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语文六下《为人民服务》word教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89524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人教版语文六下《为人民服务》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人教版语文六下《为人民服务》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人教版语文六下《为人民服务》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人教版语文六下为人民服务word教案学习目标:1、读读写写“剥削、解救、哀思、轻于鸿毛、兴旺、炊事员、重于泰山”等词语,结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分层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教学重难点: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分层论述的(重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难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介绍背景1、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见过“为人民服务”的字样?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发表的一篇演讲(板书课题),相信同学们读后会对“为人民服务”有一个正确理解和认识。3、通过课前阅读“资料袋”和预习课文,你知道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的演讲?(背景介绍)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思考(1)轻声读文,注意读准字词。(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交流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2、读读记记生字词:(1)读准出示的词语(2)出示题目进行检验1)给生字注音:彻( )底 司马迁( ) 鸿( )毛 兴旺( ) 目标( ) 炊( )事员 送葬( )2)理解词语的意思并选词填空。鸿毛 死得其所 追悼会 五湖四海 精兵简政 追悼 哀思大雁的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 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 ) 泛指全国各地。( )开沉痛的怀念死者的会。( ) 悲哀思念的感情。( ) 怀念死者,表示哀悼。( )3、交流讨论: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从三个方面讲了怎样才能为人民服务。(1)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2)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3)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根据这三个层次,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第一段:(第1自然段)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段:(第2自然段)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第三段:(第3自然段)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改正错的。第四段:(第4、5自然段)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4、交流自学时碰到的疑问,如:法西斯、八路军、新四军、李鼎铭等。三、理解感悟课文主题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文开头明确提出谁为人民服务,为什么为人民服务?(1)出示句子:“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去掉“完全”、“彻底”两个词,比较读,体会两个词语中包含的意思。(“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为人民服务之外,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做到底的意思,不达到目的决不休止。只有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说说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牺牲的事例。(2)再读开头,感悟写法。(直接点题,亮明观点)2、根据提示背诵: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 )、( ),是(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 )的,是彻底地( )的。张思德同志就是( )。第二课时一、听写字词,回顾课文1、听写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2、帮助回顾课文:课文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是什么?课文围绕什么讲了哪三方面的内容。二、品析词句,理解感悟围绕“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层层深入,进行具体表述的?细读课文,随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会感受到毛泽东主席语言表达的魅力。(一)品读23自然段,说说毛泽东主席在论述“人死的不同意义”和“正确对待批评”两方面内容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交流小结:这两段都围绕中心意思进行了分层表述。再次朗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1、毛主席认为人应该怎样死才有意义?他是怎样分层讲清楚的?第一句是中心句,总说人死的意义不同;第2句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来说死的意义有两种;第3句再具体说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死得有价值,哪些人的死轻于鸿毛,毫无意义。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2、理解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先理解带点字的意思,再说说句子意思,然后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可联系刚学过的课文里的李大钊、郝副营长、董存瑞等战争时期的人物,也可联系和平时期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人物孔繁森、赖宁、雷锋、)。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运用了引用名言、对比、举例子来增强说服力。3、练习背诵第2自然段。4、交流第3自然段围绕“怎样对待批评”讲了哪几层意思,是怎样一层一层讲下来的。(1)理解复杂句子的意思: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就照你的办。指名读、齐读。 每句话讲的是什么?第一句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的原因因为我们市为人民服务的。第二句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革命队伍内部的人也好,党外人士也好,都可以指出我们的缺点。第三、四句讲我们接受任何人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前提是 “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毛主席在这段话中,还运用了哪些关联词语呢?这些关联词语的运用有什么好处呢?因为所以;不管都;只要就这些关联词语的运用使句子之间联系更紧密,意思层层推进,体现了议论的严密性。结合本段内容,谈一谈党的队伍日益壮大的原因。学习第5、6句话,懂得毛主席举了“精兵简政”的例子再次说明我们愿意采纳任何人的意见,总结我们的队伍要日益壮大起来,就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5、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二)自读第4、5自然段,理解重点句子。1、自读第4、5自然段,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边读边体会。2交流学习:“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排比句式说明革命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但是,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联系过去的或现在的事例,可以是众所周知的,也可以是身边默默无闻的,说说对此句话的理解。3、第5自然段是整个演讲词的总结语,再次号召人民要团结起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整体。三、领悟表达,积累运用。1、我们学的这篇课文,既不是写人,也不是记事,它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词藻,它跟你讲道理,分析问题,它有的是深刻的思想。它很特殊,这种文体就是议论文。(板书:议论文)说一说你领悟到了什么?围绕中心论点分层论述。运用引经据典、对比、举具体事例等议论方法增强文章说服力。2、除了写演说稿,毛主席还创作过哪些文体的作品?课外去搜集毛主席的著作,读一读,然后和同学进行交流。四、朗读全文,尝试背诵。五、作业布置:1、背诵全文。 2、摘抄课文中的名言警句,作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 3、调查新时期“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六、板书设计 为人民服务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完全彻底 (提出论点) 不怕牺牲,像张思德为人民服务就要 不怕批评,只要就 (论证论点) 不怕困难、团结互助 开追悼会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发出号召)附送:2019人教版语文六下凡卡word教案 签字: 时间:班级六年级科目语文授课人马莲时间3、28-29课题凡卡课型新授总课时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难点: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教学准备布置学生预习。(了解旧时沙俄制度,写作背景。)第 1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环节教师行为预期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导入课题。1我们刚刚读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今天再来读一篇外国文学作品,是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板书课题)2我们怎样才能读进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 听老师介绍。 学生自由说,如有感情朗读,联系实际进行联想,质疑思考讨论等等。齐读课题 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按要求自读课文。(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3)将凡卡写信的段落标记出来。(3810111215自然段)2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2)读准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简单介绍一下凡卡。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阿里亚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 菲吉卡:牧主。艾果尔,阿辽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按写信过程将课文分成三段。检查预习,扎实字词基础。三、感受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1快速默读课文,从凡卡的信里找出哪些段落是写他的学徒生活的。(81115自然段)2、小结:凡卡在老板家里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吃不饱睡不好,还要挨打。联想他每天会怎样生活,没人的时候凡卡会怎样做,(如,偷偷地哭,想念爷爷,伤痕累累,捡东西吃等。)所以,凡卡才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默读课文,按要求完成轻声读第815自然段,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画一画有关的词句。结合词句,汇报交流。 (1)挨打:结合挨打时的动作-“揪、拖、揍、戳”;工具-老板“拿皮带”“拿楦头”老板娘“捞起青鱼”;程度-“昏倒”,来体会他们对9岁的小凡卡肆意随便地殴打,毫无人性地对待。(2)挨饿:结合“简直没有”“一点儿”“一点儿”来想凡卡一天到晚饥肠辘辘,可能饿到什么程度的表现。(3)挨困:结合“一就只好”来体会凡卡即使在过道里也无法好好睡一觉,可能会困得怎样。自由读,说说你从感叹号和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无法忍受、绝望、哀求等心情。)展开想象,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实在的生活内容。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还可能怎样请求爷爷?练习把凡卡的悲惨的生活和对爷爷倾诉的情绪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快速浏览第11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莫斯科,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想象说话结合关键词句分析文章,直抵中心思想。第 2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环节教师行为预期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感受凡卡“美好”的乡村生活。1这篇课文除了写信,还写了什么。(还写了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把这些内容放在写信中间,就是插叙。)2快速默读,找到与乡村生活有关的段落,作出标记。3读一读,说说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6仔细探究,乡村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的吗?爷爷已经65岁,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只能睡在大厨房里;守夜时要挨冻,砍圣诞树时爷孙俩都要“冻僵”了,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贫困劳累的。否则,爷爷也不会把他唯一的孙子送到城里去做学徒。在小凡卡的心里却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他现在的学徒生活太悲惨了,已经到了他无法忍受的程度。回答问题。默读做标记。自由说。(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有感情朗读45自然段。 结合具体语段,来说说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家乡美丽的夜景。宁静、优美、柔和,有着过节的气氛,从中可以想见凡卡高兴的心情。与城市悲惨的学徒生活相比,乡村的生活是那样美好,所以,在凡卡的记忆中,连一个普通的夜晚也如此美丽。这正是凡卡对家乡对亲人思念的表现。(2)守夜和砍圣诞树。从“多么快乐的日子呀!”“逗笑一会儿”,还有爷爷生动趣味的语言,体会到这可能是凡卡印象最深、最快乐的一件事。试着读出凡卡的快乐。认真思考作答。通过分析凡卡乡村生活状态,对比出现状的悲惨。二、讨论写法的作用。1加入插叙部分,更加衬托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和他迫切要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2小说除了运用插叙,还采取了哪些方法,使我们如此感动?在文中找到几处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来体会其真实具体,给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理解插叙的作用。交流。了解写作手法,指导实践,三、自学结尾,体会表达的特点。1找找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2美好的梦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对比,让人对凡卡悲惨的命运产生了更深的同情,更加愤恨造成这种命运的社会制度。3讨论: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找一找。小组讨论并交流。回顾全文,进行总结: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分析细节描写,指导写作实践。四、拓展阅读。契诃夫是与莫泊桑齐名的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列夫托尔斯泰说他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家”。契诃夫的创作活动是从短篇幽默作品开始的,其幽默名篇胖子与瘦子、变色龙等,其中变色龙、套中人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建议同学们课外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记下契诃夫的代表作,下去看。更多地了解契诃夫,增大阅读量。板书设计凡卡 写信前(担心)写信时(伤心) 写信后(希望) 生活痛苦、命运悲惨、社会黑暗作业设计1、练习册的1、2、3、4、题。 2、用“苟延残喘”和“罪魁祸首”造句。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