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季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买电器》教学参考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87760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季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买电器》教学参考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春季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买电器》教学参考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春季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买电器》教学参考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季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买电器教学参考 北师大版学习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提出用整十数、整百数解决的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编写说明本节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口算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计算。100以内数的计算和列出加减法算式对学生来说已经没有太大困难,在三位数计算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相同数位对齐、学生对算法多样化的感受以及进一步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科书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学习重点的前提下,安排三个问题:第一、第二两个问题学习整百数的加减法计算,第三个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整百数与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教科书首先创设了“买电器”的情境,价钱都是整十、整百的数,目的是通过学生熟悉的购物场景,提出用加减法解答的问题,学习整十数、整百数相加减的计算。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一共花多少元?解决整百数加法问题。在计算方面,教科书呈现了三种学生可能的计算思路:一是口算,并通过学生作品的形式呈现了在数线上画出结果的方法;二是借助在计数器拨出结果,帮助学生体会相同数位对齐,理解计算的道理;三是借助先前学过的“5+8=13”的经验,引导学生类推出500+800的结果。选择这些方法主要考虑三点:第一,部分学生借助直观模型,将促进对算理的理解;第二,部分学生借助先前的口算经验,可以形成新的计算技能,同时加深理解算理;第三,通过交流可以帮助学生体会算法多样化,积累计算经验。买1台洗衣机比买1台电视机少花多少元?解决整百数减法问题。教科书给出了与前一个问题相同的三种思路。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教科书最初的情境图中呈现了四种电器的价格,除了第一、第二两个问题,学生还可以根据情境提出更多加减法问题。第三个问题的设置,一方面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尝试解决整百数、整十数与整百数相加减的计算。教学建议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情境图中各种家用电器的价格,并结合电器价格提出问题,列出算式。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一共花多少元?教学时,可以参考以下教学环节。(1)教师首先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尝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得出结果。建议教师为学生准备作业纸,上面可以有这样的内容:第一,标有加数的数线;第二,画出空白计数器(很多学校没有数位上有20个珠子的计数器,可以利用在印有计数器的纸上画珠子的方法演示计算过程);第三,留出空白的地方,请学生给出其他方法。(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是怎么得出结果的,为什么可以这样算或这样画。比如,有的学生可能会结合数线解释自己是一百一百地加出结果,有的学生可能会结合计数器图解释自己是通过在百位上用5个百加8个百得到结果,有的学生可能会解释利用5+8=13推出500+800=1300。对此,只要学生能把自己的算法表达清楚、合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如果学生不能尝试画图得出结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插图,学习通过画图得出结论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在黑板上演示怎么画标有加数的数线和空白的计数器的示意图,并让学生自己尝试在练习本上画,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让学生自如地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问题。这对复印作业纸不方便的学校尤其重要。对于示意图画法要求不要太严格,数线可以画得不直,计数器可以画得不漂亮,只要表达的意思正确即可。在教师刚提出问题时,口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能会很快说出答案。对此,教师可以请他说说自己的思路,再请其他学生解释他的思路。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有学生已经能够说出正确结果,不代表所有学生都能够完全理解算理。所以建议教师还是要引导全体学生进行一下操作活动,如在计数器上拨或画珠子等,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领悟到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与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方法相同,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只是数的范围扩大了。买1台洗衣机比买1台电视机少花多少元?这个问题的教学思路和前一个问题一致。教学时,建议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时进行课堂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帮助,比如和他一起在数线和计数器上画一画或直接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教学时,教师可以建议每个学生先独立提一个问题并解答,然后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要提示学生注意倾听并思考两个问题:第一,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否合适;第二,他算得对吗?附送:2019年(春季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苹果教学参考 北师大版学习目标1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结合分物活动,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况,初步发展提出除法问题的能力。编写说明本节内容主要学习除法的竖式计算。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在经历丰富的分物活动后,已经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口算方法。但考虑到间隔一个寒假,学生对上学期的内容会有所淡忘,所以教科书首先安排两个问题复习已学过的除法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出第三个问题来认识除法竖式,并通过第四个问题进行巩固。教科书给出分苹果的情境,18个苹果、2个小朋友和一些盘子。希望学生能够借助熟悉的分物情境,展开对除法内容的回顾与学习。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与除法有关的问题。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作为巩固复习的内容,教科书利用主题图给出的信息,希望实现两个目标。其一,结合分苹果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丰富并巩固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其二,结合具体的分物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除法问题。例如,“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盘?”“18个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可以分几个?”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盘?教科书通过列表、数线(体现了除法和减法的联系)、乘法口诀三种方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对除法意义的理解,积累解决除法问题的经验。上面的过程可以用除法竖式表示。认一认,说一说。目的是打通竖式和其他方法的联系,促进对竖式各部分意思的了解。除法竖式的认识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科书通过图示,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分物过程,在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意思的基础上学习竖式,从而既避免学生对竖式的死记硬背和机械模仿,又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在三年级下册将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竖式计算。填一填,说一说。帮助学生熟悉除法竖式的计算。教学建议本节内容教学时,建议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充分的交流活动。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与除法有关的问题。教学时,可以参考以下教学环节。(1)组织学生看懂图意,说一说图上都有哪些数学信息,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并不等于要求学生一定把主题图包含的所有除法问题都提出来,可以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实现多样化的提问。(2)交流提出的问题。除教科书上呈现的问题外,还可能提出“18个苹果,平均分给9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苹果”“每个盘子放3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盘”等问题。交流中,有的课堂上还会出现学生增加或改变数学信息,提出有余数的除法问题的情况,如“1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苹果”,对此,建议教师首先应肯定他提出的是一个除法问题(其实,如果有机会,专门安排时间引导学生做一些增加或改变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的活动是非常有价值的),再提示要学会观察图上的信息,根据要求提出问题。这也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基本能力所要做的事情。(3)教师可以在黑板上一一记录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都是把18个苹果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都能用除法来计算”,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意义。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盘?教学时,可以参考以下教学环节。(1)让学生独立列式。(2)交流计算的方法。由于有了上学期的基础,可能多数学生都能用乘法口诀求商。学生不主动使用另外两种方法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它们不像口诀那样能够快速得出结果。但是,这两种方法对除法算理的理解确实很有帮助,而且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二年级上册除法内容的学习中也有类似方法)。所以,如果学生不主动地使用,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阅读并结合具体情境解释教科书上的这些方法。上面的过程可以用除法竖式表示。认一认,说一说。这是第一次出现除法竖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演示竖式的每一步怎么写,写好之后还要引导学生结合分物的过程,用圆片代替苹果摆一摆或圆圈代替苹果画一画,并说一说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如学生可能会指着竖式中被除数18、除数6和商3说“18个苹果,每盘放6个,三六十八,都分完了,可以放3盘”。再如,教师还可以提问竖式中的“18”“6”“3”各表示什么,引导学生明白被除数“18”表示“一共有18个苹果”,“6”表示“每盘放6个”,“3”表示“需要3个盘子”,被除数下面的“18”表示“每盘6个,3盘分去了18个”,最下面的“0”表示“一共18个,分走了18个,没有剩下的”。教师可以先在全班范围内请几位同学说一说,有了几位同学的后,再组织所有学生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不宜在表达方面做过求,更不要求统一话语,只要学生能结合操作过程表达清楚思路即可。填一填,说一说。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用除法竖式计算,再组织学生同桌交流计算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