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二年级语文上册5.15大禹治水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01892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二年级语文上册5.15大禹治水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秋二年级语文上册5.15大禹治水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秋二年级语文上册5.15大禹治水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秋二年级语文上册5.15大禹治水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大禹治水虽然吃尽千山万苦,却仍意志顽强的语气。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洪灾、无家可归”等,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洪水的凶猛,了解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一、导入揭题,复习词语 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齐读课题。 2、组词语洪(洪灾)(洪水)毒(有毒)(毒蛇)蛇(毒蛇)(蛇尾)兽(野兽)(禽兽)伤(受伤)(伤害)灾(灾难)(灾害)难(灾难)(苦难)继(继续)(后继有人)续(后续)(继续)退(后退)(退步)被(被动)(被子)耕(耕田)(耕地)恢(恢复)(天网恢恢)3、你能用洪水 淹没 毒蛇猛兽 恢复 安居乐业上几个词语说说课文讲了生一个什么故事吗? 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样的洪水呢?快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读完了吗?在这段话中,你认为哪些词最能看出洪水的凶猛?把它们圈出来。 2. 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1)哪些词语写出了洪水来势凶猛?(泛滥 淹没 冲毁 ) (2)抓住这些词语,你能读出洪水的凶猛吗? (3)淹没了田地,人们将 冲毁了房屋,人们将 谁再来读读? 3.多么悲惨呀!谁再来读读? 过渡:这一切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所以 三、品读文字,精读感悟 学习第二自然段板块一体会“治水”决心 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1.指名读。是啊,洪水摧毁了家园,害惨了百姓,真该治一治它!板书:治好它 2.谁愿意做禹,再把决心表一表?(决心还不够坚定!决心很大) 3.咱们一起来表表决心。(齐读,读好“下决心”) 过渡:禹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小节,边读边画出禹做了哪些事情? 禹先做了什么?后做了什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 板块二感受大禹的无私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据说禹为了寻找治水的好办法,他的脚跟泡烂了,脚上的皮磨破了,汗毛都磨光了。这么多的苦都尝遍了就叫做吃尽了” 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大禹?() 板块三 感知“治水”之智 没有挖土机挖河,没有炸药炸山,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大禹劳动时怎么干的?多不容易呀!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生有感情地练读。 读到这儿,老师不由得想起了禹的父亲鲧(gn),他治了9年的洪水,采用的是堵的方法,治水没有成功。禹吸取了父亲的教训,这种引导洪水流入大海的方法叫疏,治水最后取得成功,从这里你能看出禹是一个怎样的人?(聪明,爱动脑筋、肯吃苦、有智慧) 感受禹治水的艰辛和智慧。 过渡:禹治水13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课文第三自然段就有一个,请小朋友读一读,然后请读得认真的小朋友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四、咀嚼数字,境中悟情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1.大家读得很投入。 谁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2.故事听完了,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谁刚才读得最用心!你会填吗? 3.出示: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4.禹真的不想妻子和儿子吗?那为什么到家门口也不进门去看看?谁代表大禹说句话? 5.是的,禹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造福,真是大公无私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叫作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齐说) 五、深悟文本,提升形象 1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十三年啦,禹一心一意扑在治水的工作上,终于“洪水被制服了”,洪水像听话的孩子,在各条河道里乖乖地流向大海,不再淹没农田,不再冲倒房屋。 2让我们怀着对大禹的感激之情,一起读读最后一段。 3.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你觉得这还是什么样的日子呀?(幸福、快乐、安居乐业) 4.假如你是老百姓,你想对禹说些什么?5.是的,所以呀,大家非常感激大禹,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6.为了纪念他,人们还为他塑了像,你能代表当时的百姓表达一下对大禹的感激之情吗?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像大禹这样的伟大英雄多得数不请,有:开天的盘古,补天的女娲,尝药的神农,射日的后羿课后,我们多读读这些故事,不知不觉,我们身上也会感染他们的优秀品质,也许有一天,你的名字也将代代相传。 六、指导书写,阅读链接 指导生字: 洪、灾、难、道等1.观察字形:这些字分别是什么结构? 2.师指导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教材上的第75页习题 2.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推荐阅读神话故事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板书:15 大禹治水奔走疏导 开通13年三次过家门一次也没进安居乐业教学反思:为了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大禹,认真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动人的故事,既而谈谈自己对大禹的看法。更深一步理解大禹的英雄形象。这一环节学生在各抒己见的同时,也就统揽了全文,理解了大禹这一英雄形象。这样,大禹不怕吃苦,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在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段时,我出示了一组填空,让学生从这一组数字中来体会大禹的公而忘私的精神。然后抓住文中的空白,引导学生想象:设计了“儿子会问妈妈什么?”“妈妈会怎么说?”这样的问题,将学生带进课文情境,学生不禁会结合生活经验,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回答中真情流露。以此来感受到感受到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伟大,体会大禹公而忘私、心中只装着百姓的崇高精神。课文教学的结尾也相当精彩,在结尾点题:“为什么在禹的名字前面加个大字,叫他大禹呢?”这个问题点明了文章中心,点出了课文结尾“伟大”一词,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归纳和升华,起到了点题和总结。附送:2019秋二年级语文上册5.16朱德的扁担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朱、攻、守”等于1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悟革命领袖不畏艰险、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识字、朗读课文。2难点: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三、教学时间:两课时。四、教学准备:朱德同志像、扁担图片或实物、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对关怀人民的革命领袖毛主席产生了敬爱之情,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老一辈领导人。 2课件或图片出示朱德像。认识“朱德”这两个字。 你们知识他是谁吗? 3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朱德的什么事呢? 板书:朱德的扁担,请你们读一下课题。 4课件或图片出示扁担图,也可出示实物。认识“扁担”这两个字。 这就是扁担,谁知道用它可以干什么? “扁担”这两个字怎么记。 课题中“朱德”“扁担”两个词里的四个字都是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其中有三个字是要求会写的字。利用图片,随着出示课题分散识字。这样字不离词,音、形、义紧密结合,学生识记生字的效果好。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自由读课文。 要求:(1)圈出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遇到不懂的词句和问题作记号。 小组学生互读、互查、互教生字读音,互相解疑。 教师巡视,了解生字认读情况。 集体认读生字词。 朱(朱德)(朱红)德(德行)(品德)扁(扁担)(压扁)担(担子)(扁担)志(志气)(志向)伍(队伍)(行伍)敌(敌人)(敌军)抽(抽到)(抽签)陡(陡坡)(陡峭)难(困难)(难办)斗(北斗七星)(升斗)仗(打仗)(仗势欺人)疼(心疼)(疼痛)根(树根)(根本)料(意料)(预料)敬(尊敬)(敬爱)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手势告诉老师,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请三名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能读正确。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先评读,再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粮。战士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后来朱德在扁担上写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担了。 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 (1)什么是“斗笠”? (2)“会师” “不料”是什么意思? (3)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不藏了?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采用不同方式解疑。 (1)利用实物、图片、插图解决以下问题: (2)引导学生带着质疑3读课文,找有关的句子,初步了解战士为什么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让学生带着质疑3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让学生读有关的句子,说说战士藏扁担和后来又不藏的原因。 (因为战士心疼朱德,所以要藏他的扁担。后来大家敬爱他,不再藏他的扁担。) 板书:心疼敬爱 (四)研读、感悟、理解战士为什么心疼朱德。 1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让战士心疼,找出相关的词句。 2小组交流。结合自己找的词句,谈看法,互相补充。 3集体交流。 学生先读找出相应的句子,然后抓住重点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看法,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研读以下句子。随学生发言投影以下句子,随机在重点词下面点点。 (1)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从“不远”这个词看出敌人离井冈山很近,是要进犯井冈山。朱德到山下挑粮会遇到危险。 (2)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想想“五六十里”是多远,要走多长时间。(天不亮出发,开黑才能回来。) 陡峭的高山,你有什么感觉?(难爬、累、喘不过来气。) 想想朱德还要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走这样难走的路就更难更累了。 指导朗读:评读、赛读。 谁能把挑着粮爬这样的山,来回走五六十里那种艰难的感觉读出来。 (3)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朱德穿着草鞋,肩上担的满满的一担粮食,走那么难走那么长的山路,实在让人心疼。 朱德白天挑粮,晚上还不能休息,而且不是一个夜晚,是整夜整夜地研究打仗,他太累了,太辛苦了。 想想朱德最需要的是什么?(休息) 让学生进入角色。 如果你是红军战士,你会对朱德同志说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练读,小组交流读、个人展示读。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上节课我们通过读书、讨论,知道了战士心疼朱德,所以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大家想,朱德找不到扁担,没办法去挑粮,就可以多休息一会儿。 (二)研读读课文,感悟理解。 这节课,我们再认真读书,找找大家因为什么敬爱朱德同志,而不藏他的扁担。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请你们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找找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找到答案的。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体研讨。教师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 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看法。 (1)课件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朱德为了不让大家再藏他的扁担,就在扁担上写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从“不料”这个词看出朱德这样做是大家没想到的。从这句话能看出战士藏扁担是挡不住他和大家一起挑粮,共度难关的决心。 (2)课件出示句子: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大家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所以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从“越发”这个词看出大家更加敬爱朱德了。 大家对朱德产生了敬爱之情,所以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再联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爱他什么? (勇敢、不怕危险和战士同甘共苦等)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三)总结谈话。 读了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战士心疼朱德而藏他的扁担。当大家看到“朱德的扁担”五个字,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而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朱德的扁担是朱德同志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象征。在1958年已是72岁高龄的朱德同志还亲临十三陵水库劳动,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坝。 (四)拓展。 关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你们课后收集有关他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五)指导书写。 1让学生读、描字帖中的字,找出难写的字。 2小组研究书写方法。 3教师课件演示指导。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16朱德的扁担战士们藏扁担朱德找扁担(以身作则,同甘共苦)教学反思: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粹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同时表现出广大战士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的“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这句话写出了战士们争相挑粮的高涨热情。“可是”承接从井冈山到茅坪去挑粮路程长路难走的困难,是说虽然种种困难,但是战士们都争着去挑。“争”字表现了战士们不畏困难不怕吃苦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课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革命队伍中官兵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的感人场面。课文以“朱德的扁担”为题,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革命伟人的鲜活形象。课文最后三句提到“扁担”,与题目呼应,既点明了课题,又深化了内涵。由于孩子对朱德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引导他们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来感悟文章内容。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介绍了一些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并通过“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中的“不远处”来体会当时环境的危险。第二自然段中介绍区挑粮的原因是我训练学生说话的重点。让学生用“因为所以”来了解储备粮食的原因和挑粮的原因,并通过反问“去挑粮容易吗?”让学生理解“山高路陡”等词语的意思,联系前面的文字感悟挑粮的艰辛,为后面学生感悟朱德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埋下伏笔。第三自然段是重点,“一道”、“一块儿”两个词语其实很能体现朱德吃苦耐劳的优良革命品质。可以主要抓住了想象练习,让大家想想:战士们会怎样劝朱德?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扁担?藏好了心里会怎么想?朱德发现扁担没有了会想些什么?他为什么不去找而是“连夜又赶做一根扁担?”在想象中他们对朱德与大家同甘共苦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