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古诗二首赠汪伦教案4北京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699599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古诗二首赠汪伦教案4北京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古诗二首赠汪伦教案4北京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古诗二首赠汪伦教案4北京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古诗二首赠汪伦教案4北京版 教学目标:1、认识6个字,会写4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诗的内容,体会汪伦与李白之间的情意。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6个字,会写4个字。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朋友之间的友谊,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课前搜集送别诗课文内容分析:古诗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李白游安徽泾县桃花潭时,结识了汪伦并成为朋友。李白临走时,汪伦前来送行,不但没有伤感的情绪,反而是欢欢喜喜唱歌相送。只有最了解李白豪放性格的人才会这样做,因为,李白把汪伦看作最好的朋友,写下了此诗,以表达两人之间的友情。一、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揭题)谁来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这首诗是谁写给谁的?谁知道汪伦是什么人?(汪伦是安徽泾县人,他是个酿酒师,他非常喜欢诗歌,非常地仰慕诗人,尤其是当时唐朝鼎鼎大名的诗人,李白)师:汪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那他是怎么见到李白呢?你们知道吗?(指名生讲述,或自己讲)二、学习古诗这首诗比较好理解的,诗的意思你们会解释吗?(指名说)读诗基本意思懂了,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生:为什么要在李白要走的时候才来送别呢?)为什么要在李白来到桃花潭坐到船上,要走的时候,汪伦才来送呢?他为什么早不送,迟不送,偏偏到这个时候才来送呢?猜想一下,有哪几种可能呢?(指导读出惊喜的语气)汪伦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汪伦与李白的情谊特别深)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他们的情谊深厚?谈谈你们的理解。(你们知道千尺深到底有多深呢?1米=3尺,千尺相当于333。3米,如果一层楼高4米的话,比83层楼还高。)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吗?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教师引导:同学们,诗歌的艺术夸张,达到最高成就的,就是李白。李白的诗,表达情感毫不掩饰,而是喷薄欲出,一泻千里。当平常言语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所以,才会有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才会有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才会有这流传千古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比喻:李白哪里是想说水深,他分明是想说是啊,站在船头,那湛蓝的桃花潭水,更触动了诗人的离别情怀。于是,李白情不自禁地用水深来比喻情深。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啊!真是水深,情更深。)谁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想想看,李白此时的心情如何?汪伦先是写信热情邀请李白来家乡作客,接着又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李白要走了,汪伦带领村民踏歌相送。所有这一切,怎么不使李白深受感动呢?那么怎么样才能更好地表现李白此时的心情呢?能不能通过改句式或是加上关联词来翻译一下呢? ( 生:用“哪怕也”、“即使也”、 “就算也”, “纵使也”用感叹句、反问句、设问句来翻译。)想象一下,此时,你就是一代文豪李白,你就站在船头,望着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你不禁脱口而出(齐读)三、情境再现师: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此时此刻,望着匆匆赶来的汪伦,李白一定会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除了写下这首诗,他会对汪伦说些什么?汪伦又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四人小组一个演李白,一个演汪伦,其他同学在旁边提意见。师:哪位“李白”和“汪伦”愿意上台表演?请大家认真看他们表演,等下说说他们表演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表演得不好,为什么?(两生表演)四、课外拓展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现在老师为你们提供了几首,我们一起来学一学。1、 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师:这首诗是谁送别谁?高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他一个好朋友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临别前,高适是如何劝慰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师:(指名问)你说说看这句话什么意思?(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指名读,齐读2、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句千古名句就是用来形容朋友间的友情。知道它的意思吗?(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即使远隔天涯,不也如同近邻一般吗?)指名读、齐读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这首诗中王维是用什么方式来送别他的朋友的?师:朋友啊,再干了这杯酒吧,向西走出阳关之后,你再也见不到你的朋友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多么感人的。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诗句,心底流淌着的却是同样一份美好的情感。(1)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吟诵起这流传千古的赠汪伦。(2)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将这美好的友情连同这美妙的诗句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中(背诵)五、改写诗句同学们,同窗共读已六载,转眼已是分别时,临别之时,你是否也想赋诗一首赠给你的母校、恩师或学友呢?心里想好一句话,再将文字缩一缩,变成七言的古诗。学生自由写诗,并反馈。附:求学六载将远行,遥闻校园读书声。友情好比千尺水,难忘同窗离别情。是啊,离别是伤感的,也是快乐的。让我们紧紧握住手中这根友谊的绳索,让它为我们放飞友谊的航船。附送: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古诗二首赠汪伦教案北京版教学设计:赠汪伦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在教学过程 中,我们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了古诗教学新的尝试,把大纲要求掌握的另外6首送别诗,归纳整理,并提供相关图画及重点词语的解释,以一带六扩展阅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量,并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和内容,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授课地点:计算机教室教学目标:1.根据注释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3.根据喜好选择一首送别诗,自学并交流汇报自学成果。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教学难点: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古诗趣背复习;赠汪伦诗句;自学提示;赠汪伦意境动画演示;送别诗6首;学习提示。学具(课件)赠汪伦诗句和重难点名词注释;古诗学法概括;扩展自学送别诗6首(图文加重点词语解释)。学习方法:1.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结合生活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教师提供学法和学习资料,点播助学、培养能力。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利用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料自学互助。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学习背诵了很多古诗,在学校古诗背诵活动中表现得特别出色,你们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出示课件一1.看谁最聪明,能让动物巧进诗句笼泥融飞(燕子)自在(娇莺)恰恰啼一行(白鹭)上青天早有(蜻蜓)立上头柴门闻(犬)吠北风吹(雁)雪纷纷2.世上颜色千般好,看你填哪一种最妙?霜叶(红)于二月花万条垂下(绿)丝绦两个黄鹂鸣(翠)柳千里(黄)云(白)日熏春来江水(绿)如(蓝)万(紫)千(红)总是春3.李白诗句垂千古,看谁马上吟得出?(不敢高声语) 白发三千丈 (举头望明月)恐惊天上人 (缘愁似个长) 低头思故乡(朝辞白帝彩云间) 飞流直下三千尺千里江陵一日还 (疑是银河落九天)设计意图 复习背诵过的古诗,重在复习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激发学习新诗的兴趣。二、交流资料我们刚才吟诵了李白的诗句,通过以前的学习,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学生简介李白的生平)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今天咱们再学习一首,请大家齐读诗题-赠汪伦。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谁能结合你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汪伦的了解?(学生交流有关资料)老师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在这本中国名胜大辞典中,我知道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你们想听吗?(师讲故事):内容简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设计意图 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三、学习古诗出示课件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1.按自学提示自学古诗:出示课件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结合资料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2.组内交流设计意图 使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并能借助工具书和自己的积累,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3.检查自学情况: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找出难记的字,交流识记方法。潭字:学生边说记忆方法,教师边板书,并用红色笔提醒大家注意潭字右上部是两个竖,而不是西。设计意图 中年级识字教学虽不是重点,但对难记的字教师必须强化,帮助学生记忆。了解诗意: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质疑解答,重点理解深千尺、踏歌声和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深千尺:夸张,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踏歌: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表演,帮助学生理解?)问:大家见过这样的送别方式吗?大家想一想,平常家里来了客人,我们是怎样送人的?可现在李白走了,汪伦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还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汪伦与李白的情谊特别深)试着读出你的感受。(练读-指读-齐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