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蓝色的树叶》教案 鲁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76628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蓝色的树叶》教案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蓝色的树叶》教案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蓝色的树叶》教案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蓝色的树叶教案 鲁教版一、 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请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生:一片蓝色的树叶师: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这片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生:真有意思,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蓝色的树叶,这是怎么回事?师: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小朋友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生:想师: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9课 蓝色的树叶,一齐读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过渡语)要想知道蓝色的树叶是怎么回事,我们首先得过四道关,只要同学们动动小脑筋,顺利地闯过这四关,很快就会找到答案的有信心吗?生:有师:那就赶快读一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以后,先标出自然段序号,然后找出生字宝宝来读一读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序号,划生字并相互认读)师:现在该同学们闯关了,我们看哪个同学最勇敢、最聪明,能顺利地闯过这四关,那么老师这里的勇敢星呀、智多星呀就奖给谁师:首先过第一关:我会读A(出示课件)谁来读一读。找两名同学起来读,然后再齐读。B(出示不带拼音的字)去掉拼音谁还认识他们,找两个同学读,然后再开火车读。师:同学们第一关闯得真轻松瞧,第二关又来了词语关(课件出示),看谁能顺利地闯过这一关。生:(纷纷举手)我我师:小朋友再一齐来一遍。指名读。你真是一个小勇士,奖给你一颗勇敢星。师:闯过了第二关,我们再来看第三关:课文中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举起右手,用手势告诉老师?生:(举起右手,伸出五个指头)师:哪几位小朋友愿意合作,给大家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呢?生:(纷纷举手)我我(指名串读,学生评议)师:(高兴地)瞧,小朋友们多勇敢,一连顺利地闯过了三关,让我们勇往直前,直闯第四关,请小朋友们再读一读课文,这一回可要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一件什么事?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师:哪一位小朋友勇敢地站起来,给大家讲一讲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一件什么事?生:课文主要讲了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事。生:课文主要讲了美术课上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事。生:课文主要讲了美术课上,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林园园舍不得借给李丽的事.借绿铅笔(生边说,老师边板书:李丽 舍不得林园园)师:(表扬)看来,小朋友的表现还真不错,轻轻松松地就闯过了这四关,那么现在小朋友们应该明白“蓝色的树叶”是怎么回事了吧?谁来告诉老师?生:我明白了,原来蓝色的树叶是李丽没借到绿铅笔时用蓝铅笔画的。生:我明白了,原来是上美术课,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林园园舍不得借给她,李丽只好用蓝铅笔画,所以画出来的就是蓝色的树叶。师:(表扬)你真聪明,读书真用心,老师奖你一颗智多星。三、朗读感悟。1、师:(过渡语)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李丽画好了近处的房子,远处的小山她正要画树,可是绿铅笔找不到了她会怎样呢?生:她会非常着急师:你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生:遇到过有一次要上语文课了,我发现我的语文课本没带来,当时我都快急哭了,幸亏我的爸爸及时把语文书给我送来了,我的心才放下来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着急的心情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师生齐读)课件出示这一段2、师:(过渡语)着急的李丽此时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发现她已经把树画好了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于是就向林园园借绿铅笔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24自然段,把李丽和林园园的对话找出来做上记号,然后再读一读,看看李丽是怎样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林园园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句子,然后说出所画句子)师:(课件出示第一次对话)小朋友们一起读读这段对话。生:(齐读第一次对话)师:你从她们的对话体会到了什么?生:我体会到了李丽说话时声音很小,她是怕影响了同学们画画。生:我体会到了李丽很有礼貌,她借绿铅笔时是用商量的语气跟林园园说的。生:我体会到了林园园她不想把绿铅笔借给李丽的。师: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生;我是从“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有画完呢。”体会出来的。师:“吞吞吐吐”是什么意思?她为什么要吞吞吐吐地说?谁能用吞吞吐吐的语气来读一下林园园的话?生“吞吞吐吐”是话说的不流利的意思。因为林园园不想把绿铅笔借给李丽,但又不好意思直接说,所以就吞吞吐吐地说。(然后用“吞吞吐吐”的语气读一遍)师:你们愿意扮演李丽和林园园,来读一读她们的对话吗?生:愿意。师:(指两位同学读,评价)生:我觉得他们读得很好,因为他们读出了李丽小声、商量的语气,还读出了林园园不想借绿色铅笔时吞吞吐吐的语气。生:我觉得他们不仅读得好,而且同学还做出了不愿借的表情。师:我也觉得他们读得很不错,来,老师奖给你们一颗团结友爱星,希望你们以后继续合作。看到你们读得这么认真,老师也想来和你们合作读一读,欢迎吗?生:欢迎!师:那好,我们先一起读叙述部分的话,然后李丽的话由男生读,林园园的话就由女生读,现在开始。(师生合作读)师:感觉真好,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她们的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第二次对话)一起读一读。生:(齐读)师:你们又读懂了什么?生:我知道了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只好趴在桌子上等林园园画完了她再借。生:我知道了李丽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孩子,当林园园画完的时候,她是一种用请求、商量的语气跟林园园借的。生:我知道了林园园很担心李丽把绿铅笔给用坏了,还是舍不得借给她。师:请小朋友们跟上面一样,用同样的方式再来读一读她们两人的对话。生:(同位相互合作分角色朗读,指名读,评价,师生合作读)师:(课件出示第三次对话),同学们齐读课文,说说你从中又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林园园还是不想把绿铅笔借给李丽。师:为什么?生:因为她不放心,怕李丽画的时候用力,又画得太多,所以舍不得借。师: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她很不放心,舍不得借的?生:我是从要不要不要不要等词语看出来的师:那李丽听了林园园的话,有何表现呢?生:(齐读)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师:连忙一词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了李丽很着急,很想早点借到绿铅笔师:谁愿意再来扮演李丽和林园园,读一读她们的第三次对话?(指两名同学),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读?生:要读出林园园不放心、不愿借的语气生:要读出李丽连忙答应的语气师:那你们就带着这样的语气读一读吧(指名的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师:你们觉得他们读得怎样?生:我觉得他们读得很好,不仅读出了林园园不放心、不愿借绿铅笔的语气,还读出了李丽连忙答应的语气。师:你们愿意像他们这样读吗?生:愿意师:那咱们就分角色读一读吧(全体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第三次对话)师:(课件出示第四次对话)让我们一起来看她们的最后一次对话,一起读一读,说说你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生:我体会到了林园园嫌李丽画得太多,有点不想借给她了。师: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生:我从“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体会出来的。师:“皱着眉头”是一幅什么样的表情?谁能带着这样的表情来读一读这句话?生“皱着眉头”是一幅不高兴的样子,然后,皱着眉头读:“还要画小草?”师:你们认为她表现出了吗?生:(齐声)表现出来了。师:那李丽为什么只看了看林园园,没有接她的绿铅笔?生:因为李丽看着林园园不高兴的样子,看出了林园园其实不想把绿铅笔借给她,所以她就没有接她的绿铅笔。师:(表扬)你们真会动脑筋,让我们一齐再把这段话读一读。(师生齐读)3、师:(过渡语)刚才小朋友们读得真有感情,表现也很不错,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让我们接着往下看,李丽没有接林园园手中的绿铅笔,那她是怎么做的呢?生:(齐读第五自然段)师:(课件出示图画)看一看,哪个是李丽,哪个是林园园?生:(指认)画蓝色树叶的是李丽,脸红的是林园园。师:咦,林园园的脸为什么会红呢?生:因为她没有把绿铅笔借给李丽,看到李丽用自己的蓝铅笔把树叶画成了蓝色的,她认识到了自己做的不对,觉得很不好意思,所以脸就红了。师: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李丽和林园园的身旁,你会对林园园说些什么?你又会对李丽说些什么?生:我会对林园园说:“林园园,你太对不起李丽了,老师常要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今天李丽有困难,你为什么不帮助她呢?”我还想对李丽说:“李丽,你今后上课一定要准备好你的学习用具,不要再出现今天这样的事情了,蓝色的树叶多不好看呀!”师:说得多好呀,还有想说的吗?生:我想对林园园说:“林园园,你太小气了,如果你经常这样做,以后你遇到了困难,同学们也不会帮你的,希望你以后做一个关心同学、帮助同学的人。”我想对李丽说:“李丽,你今后上课一定要检查你的学习用具准备齐全了没有就算今天林园园没借给你绿铅笔,你还可以找别的同学借呀,为什么要用蓝铅笔画呢,多难看呀!”4、师:(指着图画)瞧,经同学们这么一说,林园园的脸更红了,我想林园园此时此刻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相信她今后一定会改正缺点,做一个关心、帮助别人的好同学的。假如在下一次美术课上,又有一个同学又忘了带彩纸,你们想林园园知道了会怎么做?生:会连忙把自己的彩纸借给别人用。5、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明白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家会更加努力地去关心、帮助别人的,会做一个人人欢迎的好学生的!我们一齐再来把课文读一读吧!四、开辟“绿色通道”1、师(拓展):假如课文还有第六段,你觉得应该怎样写?(课后完成)2、师(特别提醒):同学们上学或上课之前,一定要检查学习用品是否准备齐全,让不和谐的蓝树叶消失,让绿树叶、黄树叶、红树叶来美化我们的校园与生活。五、指导写字1、师:(出示小黑板)课文学完了,这里还有几个生字宝宝,大家还认识吗?学生认读、组词。2、说说用什么方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学生观察后说出识记方法。3、学生观察每个字的偏旁、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说一说某个字怎样写才规范、美观。4、学生找找横、竖中线上的笔画,教师用红粉笔标出。5、教师范写,重点提示“由、景、笔、拿”等字的写法。6、学生描红、临写,把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多写两遍,教师巡视,进行指导。7、选出写得好的在全班展示。六、完成课后练习1、(课件出示):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吗?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了我了吧。吧。指名读你能用“吗”、“吧”也说一句话吗?把这句话写在书上。指名读读。七、布置作业回家把这个故事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不好。附送: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赠汪伦教案 冀教版教学设计:赠汪伦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了古诗教学新的尝试,把大纲要求掌握的另外6首送别诗,归纳整理,并提供相关图画及重点词语的解释,以一带六扩展阅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量,并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和内容,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授课地点:计算机教室教学目标:1根据注释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3根据喜好选择一首送别诗,自学并交流汇报自学成果。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教学难点: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古诗趣背复习;赠汪伦诗句;自学提示;赠汪伦意境动画演示;送别诗6首;学习提示。学具(课件)赠汪伦诗句和重难点名词注释;古诗学法概括;扩展自学送别诗6首(图文加重点词语解释)。学习方法:1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结合生活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教师提供学法和学习资料,点播助学、培养能力。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利用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料自学互助。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学习背诵了很多古诗,在学校古诗背诵活动中表现得特别出色,你们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出示课件一1看谁最聪明,能让动物巧进诗句笼泥融飞(燕子)自在(娇莺)恰恰啼一行(白鹭)上青天早有(蜻蜓)立上头柴门闻(犬)吠北风吹(雁)雪纷纷2世上颜色千般好,看你填哪一种最妙?霜叶(红)于二月花万条垂下(绿)丝绦两个黄鹂鸣(翠)柳千里(黄)云(白)日曛春来江水(绿)如(蓝)万(紫)千(红)总是春3李白诗句垂千古,看谁马上吟得出?(不敢高声语)白发三千丈(举头望明月)恐惊天上人(缘愁似个长)低头思故乡(朝辞白帝彩云间)飞流直下三千尺千里江陵一日还(疑是银河落九天)设计意图 复习背诵过的古诗,重在复习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激发学习新诗的兴趣。二、交流资料我们刚才吟诵了李白的诗句,通过以前的学习,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学生简介李白的生平)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今天咱们再学习一首,请大家齐读诗题-赠汪伦。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谁能结合你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汪伦的了解?(学生交流有关资料)老师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在这本中国名胜大辞典中,我知道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你们想听吗?(师讲故事):内容简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设计意图 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三、学习古诗出示课件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1按自学提示自学古诗:出示课件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结合资料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2组内交流设计意图 使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并能借助工具书和自己的积累,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3检查自学情况: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找出难记的字,交流识记方法。潭字:学生边说记忆方法,教师边板书,并用红色笔提醒大家注意潭字右上部是两个竖,而不是西。设计意图 中年级识字教学虽不是重点,但对难记的字教师必须强化,帮助学生记忆。了解诗意: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质疑解答,重点理解深千尺、踏歌声和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深千尺:夸张,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踏歌: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表演,帮助学生理解?)问:大家见过这样的送别方式吗?大家想一想,平常家里来了客人,我们是怎样送人的?可现在李白走了,汪伦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还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汪伦与李白的情谊特别深)试着读出你的感受。(练读-指读-齐读)设计意图 通过踏歌一词,体会送别方式的特别,从而感受李白和汪伦二人情谊的深厚,并通过反复吟诵,加深理解。师:有个问题也一直在困扰着我,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桃花潭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设计意图 在学生有疑问却不知如何表述,或有些问题未能提出时,教师把难点问题留给学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诗意,同时用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由传统的要你学改变为我要学,营造了师生之间的民主氛围,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师小结:我明白了,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书:水深-情深),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与李白的情谊深啊!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他们之间那种浓浓的深情。自由朗读-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设计意图 在理解诗意之后,通过诗文的声调和节奏,进一步体味作品的意境,达到熟读成诵。4配乐背诵出示课件四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时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尽情表达出来吧!(生边看图边自由朗读-指读-评读)设计意图 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5哪些同学可以背诵?(指名背诵-会背的齐背)四、扩展学习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现在老师为你们提供了6首,供你们自学欣赏,请你选择其中一首,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教师提供古诗学习方法和首送别诗,学生任选一首自学:送元二使安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别董大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使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2汇报学习成果(或朗读、或背诵、或说诗意、或讲故事)设计意图 整首诗的学习采用自学-初步理解、释疑-加强理解,诵读-体悟诗情,背诵-积累语言四大步骤,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便于进一步扩展学习。学生汇报时,其他学生边看边听,既培养了认真倾听的习惯,又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五、引导课外练习。这节课先交流到这里,语文课外活动时再继续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设计意图 将课堂上的内容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外结合,引起学生的思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赠汪伦课堂实录2教学目标:1、根据注释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教学难点: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出示25、古诗两首,齐读。谁知道是哪两首诗?生交流。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赠汪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理解课题,介绍诗人及汪伦、诗的背景1、“赠”是什么意思?(送给)2、谁写诗赠送给汪伦?(李白)你了解李白吗?指名交流。那汪伦又是怎样一个人呢?谁来谈谈你对汪伦的了解?3、李白为什么写诗赠给汪伦呢?这里有个小故事,请你们自由读一读。读完后,我请你们来说说原因。生自由读,交流。*你们还知道了什么?4、过渡:那么,这首诗写了些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三、初读古诗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读词检查。(2)、指名读诗,其他学生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指名读,分组读,齐读)(3)、了解诗意:你读懂了什么?四、精读诗句1、过渡:那么,就让我们再来读读诗句,体会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2、自由读,思考: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的?把有关的内容画出来。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4、指名交流,补充。(1)一、二句抓以下内容指导:“欲”什么意思?“踏歌”什么意思?想象汪伦踏歌的歌词会是些什么。从“忽闻”体会到了什么?谁能有感情地把这两行诗读出来,表现出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2)、三、四句抓以下内容指导: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两人感情深厚?(深千尺、不及、送我情)你是怎么体会的?(“深千尺”:说明了什么?是不是真的有千尺深?“不及”:什么意思?桃花潭的水很深了,但仍比不上什么?“送我情”:这里把桃花潭的水深和汪伦送“我”的情深作比较,让我们感觉到水深不及情深。谁能用“即使也”这个关联词把他们之间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交流。感情朗读。出示背景图,想象情景,进行表演。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此时此刻,李白与汪伦站在岸边,彼此话别。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你们来想一想,演一演。同桌练习,指名演。5、配乐背诵。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人的歌。此时,你就是李白;此刻,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用背诗的形式表达出来吧!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齐背。五、拓展小结1、世间离别情万中,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外,老师还找了一些感人肺腑的离别诗。师读其中一首。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查一些离别诗,我们在班会课上比一比谁找得多,谁读得好?2、是啊,离别是伤感的,也是快乐的。让我们紧紧握住手中这根友谊的绳索,让它为我们放飞友谊的航船。齐诵赠汪伦。六、布置作业改诗送给朋友。赠汪伦课堂实录3日前,笔者听了特级教师孙双金的一节古诗教学课,感触颇深。孙老师根据所教古诗赠汪伦这首送别诗的特点,巧妙设计了“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仅读懂了一组送别体诗歌,而且初步领会了这一类诗歌的表达方式,收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一、明确目标,激发学习热情教学伊始,孙老师就告诉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组送别体古诗,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我们先学习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赠汪伦。”这显然是一段经过精心设计的导语。导语不仅告诉了学生今天学习的是送别体诗,而且让学生感觉到今天的目标稍高了一些要学习一组送别体古诗,“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使其一上课就处于“愤”“悱”状态,对提高学习效率是很有帮助的。二、精读一首,领悟表达方式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为课后的广泛阅览打下扎实的基础。赠汪伦是一首唐诗,而且好读易懂,孙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始自终引导学生自学古诗,掌握送别体古诗的表达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自主朗读,了解诗歌大意。孙老师先让学生自主读诗,思考诗中说的是谁送谁?谁别谁?让学生明白送别体诗歌中人物的主客之分;然后指名读诗歌,让学生说说“汪伦是怎样送李白的?”“李白是怎样别汪伦的?”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大意;最后请两名学生试说诗歌的意思,重在了解学生是否真正读懂了诗歌。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学得生动、充实,基本上明白了诗歌的意思。2.自学质疑,理清作者思路。学贵有疑。孙老师用明代学者陈献章有关质疑的名言激励学生主动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希望同学们认真读诗,善于动脑,提出你的疑问。孙老师愿和大家共同进步!“学生听了思维非常活跃,提出了两个有价值的问题:”汪伦为什么要踏着节拍、唱着歌送李白?“”为什么汪伦早不送,晚不送,却在船即将离开时送?“孙老师并不急着作答,而是引导学生再次自读诗歌,并让学生同桌讨论,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了赠汪伦一诗是汪伦用踏歌的方式送别李白的,表达了二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学生通过主动质疑、自读释疑、互助学习,完成了教学意图。3.自由诵读,体会思想感情。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强调诵读的重要性。事实上诵读遵循了形象感知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吸收语言、转化语言。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让学生充分领悟其图画美、语言美、意境美。孙老师在学生读通、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想像李白和汪伦分别的场面:“假如你是李白,会对汪伦说些什么?”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汪伦,通过学生口语交际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孙老师引导学生进入诗境,诵读全诗、领悟诗情,学生从声情并茂的吟诵中读懂了诗歌,领悟了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迁移转化,带读一组诗歌孙老师在学生学会赠汪伦一诗的基础上,分别出示了送孟浩然之广陵和别董大两首送别诗,让学生运用学习赠汪伦所掌握的方法自学这两首诗。学生通过朗读,很快弄清了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作者李白是用目光送别孟浩然,别董大一诗作者高适是用语言送别董大,通过吟诵领悟了诗中所表达的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短短三十五分钟,学生便读懂了三首古诗,可见效率是很高的。课末,老师设计了开放式作业,布置学生课后搜集、吟诵有关送别的诗歌,更是将语文教学的空间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吸收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综上所述,孙老师“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古诗教学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诗歌的体裁特点、内容特点,结合大纲推荐篇目,精读一首,带读几篇,丰富其文化底蕴。尤其在教学中,孙老师很好地充当了引导者、组织者、点拨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学、自读、自悟,组织学生质疑、讨论,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一点更值得我们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