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3单元 12《小行为 大环境》教案 翼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72353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3单元 12《小行为 大环境》教案 翼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3单元 12《小行为 大环境》教案 翼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3单元 12《小行为 大环境》教案 翼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3单元 12小行为 大环境教案 翼教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二)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搜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2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3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爱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二、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2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3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三、教学难点1、理解生产者这一概念。2、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是有限的。四、教法设计1.多媒体教学法。2.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3.启发式教学法。五、教学准备(一)学生课前准备1课前预习2课前学生记下自己当天所吃的食谱,写出每一种食物分别来自哪一种动物或植物。另找一张纸列出这些生物名称以及这些生物还能吃哪些生物或被哪些生物所吃。用箭头连成一个食物网,别忘了写上自己的名字。3搜集和分析有关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实例(可从报纸上剪取或查阅资料)。(二)教师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生态系统被破坏的资料及图片。2制作简单的课件(含抢答题)。3多媒体教学准备。六、板书设计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 细菌和真菌分解者2.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 2食物网 3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七、教学过程上课师生问好。引言启动课件,投影幻灯片1复习前面的内容。引出课题。找出“生志系统”的概念投影幻灯片2、3学生朗读第22页两段,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由学生自己找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在朗读过程中注意知识的要点。教师小结,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投影幻灯片4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理解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学生认真观察第23页资料,然后分析,同学互相提问,可以提教材上的问题,也可以围绕生态系统的组成提其他问题。教师点拨、引导,然后小结。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投影幻灯片5明确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明确自己在生物圈中的位置引导学生观察第25页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并将它们用箭头连接起来。提问:1你连接的这些食物链有多少条?它们是互不相关的吗?2假如蛇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生变化?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提问:什么叫食物链、食物网?教师小结并强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教师检查课前布置的第25页“进一步探究”,用实物投影仪来展示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食物种类制定的食物网。这个过程锻炼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作为生物圈的一员要爱护身边的生物。投影幻灯片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然后讨论,教师提问: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被破坏?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被破坏?为什么?学生回答:(略)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学生观察第26页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教师投影分析后小结。教师举著名的有毒物质造成危害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事件,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总结本节课讲述四个内容:生态系统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生物网;生态系统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爱护生物,保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反馈出示抢答题。课后作业以“爱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为题出一次板报。附送: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3单元 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教案 苏教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2、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3、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4、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5、制作化石模型。科学知识1、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着的。2、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3、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4、知道化石的成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2、珍爱动植物,保护珍贵的动植物。教学重难点本课在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化石的成因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化石实物或模型。学生准备:毛笔、牛奶盒或饮料瓶、贝壳(或植物、鱼骨、硬币等)。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化石。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恐龙的知识。既然恐龙早已灭绝,哪我们为什么还能知道它们的从在呢?(即恐龙化石的从在)2、我们从恐龙化石中了解了恐龙,因此恐龙化石是研究恐龙的依据。除了恐龙化石外,大自然中还有其他化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二、认识化石1、课堂讨论:学生观察27页图,并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化石。属于生物的哪个部分。2、讨论小结:化石就是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三、了解化石的成因。1、知识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恐龙化石的发现与还原,请大家想一想恐龙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呢?恐龙身体的哪部分会保存下来?2、学生看书28页,认识化石的形成。四、制作印迹化石模型制作方法:1、 讲粘土擀平。(可用橡皮泥代替)2、 把叶子、骨头或贝壳放在粘土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3、 把留有印迹的粘土模型晾干。五、认识活化石。课前应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为什么这些生物被称为“活化石”?它们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你还认识哪些活化石?上课时由学生进行汇报,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以上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反思:化石告诉了我们什么?要使学生知道: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是我们研究远古生物的重要线索六、对于科学家提出的一些困惑,做出合理的解释。七、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化石有哪些新的认识和了解呢?知道什么是化石,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板书设计:化 概念 化石就是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的残骸告 遗迹 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石 形成 骨骼牙齿等被保存矿物化上升暴露诉我们什么课堂练习一、填空 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2.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3.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地层)比做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特殊文字。二、判断1.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2.化石就是生物。( )3.大熊猫、白鳍豚等生物几千万年以来没有多大变化,这被称为活化石。( )4.保存在地层岩石中的动物脚印是化石。( )5.不同年代的地层中会出现不同的生物。( )三选择1.下列生物中被称为“活化石”的是(C)。A恐龙 B长颈鹿 C蟑螂2、恐龙是靠(C)繁殖后代的A、蛋 B、胎生 C、卵生3、化石不能保存生物的(D)A、骨骼 B、肌肉 C、内脏 D、B和C4、长颈鹿形成的原因是(D)A遗传变异 B、适者生存 C、进化 D、以上都是四简答1、化石是怎样形成的?答:(1)当动物死亡后,软体组织被分解,骨骼、牙齿等坚硬组织被保存下来。(2)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坚硬组织被沉积层包围,并被矿物化。(3)数千年后,由于地壳运动,已经形成的化石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4)岩石的侵蚀和坍塌使化石暴露出来。2、列举出已经灭绝的物种和被称为“活化石”的物种。答:已经灭绝的物种:恐龙、渡渡鸟、奇虾; 被称为“活化石”的物种:朱鹮、蟑螂、白鳍豚、银杏树、水杉、大熊猫、扬子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