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西师大版语文六下第22课《空城计》word导学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02909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西师大版语文六下第22课《空城计》word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春西师大版语文六下第22课《空城计》word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春西师大版语文六下第22课《空城计》word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西师大版语文六下第22课空城计word导学案第 周 总第 节 执笔教师 审核领导 授课教师 尚本学习内容:22空城计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利用工具书把课文读通、读懂。能复述课文。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利用工具书把课文读通、读懂。能复述课文学习活动过程一、 揭题示标(简明扼要、具体实用、操作性强)老师想向你们打听一个人:他骗曹操草船借箭,出茅庐三分天下,借东风火烧赤壁;运粮草木牛流马,定南方七擒孟获他是谁?今天我们再来看一看他是怎样用一座空城智退司马懿的。二、 新知探究(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反馈指导) 自学指导(一)(内容、要求、时间、方法) 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不理解的词作上记号。2检查识字、释词和读书情况。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共同解决。 失色:因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 笑容可掬:掬,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 旁若无人:身旁好像没有人一样。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骇然:惊讶的样子。 神鬼莫测:事情极诡秘,神鬼也难测度。形容很难推测出。4用简洁的话说说故事大意。(重点引导:起因、经过、结果。也可概括为兵临西城,临危施计,司马中计,孔明释计四个阶段。) 开端:司马懿兵临西城(“孔明将人马分拨已定”“尽皆失色”) 发展:诸葛亮临危施计(“孔明登城忘之”“焚香操琴”) 高潮:司马懿中计(“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结局:诸葛亮释计(“孔明见魏军远去”“土人指点到今疑”)细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一)看图,了解抓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1故事的主人公是诸葛亮。(出示诸葛亮抚琴图)看看这幅图,你一定猜得到他是诸葛亮。2他在衣着、动作、神态等方面有很明显的特征,你从文中的哪些词句判断出他就是诸葛亮?(“披鹤氅,戴纶巾”,“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笑容可掬”等。)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抓特点来描写人物的方法。(二)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描写诸葛亮动作、神态的相关语句。目的:引导学生掌握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1“笑”这个神态,文中描写了几次,你能根据他不同的笑推想一下他的内心吗?A“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理解笑容可掬的意思并展开联想。提示:大兵压境,故作镇定、轻松)B“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结合情况谈感受,并联想。提示:计谋成功后如释重负的庆幸。)C从“笑”这个神态,我们看到了诸葛亮处乱不惊、临危不惧等。2除了神态,文中还写到了他的语言、动作,找到相关语句,看看你能从他的言行中体会到什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点拨:如兵临城下,镇定安排时的足智多谋;“于城上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时的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向众官解释自己的计谋时,“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尽在眼前。)引导学生去读文中的重点词句,与文本对话,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自己学习诸葛亮的语言、动作,掌握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个人批注太山庙乡第一初级中学教学活动设计第 周 总第 节 执笔教师 审核领导 授课教师 尚本学习内容:22、空城计学习目标: 1、 引导学生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学习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体会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2、 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佳作。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学习活动过程一、 揭题示标(简明扼要、具体实用、操作性强)1、 听写生字。2、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说说文章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场景。二、 新知探究(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反馈指导) 自学指导(一)(内容、要求、时间、方法)理解次要人物性格,引导学生学习用对比、衬托的方法来刻画人物。1了解众官的反应和见识,体会衬托的作用。兵临城下,诸葛亮镇定自若,巧施妙计,其他人的表现呢?找到相关语句读读,看看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目的:通过众官“尽皆失色”衬托诸葛亮临危不惊;通过众官“无不骇然”衬托诸葛亮“抚掌而笑”;通过众官“必弃城而走”与诸葛亮妙计退敌的对比,突出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2了解司马懿的性格,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A我们了解到根据三国演义中的描写,他不与蜀军正面交锋,却去断蜀军的粮道,夺取街亭、柳城,后又率十五万大军来夺西城,可见司马懿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大将,并非平庸之人。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结合文中对他的描写,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点拨:疑心病重(“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骄傲自负,刚愎自用(不听司马昭的劝告,还骂儿子“汝辈岂知”)。B这样写有何作用?(突出孔明的足智多谋,计高一筹。)小结:刻画人物的方法: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性格;用对比、衬托的方法来刻画人物。个人批注太山庙乡第一初级中学教学活动设计总结拓展,激发阅读兴趣1“空城计”为什么能施展成功?(相机点拨:神机妙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等。)2若有时间训练小练笔,运用掌握到的写作方法。3仅靠一篇课文,要了解一个历史名人是不全面的,可推荐学生搜集有关“智慧”的名言,去读更多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如“三顾茅庐”、“七擒孟获”、“草船借箭”等。4欣赏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同时幻灯出示三国中人物图片,如:关羽、张飞、刘备、曹操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三、 当堂训练(围绕目标、注重实效、独立完成)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2、 你还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选择其中的一个,介绍一下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个人批注板书设计(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强化刺激)课后反思(总结得失、完善自我、提高素养)附送:2019春西师大版语文六下第23课天上偷来的火种word导学案第 周 总第 节 执笔教师 审核领导 授课教师 尚本学习内容:23、天上偷来的火种学习目标:1、能读清神话故事中的外国人名、地名,联系上下文理解“暴跳如雷、挽弓搭箭、惩罚等”词语的意思。2、通过对人物语言、行为的朗读,感受普罗米修斯正义、善良、智慧、仁爱、顽强的精神。3、感受“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为了真理、文明前赴后继的正义之士的精神归结。重点、难点:感受“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为了真理、文明前赴后继的正义之士的精神归结。学习活动过程三、 揭题示标(简明扼要、具体实用、操作性强)火启迪了人类的智慧,火赋予了人类腾飞的翅膀。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创举。火,是光明的使者;火是文明的象征。在我们中国,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在古希腊,有普罗米修斯背着天神宙斯,把火从天上偷下来带给人间的神话故事,也就是(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质疑。四、 新知探究(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反馈指导) 自学指导(一)(内容、要求、时间、方法)(一)把握主要内容1、在预习的基础上再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故事中的几位神的姓名,划一划。2、读好这些神的名字。3、能否试着把这些神的名字连起来把故事的梗概说一说。很久很久以前,人类没有火,一个叫普罗米修斯的神为了把火种传播给人类,不顾宙斯的阻挠,从阿波罗驾驶的太阳车上偷取了火种。普罗米修斯被锁在高加索山上忍受着几个世纪的可怕刑罚,终于被海格立斯搭救,获得了自由。(二)了解人物形象特点 1、普罗米修斯为了把火种传播给人类忍受了几个世纪的酷刑,那他为什么要把火种传播给人类呢?从文章中找一找相关的内容。(2、8自然段)2、读了这两段对话,从他们的语言中,你感觉普罗米修斯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普罗米修斯善良、仁爱、坚定人类无火到有火是文明的变革,这一部分通过不同的朗读感受火带给人类的希望与光明是多么重要。请学生把“他去见宙斯,请求他把火赐给人类。”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语言表述既训练了“转述直述”的能力,又通过练习体会了普罗米修斯播撒人类文明火种的仁爱、正直之心。体会人物精神1、普罗米修斯善良、仁爱、坚定,在人类心目中,他是一名英雄。而作为一个为人类带来希望和文明的英雄,除了善良、仁爱、坚定,他身上还具备怎样的精神?边默读5、6、12、13节边思考。2、学习“智慧”故事题目叫天上偷来的火种,一个“偷”字,可以看出普罗米修斯的智慧所在,读好这两节,说说你在哪些地方努力了,让听者感受到了普罗米修斯的聪明。普罗米修斯把火星保存在苇杆内带到了人间,从来没有见过火的人类惊异万分引读第七节。人类自从有了火引读第八节。3、学习“勇敢、顽强”出示文章12、13节,普罗米修斯为了把火种传播给人类,甘愿被锁在高加索山上,接受可怕的刑罚。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和学生配合读,老师读12节的内容,学生读13节的,注意老师的手势,什么时候让学生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起来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与坚韧不屈。“更没有对自己做过的事说半句懊悔的话”因为他曾经对宙斯这样说过4、终于有一天,大力神海格立斯经过高加索山,读普罗米修斯的智慧表现在一个“偷”字上,学生通过自身努力的朗读体验,表现普罗米修斯的机敏。文章12、13节表现的是普罗米修斯不畏残暴、勇于献身的精神,12节分三层告诉读者酷刑有多可怕,13节则是刻画人物顽强忍受的过程。此处的朗读设计就是根据文本的结构特点而进行的:普罗米修斯被沉重的铁索锁在高加索山上,他忍受着;日晒雨淋的折磨时,他忍受着;鹫鹰的啄食下,他忍受着。多次的强化朗读,有效调动学生内心感受,体会普罗米修斯勇敢、顽强的精神力量。个人批注太山庙乡第一初级中学教学活动设计五、 当堂训练(围绕目标、注重实效、独立完成)成语补充万事俱备,( )八仙过海,( )上天无路,( )少壮不努力,( )鹬蚌相争,( )世上无难事,( )个人批注板书设计(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强化刺激)课后反思(总结得失、完善自我、提高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