壤环境中的生长特性,本课则是研究植物在地面上层的茎的生长特性,全面观察植物由土壤环境到地面环境,生长成一株株参天大树的知识奥秘。教材第一部分,首先告诉学生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和向水性,并提出问题,植物的茎在生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特性?同时指出到校园或大自然中去,观察树的枝条生长有什么特点,向阳处和背阴处植物生长有什么不同。课文出示了一幅公路两旁树木生长情况的图画。通过课文的提示唤起了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的萌动,学生便情不自禁地想说一说自己的所知,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出科学不能凭经验、凭一张图画来下结论,应亲自到实地观察。老师应选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的树枝让学生观察,并把学生的观察引向科学的观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茎的生长有什么特征。教材第二部分是进一步地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从事科学的观察活动。从小学生的观察习惯来看,进行观察往往只“用眼看”,而且看到的常常是一些局部的不全面的现象和特点。“大家先回顾一下,刚才我们发现了什么,再来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合理地做实验观察茎的生长特性呢?”首先应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实验方案。第二,各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谁想的办法好。第三,老师也可参与到各小组讨论中,并经讨论、汇报、商定出应选两株生长良好,生长较快的植物的幼苗进行实验。分别用大小适宜的两个盒子把它们罩起来,并在每个盒子的一边侧上方开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孔(各小组开孔方向可不同)分别罩住幼苗观察。教材最后是根据课外实验记录的情况,让学生总结出茎生长有向光的特性。教师在授课时可结合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农业倡导的合理密植等知识进行拓展教育。学情分析通过前两节对于植物根的向性的探究,学生基本了解了对比探究的方法。四年级学生对科学课也有了一定的认识,部分学生已养成了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动手实践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需教师适时引导。学习目标1.知道茎的向光性是植物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所引起的弯曲生长现象。2.到校园或大自然中细心观察植物茎的特点,推测茎的生长特性,并能自行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细心观察并做好记录,根据记录的事实归纳分析出茎的向光性。3.通过对茎的观察、推测、实验、记录等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品质;在实验活动中培养他们认真细致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茎的向光性是植物器官受单向光照射所引起的弯曲生长现象。难点:植物茎的生长特点。评价任务通过设计、实施对比试验,认识植物的茎的向光性。教学准备1.课前对每个观察小组的观察内容做一个大致分工。2.向阳处生长繁茂的树枝图画或照片。3.学生准备:科学记录本。4.小组活动材料:硬纸盒、白纸、剪刀、小尺子等。教学过程一、导入问题1.我们已经知道了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和向水性。那么,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呢?2.平时生活中你对树枝的生长情况有何发现?(学生可能会说光线好的地方树枝生长得好些,光照不强枝叶生长得不好。)二、观察树枝生长情况1.划分小组观察区域。2.提出观察要求和注意事项:观察时一定要认真细致。要尽量与组员合作观察。注意安全。不伤害树木。3.组活动。教师要关注每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发现学生在观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4.活动情况交流。交流以小组代表发言的方式进行,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茎的生长有向光特性。三、讨论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研究茎的向光特性1.提问:我们怎样科学合理地观察到茎的生长呢?2.讨论:我们应选用什么幼苗作为观察的对象?(可先用生长较快的黄豆苗等)用什么材料做盒子罩住幼苗?用多长时间来观察?怎样保育幼苗长得更快更旺?怎样把观察结果记录得更好?3.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实验,如:盒子能否选用木板制作?盒子大点好,还是小点好?打孔打多大,孔打在上端什么位置好?每次浇水、观察后应注意什么?记录表怎样设计?老师要适时评价,鼓励学生提出有创意的想法。)4.小组讨论:为了能更有效地研究发现茎的生长特性,应怎样实验效果好?(引导议定出应选择两株生长得较快的植物幼苗做研究对象如豆苗。分别用纸盒子把他们罩起来,并在盒子一边的侧上方开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孔。罩盒子时,注意让一个盒子的孔朝左,另一个盒子的孔朝右,并注意浇水,保养,每次观察和浇水后,注意马上用盒子按原样罩住幼苗。)5.课外进行实验观察研究。6.指导做好观察记录表。四、总结与拓展1.整理记录并分析出茎有向光性。2.农业种植倡导“合理密植”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有条件的学校可实地观察并请农业科技人员讲解)3.植物茎的向光特性对植物自身生长有何意义?你有何启发?板书设计茎往哪里生长植物的茎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教学反思本课实验对比性较强,教师需提醒学生注意培养过程中条件的控制。试验后,应要求学生学会有目的,有顺序,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用多种手段去观察,观察之前应做一个观察计划,观察计划的制定应简单实用。教材已提供了一个表格,学生可从观察时间,不同幼苗在不同盒中生长的情况等方面做好记录进行观察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