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0《篓里的青虫》教案 (新版)鄂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76596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0《篓里的青虫》教案 (新版)鄂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0《篓里的青虫》教案 (新版)鄂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0《篓里的青虫》教案 (新版)鄂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0篓里的青虫教案 (新版)鄂教版教材分析: 篓子里的青虫是一篇介绍蝴蝶生长变化的科学童话故事,生动形象的插图、趣味十足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青虫篓中藏,怎么变蝴蝶长翅膀?带着这个问题在教学中我巧妙运用媒体,引领学生探索自然的奥秘。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引导学生联系已知经验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在充满兴趣性的朗读、表演中激发学生观察、探究自然的兴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篓子里的青虫这课的生字词,看你们还认识它吗?(大屏幕出示词语图片)这大白菜长得绿油油的,多好呀!看,这么多青虫爬来了,都来吃大白菜多可怜呀!谁愿意帮助大白菜?你读准了这些小青虫背后的词语,就帮大白菜消灭了一条虫子。(学生读词) 2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10 篓子里的青虫,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还记得小黄鸡最后怎么样了?(指名回答)现在,你们就是小黄鸡,做个“呆住”的样子我看看。(请出做的最像的一个学生) 小黄鸡你为什么呆住了呀?(小青虫呢?它们到哪里去了呀?)故事中的小黄鸡和你们想的一样,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8自然段。(生齐读)(出示大屏幕第8自然段)是呀,小青虫到哪去了?(预设:变成蝴蝶飞走了。)那小青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让我们一起去学习课文,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 看图切入,品读1-2自然段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请同学们看图,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对的肯定,不对的或没看出来的教师鼓励: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2 、( 图文对照学习1-2自然段。)请同学自由读课文的1、2自然段。读完后告诉我你知道了什么?(生回答:蝴蝶在大白菜上产卵,变成了青虫,青虫吃菜叶长大了等等。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蝴蝶、卵和青虫。)同学们可真会读书。请位同学再读一读1、2自然段吗?看看还知道了什么。(这些小青虫很多)你是怎么知道的呀?学生找到“一堆堆”“一条条”“满身小孔”等词后,都说明虫多。“一堆堆”“一条条”是从卵和青虫看出来的,“满身小孔”是从大白菜身上看出来的。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老师特别喜欢听同学们读书,齐读课文1、2自然段 三 、看图想象,品读3-4自然段师:哎呀,这么多的青虫,把大白菜咬得满身小孔。看!谁来给大白菜帮忙了?1、(出示第二幅图)请大家仔细看图,谁能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预设:鸡妈妈带着小鸡来了,它们捉虫。)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表情怎样?想象它们会说些什么?(预设:1它们十分高兴。2这里的青虫可真多啊!3小青虫,你等着我们来收拾你了。4鸡妈妈很神气,好像在说:孩子们,这里的青虫又香又嫩,我们可以美美地吃一顿啦!5今天真开心,可以吃个饱了。今天怎么吃得完呢,把他们藏起来以后慢慢吃等等)2、同学们可真会想象,那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描写的这幅图呢?(预设学生:3 4自然段)大家说的都对,第三节是写画面内的,第四节是写画面外小黄鸡的心里想法的。请大家想想怎样把第三自然段描写鸡妈妈心情和虫多的语气读出来(学生自由读,注意扣住“大大小小”“不停地吃”)。谁能来读读(指名读)。师:吃着又肥又嫩的小青虫,有只小黄鸡小脑瓜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奇妙的想法,它的想法是什么,又是怎么做的?(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看边想。师:谁能说说小黄鸡的想法是什么,它又是怎样做的?师:谁能说说“一大批”是什么意思?( “一大批”就是很多很多。)指名回答。师:小黄鸡想出了这样一个奇妙的想法,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黄鸡呢?分别请学生回答。师:那谁能来读读这一自然段,把自己体验的情感读出来?(指名读,评读,再指名读,齐读)四、看图,学习57自然段。1、师:小黄鸡后来吃到了放在篓子里的青虫吗,请看大屏幕:(出示第三幅插图)师:小黄鸡看到了什么?它的表情怎样?(预设:一群蝴蝶飞出来了。小黄鸡呆住了。)分别请学生回答。 师:“呆住了”是什么样?请学生回答。2、师:那课文是怎样描写后来发生的事情呢?请大家自由朗读第57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师:你知道了些什么? 分别请学生回答:小青虫不见了。从篓子里滚出来好多空壳。师相机板书:空壳,空壳是什么,知道吗? 师边描述边板书:蛹3、同桌边读57自然段边讨论,看谁能告诉呆住了的小黄鸡发生了什么事?(生读课文,讨论不懂的地方,师巡视辅导)(小青虫变成了蛹,之后又变成了蝴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连线。师:谁能告诉我们小青虫到底去了哪里?指名回答师:是啊那么小青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想亲眼看看它的变化过程吗?4、揭示蝴蝶的生长过程。师:同学们想亲眼看看蝴蝶的变化过程吗?我们一起来欣赏。 大屏幕播放蝴蝶的一生的变化历程:首先是蝴蝶,到卵的发育阶段,然后是幼虫期的生长过程,再是蛹的发育阶段,最后是变成蝴蝶阶段。 师:在神奇的大自然中,大多数昆虫一生都要经历这样几个变化过程,谁还想提醒提醒小黄鸡,除了小青虫外,还有哪些小昆虫是不能藏的呢?分别请学生说说 。师:大家的求知欲望是多么强烈啊!是啊,大自然神奇美丽,有无穷无尽的奥秘,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很多神奇奥秘!(放大屏幕蚕,蜜蜂,苍蝇等)五、 升华情感,回归文本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想说点(知道了)什么?(生自由说)2、师: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这节课大家表现真不错,其实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用心读书,用心细想,用心听是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六、作业刚才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叠词,请同学们将课文中的叠词找出来,抄在积累本上。 板书设计:10篓子里青虫蝴蝶卵 青虫 空壳(蛹)附送: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1会上树的鱼教案 (新版)鄂教版一、设计理念 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因此,在这一课中我的设计以朗读为训练主线,让学生反复在与文本对话中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现代教育技术媒体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于一体,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在课堂上,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到他们并不熟悉的有关弹涂鱼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鄂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鱼儿鱼儿水中游,怎会上树吃蜗牛?会上树的鱼以童话故事的形式介绍了神奇的蜗牛看到一条鱼儿上岸,并且打跑了横行霸道的螃蟹,都觉得奇怪。 课文内容趣味十足,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一定会大大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读中有自己的感悟;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读,想,演,写。2、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写好生字,学会交流合作,并培养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学会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9个生字和多音字“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二)技能目标1、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的语感。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4、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1、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2、培养探究合作的精神。3、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五、教学策略 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了有关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及特点的资料,学生对弹涂鱼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上,我让学生充分朗读,向课文发问,努力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到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自读/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读/自悟,相互交流,再加上教师的适时指导,对课文的精彩语句加以体会和感悟,让弹涂鱼的形象和特点在学生的脑海中鲜活起来。六、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游戏导 入,复习生 字。(1)在海边的泥地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跳跳鱼,它们正在比赛跳远呢!(2)点击课件:8只背上有字的跳跳鱼出现在海滩上。游戏:三级跳。(会认,跳一步;会组词,跳两步;会组两个词,跳三步。)(3)瞧,跳跳鱼跳得多欢啊!它还有个本领,会爬树呢!你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1、观看课件。2、认读生字。3、齐读课题。生动的情境,优美的音乐,通过好玩的识字游戏,旨在巩固字词,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二)小组合 作,探究学习1 自读课文,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尝试发现问题。你读懂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 你读懂了什么?师相机板书。3 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呢?4 归纳学生提出的有共性的问题。5 会提问的同学才是会学习的孩子,你们真会学习!来,我们把课文再读一读,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6 请同学们将讨论的结果说给大家听听。如:讨论问题A。(1) 课件出示:身子像吹泡泡似的胀大起来的弹涂鱼。(2)师问:这只是弹涂鱼保护自己,吓退敌人的一项秘密武器,仅仅身子大还不行,弹涂鱼还怎么着?(3)课件出示:弹涂鱼又是咬,又是叫,把横行霸道的螃蟹吓跑了的场面。(4)多有趣啊!你能在脑海里试着想像这精彩的一幕,再读读弹涂鱼斗螃蟹的这一段吗?讨论问题B. 弹涂鱼是怎么用胸和腹去爬树的呢?师:(做为难状)是呀,弹涂鱼没手又没脚,到底怎么爬呀?(1) 学生猜测完后,课件出示大幅弹涂鱼的图片。(2) 谁能指出那是胸鳍,哪是腹鳍?师讲解弹涂鱼的习性,(3) 看课件:弹涂鱼爬树的情形。(4) 哦,原来弹涂鱼是这样爬树的,真有意思!让我们再把弹涂鱼爬树的句子读一读。投影仪出示句子。(5) 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朗读。如:一生读得较平淡。师:哎呀,这条鱼可没贴紧树干,而且爬得挺慢的,小心滑下来哟!再指名读。注意强调“紧贴”和“刷刷刷”。如:学生读得较好。师问: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感觉?(6)让我们学着他们再美美地读一次1、自主读书。2、阅课前收集的资料。3、学生回答读懂的问题。如:知道了弹涂鱼会爬树去吃蜗牛;知道了弹涂鱼能打败螃蟹;知道了弹涂鱼会把身子像吹泡泡似的胀大起来吓跑螃蟹;知道了弹涂鱼会咬,会叫,还会蹦。4、学生提出疑问:A.:小小的弹涂鱼是怎么样打败横行霸道的螃蟹的呢?B:.弹涂鱼是怎么用胸和腹去爬树的呢?(可能还有其他的问题,以最有代表性的两个问题为例。)5、学生读书,再小组讨论。6、生交流查到的资料。7、说出自己的理解。8、观看课件。9、学生纷纷举手,一生回答:弹涂鱼不光身子胀大,还又是咬,又是叫,样子凶极了,才把横行霸道的螃蟹吓跑了。10、 兴趣昂然地观看课件。11、 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12、 生猜测。13、 学生观看课件,有的同学在模仿弹涂鱼爬树的动作。学生评价。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话。学起于疑。有了疑问,才 有解决疑惑的动力。在通读课文时,让学生尽量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深入阅读,并尝试解答,直到“其义自见”为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小组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习惯。由于弹涂鱼生活在沿海一带,数量很少,很多学生没有亲见,弹涂鱼怎么爬树是学生很难理解的同时又特别想知道的,此时课件的播放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三)精读课 文,读中感 悟。师:俗话说,读书如品茶,读好文更需要慢慢品味。文中弹涂鱼和蜗牛的对话最有意思啦!下面我们来好好读一读。(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相机出示词卡“嘲笑”、“嚷嚷”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并指导朗读。及时给予评价,鼓励学生。(3)多种形式读文:齐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分角色朗读,带动作表情读。(4)出示动物头饰,分小组表演读。再选派代表上台表演。1 学生投入到绘声绘色地朗读练习中去。2 学生个性朗读。给足时间让学生从容地读课文,让他们在与文本的充分对话中,激活相关的知识经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四)识记生 字,指导书 写。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常”、“岸”。(2)你们看看,有什么发现?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什么呢?(3)师范写“常”字。(4)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学生观察,自主学习,说出上中下结构的字不能写得太瘦,太长。学生练习,描红。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识字。(五)拓展延 伸,开放课 堂。(五)拓展延伸,开放课堂。(1)多么神奇的弹涂鱼啊!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弹涂鱼的知识,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吗?师:你们真是好学的孩子,小脑袋里装了这么多的疑问!今天老师就送你们一个知识的宝库,里面装了很多很多你们想知道的知识!(2)课件出示:(3)小结:在大自然的动植物身上藏着无穷的奥秘,等着我们这些好奇的眼睛去探索,去解密呢!(1)学生回答问题:生:我真想见见弹涂鱼。生:在哪里可以找到这种鱼?生:他们为什么可以到陆地上呢?(2)自主学习将有关弹涂鱼的内容链接到课件中,给孩子们带来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学生探索大自然无穷奥秘和科学知识的乐趣被大大激活七、板书设计会上树的鱼 螃蟹会蹦 身子像吹泡泡似的胀大起来 打跑蜗牛会爬树 消灭八、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因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不断地变化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我以读为本,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去读,去和文本直接对话。同时,在课堂上采取了形式多样朗读方式,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能让学生体会到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甚至产生许多自己独特的想法。这样,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也落到实处。新课程改革遵循大力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让他们真正地动起来,才能使我们有所收获。在初读课文后,学生提出了很多不懂的问题,比如弹涂鱼是怎么样把横行霸道的螃蟹赶跑的?弹涂鱼又是怎样上树的呢?对这些问题的探究,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他们自觉地倾听着别人的见解,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正是在这种语言的相互碰撞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灵性的火花。这节课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少讲解,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多读书,在读书中感悟,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