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湘教版科学三上4.1《认识水》word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697775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湘教版科学三上4.1《认识水》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秋湘教版科学三上4.1《认识水》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秋湘教版科学三上4.1《认识水》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秋湘教版科学三上4.1认识水word教案教材简析: 本课是湘教版三年级上册“奇妙的水”单元的第一课认识水的第二课时。它是结合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比较液体的多少,但是人的感觉常常不准确,所以为了精确地测量就需要借助一些仪器,量筒、量杯就是测量液体多少的仪器之一。教材从两方面进行:首先从形状不同而且装水也不同的容器,“哪个容器里装的水多,哪个容器里装的水少”用比较的方法入手,通过引导学生经历猜想、制定实验方案、运用各种方案进行比较、收集整理事实、思考加工得出结论,最后交流研究成果的过程,然后引出量筒这一测量工具,比较认识水体积的多少。教学理念:一、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这堂课中主要安排了两个活动“用各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时间和机会。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注重实验探究的开放性1、材料的开放性:课前让学生准备能装水的容器,老师也为学生准备了各种材料,在探究活动中根据需要领取材料。2、实验方法的开放性: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各组交流、互相补充、完善实验方法,最后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活动。3、交流的开放性:学生充分地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4对于3年级的小学生,注意教、扶、放的适当安排。放在“用各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时,充分发动学生的头脑风暴,让学生进行开放性思维;教、扶在“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时,教师进行必要的规范性的指导。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猜测制定方案(包括实验方法、材料选择准备、小组分工合作等)实验记录交流。根据假想答案,能提出进行简单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2、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并明确必须使用同一标准。知道人的感觉常常不够准确,于是科学需要借助仪器来测量。初步学会使用量筒,理解毫升的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培养自信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材料:一杯水、一杯牛奶、二瓶水、量筒、一次性杯子、弹簧秤、记录单、大一些的容器(如烧杯,比任何一瓶的容量都大)教学过程一、导入(3)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水,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出示两个瓶子,一瓶是牛奶,一瓶是水)谁来告诉我哪一瓶是水呢?学生回答并陈述理由。(此处主要是让学生运用上节课所学的水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学生在认识了水的基本性质后,再去探究比较水的体积的多少。)二、自主探究(1)提出猜想谈话:(出示另一瓶水,两个瓶子的高矮、粗细不同,水的高度也不同。)水还有哪些秘密呢?看!这两瓶水中你觉得哪瓶水最多呢?(为了便于区别,瓶子上分别贴上标签:1号和2号)学生猜测。 (作为猜想的表达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当然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不可能列举所有可能性,但是尝试尽量让学生说出所有可能性。)谈话:看来同学们的观点不太一致,下面统计一下,看看同意每一种观点的同学有多少。(一般会出现3种情况,即:1号瓶中的水最多,2号瓶中的水最多,一样多。)学生举手,教师统计。(2)实验验证提问:现在能不能就直接根据人数的多少来判断呢?(最好让学生自己提出需要经过实验)(不能)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就是正确的呢?学生小组讨论。(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实验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1、都倒入相同大小的杯子中去进行比较;2、先将1号瓶中的水倒入一个大容器中,做个记号,再倒出,然后倒入2号瓶的水;3、倒入一个大容器中,分别做上记号;4、用弹簧称去称;5、比流速)提问:同学们想出办法来了吗?谁先来说说?(注:此处要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引发新的想法。并引导他们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方法,培养学生根据现有材料选择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的能力。)你们的办法可行吗?这需要咱们亲自动手试一试。课件出示几点温馨提示:1)你们小组准备使用哪种实验方法?需要什么材料呢?2)小组内的同学怎样分工?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谈话:谁来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学生交流实验结果(3)反思猜想提问:通过刚才猜测,对照实验结果,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回答。(4)认识量筒谈话:同学们真是厉害!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出了两个瓶子里水的多少,现在我想知道其中一个瓶子里的水比另一个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 学生描述。谈话:大家用了各种方法来描述具体多了多少水,但是你们的标准或者单位统一吗?(不)能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比较呢?为了精确地测量水的多少,需要借助专用测量水的仪器,量筒就是测量液体多少的仪器之一。出示:(量筒)量筒是玻璃仪器,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轻拿轻放。仔细观察,比一比谁的发现多?学生汇报。小结:量筒壁上有刻度,刻度的单位是毫升,毫升就是通常用来表示液体的单位。在我们使用的量筒上,每一格刻度代表多少毫升?一次最多可以测量多少毫升的水?提问: 我们应该怎样读数呢?出示:(读数示意图)视线应与量筒上的刻度与液面相平。谈话:想不想试着用量筒测量这两瓶水的多少呢?(想)记得把测量的结果写在记录单上。各组汇报测量结果。三、拓展 提问:今天我们就怎样比较水的多少进行了研究,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新的问题吗?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有刻度的物体,可以来测量液体的体积呢? 学生回答。 附送:2019秋湘教版科学三上4.3溶解word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2.经历简单的猜测,验证活动过程。3.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并将科学探究中得到的发现用于生活中。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溶解现象。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重难点 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教学准备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水、烧杯、搅拌棒、粗盐、糖块、高锰酸钾、红糖、沙子、石子、粉笔、肥皂、洗衣粉、橡皮、面粉等。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教师出示一杯清盐水。提问:透明的水中能“藏”东西吗?(学生回答)二、请几个学生尝杯中的水。提问:水中藏没藏东西,“藏”的是什么?教学新课一、观察实验:盐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1.教师出示实验的器材:水、烧杯、搅拌棒、粗盐。2.指导学生认识实验的器材,并教给学生正确的搅拌方法。3.提出观察实验的要求:1)按照“没有放入水中时”、“刚放入水中时”、“搅拌一会儿”、“搅拌较长时间后”的观察顺序进行细致的观察。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填写观察记录表。(记录表附板书设计内)3)安全提示:实验的液体不能随便尝,这样很危险。只有经过老师确定无危险,且得到教师的允许才能尝。4.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二、汇报交流。1.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进行汇报交流。2.认识盐在水中的变化过程是:由大颗粒小颗粒微粒“化”在水中。三、对比实验。3.使学生知道:有的物质在水中容易溶解,有的物质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拓展延伸1.你还有什么问题?2.归纳问题,引导感兴趣的学生课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导入:学生汇报交流上节课后深入研究的情况。教学新课一、提出猜想。1.学生拿出准备的材料:石子、红糖、粉笔、肥皂、洗衣粉、橡皮。(允许学生补充其它的材料)2.学生预测这些材料放入水中后将如何变化,并说出预测的根据。二、观察实验:其他物体在水中是否溶解?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1)实验过程中细心观察,并且做好实验记录。(记录表附板书设计内)2)实验完毕整理观察结果,得出哪些材料容易溶解、哪些材料不容易溶解的结论。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板书设计:表一:没放入水中时刚放入水中时搅拌一会儿搅拌较长时间后盐粒的样子表二:石子红糖粉笔肥皂洗衣粉橡皮溶解没有溶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