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上册第3课《三峡之秋》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67503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五年级上册第3课《三峡之秋》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五年级上册第3课《三峡之秋》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五年级上册第3课《三峡之秋》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五年级上册第3课三峡之秋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教材简析三峡之秋是作家方纪的一篇美文。作者按时间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了中秋这一天中三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目标1、 积累词汇;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作顺序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景物的方法及修辞手法的运用。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作者如何描写三峡不同的景色的及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教学难点:作者如何描写三峡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色的。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 2、准备三峡的风光片VCD,实物投影,课堂教学课件。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长江,养育了炎黄子孙,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田。长江三峡,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今天,让我们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板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学生介绍三峡你们对三峡了解多少,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学生根据课前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1、 可以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老师将学生找到的地图投影,让学生介绍:三峡位于长江中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主要景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还可以让学生介绍其他资料。 3、引导背诵描写三峡的古诗,如:早发白帝城 你们想不想亲眼去看看三峡?感受一下?教师播放三峡VCD三、出示课时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条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出示自学指导(一)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字典注意读正确。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画出体现顺序的词语。 (5分钟后,看哪组回答的最好。) (引导学生读出)(一)自学质疑 (学生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字典注意读正确。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文的意思。) (二)合作释疑 (同组之间相互交流,掌握生字词,体会本文内容。) (三)展示评价 (各组派代表回答。) (四)巩固深化1、易错的字。橘柚 陡峭 累累 巨蟒 荡漾 光晕 驳船 摇曳 谷壑 清冽2、词语解释。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累累:接连成串。摇曳:摇荡。宛若:宛如;仿佛。谷壑:山谷,山沟。3、全班交流、探究:课文描写了三峡在中秋这一天的景物变化,读一读,说说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分别重点写了什么景物,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划出重点词语。五、出示自学指导(二) 1、再读课文,理解课文描写了一天中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 2、读读文章开头和结尾的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5分钟后,看哪组回答的最好。) (引导学生读出)(一)自学质疑 (学生自由读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文的意思。) (二)合作释疑 (同组之间相互交流,体会本文内容。) (三)展示评价 (各组派代表回答。) (四)巩固深化全班讨论,得出结论:(1)总写三峡秋景,抓住了成熟的特点。通过橘树、柚树的叶子、果实来表现成熟的秋景。(2)早晨重点写橘柚树,写树上露水的变化(由像洁白的霜到消逝),在初升太阳照耀下的色彩,显示了三峡之晨的特点:明丽。(3)中午重点写长江,写长江在阳光照耀下的色彩(金麟),水势(翻滚、呼啸、奔腾),辉映峭壁,峡谷波光荡漾,显示了三峡中午的特点:热烈。(4)下午重点写雾,写青色的雾使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峭壁的倒影使长江变成小溪,显示了三峡黄昏的特点:青色而透明。(5)夜先写长江,写长江的宁静(沉沉欲睡),写长江的偶然被惊动(驳船驶过时,渔火和灯标轻轻地摇曳),显示了三峡夜间的特点:宁静。重点写峡谷,写三峡月出,抓住山高、谷深、天小的峡谷特点,写月亮的出现、色彩和形态。写月光像“一道道瀑布”,“像一匹匹素锦”,突出三峡特点:宁静而 神秘。 (6)开头总写三峡的秋天;结尾点明具体时间。六、小结学生谈本课时的收获,主要领悟写景要抓住景物特点来写。七、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2、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提问: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景色的?景色的特点是什么?二、出示课时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三峡之秋一天当中的景色特点,感受三峡的壮美。2、总结全文,探究本文的写作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三、出示自学指导(一) 1、深入阅读课文,本文在写景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并体会它的作用? 2、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这一天,正是中秋。”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 (5分钟后,看哪组回答的最好。) (引导学生读出)(一)自学质疑 (学生自由读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二)合作释疑 (同组之间相互交流,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作用及最后一自然段的意义。) (三)展示评价 (各组派代表回答。) (四)巩固深化1、本文在写景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并体会它的作用?比喻:“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把长江比喻成巨蟒,表现出了长江宏大的气势。拟人:“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赋予长江以生机和灵性。2、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这一天,正是中秋。”不可以删掉,因为点明了具体时间。四、出示自学指导(二) 1、熟练朗读。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一)、朗读练习你最喜欢这几个时间段里哪个景物?你能读读吗?同学评议。指导朗读:朗读的时候应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带着喜爱、欣赏的感情来读。在读不同的段落时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例如读早晨的三峡,语调应是轻快的,这样才能把三峡明丽的特点展现出来。读中午的三峡,语速应快一些,语气是热烈的。读夜晚的三峡,语速应慢下来,体现三峡的宁静之感。 (二)、指导背诵。 五、拓展学习:模仿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段:校园秋色或者是田野之秋要求进行细致的观察,写出具有本地特点的秋天的景色。并能够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写完后出示一两篇,进行交流。六、教师小结:壮美的三峡让作者感慨万千,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抓住了景物特点,进行多角度的具体描写,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三峡、对长江的喜爱和赞美。七、作业布置1、搜集三峡的资料,了解今天的三峡。2、熟练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八、板书设计:3.三峡之秋早晨:明丽中午:热烈下午:朦胧夜晚:静谧附送:2019年五年级上册第4-6单元试卷 (I)五年级第四至六单元语文模拟试卷(全卷共10题,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基础整合。(30分)1、看拼音写词语。(8分) min tin d yyn yn妈妈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 )又( ), tnxi 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 ( ) y r j wn了一遍,母亲还是( )地鼓励我,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根据父亲的批语, ch bn学着进行修改,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 )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jn shn本。我( )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2、把词语补充完整。(3分)破烂不( ) 一如( )往 满怀( )心垂头( )气 ( )耳欲聋 雪上加( )3、把下列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1句有关孝敬或立志的名言。(4分)兄弟郭和睦,_ 。爱亲者,_;敬亲者,_ 。非淡泊无以明志,_。_。4、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3分)( )困难再大,我们( )不怕。( )你坚持下去,( )一定会获得成功。我们班的小妍( )爱读书,( )坚持写读书笔记。5、按要求写句子。(10分)那经霜的枫叶火红火红的,好似天边飘落下来的一片 (使句子成为恰当的比喻句) 心翼翼地 。(把句子补充完整)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改为陈述句: 爸爸对妈妈说:“你去把行李拿来。”改为转述句: 老师问我;“你今天怎么这么高兴?” 改为转述句: 二、表达运用。(20分)1、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在有趣的汉字王国遨游,了解到汉字大约产生于四千多年前,传说是_ 创造了文字。汉字延用至今,在诸多书法家的笔下熠熠生辉,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如 _ 的;_的等。 (5分)2、读下面一段话,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4分)谢天谢地 惊天动地 昏天黑地 花天酒地有一个县官离任,有人送德政匾一块,上面写着“四天四地”。送行的队伍来到闹市处,县太爷想炫耀自己,对送行的人说:“我做官年,并无多大业绩可言。今天你们赐给我德政匾,实在厚爱。我想知道四天四地是什么意思。”有人回答:“太爷上任呀( );太爷在任呀( );太爷办事呀( );如今离任呀”众人齐声高呼:“( )!”然后一哄而散。县官呆若木鸡。3、用下列词语造句。(6分) 一如既往: 不容争辩 : 谨慎: 4、修改病句。(7分)学校把优秀少先队员的名单已经公布了,我们班的同学李利同学连续被评为优秀少先队。结果她一点也不骄傲。同学们夸奖她,总是说“自己做得还很不够”。 三、阅读落 花 生片段,回答问题。(9分)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 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 石榴 苹果那样 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 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 , 等到成熟了, 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 ,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1、给第一自然段未加上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2分)2、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请用波浪线画出来。(1分)3、用“要不要”写一句话。(2分) 4、说说你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的理解。(2分) 5、我们身边还有像花生这样的人吗?他们是谁?(2分) 四、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片段,回答问题。(6分)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爸爸, 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 真的是你吗?” “是我, 是爸爸! 我的儿子!”1、从“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你知道了什么?(2分) 2、为什么没人再来阻挡他?(1分) 3、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1分) 4、当儿子听见父亲的声音时,当父亲听见儿子的声音时,他们分别会想什么?(2分)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战胜命运的孩子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不幸的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怨命运的不公平。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在怨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画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睛瞎了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了眼泪,开始新追求。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聋而更好,因为他可以避免一切干扰,使他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觉得失明反而倒有利,因为,它能够免除许多无所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A,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艺术超凡;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了音乐家,誉满天下,技艺卓绝。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到了那个老人,他俩十分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恰好( ) 怨恨( ) 干扰( ) 卓绝( )2、在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搭配。(2分)避免( ) 艺术( ) 技艺( ) 堵塞( )3、根据所给的词义在原文找出该词,写在括号内。(2分)名誉天下人都知道,形容非常出名。 ( )具有特殊的,超乎与一般的表演艺术或手艺。 ( )4、文章中A处应填的词语为( )。(1分)A、因为 B、所以 C、果然 D、确实 5、改写句子: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4分) 改陈述句: 用“尽管.还”造句。 6、这篇文章告诉我们 (2分)7、文中最后一自然段中老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2分) 六、作文。(40分) 题目:你不应该这样做提示:我们发现别人要做错事了,会对他进行劝说。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想一想,请以“你不应该这样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