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我的劳动感受》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80776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我的劳动感受》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我的劳动感受》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我的劳动感受》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我的劳动感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再现,唤起学生已有的劳动的体验,感受到劳动的苦与乐。2、指导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真切体验劳动的过程。3、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第1课时一、课前准备1、制作课件:录像(拍摄一段学生在学校用完中餐后的劳动场面)图片、文字及录音(体验日记)歌曲:劳动最光荣温馨提示:劳动小提示2、采访用具:话筒、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校内各工作岗位名称的展示派二、教学过程(一)看一看,再现生活情境,感受劳动的苦与乐。1、情境再现,导入课题。(1)同学们,品德与社会课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情境再现录像(播放学生自己在教室吃完午餐后劳动的一段录像)(2)交流:这段录像中的小朋友,你们认识吗?他们正在干什么?(3)小结:同学们每天吃完午餐后,都会这样来打扫教室的。瞧,大家有的抹桌子,有的扫教室,有的洗拖把拖地,还有的清理水池、擦瓷砖那你们在做这些事情时感受如何呢?(4)揭示课题:我的劳动感受2、现场采访,唤起劳动感受。(1)让我们先来采访一下,刚刚录像中出现的一些小朋友吧!(2)采访生1:老师发现你洗拖把和别的同学不一样,你还用自己的小手用力地在水池里搓洗呢!你不嫌拖把脏啊?洗完后,你也吃力地挤了挤,你为什么这样做呢?像你这样洗一次拖把,你感觉如何?看见被你洗得干干净净的拖把后,你又有什么感受呢?采访生2:你在擦瓷砖时,老师发现有一块地方你用了特别长的时间,一会儿用嘴巴哈气,一会儿用手指甲划,是怎么回事啊?那你的小指甲还疼吗?擦完瓷砖后,你又有何感受啊?(3)过渡:这两位同学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劳动,真真切切的感受和体验了劳动的过程。其实我们同学个个都很能干,回忆一下,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怎样的劳动感受?我们先来听听江都实验小学四(6)班陈葛必鑫的劳动感受吧!(4)出示:陈葛必鑫劳动时的画面与体验日记。播放:录音(陈葛必鑫的体验日记)(5)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劳动感受与同桌交流交流。3、小结:从同学们真实地感受中,我们清楚地认识了:劳动的过程是艰辛的,然而劳动的结果却是让人感到快乐的。让我们一边沉浸在劳动时多元的滋味里,一边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设计思路: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生活”是不存在的。即: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是无源之水,是空洞说教,不能深入人心。所以在课堂伊始,就源于学生身边周围的事情,来调动学生自主愉悦的情绪和兴趣。在“情境再现”环节中,通过自班学生日常劳动的一个场面,唤起学生对劳动的回忆,再通过现场采访身边的小劳动者,一步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使体验、感悟这种心智活动落实在实处。(二)访一访,了解学校岗位,设计劳动的体验方案。1、我们的学校是一个温暖的家庭,为了我们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学校有许多人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者。你知道学校里还有哪些岗位?2、交流:校长、教导主任、门卫、校医、图书管理员3、你最想了解哪个岗位?想知道他们在这些岗位上是如何工作的吗?他们在工作时又有何感受呢?让我们一起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吧!4、现场分组,实地采访。(1)出示校内各岗位名称的展牌,指导学生有选择性的自主分好采访小组。(2)引导组内学生进行任务分配。小组长:负责全组工作。小记者:负责拟定采访提纲。记录员:负责记录采访过程。摄影员:负责拍摄采访照片或者采访录像。录音员:负责录音。计时员:负责控制采访时间。(5-8分钟)(3)各小组在学校内实地进行采访。5、采用多种形式,交流采访结果。(1)口头汇报式(2)实况转播式(3)照片介绍式(4)录音回放式6、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他们说一些什么呢?7、过渡:我们的学校只是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在社会大家庭里,还有更多更多的工作岗位呢!你知道哪些?(1)交流。(2)想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吗?出示:劳动小提示。(3)设计自己的劳动体验方案。设计思路:活动设计要符合儿童的需要,在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世界中尤为强烈。在设计“现场分组,实地采访”的环节中,正是保护、满足了孩子们的精神需求,个个有“工作”,人人有“任务”,把他们置身于智者、强者之中,容易让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引发他们探索的欲望,从而让他们更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本环节是从校内的岗位认识拓展到社会中各行各业的认识与了解,对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不分贵贱有强烈的热爱之情。(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回味了以往参与力所能及劳动时的感受,认识了许多的岗位,和他们进行了“零距离”的交谈,让我们更真切地体验到劳动的过程。从心底里感谢他们。设计思路:简短的语言,又一次把学生带入劳动情景,带入采访现场,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与尊重。(四)实践作业:利用一周的时间,把想亲自做的工作好好实践一番,把当时的感受随时记录下来,下周交流。设计思路:鼓励学生亲自实践,亲自体验,从而真切感受到劳动的过程是辛苦的,但结果却是快乐的。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课堂伊始的“再现情境”的一段录像:此录像是平时学生的真实劳动的折射,是源于学生身边周围的事情,来调动学生自主愉悦的情绪和兴趣。通过现场观看,旨在唤起学生已有的劳动经验。再通过两组特写镜头的拍摄,旨在让学生更真切地说出自己劳动时的感受,即体验劳动的苦与乐。体验日记的再现(文字、照片、录音)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听、看、想陈葛必鑫同学的劳动感受,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做好情感铺垫,道出自己的劳动感受。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通过情境再现,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源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感受劳动的滋味。通过现场分工、实地采访(全员参与),了解学校内的各种劳动岗位。在采访交流的基础上,为自己设计劳动体验方案。第2课时一、课前准备1、制作课件:使用智能清洁机时的卡通动画场面。(配有使用说明的录音)2、劳动展示会的用具:学生体验的各种劳动岗位名称。医生护理小组:医生护士的服装、医药箱、听诊器、纱布、绷带、夹板插花艺术小组:花篮、花泥、各种鲜花裁缝模特小组:各种纸张(报纸、卡纸、彩色皱纹纸、包装纸)剪刀 、胶带、模特表演音乐美味烹饪小组:一周实践学习的音像资料、各种水果、沙拉酱、蔬菜美味糕点小组:蛋糕托盘、奶油、蛋糕二、教学过程(一)露一手,展示劳动成果,交流分享劳动的滋味。1、谈话导入:(1)因为劳动,我们的祖先从猿进化为人;因为劳动,我们丰衣足食;因为劳动,我们创造了幸福的生活。劳动最光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的劳动感受。(2)上周,我们利用课余时间体验了各种各样的劳动岗位,一定学到了许多本领了吧!谁来说一说,你体验了什么岗位?学会了什么?2、交流。3、露一手,展示劳动成果。(1)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有的同学向医生、护士请教,学会了包扎;有的同学跟蛋糕师傅学徒,会做蛋糕啦;有的同学向花店老板求教,学会了插花艺术;还有的跟饭店厨师学习,会做一手可口的饭菜啦;还有的同学和裁缝学徒,会裁剪衣服了一周不见,咱们班同学都成小能人了啊!你们真不简单啊!(2)想不想展示一下你们的劳动成果啊?就让我们都来露一手吧!(3)现场分组,分工合作。出示:学生体验的各种劳动岗位名称。医生护理小组:插花艺术小组:裁缝模特小组:美味烹饪小组:美味糕点小组:(4)宣布展示成果的要求。劳动可以是现场展示,也可以用拍摄的照片、音像资料。展示的同时还要说明自己在这次劳动中的感受。(5)分组展示劳动过程,分享劳动的滋味,进一步感受劳动的伟大。医生护理小组:以表演小品的形式展示。插花艺术小组:当场献艺,用美丽的花篮来装点教室。裁缝模特小组:以报纸、卡纸、彩色皱纹纸等纸张为原材料,当场裁剪,做成款式多样的服装,以模特表演的形式展示。美味烹饪小组:用音像资料先展示组员各自跟大厨学艺的过程,再现场制作水果沙拉、水果拼盘等美味,请同学品尝。美味糕点小组:做蛋糕,请同学品尝。4、同学们精彩的展示,让老师不得不为你们竖起大拇指!(1)老师想请你们每一组选派一位代表谈谈自己的劳动感受好吗?(生纷纷举手)(2)交流各自的劳动感受。(3)同学们刚才都谈了自己的劳动感受,看到你们的成长和进步老师感到非常欣慰。设计思路:感受劳动过程,体验劳动滋味是本课的重点,教师通过启发引导,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创设了一定的劳动场面,让学生放开思想,放开手脚去尝试“零距离”地有意识的参加劳动,没有上成理性的讲道理的品德课。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体验到劳动的苦与乐,从而更加热爱劳动。(二)想一想,献出金点子,设计劳动小发明小创造。1、劳动的过程是艰辛的,能不能开动你的小脑筋,想出金点子,让劳动变得更轻松吗?(1)出示图片:智能清洁机。从图片上看,小朋友设计的智能清洁机给我们的劳动提供了哪些方便?(2)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有很多发明创造减轻了我们的劳动工作量了。你知道哪些?(3)组内讨论交流。(4)是呀,劳动不仅要讲究卫生,还要学会不断创新呢!在劳动中,你有没有项出让劳动更轻松的金点子呢?画出自己的创意图,最好加上文字说明。2、学生创造交流,共同评出“金点子”创意。设计思路:在展示体验的基础上思考,为减轻劳动工作量我们能做些什么,即由感性的体验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这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畅想未来的劳动场景,激发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创新意识,培养孩子们创新思维的能力。(三)全课总结,升华主题。此环节以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全文为主。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使用智能清洁机时的卡通动画场面。(配有使用说明的录音):卡通动画的形象本来就深得儿童的喜爱和欢迎。让这个多功能的清洁机边工作边介绍自己的作用,一定能启迪儿童,让孩子们在他的影响下,张开想象的翅膀,去思考、去设计、去创新。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露一手,展示劳动成果,交流分享劳动的滋味。”把整节课推倒了高潮,学生个个大显身手,展示劳动成果的同时,也是他们劳动的收获。从这个侧面,也反映出孩子具有深远的潜能。“想一想,献出金点子,设计劳动小发明小创造。”通过动画的演示,调动孩子动脑的激情,培养孩子创新思维。本课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我的劳动感受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中的内容,也是“我的成长与他人”这一主题单元中的第一课。课文以“体验劳动的苦与乐”为教学目标,为下一课的学习作好情感铺垫。纵观整体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成理念,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积极开发运用课程资源。1、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课堂中的儿童就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生活、劳动的经验了。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生活”是不存在的。即: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是无源之水,是空洞说教,不能深入人心。所以在课堂伊始,就以源于学生身边周围的事情,来调动学生自主愉悦的情绪和兴趣。在“情境再现”环节中,通过自班学生日常劳动的一个场面,唤起学生对劳动的回忆,再通过现场采访身边的小劳动者,一步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使体验、感悟这种心智活动落在实处。这样,调动了儿童已有的生活记忆,让他们这种劳动经历变成教学中的重要资源。2、以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体验,来丰富课堂教学品德课是以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为基本特征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节课鼓励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体验并通过采访、劳动展示会等形式,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活动。通过课内再现生活情境,感受劳动的苦与乐。到校内采访各种劳动岗位,再延伸至校外,体验自己所向往的劳动岗位,一次又一次将实践活动由课内延伸至课外,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智慧的挑战,洋溢着生命的激情,迸发着创新的火花。3、进行角色体验,感受劳动的过程,落实道德行为由于过去尊重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教育只重理性,局限于道德认知的层面。介于此,本可通过鼓励学生尝试各行各业的劳动,重在让学生“零距离”的接触这些角色,真切感受和体验劳动的过程。从而从心理,从情感上认识劳动者,尊重劳动者,热爱劳动者。4、重视全员参与,关注弱势学生整节课中,教师重视学生活动的参与面,不管是外相、内向的,都尽可能的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帮助他们较全面的看清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地认识。所以,教师特别重视小组活动的分工指导,目的旨在:全员参与。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我的家乡在哪里WORD版教案一、教材分析: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家乡的第一课。这一课由如何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家乡这一问题展开教学主题,学生通过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过程,掌握相关的地图知识,认识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二、教学目标:1、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村、镇、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2、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三、教学重难点:认识地图,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四、教学准备:中国地图,湖北省地图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爱听歌曲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请大家认真地听一听,仔细的想一想:歌中所唱的是什么地方?2、听歌曲,交流感受。3、教师小结: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图乐园,到那儿去找找“我的家乡在哪里”。(板书课题)二、家乡探寻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63页的内容,请学生说说书上的同学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的。2、学生讨论:、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呢?、用什么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家乡?、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在同学们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三、地图上找家乡1、看地图,找家乡。、出示中国地图,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并给家乡家乡涂上颜色。、看一看中国地图,看到它让你想到了什么?要是别人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你怎么说?(引导学生用“我的家乡在 省 市 镇”的形式来回答。)、请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全班交流。2、出示湖北省地图,小组合作找家乡。、过度:我们湖北省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有好多地方呢。那我们家乡的省会在那呢?湖北省的版图像什么呢?我们家乡的具体位置在哪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找找吧。、小组合作,找家乡。、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的腹地中心。3、认识地图图例、方位。、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指出地图上的方位。教师介绍地图的简单图例、方位。、开展“我们的邻居是谁”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家乡湖北与哪些省份相邻?它们在家乡的哪个方位?、小组代表发言。、班级抢答赛:师提问学生抢答,巩固复习地图方位及家乡的邻省有哪些。、完成39页填空,请学生独立在政区图上找到自己生活的地方。、教师介绍小资料,学生自主谈一谈,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四、全课总结黄冈市是湖北省的一部分,湖北省又是祖国的一部分,湖北省黄冈市只是祖国版图上一小块地方,这就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是我们心中最美丽、最富饶、最可爱的地方。让我们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家乡吧祝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