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27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695049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27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27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27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十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7讲从 战时共产主义 到 斯大林模式 时空坐标 本专题主要阐述了20世纪以来 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 在实践中探索 在调整中创新 线索1两种经济模式的形成 20世纪初期 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主张单纯靠市场调节经济 政府尽量减少干预经济 十月革命后 苏俄 联 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20世纪30年代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逐渐形成 知识主线 线索2两种经济模式的调整 20世纪30年代 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 罗斯福采取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政策 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 黄金时期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苏联开始进行改革 但都未突破斯大林体制束缚 以失败告终 线索3两种经济模式的新变化 20世纪70年代 面对经济 滞胀 西方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重视科技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 迎来 新经济时代 苏联解体 证明斯大林体制的失败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1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 罗斯福新政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 斯大林模式 3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考纲要求 落实主干知识 研析考情考向 突破核心考点 课时作业 内容索引 落实主干知识 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 背景 1 国际 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2 国内 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 不断发动叛乱 2 内容 1 农业 实行 2 工业 企业一律收归国有 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 产品分配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实物配给制 4 劳动方面 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规定 不劳动者不得食 余粮收集制 3 目的 集中全国物力 财力 支持军事 巩固政权 4 特点 兼有 战时 和 特色 5 评价 作用 1 积极影响 适应了战时需要 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 消极影响 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 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共产主义 二 新经济政策1 背景 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 导致经济 政治危机 2 内容 1 农业 以固定的代替余粮收集制 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2 工业 改变国企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 实行经济核算 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 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 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 粮食税 国家资本主义 3 商业 允许商品买卖 实行自由贸易 4 分配制度 废除实物配给制 实行的工资制 3 评价 作用 1 经济 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 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苏俄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 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 2 政治 工农联盟得到巩固 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按劳取酬 疑难问答问 新经济政策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吗 答 不是 新经济政策是在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领导的前提下 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巩固工农联盟 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 图示总结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 斯大林模式1 形成 1 工业化之路 政策 1925年 联共 布 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优先发展 成就 通过两个的建设 苏联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 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 局限 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重工业比重过大 轻工业过轻 农业落后 重工业 五年计划 特别提示农业集体化肩负着双重使命 一是促进农业自身的发展 把小农经济变成现代化大农业 此目的未实现 二是使农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 2 农业全盘集体化 政策 1927年联共 布 十五大提出了 的方针 状况 1937年 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影响 为解决了粮食 原料 资金问题 但并未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3 形成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农业逐步集体化 工业化 2 特征 1 经济方面 实行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模式 排斥市场调节 优先发展重工业 2 政治方面 实行的政治体制 3 思想文化方面 高度集中 个人崇拜 行政干预 国家指令性 高度集中 3 影响 1 经济 斯大林体制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片面发展重工业 压抑了地方和的积极性 导致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 政治 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 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 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3 思想文化 思想理论单调划一 学术及艺术创作日趋单一 文化创造力受到极大压制 企业 归纳总结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和 斯大林模式 都排斥商品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日益阻碍经济的发展 新经济政策则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 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列宁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这是正确的 斯大林单纯利用行政手段 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列宁这一思想 最终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苏联的第三个五年计划苏联第三个五年计划于1938年开始 计划重点发展国防军事工业 同时建设军民两用产业 为未来的战争预作准备 重点是航空 1938年 苏联飞机产量比1937年翻了一番 达到7500架 到1939年欧战爆发后 年产已经稳定在1万架的规模 1940年 苏联的武器生产额达50亿美元 仅次于德国 居世界第二 到1941年 以85亿美元的规模成为世界第一 但在1941年6月 德国闪击苏联 第三个五年计划被迫中断 教材断点补遗 突破核心考点 1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点 考点一 退却的年代 列宁的社会主义探索 2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 1 前提 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 2 目的 巩固政权 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3 内容 涉及农业 工业 商业和分配等 要求 分析材料 找出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中的体现 材料1921年3月 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 告农民书 说 今后 粮食征收制废除 代替它的是对农产品的实物税 实物税会少于粮食征收制的数额 同年 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 提出 在保持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 巩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 并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 1922年5月 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 土地劳动使用法 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租 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 和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 同年10月 全俄中央执委会通过 土地法典 进一步放宽 获取材料信息 了土地的出租期限和使用雇佣劳动的范围 把租佃土地的期限延长到12年 并允许在承租土地上使用雇佣劳动力 列宁指出 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 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 要找到我们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 在农业和工业之间 除了交换 除了商业以外 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 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 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 摘自王斯德 20世纪的世界史 主要信息 答案 答案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减轻农民负担 给予农民一定的土地使用权 允许土地转让和雇佣劳动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加强工农业生产联系等措施 这些措施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集约化 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互动 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1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的时效性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的表现 它的提出和推行是与战争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 尽管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明显背离了经济规律 它仍然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 即作为 战时经济 的合理性 余伟民 郑寅达 世界通史 第三编 命题材料源 发现问题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明显违背经济规律 但仍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 命题角度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的时代必要性与过时性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所体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2 列宁时代经济政策的转变不能直接凭热情 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 靠个人利益的结合 靠经济核算 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 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 列宁 十月革命四周年 发现问题列宁认可国家资本主义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性 命题角度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内容上的差异 从国情出发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1 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 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2 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 忽视民主法制 缺少群众监督 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2 唯物史观 斯大林模式 的经验及教训 1 经验 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增长 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考点二 剥夺的年代 斯大林时代的社会主义探索 斯大林模式的创立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 在苏联迅速赶上并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2 教训 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 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 从本国国情出发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农 轻 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制定政策必须考虑人民的利益 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要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能够完全模仿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吗 依据史料论证经济学家马寅初为什么对统制经济的态度由支持赞成变为反对抨击 史料20世纪三四十年代 许多学者主张在中国实行统制经济 经济学家马寅初1935年在 中国经济改造 一书中认为统制经济源于苏联的计划经济 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经济遭遇到严重的危机 世人 一闻苏俄计划经济之成绩 安得不靡然风起 视为宝典 马寅初还认为 面对西方国家的倾销政策 中国保护幼稚工业 除保护税外 用统制的办法 发展国内工业与之相抗 亦为今日国际经济竞争之武器 贫弱之国 除统制之外 殊无法抵抗其潮流也 史证由来 但到1940年 马寅初就对统制经济提出批评 将锐利的笔锋指向打着 经济统制 旗号的官僚资本 吾人以千数百万同胞之死伤 数百万财产之损失 希冀获得胜利以求民族之快快复兴 决不愿以如是巨大之牺牲来交换几个大财神 将吾人经济命脉操在手中 摘编自钟祥财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统制经济思潮 提示 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国情 时局的变化与世界形势等方面论证马寅初态度的变化 论证 答案 答案当时中国缺少实行计划经济的完全条件 可借鉴 但不能完全模仿 马寅初之所以支持赞成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是因为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受苏联计划经济积极作用的影响 抵御列强的经济侵略和发展民族工业的需要 马寅初之所以反对抨击统制经济是因为 统制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国家经济命脉操纵于少数人之手 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命题材料源 1 斯大林时代新经济政策的力挺者 加速流通 扩大市场 在此基础上发展生产 这里就有可能进一步降低价格 进一步扩大市场 这是我们的生产道路 扩大市场的容纳量 提高商品总量 加速工农业之间和工农业内部的流转 是加快我们经济生产速度的主要方法 它将提供使生产力得到最充分发展的余地 苏联经济学家布哈林发现问题布哈林的观点在当时与斯大林模式是相冲突的 命题角度当时苏联经济建设计划与市场的争论 列宁主义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2 历史材料的政治色彩农村中也开始了农民群众建立集体农庄的劳动高潮 农民们一批批地来到国营农场和机器拖拉机场 观看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器的操作 看得眉飞色舞 马上决定加入集体农庄 现在他们终于找到了出路 找到了走向美好生活的道路 联共 布 党史简明教程 该书经过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审定 斯大林亲自撰写了其中的一部分 作为全国党史教材 发现问题材料是苏联官方的观点 斯大林亲自参与撰写 可能会夸大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热情 命题角度材料的甄别与使用 影响材料真实性与客观性的因素 3 从苏联的外贸状况看计划经济的独特性苏联1930 1940年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 单位 百万卢布 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 发现问题从表中数据看出苏联外贸总额不断下降 且幅度较大 命题角度苏联的计划经济 工业化建设与世界市场的联系 研析考情考向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1 命题点 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的相互借鉴 2016 课标全国 34 1928年 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 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 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 如 俄罗斯的黎明 俄国今日 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 当时 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 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 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 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 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已考视角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1928年 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 美国经济正处于 柯立芝繁荣 时期 所以苏联 一五 计划 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 而到1932年 苏联 一五 计划提前完成 而此时美国正经历着经济大危机 因而受到美国人的关注 故B项正确 1 2 3 4 5 6 2 命题点 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2015 课标全国 34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 4亿千克 1931年降至694 8亿千克 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 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 这表明苏联A 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B 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 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 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从材料可知苏联粮食产量减少 粮食出口增多 反映出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增加粮食出口量 实际是苏联人民缩减口粮支持国家粮食出口换取外汇发展工业 故A项正确 材料中体现的是粮食产量下降 出口反而增加 没有涉及粮食供不应求的现象 故B项错误 从粮食出口量增加体现不出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这一现象 故C项错误 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是粮食产量下降的一个原因 但与粮食出口量增加无关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3 命题点 苏联工业化初期的 旧 做法 2014 课标全国 34 1928年 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 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 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 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 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 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 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 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从题干中 两个钾矿矿井有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 的信息 可以看出苏联具备基本的技术基础 也不是依赖外资去建设重工业 故A C项错误 1936年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才正式确立 再从题干中 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 的信息 可知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不符合史实 故B项错误 两个钾矿矿井有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 这与新经济政策中允许外国资本家来经营本国企业的做法相似 故D项正确 1 2 4 5 6 3 4 命题点 苏共十九大报告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2013 课标全国 33 1952年 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 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 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 最严重的问题 谷物问题 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 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 这一论断A 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 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 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 1952年 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判断 当时苏联没有彻底永远地解决谷物问题 据此排除A项 苏联的工业化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实行 排除B项 农业改革源自赫鲁晓夫改革 此时尚未进行 排除C项 这一论断是为维护斯大林模式 选择D项 1 2 3 4 5 6 5 命题点 苏联新经济政策与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的比较 2013 课标全国 25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 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 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 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 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 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坚持无产阶级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 部分恢复资本主义 利用资本主义商品 市场 货币等发展经济 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涉及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逐步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也涉及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故正确答案为B项 A C D三项无法说明中国的改革是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 1 2 3 4 5 6 6 命题点 苏联 左 倾思想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013 课标全国 35 1931年 斯大林说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 100年 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这一思想A 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 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C 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D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答案 解析 解析提炼材料关键信息 斯大林认为苏联应该在10年内完成工业化 并结合1931年苏联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予以判断 这一思想急于求成 超越了苏联的国情 但推动了1936年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形成 故B项符合题意 其他三项均表述错误 1 2 3 4 5 6 待考视角 1 命题点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民生意识的不足 2017 张家口二模 34 1920年末至1921年初 农民暴动席卷西西伯利亚 坦波夫省和沃罗涅日省 伏尔加河中游地区 顿河流域 库班 乌克兰和中亚等地 到1921年有50多起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 几乎没有一个省份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所谓的 盗匪 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是A 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B 苏俄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C 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反动派蛊惑D 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1920年底苏俄内战基本结束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因此导致农民起义不断 故D项正确 1 2 3 4 5 6 2 命题点 历史图片上的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图一图二 A 一切为了前线 一切为了战胜敌人 B 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 C 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 危险的下山路 D 废除了余粮收集制 2017 赣州高三摸底 34 图片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也往往能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与史实 观察图一和图二 与之相符合的主题是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图片突出国家领导人带头参与义务劳动 说明当时情况危急 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人的联合绞杀 需要集中一切力量来战胜敌人 故A项正确 1 2 3 4 5 6 3 命题点 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的 阻力 2018 重庆一中高考联考 34 1924年前 外国企业与苏联政府签订的租让合同有91份 但实际履行的很少 1926年后有60多家外资企业开工 但到1929年 租让给外资的企业产值只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 6 这反映了A 战争局势阻碍政策推行B 新经济政策阻力重重C 苏联经济发展速度放缓D 斯大林体制完全确立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 此时在苏联并未出现战争 故A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故C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 斯大林体制建立的时间是在1936年 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4 命题点 苏俄在危机面前的政策调整 2018 四川高考模拟信息押题卷 34 所有制 经济管理等方面全面推行社会主义化 在苏俄内战结束后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为此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总结了经验教训 苏俄政府迅速调整政策A 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行余粮收集制B 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允许资本主义的存在C 推行集体农庄制度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 全力发展重工业 抵御法西斯德国的侵略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A项说法错误 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之一 故A项错误 材料 在苏俄内战结束后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反映了苏联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B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故B项正确 C项推行集体农庄制度是斯大林时期的农业政策 由国家计划主导 否定商品经济的作用 故C项错误 D项与斯大林模式有关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5 命题点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问题 2017 淄博二模 34 右表是苏联农业集体化资料统计表 右表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A 解决了苏联的粮食危机B 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C 存在着急躁冒进的现象D 有效地巩固了工农联盟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材料中强调的集体农庄的个数与集体化程度 并未说明解决了粮食危机的问题 故A项错误 集体农庄下 损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故B项错误 材料中呈现的数据中 1918 1937年期间迅速提升 说明存在急于求成的特点 故C项正确 农业集体化不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就不利于巩固工农联盟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6 命题点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 着眼点 2017 银川二模 34 1926年苏联开始 社会主义工业化 其进程是集中全部力量生产枪支 弹药等军工产品 之后 这种着眼于备战和打仗的 社会主义工业化 进程 以更强的势头继续发展 由此可知斯大林模式A 为其他各国工业化提供了新模式B 是国内环境影响的结果C 国家工业化并不等于国家现代化D 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实力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A项体现材料中苏联工业化着眼于备战和打仗的特点 故A项错误 苏联工业化着眼于备战和打仗主要是受帝国主义遏制社会主义的国际环境的影响 故B项错误 苏联工业化着眼于备战和打仗 与民主理性法治的现代化不符 说明国家工业化不等于国家现代化 故C项正确 D项与材料无关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课时作业 一 选择题1 2017 濮阳一模 34 瞿秋白在 俄乡纪行 中写道 不得志的小商人 小资产阶级的农民 自1920年以来都不满于劳农政府 这实际上反映了A 十月革命成功但并未解决土地问题B 俄国苏维埃体制是次不成功的尝试C 苏维埃俄国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政权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十月革命成功后即颁布 土地法令 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故A项错误 俄国苏维埃体制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成功实践 故B项错误 苏维埃俄国是工农联盟政权 故C项错误 据材料 自1920年以来都不满于劳农政府 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故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从列宁提出的公式可以看出 他主张利用德国的铁路管理秩序 美国的经济发展技术和形式 美国的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 故B项正确 2 2017 孝感七校教学联盟高三期末 34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 苏维埃政权 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 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 美国的国民教育 社会主义 这表明A 列宁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B 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C 列宁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本质D 列宁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017 河南六市二模 33 撒切尔夫人说 你不能通过剥削强者来增强弱者 你不能不断通过包揽一切来帮助那些自己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人 与撒切尔夫人以上执政理念最相似的是A 美国罗斯福新政B 二战后的福利国家政策C 苏俄新经济政策D 新中国合理调整工商业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撒切尔夫人主张削减社会福利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美国罗斯福新政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故A项错误 二战后的福利国家政策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故B项错误 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对苏俄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调整 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故C项正确 新中国合理调整工商业也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故D项错误 解析 多种税收改为统一的农业税 并把实物税改为货币税 可以促进农产品走向市场 故A项正确 材料没有提到对苏联农业税的影响 故B项错误 这种税收政策仅在新经济政策时期适用 实施农业集体化后该政策被取消 故C项错误 该政策出台时 苏联已经成立 故D项错误 4 2018 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 34 1923年 苏联把对农民征收的多种税收改为统一的农业税 并把实物税改为货币税 上述做法A 有利于苏联农业产品商品化B 标志着苏联农业税制度的成熟C 是苏联长期推行的税收制度D 有利于工农联盟和苏联的建立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2018 合肥一模 21 1921年 列宁提出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 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 为此 苏俄采取的措施是A 实行贸易自由化B 部分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C 优先发展重工业D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实行贸易自由化与材料中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 不符 故A项错误 为了引进美国的资本和技术 苏俄在新经济政策中实行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 允许私有化存在 故B项正确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 故C项错误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是斯大林模式的特征 故D项错误 A 农民耕作自主权的扩大B 农业经济政策出现调整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恢复D 农业生产迅速复苏发展 6 2017 山西五校高三第三次联考 21 下面是苏俄 联 1920 1924年农村平均税率变化示意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苏俄 联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材料无法体现农民耕作自主权的扩大或缩小 故A项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1921年后 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变为新经济政策 在农业上由余粮收集制变为固定粮食税 税收减少 故B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恢复 故C项错误 材料仅是税率的变化 无法体现出农业生产迅速恢复 并且农业恢复到战前水平是在1925年 故D项错误 解析 富裕农民户和富农户进行承租土地活动 出卖劳动力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35 4 使用雇佣劳动户占农户总数的19 8 是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 故D项正确 7 2017 荆州二模 33 1927年 苏俄有45 1 的富裕农民户和富农户进行承租土地活动 出卖劳动力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35 4 使用雇佣劳动户占农户总数的19 8 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是A 积累工业建设的必要资金B 推动新经济政策的完善C 实现向农业合作化的过渡D 促进城乡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2017 烟台高三第一学期期中 23 贸易商人设立摊位 跳蚤市场蓬勃发展 农民将食品运到城镇 因有新法律的许可 私人的咖啡馆 商店 餐馆 医院 诊所 信用社甚至小型工厂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该现象最有可能盛行于A 赫鲁晓夫改革时期B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C 斯大林工业化初期D 新经济政策时期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此时期商品贸易 自由市场及私人经济得以产生和发展 而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允许私人经济发展 故A项错误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不允许私人贸易和私人经济 故B项错误 斯大林工业化初期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不可能出现材料中情况 故C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允许私人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发展 符合题意 故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2017 厦门二模 34 20世纪30年代 苏联在农产品总产量下降的情况下 商品率即 上市量 却增加了4倍以上 这反映出当时苏联A 农村存在瞒报问题B 优先保障城市居民供给C 过度剥夺农业成果D 继续贯彻新经济政策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时间判断是斯大林时期 根据题目中 苏联在农产品总产量下降的情况下 商品率即 上市量 却增加了4倍以上 得出 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 目的是为工业化提供粮食 原料等 故A B项错误 根据前面的分析 在斯大林期间出现牺牲农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现象 故C项正确 1928年新经济政策就停止了 D项表述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 故D项错误 10 2017 濮阳三模 34 1927 1928年 苏联工业生产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 1928 1933年 工业总产量增长了1倍多 苏联工业生产状况出现上述变化 主要是因为A 扩大了工业企业生产的自主权B 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原则妥协C 政府成为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D 保留了新经济政策的部分措施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此时苏联逐渐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企业自主权缩小 故A项错误 苏联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故B项错误 苏联工业生产大幅增长是因为此时逐渐形成了 斯大林模式 政府成为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 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 物力和财力资源 故C项正确 斯大林上台以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故D项错误 解析据材料可得当时苏联是斯大林模式 重工业过重 轻工业过轻 而美国处于罗斯福新政时期 由国家干预经济 原因在于两国经济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故A项正确 11 2017 邯郸高三期末 22 1939年前 苏联工业总产品中大约有70 是资本货物 再投资 30 是消费品 而在美国 这一比例大致相反 这是因为A 两国经济模式存在较大差异B 苏联经济政策更利于经济发展C 美国经济发展速度不及苏联D 苏联政府的经济职能弱于美国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2017 丹东一模 34 1924年 苏联同外国资本家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数量为5个 1929年时 增加到70多个 1931年 已增加到124个 1931年 苏联进口机器设备的数量 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 到1932年 约占50 材料主要反映出苏联A 尝试打破原有的经济体制B 抓住契机为工业化服务C 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支持D 沦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材料中并没有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提及 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 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数据并结合所学不难得知 苏联利用西方国家经济危机的契机大量进口其先进的机器和设备 极大地促进了本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飞 故B项正确 大量进口西方的机器设备并不意味着苏联已经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承认支持 故C项错误 苏联 沦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 这属于明显的史实谬误 故D项错误 二 非选择题13 农业集体化是苏联时期的重要农业政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 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 工业化 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 是计划的核心 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业化 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 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 这就使资本 机器 拖拉机等 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 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 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摘编自帕尔默 科尔顿 世界近现代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材料二1956年11月 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 信中写道 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 尽管十月革命后已经有39年 战争 二战 结束也有11年了 在整个国家的范围内我们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但是 我们大家目前还只是为未来而活着 而却不是为了自己 所有的人都应该明白 人不能只靠热情生活 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 瞧瞧集体农庄的庄园 各个集体农庄庄园的庭院吧 一无所有 农村已经没有人了 我们的人民为报刊上公布的有关收获庄稼进程的数字感到高兴 但我们以什么样的努力代价才取得这些成绩的 这些成就并不来自组织生产的集体农庄 摘编自 苏共中央通报 1989年第6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概括1928年以后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目的有哪些 答案目的 满足国内工业化的资金需要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提高生产效率 或答提高人均粮食产量 加强对农业的管理 摆脱粮食供应困难 或 更容易通过行政手段控制剩余产品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农业集体化运动给苏联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针对材料二中的现象 当时的苏联政府主要采取了什么样的改革措施 答案影响 苏联农业发展缓慢 国民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影响 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 造成农民的不满 原因 在农业生产中没有关注农民的经济利益 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措施 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承认个人物质利益以刺激生产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苏联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答案评价 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后 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 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 成为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 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 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 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2017 北京朝阳高三期末 36 关于俄罗斯的工业化 有观点认为 自上而下 是其实现农业大国向工业国转型的重要手段 材料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工业化与西欧有很明显的不同 其发展的动机是政治和军事 驱动力的来源不是源于企业而是政府 进入二十世纪 列宁和他的支持者 不得不为保卫政权抵御敌人进行了快速的国有化进程 1921年 列宁表明了他的实用主义的倾向 他决定实行与激进的经济手段相反的政策 随后 斯大林及联共党实现了史无前例的苏联资源与劳动力的最大限度的集中 当世界其他地区在经济崩溃边缘蹒跚行进的时候 外部世界的人们怀着恐惧和羡慕的复杂心情 注视着苏联的变化 摘自杰里 本特利 新全球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以 国家与工业化 为主题解读上述材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解读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制 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劳动力 资金和市场的支持 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为把俄国改造成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以激进手段实行工业国有化 新经济政策规定大企业国有 其他企业多种方式经营 工业生产好转 斯大林时期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 苏联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化 增强了国防力量和经济实力 俄罗斯 苏联 的工业化起步较晚 政府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短期成效显著也存在着国民经济比例不平衡 答案 解析 解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制 跨出了俄罗斯近代工业化重要一步 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是俄罗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的政治前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以激进手段实行工业国有化 利弊得失需一分为二看待 新经济政策是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的调整完善 适应了当时苏俄的社会经济状况 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高度集中的 斯大林模式 优先发展重工业 苏联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化 但是后期日趋僵化阻碍了苏联经济改革步伐 总而言之 俄罗斯 苏联 的工业化起步较晚 政府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短期成效显著也存在着国民经济比例失衡的状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