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689584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落实主干知识 研析考情考向 突破核心考点 课时作业 内容索引 落实主干知识 一 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1 法令出一 1 创立 秦始皇开始使用 皇帝 称号 确立了 制度 2 特点 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 国家的法律 政策 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以维护皇权 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 3 弊端 君主理念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影响国家政治决策的合理性 皇帝 2 君权和相权 1 调整原因 防范宰相擅权 加强统治 提高行政效率 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2 调整措施 西汉 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 打击相权 组成 参与决策 削减 外朝 权力 中朝 唐代 中央设 门下省和尚书省 唐初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 后来凡参加会议的其他官员的身份也等同于宰相 相权有所分散 宋代 增设 枢密院 三司使分散宰相权力 3 结果 君权逐步加强 相权被分散和削弱 中书省 政事堂 参知政事 易错辨析 三省六部制 与 近代西方三权分立 的区别二者形式上相似 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 但本质却不同 前者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 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后者的目的是防止专制 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二 选官制度 监察体制的演变1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 世官制 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 察举制 时创立 自下而上推举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做官 魏晋南北朝时演化为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 但存在着权操于官 民意无从体现的不足 汉武帝 3 科举制 实施 隋代创立以选官的制度 明清时期演化为八股取士 评价 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 提高了行政效率 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 有一定的合理性 明清八股取士 阻碍着人们的思想和文化的进步 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考试 2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 秦代 在和郡一级的行政机关内 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2 汉代 地方 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 称十三州部 每州部设一人 以监察地方政治 中央 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 3 发展 汉代以后各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 如唐代有御史台 宋代有提点刑狱司 元代有御史台等 中央政府 刺史 4 作用 积极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 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局限 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 监察官员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规范执政 专制制度 特别提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起步早 随着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完善 监察机关独立性强 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三 从汉至元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1 历代行政区划演变 2 元代行省的设置 1 元代确立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 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以及中书省直辖的 和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 青海部分地区 2 行省的民政 军政 赋税征收等权力皆受中央的节制 中央还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 以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腹里 疑难问答唐代 宋代 元代最高行政机构都是中书省吗 答 不是 唐代是尚书省 宋代是中书门下 元代是中书省 注意 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三省中的一省 是决策机构 负责草拟政令 元朝的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 唐朝的中央行政机构是尚书省 归纳总结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总体趋势一个 继承 皇帝制度一以贯之 两个 趋势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三个 创新 开创了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行省制 教材断点补遗 1 汉代的外戚干政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而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 皇帝年幼时 外戚往往干政擅权 中国尤以汉朝为烈 汉武帝晚年立小儿子刘弗陵做太子 命其母钩弋夫人自尽 就是为防外戚专政 汉哀帝 汉平帝之世 外戚王氏相继把持朝政 酿成王莽代汉的结局 2 科举制的发展演变 1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2 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 正式创立科举制 3 唐朝继承并加以完善 唐太宗时期 科举以进士 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时 首创武举和殿试 4 宋代后期科举不考诗赋 改考策论 5 明清时期 八股取士成为科举的主要形式 6 1905年 科举制被废除 3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特点 1 措施 军事上 将兵权收归中央 抽调各地精兵强将 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上 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设通判监督 财政上 在各路设立转运使 规定地方赋税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 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2 特点 重文轻武 文人治国 分割地方权力 加强中央集权 强干弱枝 守内虚外 突破核心考点 考点一隋唐的制度创新 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1 为什么说唐代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官制 唐代三省六部的运作模式 1 相权三分 互相牵制 加强君权 中书省拟定政令 门下省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 三省之间互相制衡 从而分散了宰相的权力 加强了君权 2 职权分明 分工合作 行政效率高 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 一切政令从起草 中书省 审核 门下省 至执行 尚书省 都经由三省处理 三省之间既能互相牵制 也能分工合作 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3 节制君权 减少施政失误 皇帝所颁政令 未经政事堂通过 不能施行 以相权节制君权 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2 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加强皇权 建立制约机制 有利于减少统治者的决策失误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走向成熟 3 唯物史观 辩证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史由证来 要求 分析史料 论证科举制对社会阶层变动的影响 史料科举制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 世胄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 的封闭局面 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获得从政机会 另一方面 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缓和了社会矛盾 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 摘编自倪峻 姚立建 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论证 答案 答案打破了九品中正制形成的士族门阀垄断仕途的阶层固化局面 使出身贫寒的知识分子获得从政机会 改变其社会地位 但占社会多数的劳动者仍改变不了原有的社会地位 命题材料源 1 三省六部制运作过程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唐制 每事先经由中书省 中书做定将上 得旨 再下中书 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 则门下缴驳 又还中书又将上 得旨再下中书 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 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填 奉行 而已 朱熹 朱子语类 发现问题注意三省六部制行政运作程序中隐含的前提是 得旨 按皇帝旨意 这是理解其实质的关键 命题角度唐代皇权与相权的制约与平衡 东西方 集权 与 分权 政治内涵的差异 2 海外人士对科举制的认识视角我不赞同科举制度是落后的这种观点 我认为它是进步的 只是到了清朝末年 大家都把它与清政府联系在一起 因为清政府是腐败的 所以与之有关的东西都要废除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 在科举考试被废除后 考试制度还是得到了继承 如孙中山时期的考试院 实际上是把科举制度现代化了 以科举为主的考试制度实际上是非常有意义的 美 本杰明 艾尔曼 发现问题材料作者从现代考试制度的视角评价科举制 代表了海外学者的一些观点 命题角度科举制与现代考试制度的历史联系 科举制与社会公平正义 科举制的 机会均等 原则与西方 自由 平等 思想的契合 考点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郡国并行制与行省制 1 汉武帝矫正郡国并行制弊端的举措使诸侯多分子弟为侯 隶属于郡管理 变封国为郡 贬低王国官员地位 限制诸侯和人们交游 2 元朝的行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 1 郡县是地方机构 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 中央政令直达郡县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形象地表示 中央 郡 县 直线行政 2 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 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 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 是分区统治 不是直线统治 3 为什么说行省制度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1 机构和官员设置有玄机 从制度设计层面防割据 元代的行省是中央政府派出机构 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 中央通过行省对全国实行分区统治 2 分权更集权 中央赋予行省更多的权力 但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 例如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 军政要务呈报枢密院 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 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制度 也不得调动军队 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 向皇帝述职 中央以监察机构对行省官员进行监督 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3 地方区划从山川形便到犬牙交错 秦汉以来 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线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 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 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 但极易产生割据局面 从元代开始 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 采取 犬牙交错 的原则 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 这样削弱了地方的经济 文化认同感 从而失去了扼险而守 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 中央比较容易控制 直通高考 学会审选择题 2017 课标全国 25 下表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弄清题意题干材料的内容是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行政区变化表 所提供的数据为汉初4个不同年份的郡国数目 相关知识点主要为汉初王国问题的解决 要求分析的问题是汉朝 郡级行政区 数据变化说明的问题 技巧运用先排除容易选项 再辨析疑难选项 B项错误 此题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地方行政区划 未涉及 中央行政体制 故先排除 D项明显错误 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行政区 数目是逐步增多 王国控制的区域 必定减少 不可能 日益扩大 难点辨析此题难点在于排除A项 表格数据变化反映了西汉中央与王国势力消长的过程 解决王国问题的过程始终贯穿着双方的矛盾斗争 故A项表述的迷惑性很大 但 渐趋激化 四字不符合史实 双方矛盾的激化表现为公元前154年的 七国之乱 此后虽仍存王国问题 但矛盾程度趋缓 至公元前106年 王国问题已基本解决 故A项为错误选项 可排除 答案正解C项为正确选项 王国问题的解决 中央集权的加强 中央控制区域的扩大 为解决边患问题创造了条件 命题材料源 1 汉代 斑马式 的地方管理体制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 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 于是采取了一种 斑马式 的省级组织 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 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 世守为业 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 发现问题汉代的郡国并行制 凸显汉代统治者的政治智慧 是当时的 一国两制 命题角度汉代郡国并行制实行的历史缘由 汉承秦制 汉代统治者的历史传承与制度创新 因地制宜 分而治之 汉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 2 汉代分封与西周分封的区别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 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 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 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 五六郡不等 除了诸侯王以外 刘邦又分封萧何 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 建立侯国 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 但直属中央 因此 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 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周振鹤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发现问题西周分封和汉代分封在形式和实质上都有所不同 命题角度汉代分封与西周分封内涵的不同 汉代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内在联系 如何认识贵族政治下的分封和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分封 3 行省的正名定义元朝同宋一样 把地方分成路 府 州 县 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 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 行省长官是中央官亲自降临到地方 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 并不是地方政府 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发现问题行省 不是地方政府 的说法比教材理解更深刻 命题角度从汉至元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及趋势 元代政治制度的创新 研析考情考向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已考视角 1 命题点 官修史书修撰中的思想专制意识 2017 课标全国 25 史记 汉书 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 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 甚至由宰相主持 皇帝亲自参与 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 记载的真实性B 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 修撰的政治性D 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史书修撰由私撰到官修甚至皇帝亲自参与 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和意识引导的政治目的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C项正确 史书的编写受编写者的才识和自身观念等影响往往带有主观性 官修的史书在史书中必然会体现统治者的意志 这都决定了其不可能完全真实 公正和客观 故A B D三项不准确 排除 1 2 3 4 5 6 2 命题点 宋代重史传统对君主专制的影响 2016 课标全国 26 史载 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 有人问他原因 他说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 偶有误失 史官必书之 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题干材料 偶有误失 史官必书之 我所以不乐也 说明史官的史实记载对皇帝个人行为有重要影响 让皇帝不能为所欲为 故选A 全部真实可信 的说法过于绝对 排除B 史官记事虽能影响皇帝个人行为 但与皇帝之间并不存在尖锐矛盾 排除C 真实言行 包括正确的 也包括失误的 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宋太祖不是 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而是不愿史书记录其 误失 排除D 1 2 3 4 5 6 3 命题点 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2016 课标全国 25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 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 经魏晋九品中正制 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 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也能选拔优秀官吏 A项说法过于绝对 故A项错误 察举制更注重考查官员的道德水平 科举制在这方面并不具有优势 故B项错误 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故C项错误 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 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 有利于推动社会读书风气的盛行 因此更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故D项正确 1 2 3 4 5 6 4 命题点 汉承秦制 2016 课标全国 25 东汉王充在 论衡 中说 萧何入秦 收拾文书 国家档案文献 汉所以能制九州者 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 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 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 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根据 萧何入秦 收拾文书 国家档案文献 汉所以能制九州者 文书之力也 可知汉朝实现对全国统治的原因是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 故选择B项 材料中的 文书 为国家档案文献 而非儒家典籍 故A项错误 根据 文书之力也 可知文书发挥了重要作用 故C项错误 D项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材料中并没有提及 故排除 1 2 3 4 5 6 5 命题点 汉代地方吏治 2015 课标全国 25 汉宣帝曾称 与朕共治天下者 其唯良二千石 郡太守 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A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地方服从中央 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 材料体现了汉宣帝高度重视郡太守的作用 而郡太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 所以A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郡太守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没有提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 故排除B项 材料强调的是汉宣帝的观念而非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故排除C项 D项内容在材料中未提及 1 2 3 4 5 6 6 命题点 汉代外戚干政 2015 课标全国 25 两汉时期 皇帝的舅舅 外祖父按例封侯 若皇帝幼小 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们视为 安宗庙 重社稷 的 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 家天下 观念根深蒂固C 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 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根据题干情境 主要反映了两汉时期皇帝重用自己的舅舅 外祖父 封侯或辅佐年幼的皇帝执政 导致了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现象 这实际上是汉代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的结果 故选C项 外戚有时本身就被任命为宰相 故依靠外戚抑制相权说法错误 排除A项 家天下 观念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 故B项错误 汉武帝后 王国问题基本解决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待考视角 1 命题点 汉武帝制衡相权的尝试 2017 北京海淀高三查缺补漏 汉武帝时 尚书 一职日益重要 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 要送尚书署 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 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 文学 让他们出入宫廷 与尚书共议国事 这一做法的作用是A 削弱王国势力 加强中央集权B 制衡丞相势力 强化君主专制C 重用儒家学者 提高儒学地位D 任用外戚权臣 削弱丞相权力 答案 解析 1 2 3 4 解析材料是中央权力机构的调整 与削弱王国势力无关 故A项错误 材料 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 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 文学 让他们出入宫廷 与尚书共议国事 体现加强内朝权力 有利于制衡丞相势力 强化君主专制 故B项正确 C项不是主要目的和作用 故C项错误 材料中的 贤良 文学 不是外戚 故D项错误 1 2 3 4 2 命题点 唐代皇权的制约因素 2017 昆明一中第七次高考仿真模拟 唐初规定 凡国家遇到军国大事 就由中书省的各中书舍人分别拟出建议 谓之 五花判事 这一做法A 一定程度限制了皇权B 提高了行政效率C 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D 加强了宰相权力 答案 解析 1 2 3 4 解析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 削弱了相权 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但与材料中 中书省的各中书舍人分别拟出建议 不符 故A项错误 提高了行政效率 与材料中 分别拟出建议 不符 故B项错误 唐朝中央的中书省负责决策 而材料做法更能集思广益 故C项正确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 是削弱而非加强了相权 故D项错误 1 2 3 4 3 命题点 宋代政治制度的特色 2017 湖南高考考前演练二 宋太祖任命京官周渭到地方任知县 周渭到任时 大将符彦卿亲往城外迎接 但周渭仅在马上作揖 符彦卿极为不满又无可奈何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京官周渭对符彦卿的轻视B 周渭是来自京城的皇帝亲信C 中央集权制度的日益完善D 宋朝重文轻武的制度设计 答案 解析 1 2 3 4 解析 但周渭仅在马上作揖 符彦卿极为不满又无可奈何 可见是当时制度对武将不利 不只是周渭一个人的态度 故A项错误 宋太祖任命京官周渭到地方任知县 这是一种常规调任 不能体现 亲信 故B项错误 京官周渭到地方任知县 这一事件不能体现中央集权制度的 完善 故C项错误 综上可见这一现象不是个人的恩怨 而与当时的社会制度设计相关 故D项正确 1 2 3 4 4 命题点 元代中书省的高效行政 2018 江西联考 元朝大德九年 中书省下达公文 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 泛滥咨禀 的做法 然而 对 重事并创支钱粮 仍重申 必合咨禀 的旧制 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 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 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C 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D 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答案 解析 1 2 3 4 解析 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 泛滥咨禀 的做法 体现的是重视行政效率 对 重事并创支钱粮 仍重申 必合咨禀 的旧制 体现的是重视加强中央集权 故C项正确 1 2 3 4 课时作业 一 选择题1 2017 淄博三模 汉代的监察机关人员少而且官阶低 御史台的主管御史中丞官阶尚不及九卿 实行 位卑权重 的原则 这种做法A 有利于皇帝对官员的控制B 阻碍了监察职能的发挥C 有效杜绝官僚机构的腐败D 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据材料汉代的监察机关人员 位卑权重 的原则 这样做有利于皇帝对官员的控制 故A项正确 材料只是说监察官员地位低但权力很大 并不妨碍他们行使监察职能 故B项错误 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汉代的监察制度的效果 故C项错误 材料说的是汉代的监察制度 监察制度并不能起到防止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作用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2017 昆明一中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训练 25 位卑权重 位高权轻 是中国古代设置官吏的重要原则 对品级较低者委以重任便于控制 以下符合这一原则的是A 秦始皇时期的 三公 B 汉武帝时期的 中朝 C 唐太宗时期的 三省 D 宋太祖时期的 二府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 秦朝的 三公 位高权重 与题意不符 故A项错误 西汉时期的 中朝 指汉武帝任用自己身边的侍从担任中朝决策机构 体现了 位卑权重 三公九卿转变成了 外朝 执行机构 属于 位高权轻 故B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 唐朝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拥有实权 与题意不符 故C项错误 宋朝的 二府 属于 位高权重 与题意不符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017 内江五模 25 汉书 武帝纪 载 元封五年 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汉仪 载 常以秋分行部 到所部 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 奉诏六条察州 材料表明A 汉朝的封国制与周朝分封制相比较有一定变化B 刺史行使在地方的察举权C 刺史出现对丞相权力有一定的牵制作用D 造成刺史滥用职权干预地方的现象产生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题干中 常以秋分行部 到所部 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 奉诏六条察州 说明汉代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 这与周朝的分封制有所不同 故A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刺史在地方行使的是监察权 故B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因而对相权没有牵制作用 故C项错误 题干中并未提到刺史滥用职权的现象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2018 保定一模 26 三国志 卢毓传 记载 卢毓于曹魏之时两为吏部尚书 前后历五 六年 及选举 先举性行 而后言才 这表明当时选官制度A 较好地反映了民意B 仍以德才为主要标准C 受世家大族影响较大D 被科举制取代具有必然性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选官制度是察举制 范围有限 不能较好地反映民意 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 及选举 先举性行 而后言才 得出当时选官制度仍以德才为主要标准 故B项正确 根据前面分析可知 受世家大族影响较大 不符合题意 故C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当时选官制度的进步性 不能体现被科举制取代的必然性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根据材料 法律仅是对官员 判 方面的要求 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 身 言 书 判 吏部注重官员综合方面的素质 故B项正确 促进文化的繁荣 仅涉及 书 方面的要求 故C项错误 经世致用由明清之际顾炎武提出 故D项错误 5 2017 孝义三模 25 唐代科举制规定 凡在礼部考中进士者 均须在吏部再考一次 主要考 身 言 书 判 这说明唐代科举制A 重视选拔法律人才B 注重官员的综合素质C 促进了文化的繁荣D 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2017 临汾二模 25 贞观初年 唐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体壮者的敕书 但时为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拒不署敕 结果把事情搞黄了 材料主要说明A 三省制有利于决策合理B 门下省是三省的核心C 唐太宗对于魏征信任有加D 三省之间分权制衡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材料只反映出决策过程中门下省的作用 与三省制对决策的影响无关 故A项错误 门下省可以对政令封驳 有利于纠正决策的失误 是三省的核心 故B项正确 材料魏征拒不署敕唐太宗敕书 没有体现出他们之间的信任 故C项错误 材料只反映出决策过程中门下省的作用 没有反映出三省之间的关系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2017 洛阳三模 24 隋唐用三省六部制代替三公九卿制 确立三省的首长为宰相 但其他官员也可临时差遣到中枢任职 职权堪比宰相 这一做法有利于A 完善中央官制B 加强君主专权C 决策更加科学D 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据材料可知这一做法实质是分割相权 加强皇权 完善中央官制 不合题意 故A项错误 加强君主专权 符合题意 故B项正确 决策更加科学 不合题意 故C项错误 提高行政效率 不合题意 故D项错误 解析 8 2017 天津河北区二模 1 秦代御史大夫是副丞相 执掌群臣奏章 下达皇帝诏令 并负责监察百官 唐代设御史台 作为独立机构 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员 形成三省六部一台 这说明唐代A 官僚机构 官员数量更多B 进一步弱化专制C 更加注重分权以加强皇权D 管理体制更完备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材料未对秦 唐的官僚机构与官员的数量进行比较 因而无法得出唐朝比秦朝 官僚机构 官员数量更多 的结论 故A项错误 秦至唐专制主义进一步强化 故B项错误 秦代御史大夫既具有监察权又具有行政权 而唐代监察权独立 说明唐代 更加注重分权以加强皇权 故C项正确 材料仅对秦 唐监察机构进行比较 无法得出唐朝 管理体制更完备 的结论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唐代政治清明程度要高于两宋 故A项错误 唐朝与明朝均会对谏议官员实行杖责制度 而宋朝无廷杖且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说明宋朝重视文人治国 故B项正确 宋朝君主集权程度要高于唐朝 故C项错误 D项不符合史实 故D项错误 9 2017 银川二模 25 唐代御史若进言莅事不当 会被杖责 明代开始实行廷杖制度 而宋朝则无此类事情发生 号称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由此可知A 两宋政治远比唐代清明B 宋朝重文轻武特征显著C 宋朝君主集权远逊唐明D 唐明两朝君权更为集中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2017 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 北宋前期规定 中书令 不与朝政 中书侍郎 不领省职 但掌册文 覆奏 考帐 这反映出当时A 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B 中书省的权力被削弱C 三省体制得到了发展D 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 与材料中 不与朝政 不领省职 相符 故A项正确 宋代有中书门下的设置 长官职务相当于宰相 也曾经实行以三省长官并为宰相的体制 材料中 中书令 中书侍郎 不等于中书省 故B项错误 材料中只提到 中书令 中书侍郎 未涉及三省体制 故C项错误 材料中 中书令 不与朝政 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无法表明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2018 贵阳一模 北宋初期 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大臣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 至北宋中期 御史与宰相 分为敌垒 以交战于廷 这种现象反映了A 君主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B 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C 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对等D 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北宋中期 御史与宰相 分为敌垒 以交战于廷 属于对宰相权力的削弱 其结果是加强了君主专制 故A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对相位的争夺 故B项错误 监察官员的监察对象是所有官僚 是皇帝监管百官的一种手段 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否定宰相位高权重的事实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元朝行省制加强了集权 故A项错误 材料与原始民主性无关 故B项错误 事从公议 且常有 大事集议 众论不齐 等情况 说明行省有助于集体讨论 从而减少决策失误 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反映行省职权的削弱 故D项错误 12 2018 全国100所名校高考冲刺一 27 元代 行省实行圆署会议 行省所掌重要政务 事从公议 且常有 大事集议 众论不齐 等情况 这一做法A 不利于强化集权B 具有原始民主性C 可减少决策失误D 削弱了行省职权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 非选择题13 2018 潍坊一模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隋代虽置三公 以高官不除 其秉国钧者惟内史 中书 纳言 门下 而尚书令事无不统 即不预机事 亦称政本之地 永瑢 历代职官表 内阁 材料二唐制 每事先经中书省 中书做定将上 得旨 再下中书 中书以付门下 或有未当 则门下缴驳 又还中书 中书又将上 得旨 再下中书 中书又付门下 若可行 门下又下尚书省 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朱熹 朱子语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材料三议事已定 德彝 尚书仆射 数反于上前 由是有隙 时房玄龄 中书令 杜如晦新用事 皆疏瑀 尚书仆射 而亲德彝 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 瑀不能平 遂上封事论之 辞指寥落 由是忤旨 会瑀与陈叔达 宰相 忿争于上前 瑀 叔达皆坐不敬 免官 此后 李世民下旨 自今中书 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 皆命谏官随之 有失辄谏 资治通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请回答 1 与材料一相比较 材料二中唐代的三省辅政体制有何不同 答案不同 确定了三省各自的职权 确立了三省的运行机制 三省的权力相等 解析根据材料一 二 从三省各自的职权 运行机制 三省的权力来分析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据材料三 说明唐代三省辅政体制在运行中是如何体现 制衡 与 专制 的 答案制衡 三省长官共同议事 宰相设置众多 专制 议事过程发生分歧异议时 由皇帝最高裁定 派谏官驻阁监督 解析 制衡 体现的是三省长官共同议事 宰相设置众多 根据材料三 遂上封事论之 辞指寥落 由是忤旨 会瑀与陈叔达 宰相 忿争于上前 瑀 叔达皆坐不敬 免官 此后 李世民下旨 自今中书 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 皆命谏官随之 有失辄谏 说明 专制 体现在 议事过程发生分歧异议时 由皇帝最高裁定 派谏官驻阁监督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据上述材料 指出三省辅政体制发展的趋势 并评价该体制 答案趋势 隋朝确立 唐朝发展完善 或从隋到唐 三省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评价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 削弱了相权 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解析第一小问趋势 回答隋朝确立 唐朝发展完善 第二小问评价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从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提高行政效率的角度回答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2017 临沂一模 26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科举非恶制也 所恶夫畴昔之科举者 徒以其所试之科 不足致用耳 昔美国用选举官吏之制 不胜其弊 及1893年始改用此种试验 美人颂为 政治上一新纪元 而德国 日本行之大效 抑更章章也 世界万国中行此法 最早者莫如我 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 自此法行 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 自此法行 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 此法之造于我国也 大矣 人方拾吾之唾余 以自夸耀 我乃惩末流之弊 因噎以废食 其不智抑甚矣 吾故悍然曰 复科举 便 梁启超 官制与官规 1910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材料二科举制的废除 使得精英开始多元化了 不再往国家流动 而是流落到民间 国家与精英的关系在1905年后出现了疏离 在某种意义上 清政府是毁在废科举上 说得绝对一点 不废科举 何来 辛亥 没有 1905 何来 1911 科举的废除还造成一个后果 民国找不到使得民族国家一体化的整合方式 某种意义上说 辛亥革命的胜利乃是地方士绅的胜利 中央不再能控制全国 此外 科举废除后 这套比较具有公平性的选官制度没有找到替代品 结果吏治大坏 任人唯亲 派系政治等泛滥成灾 所以科举的废除在某种程度上比辛亥革命更重要 它倒是一场真正革命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2005年许纪霖在 科举废除百年 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1 根据材料一 二和所学知识 概括科举制的利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利处 削弱士族势力 读书风气盛行 选官相对公平 提供底层上升的渠道 扩大统治基础 成为整合民族国家的有力工具 弊端 考试内容不切实际 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 答案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说明科举制的废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影响 国家和精英的关系出现疏离 削弱了清朝统治基础 丧失了民族国家一体化的整合方式 吏治败坏 任人唯亲 派系政治等泛滥成灾 冲击儒家学说 促进了思想解放 促进了新型知识分子队伍壮大和社会变革 促进了近代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