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鲁教版语文三下《猫》word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695325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鲁教版语文三下《猫》word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春鲁教版语文三下《猫》word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春鲁教版语文三下《猫》word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鲁教版语文三下猫word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三只猫的故事,学习本文时,重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积累字词,熟悉课文。(2)了解三只猫的不同的来历、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过程与方法(1)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误解他人时的处事原则和方法。【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学会误解他人或被人误解时的处事方法和原则。【教学难点】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教学方法】品味法、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猜一猜:“头像老虎不是虎,脚穿软鞋捉老鼠,夜里眼睛圆又大,说话好像小娃娃 ”(打一动物:猫)2、 猫的图片欣赏师: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二、 温故知新1、 走近作者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家庭的故事、桂公塘;专著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散文集山中杂记等 。2、 字词积累忧郁 y 污涩s 怅然 chng 蜷伏 qun 惩戒chng 凝望 nng 诅咒z 怂恿sng yng 叮嘱 zh 3、 整体感课文讨论完成表格要求:跳读课文,在预习的基础上,根据要求找出相关信息,并且用笔勾画出重要内容。问题:(1)“我”家一共养了几只猫?这几只猫的外形、性情各有什么特征?“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2)这几只猫的结局怎样?对它们的亡失或屈死,“我”的心情有些什么变化?(在文中勾画出相关的词句来)填表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三只小猫各自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和各自最后的结局、我的感情变化。明确: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小猫结局对我家的影响第一只猫隔壁要来的花白很活泼喜欢死亡难过、酸辛第一只猫舅舅送的黄色更活泼,更有趣喜欢丢失怅然、愤恨、诅骂路人第一只猫蜷伏在家门口花白、不好看、很瘦、毛烧脱不活泼、忧郁、懒惰不大喜欢它、若有若无、不注意被我打伤致死难过、良心受伤三、 合作交流,问题探究这三只猫,个性迥乎不同,命运也各有悲欢离合。三只小猫带给“我”不同的感受,它们的亡失也使“我”的心灵受到不同程度的触动。养猫,有欢乐有悲伤 ,猫的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1、文章重点写哪一只猫?这是一只怎样的猫?明确:第三只猫 可怜的来得可怜:在冬天的早晨它被人遗弃,无家可归,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活得可怜:不好看,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对于它不加注意,仍不活泼,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不去捉鼠。去得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第三只猫: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 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俗话说:言为心声。三只小猫带给“我”不同的感受,它们的亡失也使“我”的心灵受到不同程度的触动。养猫,有欢乐有悲伤 ,。先看养猫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呢? 养猫给我们增添了许多新鲜的色彩,我坐在藤椅上笑着消耗一两个小时的光阴,在心上感受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养猫确实给我带来了乐趣,养猫的确给我带来了乐趣,所以一旦失去猫,就给我带来了辛酸和痛苦。请同学们朗读与失猫之痛、作者的沉痛心情有关的句子。)2、“我”不喜欢第三只猫,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芙蓉鸟事件”森林513刑事案3、案例分析作者对于第三只猫的亡失是最难过的,那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案件,看看作者为什么会如此的难过。齐读第15-34段,完成下面的案例分析:案发现场情况:鸟儿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笼板上都是血。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跟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犯罪嫌疑人:那只丑猫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1)案发前的表现: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2)案发后的表现: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还以为惩戒得不够。事实真相 被一只黑猫吃了,而不是那只丑猫案件定性;冤案案件反思:(1)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品读30段)(2)在这个冤案中,作者错在哪里?从这件事中,他明白了什么道理?明确: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妄下断语,否则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第三只猫: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 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四、 拓展延伸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同学们听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小彼此之间的误解?五、 课堂小结生命是条长河,每一朵浪花都不容忽视!让我们心怀公平、公正、悲悯,以尊重、珍惜、宽容去创造一个温馨的世界!六、 作业布置请你发挥想象,以“第三只猫”的身份,给主人写一段内心告白。七、 板书设计猫 郑振铎 猫:生命之美 命运之悲 情:养猫之乐 失猫之悲 悟:猫之命运 人之得失 文:语言之妙 结构之巧在写三只猫的时候,作者是很注意语言的。从描写的角度看,有外貌描写,有动作描写;从锤炼词语角度来讲,很注意,如“若有若无”等词语。本课给了我们一个最重要的方法,那就是运用多角度的描写能起到这个功效,还要学会运用恰当的词语表现个性特征。你看,三只猫给我们的印象完全不同,个性鲜明。我们写人,也要写出人的不同个性。附送:2019春鲁教版语文三下玩出了名堂word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会认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待、阅”5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3. 了解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磨镜片的,想象他当时的想法。教学重点:通过放手让学生自读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教学准备:1. 电脑制作的生字课件。2.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里的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玩”,后问学生:1. 师:请认真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谁来读一读?谁能给这个字组组词? 生:玩耍,玩乐 . 师:当你们玩的不亦乐乎,正高兴的时候,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么说你的? 生:不要玩了,赶紧去学习。 师:通常情况下,人们都认为“玩耍往往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可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很好玩的人,但是他却玩出了名堂,他是谁呢?他又玩出了什么名堂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板书课题)师:齐读课题,思考:课题中的”名堂”什么意思呢?生:成就。(可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解决)师:是的,“名堂”就是“成就、结果”的意思。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二、初读感知,整体把握。师:下面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讲解“拜”的写法。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谁干什么?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生:课文主要写了列文虎克是怎样发明放大镜和显微镜的。是按照“玩镜片发明了放大镜玩放大镜发明了显微镜玩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的顺序写的。(板书)师:是的,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列文虎克在玩中发明了放大镜、显微镜的事情。三、再读课文,鼓励质疑。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你们是不是有很多疑问没有解决呢?老师也有疑问,你们能帮我解决吗?(出示问题)1、 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2、 课文中“小人国、居民、玩具”分别加了引号,这是为什么?师:请带着这些问题去反复的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如果自己解决不了的,也可以和同学讨论一下。(学生自由读课文)四、品词析句,积累内化师:这些问题大家找到答案了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读书收获吧!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在文中找到句子) 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师:请同学们一起来用心来读读这些句子,想一想: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的过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师小结:列文虎克敢于大胆想象,敢于创新,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师:同样都是玩,列文虎克的这种玩法是不是跟你们平时玩玩具的玩法有所不同呢?能谈谈吗?生:我平时玩就是按照玩具的说明来玩,很少去想象自己能不能有新的玩法。师:是啊,列文虎克玩的过程也是他发明的过程。好,我们继续来看下一个问题。(出示下一个问题) 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师:这句话中的“小人国”和“居民”分别指的是什么?生:“小人国”指微生物世界,“居民”指微生物。师“为什么要加引号呢?生:说明不是真的小人国,也不是真的居民。包括“玩具”也不是真的玩具,而是指显微镜。五.畅谈收获,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列文虎克的玩,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同样是玩,列文虎克却在玩中发明了放大镜,显微镜,多么了不起啊!那么他的玩又给我们什么启发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读课文。板书展示 : 玩出了名堂 做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教学反思: 我利用学生爱玩的特点,从导入新课开始,就紧紧抓住“玩”这个字让学生熟读课文,使学生受到列文虎克的影响,激发学生对“玩中出名堂”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