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槐乡的孩子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698255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槐乡的孩子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槐乡的孩子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槐乡的孩子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槐乡的孩子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并掌握“漩涡、暮霭、满载而归、忙碌”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的语言。3、结合课文段落,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品读重点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悟槐乡孩子自立、自强的形象。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教学准备:课件;槐花图;音乐。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槐乡,那里每到六、七月份,满山遍野的槐树便开了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远近的人们都闻得到呢!你们想去看看吗?(出示图片)槐乡不仅景色美,而且还有一群和你们一样可爱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槐乡的孩子。2、板书课题,齐读。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你想知道什么呢?(槐乡的孩子怎么样?槐乡的孩子在干什么?)二、范读课文1、要想解决同学们刚才提出来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对,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下面,老师先把课文读给你们听听,好吗?2、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跟老师说呀?(或:你们感受到了什么?)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1)学生独立阅读,扫除生字障碍;(2)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2、开火车分段检查朗读。3、交流不明白的词语。4、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等)。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思考: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槐乡,感受孩子们快乐的生活。二、品读课文再读课文: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结合有关语句画一画,说一说,读一读。三、全班交流老师通过范读带领学生一起感受槐乡孩子的快乐。无论朗读课文还是生词,都要采取多种方式,如:开火车读、同桌互读、指名读,让学生既读的扎实,又兴致盎然。最后整体感知,锻炼学生总揽大意、获得直觉、捕捉感受点的能力。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并根据中心话题把发言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创设各抒己见的氛围。让学生从读中体味真情。(一)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1、槐花的样子漂亮(1)。“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瑞雪初降”“远看像”“近看如”2、槐花的味香(2)。“香香的花粉”“甜甜的蜜”“香喷喷的槐花饭”“香气扑鼻”3、槐乡的孩子快乐(3)。“小妞儿衣襟上发辫上”“小小子儿口袋里”小结:槐花飘香的五月,是孩子们满意的季节,他们是那样的幸福与快乐。(二)为什么说“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1、摘槐米的情景(5、6、7)。炎热的天气、勤劳的孩子、虽然繁忙劳累但享受到了收获的快乐。(穿插介绍“槐米”的相关知识)。2、劳动时间长(8)。3、卖槐米,教学费(9)。小结: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们勤劳善良、自立自强的品格。四、拓展延伸1、你喜欢槐乡的孩子么?把你的感受写在小本本上。2、学习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如“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噼噼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子挎走了白生生的槐米。”作者从侧面写出了槐花的香,这是槐花的馨香引来了蜜蜂,引来了孩子。“鸡儿热的耷拉着翅膀,像塌了架的草垛;狗儿热的吐出舌头,躲在树荫下直喘粗气;蝉儿热的不知如何是好,到处扯着嗓子乱叫。”这几句对动物的描写,道尽了八月的炎热,更衬托出槐乡孩子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儿童生活”,本课中有很多的词句充满童真童趣,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词句,读深,读透,品出味道,从而把握文本的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勤于动笔,勤于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五、板书设计槐乡的孩子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附送:2019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建议冀教版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引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将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敢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朗读体会、阅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新型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激发兴趣,理解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明理的目的。一、媒体辅助,创设情境。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课堂开始我播放狼牙山势险峻和五壮士英勇跳崖的片段,学生如身临其境,怀着浓厚的兴趣开始了本课的学习,这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五壮士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对祖国无限依恋,对人民无限热爱之情,体会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同时我和学生一起制成了一个课文学习网站,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学习课文。二、以情促读,读中感悟。老师先指名朗读,初读想象五壮士的形象。接着在收看“顶峰歼敌”的影片后,引导学生品读好词佳句,体会五壮士与敌人作战到底的目的是为了部队和人民,更是为了祖国,所以,学生对五壮士无比崇敬的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这时我们及时总结,品读体会感情。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学法,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英勇跳崖”部份,在小组中自由品读,赛读,在读中感受,在读中理解,这样既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体现了从扶到放的教学特色。三、自主释疑,合作探究。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在这课里,我引导学生提问,把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这样做,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始终将“质疑问难,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生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围绕“为什么课题用壮士,而不用烈士?”、“五壮士壮在哪里”等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合作探究课文。四、整合资源,课堂延伸。语文资源十分丰富,充分整合课内外资源,以点带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课外知识,全面提高语文水平。我们在学习顶峰歼敌的片段中,让学生用成语汇报脑海中出现的五壮士形象,丰富学生语汇。同时在学习课文前,协助学生将查阅到的资料制成网页,补充时代背景、人物后记、烈士遗物、英雄留名等内容,课堂上资源共享,使课堂容量大大增加。在学完课文后,老师提供网址,让学生浏览抗日战争的资料,使学生爱英雄、学英雄的感情得到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