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过故人庄》学案1 沪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667352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过故人庄》学案1 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过故人庄》学案1 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过故人庄》学案1 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过故人庄学案1 沪教版诗歌分析:一二句,像是日记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的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计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平静而自然,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三四句,走进村里,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上句写近景,绿树怀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这个村落座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僻。五六句,“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话桑麻”,就是让你感到是田园。于是,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家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七八句,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再来观赏菊花。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思维训练:找出诗歌中对偶的句子。故人具鸡黍,邀我去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此联是工对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如何理解中间两联?第三联的两句和第二联的两句相结合,绿树、青山、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我们耳边。它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彩。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诗人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名利得失都忘了,就连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从他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不难想见,他的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本诗如何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诗的开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惬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流露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这些句子平衡均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诗中哪些字是韵脚?五言律诗。家、斜、麻、花。“重阳日”是指农历哪一天?这一天,我国传统习俗有什么活动?农历九月初九。这天我国传统习俗有:登高、饮菊花酒。诗歌中哪些景物具“农家”特色?诗歌中最具农家特色的景物有:鸡黍,绿树、青山、场圃、桑麻、菊花。找出诗歌中描写近景、远景的句子:描写近景:“绿树村边合”;描写远景:“青山郭外斜”。最后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风光的感情;体现了诗人与老朋友的深厚友谊。诗人笔下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对于这样的田园生活,作者流露了什么情感?诗人笔下的田园生活朴实,恬静,安宁,和谐,惬意。过故人庄用省净的语言平平地叙述,几乎没有一个夸张的句子,没有一个使人兴奋的词语,写出了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和谐,流露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热爱和羡慕的情感。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黄鹤楼学案1 沪教版有关知识:黄鹤楼位于武昌蛇山之巅,自古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10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蛇山黄鹤矶头上原有辛氏开设的一家酒店,一道士经常向其讨酒喝,为了感谢他的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辛氏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酒家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他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相传此道士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黄鹤楼主楼的五层结构依次为:第一层主题:神话。厅中一幅高9米、宽6米的大型彩瓷镶嵌壁画白云黄鹤图,图上有仙人乘黄鹤离去的飘然景象;以白云、江水、仙鹤表现浪漫意境。第二层主题:历史。主要介绍黄鹤楼的历史,有题写于壁上的黄鹤楼记;厅中展示着唐、宋、元、明、清及现代黄鹤楼的仿制模型。第三层主题:人文。大厅内是一组陶板瓷画,题名为文人荟萃,再现了历代文人墨客来黄鹤楼吟诗作赋的情景。唐宋时期13位文化名人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其诗词分列左右,最有名的是崔颢的黄鹤楼。第四层主题:传统。各种仿古雕花隔扇和红木屏风把整个大厅布置得古香古色,专门陈列当代书画家游览黄鹤楼的即兴工作,是文化活动场所。第五层主题:永存。大厅内是一组题为江天浩瀚的组画,面积达99平方米,由十幅壁画重彩画组成。登顶五楼,武汉三镇尽收眼底,长江的浩瀚美丽,长江大桥将武昌和汉阳相连,屹立在对岸龟山上的龟山电视塔,整个城市的高大建筑和风景都展现在眼前。芳草,古诗中常常用来比喻愁思。“芳草萋萋”,则形容愁思浓郁。诗歌分析:黄鹤楼抒写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作者登上黄鹤楼,看长江滚滚急流,望白云悠悠而去,不禁想起了神话传说中仙人骑鹤而去的故事。可是此时,除了黄鹤楼,什么也没有了。这四句,下笔突兀,围绕黄鹤楼反复吟颂诵,景物寥廓,情感空寂。“黄鹤楼一去不复反,白云千载空悠悠”,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叫人浮想联翩,与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前四句总体上表达出诗人感情的低落,那么后四句传达出了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五六句,写的是繁荣的景致,但烘托的却是冷清的思乡之情,可谓以荣景显伤情。夕阳落山了,故乡在哪里?看着万古不息的江水,诗人想起了遥远的故乡,心里荡起了游子的孤独与凄凉。思维训练: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什么情感?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空荡荡的黄鹤楼实际上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哪一句是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致?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致触发了他的什么思想感情?思乡之情。第三联描写繁荣的景致,有什么作用?以繁茂之景反衬凄清之情,烘托孤寂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芳草”是什么意象?芳草,古诗中常常用来比喻愁思。“芳草萋萋”,则形容愁思浓郁。诗中哪些词语表现了思乡之情? “日暮乡关”:日暮时候最容易引发思乡之情。 “烟波江上”:使人联想到“游子”。比较登幽州台歌和黄鹤楼,二者有什么相同?登幽州台歌、黄鹤楼相同之处在于:都是登高远望之作,描绘了忘我超脱的空游画面;都是言外传情,抒发此时此地的情感,表达了伤感、孤独的感情;都因传达出诗人独特的人生感受而具有非凡的艺术力量。比较登幽州台歌和黄鹤楼,二者有什么不同?登幽州台歌、黄鹤楼不相同之处在于:前者是杂言古诗,句式变化,自由奔放;心游古今,直抒胸臆,感叹不已;后者是七言律诗,句式整齐,格律严谨;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借景述怀。你知道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吗?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