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湘教版语文六下《虎口藏宝》word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686511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湘教版语文六下《虎口藏宝》word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春湘教版语文六下《虎口藏宝》word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春湘教版语文六下《虎口藏宝》word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湘教版语文六下虎口藏宝word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瞥见”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进行讨论,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凄课文。有兴趣的话,分角色演一演。2过程与方法坚持长文短教的原则,大胆地处理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细致地品读描述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在读中体会人物的特点,进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纳塔莉的敬佩和赞叹之情。启迪学生遇事要镇定。重点难点:l重点: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2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2合作探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3初步感悟故事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自读探究。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2难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初步感悟故事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2教师:同学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虎口里的宝物是什么吗?(能够证明两个家伙是间谍的胶卷)3教师设置悬念,导读:课文围绕这卷胶卷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二、提纲导路,合作学习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和同学交流在读和书写生字上的注意要点。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栩栩如生 琢磨 喜出望外 疲惫不堪 忧心忡忡 迷惑不解 攥3说一说课文围绕这卷胶卷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4画出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并读一读有关描写他们的语句,说说这些人物留给自己的印象。 三、检查反馈,理清条理1检查生字新词。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全班读一读。教师: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多,而且有些字还比较难写。你能不能给同学提个醒呢?(指名反馈,教师强调)重点注意:“琢、眶、遮、堪、徒”等字。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课文读通的情况。2指名反馈“栩栩如生”等词语的位置以及意思。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琢磨:琢是打磨玉石以成玉器。琢磨就是仔细考虑,细致思考的意思。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身体由于过度劳累而无法支撑。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迷惑不解:指对某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攥:用手抓住或抓稳。3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仆么事?(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机敏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4教师: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你们是怎么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的?(指名反馈,教师引导。)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他为什么又要让我再把它藏起来呢?”):纳塔莉从陶瓷虎口中发现了一卷胶卷。第二部分(从“纳塔莉把胶卷塞进衣服口袋”到“好了,大功告成!”):陌生人来家里搜查胶卷,纳塔莉巧妙地调包,保护了胶卷。第三部分(从“那两个家伙一溜烟似的离开了”到结束):威廉叔叔知道纳塔莉巧妙地保住了胶卷惊呆了,高兴地夸奖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四、初谈人物形象,鼓励深入探究1教师指名反馈:在这紧扣读者心弦的故事中,作者为我们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其中谁是文章的主要人物?(文中刻画的人物形象:纳塔莉、威廉叔叔、两个间谍;主要人物:纳塔莉)2指名说说纳塔莉留给你的印象。(学生根据阅读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教师适当地归纳、总结)纳塔莉:机智、勇敢、聪明。3教师: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品质特点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展现出来的。现在,请同学们继续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描述纳塔莉言行等方面的语句,再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作者是怎样刻画出纳塔莉的形象的。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老师的要求深入探究。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不仅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还初步交流了对故事的主人公纳塔莉的认识。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作者是怎样通过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述突出纳塔莉的机智、勇敢、聪明的。三、检查反馈,理清条理1检查生字新词。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全班读一读。教师: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多,而且有些字还比较难写。你能不能给同学提个醒呢?(指名反馈,教师强调)重点注意:“琢、眶、遮、堪、徒”等字。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课文读通的情况。2指名反馈“栩栩如生”等词语的位置以及意思。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琢磨:琢是打磨玉石以成玉器。琢磨就是仔细考虑,细致思考的意思。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身体由于过度劳累而无法支撑。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迷惑不解:指对某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攥:用手抓住或抓稳。3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仆么事?(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机敏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4教师: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你们是怎么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的?(指名反馈,教师引导。)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他为什么又要让我再把它藏起来呢?”):纳塔莉从陶瓷虎口中发现了一卷胶卷。第二部分(从“纳塔莉把胶卷塞进衣服口袋”到“好了,大功告成!”):陌生人来家里搜查胶卷,纳塔莉巧妙地调包,保护了胶卷。第三部分(从“那两个家伙一溜烟似的离开了”到结束):威廉叔叔知道纳塔莉巧妙地保住了胶卷惊呆了,高兴地夸奖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四、初谈人物形象,鼓励深入探究1教师指名反馈:在这紧扣读者心弦的故事中,作者为我们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其中谁是文章的主要人物?(文中刻画的人物形象:纳塔莉、威廉叔叔、两个间谍;主要人物:纳塔莉)2指名说说纳塔莉留给你的印象。(学生根据阅读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教师适当地归纳、总结)纳塔莉:机智、勇敢、聪明。3教师: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品质特点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展现出来的。现在,请同学们继续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描述纳塔莉言行等方面的语句,再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作者是怎样刻画出纳塔莉的形象的。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老师的要求深入探究。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反馈、交流上节课自读的情况,从语句的品读中感悟人物的特点。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言行、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3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l重点: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2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教学准备:抄有文中关键语句的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l听写下列词语。瞥见 陶瓷 琢磨 眼眶 遮掩 胶卷 陌生 歹徒栩栩如生 疲惫不堪 价值连城 翻箱倒柜 无能为力2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机智、勇敢、聪明的小姑嫂纳塔莉。作者是怎么将纳塔莉的这一形象展示在我们读者眼前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二、品读词句,感悟文法1教师: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和小组的学习伙伴一起找了能够体现纳塔莉机智、弱敢、聪明的语句。那就请各小组的代表把找出来的语句读出来。(学生读出相关的语句,教师出示语句。)“纳塔莉一边琢磨着这些字句的意思,一边用手指去摸陶瓷虎的那对眼睛。”“胶卷算什么宝物呢?”纳塔莉想,“难道威廉叔叔是在同我开玩笑吗?他为什么又要让我再把它藏起来呢?”胶卷!纳塔莉有点儿心虚地在口袋里摸摸。“原来他们是要找这玩意儿!为什么呀?他们肯定不是好人。我得把胶卷快藏起来!”“还是藏在那只陶瓷虎里最保险,对,应该把胶卷放回那儿!”“纳塔莉关上房门然后把自己的胶卷塞进口袋。”“纳塔莉竭力把目光避开照相机她顿时感到一阵头晕。”“纳塔莉点了点头,跟他一起来到过道。”“纳塔莉背对着那个高个子赶忙把胶卷放进老虎口中。”2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些句子。3指名反馈:你们是怎么感受到纳塔莉的机智、勇敢、聪明的?教学建议:学生自由选择句子,对自己所选的句予进行品析。指名提出自己的不同理解或对同学的理解进行补充。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并抓要点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和感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教师小结:同学们,纳塔莉小小年纪,面对残暴的敌人居然能够如此的从容,并在危机中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保护了这卷重要的胶卷。她的聪明、机智令人敬佩呀!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再读这些语句,再次在读中感受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6教师小结:同学们,从作者对纳塔莉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7指名反馈:以至于,当戚廉叔叔知道自己的胶卷并没有被夺走时,他惊呆了!他为什么会惊呆了呢?(因为他觉得纳塔莉小小年纪居然能够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把胶卷保存下来,真是太不可思议了。)8教师小结:因此,威廉叔叔连连摇头,高兴地称赞纳塔莉:你可真是个聪明的孩子!9指导学生读出威廉叔叔的惊讶和赞叹。10拓展思维:同学们,你们也来夸一夸纳塔莉吧!(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三、总结全文,角色朗读1教师小结:同学们,纳塔莉的机智、勇敢、聪明的确令人佩服。我们再一起分角色读一读课文,希望这次能够把纳塔莉的形象读得活灵活现。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课堂小结教师总结:纳塔莉是聪明的,她能够在危机中保护好胶卷不仅因为她的机智,还因为她的勇敢和镇定。老师希望你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能够保持镇定,冷静地多想一想。五、布置作业1分角色朗读课文。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和他人合作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附送:2019春湘教版语文六下读碑word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1、阅读文章,了解作者读碑的历程,认识作者的认识过程从外在的理性认识升华到内心的情感认同。2、理解和认识为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中华民族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奉献社会的使命感。3、指导学生学习抓住关键段落、词句来理解课文主旨,品味文章多种写作手法运用的特点。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通过紧扣文中关键词句理解“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诠释”这句话的含义,体会文章的主旨。难点:体会“我”读碑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二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熟读课文,疏通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课时一、 审课题:二、 师范读文章,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A. 生听师范读,注意文中写到“我”哪几次读碑经历,按先后顺序列举。B. 课题读碑中的碑指的是哪一座碑?C. 简介人民英雄纪念碑。三、 紧扣文中的关键词句,探究“我”读碑的心路历程:A. 指名读15自然段,找出“我”初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句子,想想“我”是以怎样的态度在读?B. 深入探讨用这种态度读源于什么?C. 指名读7、8自然段,概括九龙泉纪念碑最突出的特点,品析这段描写。D. “我”由这些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想到了什么?产生了怎样的感受E. 再读碑文,让学生谈谈熟知的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借机引导他们感受英雄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缔造美好生活献身的精神。F. 齐读12自然段,体会“我”再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感受。G. 理解“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四、 总结全文:五、 布置作业:有机会可参观红安烈士陵园或辛亥革命博物馆,了解武汉的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志士为振兴中华勇于献身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