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5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665261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2.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5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5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5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纲要求 1 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 了解氮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1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知识梳理 1 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 自然固氮 人工固氮 2 氮气 N2与Mg的反应 N2与H2的反应 N2与O2的反应 3 氮的氧化物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 如N2O N2O3 N2O5等 NO与NO2性质的比较 NO NO2 N2O4 无色 无味 红棕 排水 向上排空气 多维思考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 汽车尾气中有NOx 主要是汽油不充分燃烧引起的 2 制二氧化氮时 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 3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4 NO2通入FeSO4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 5 在实验室里 NO和NO2均可用排水法收集 6 NO能够与人体里血红蛋白结合 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7 可用NO2与水反应制取硝酸 故NO2是酸性氧化物 8 通过灼热的镁粉 可除N2中的少量氧气 提示 1 2 3 4 5 6 7 8 2 俗话说 雷雨发庄稼 这说明雷雨中含有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化合态的氮 请写出三个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 2 3 3 写出能鉴别NO2与溴蒸气的3种试剂 提示 1 AgNO3溶液 2 CCl4 3 H2O 考点演练 考向一NO NO2的性质1 Murad等三位教授提出NO在人体内有独特的功能 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氮物质氧化的产物 NO是亚硝酸的酸酐 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氮物质还原的产物 NO是无色气体 在空气中可变为红棕色A 全部B C D B 解析 NO中氮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 它可以是还原产物 如HNO3 NO 也可以是氧化产物 如NH3 NO HNO2的酸酐是N2O3 NO是无色气体 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红棕色的NO2 2 导学号96656091如图为装有活塞的密闭容器 内盛22 4mL一氧化氮 若通入11 2mL氧气 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保持温度 压强不变 则容器内物质的密度为 A 等于1 369g L 1B 等于2 054g L 1C 在1 369g L 1和2 054g L 1之间D 大于2 054g L 1 D 考向二氮的氧化物与水的反应3 2017 湖南大学附中模拟 同温同压下 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 它们是 NO和NO2 NO2和O2 NH3和N2 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 充分反应后 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 V2 V3 则下列的关系正确的是 A V1 V2 V3B V1 V3 V2C V2 V3 V1D V3 V1 V2 B 4 导学号16972019在一定条件下 将NO2和O2的混合气体12mL通入足量水中 充分反应后剩余2mL气体 同温同压下 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 1 2mL 2 4mL 3mL 4mLA B C D D 归纳总结 氮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原理和规律无论是单一气体 NO2 还是NO NO2 O2中的两者或三者的混合气体 反应的实质是 考点2硝酸的性质应用 知识梳理 1 硝酸的物理性质 2 硝酸的化学性质 1 不稳定性见光分解 2 强氧化性硝酸无论浓 稀都有强氧化性 而且浓度越大 氧化性越强 与金属反应 稀硝酸与铜反应 浓硝酸与铜反应 与非金属反应 浓硝酸与C的反应 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硝酸可氧化H2S SO2 Na2SO3 HI Fe2 等还原性物质 稀硝酸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与有机物反应 硝化反应 与浓HNO3反应 颜色反应 含有苯基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时变黄色 提示 1 2 3 4 5 多维思考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稀HNO3中溶液变蓝 说明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 2 硝酸可与Na2S反应制得H2S气体 3 浓 稀硝酸都能使蓝色石蕊试纸最终变为红色 4 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取NO 5 常温下 将Al片放入浓HNO3中无明显现象 原因是Al与浓HNO3不反应 6 浓硝酸在光照下久置 会变黄 7 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收集所得气体不止一种成分 8 某种pH 0的KNO3溶液中可能含有HNO3 Fe NO3 2和CuSO4 9 1molFe溶于过量硝酸 电子转移数为2NA 10 由于反应物浓度越大 反应速率越快 因而常温下 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 稀硝酸 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提示 6 7 8 9 10 2 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 如何除去 怎样保存硝酸 提示 浓硝酸显黄色是由于硝酸见光或受热发生分解 生成的NO2溶于浓硝酸所致 所以消除的方法是通入O2 或空气 使其发生反应4NO2 O2 2H2O4HNO3 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并放置于阴凉处 考点演练 考向一硝酸的基本性质及应用的判断1 2017 安徽合肥八中月考 硝酸被称为 国防工业之母 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 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A 浓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酸性和强氧化性B 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 强氧化性C 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 不稳定性D 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 强氧化性 D 解析 硝酸能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褪去 原因是硝酸和NaOH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体现的是硝酸的酸性 D错 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 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D A B C D 解析 中过量的Fe与HNO3反应生成Fe2 滴入KSCN溶液不呈红色 中Al在常温下遇浓硝酸钝化 而遇稀硝酸反应 3 导学号96656296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则图 的试管中的现象是 A 无明显现象 因稀H2SO4不与铜反应B 铜片溶解 产生无色气体 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C 铜片溶解 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铜片溶解 产生无色气体 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 D 解析 生成的Cu NO3 2在H2SO4的酸性条件下相当于又有了HNO3 铜片会继续溶解生成NO 归纳总结 3 向Ba NO3 2溶液中通入还原性气体SO2可得到BaSO4沉淀 4 向Fe NO3 2溶液中加入非氧化性酸 如盐酸 Fe2 能被氧化为Fe3 5 向过量铜与一定量硝酸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非氧化性酸 铜能继续溶解 6 向含还原性离子的酸性溶液中加入硝酸盐 还原性离子可被氧化 A 5 将Mg Cu组成的mg混合物投入适量稀HNO3中恰好完全反应 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的还原产物NO气体为0 896L 标准状况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mol L 1NaOH溶液60mL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 则形成沉淀质量为 A m 2 28 gB m 2 04 gC m 3 32 gD m 4 34 g B A 思维建模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方法1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模型 2 计算技巧 考点3氨和铵盐 知识梳理 1 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小 刺激 2 氨的化学性质 1 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 2 与酸 HCl 反应 产生白烟 3 与水反应 氨的水溶液叫氨水 呈弱碱性 4 其水溶液与盐溶液反应 红褐 白 3 氨的用途制硝酸 铵盐 纯碱 尿素 制冷剂等 4 氨的实验室制法 5 铵盐及的检验 1 铵盐的物理性质铵盐都是色固体 均溶于水 2 铵盐的化学性质 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 白 易 3 的检验 变蓝 多维思考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可用作制冷剂 2 氨气显碱性 可用无水CaCl2干燥 3 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4 分别充满HCl 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迅速上升 说明两者均易溶于水 5 实验室用NH4Cl和Ca OH 2制备NH3并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提示 1 2 3 4 5 6 NH3 H2O为一元弱碱 含有的水溶液均显弱碱性 7 用如图装置制备收集干燥的氨气 8 氨水是一种弱碱溶液 故氨水属于电解质 提示 6 7 8 2 1 现有1mol L 1的氨水 则该溶液中NH3 H2O浓度是1mol L 1吗 为什么 2 为什么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靠近时会产生白烟 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两支玻璃棒靠近时是否也产生白烟 提示 1 不是 溶液中NH3 NH3 H2O的浓度和为1mol L 1 注意 通常认为氨水中的溶质是NH3 2 浓氨水和浓盐酸均有挥发性 挥发出来的NH3和HCl在空气中相遇 反应生成NH4Cl固体小颗粒 即为白烟 浓硫酸没有挥发性 故不可能形成白烟 3 1 固态NH4Cl受热变成气体 气体遇冷又变为固态NH4Cl 固态碘受热变成蒸气 蒸气遇冷又变成固态碘 这两种现象的本质是否相同 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2 H N O三种元素只能组成HNO3一种物质吗 还能组成哪些物质 提示 1 不相同 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 发生了化学变化 固态碘受热升华成为碘蒸气 是物理变化 2 不是 还能组成酸 HNO2 碱 NH3 H2O 盐 NH4NO3等 考点演练 考向一氨与铵盐的性质及应用1 导学号96656093如下图 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 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 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A 解析 NH3能与HCl发生化合反应 生成NH4Cl白色固体 NH3也能与H2SO4发生化合反应 生成 NH4 2SO4 NH3与氯化物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该氯化物可以是氯化铝 氯化镁等 NH3溶于水生成NH3 H2O NH3 H2O属于碱 NH3不属于碱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 产物均有NH3B 硝酸铵受热易分解爆炸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备氨气C 在盛有硫酸亚铁铵 NH4 2Fe SO4 2 溶液的试管中 滴加少量NaOH溶液 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试纸变蓝D 铵盐都易溶于水 其水溶液均呈酸性 B 解析 铵盐分解不一定产生NH3 如NH4NO3在400 以上分解生成N2 NO2和H2O A错误 Fe2 比更易结合OH 因而加入少量NaOH溶液 不会产生NH3 C错误 CH3COONH4溶液呈中性 D错误 考向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3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 其中错误的是 D A B C D 解析 中NH4Cl受热可产生NH3和HCl 但两者遇冷会重新凝结产生NH4Cl 且可能出现堵塞导管的情况 中试管口未向下倾斜会导致水倒流入试管而使其破裂 中将浓氨水滴入CaO中会发生 CaO NH3 H2OCa OH 2 NH3 反应放热可用其制取NH3 中浓氨水受热产生NH3 通过碱石灰吸收水蒸气后得干燥的NH3 4 导学号96656297下列有关NH3制取 干燥 收集 尾气处理的装置 正确的是 D 解析 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 而当温度降低时 NH3和HCl又重新化合成固体NH4Cl 所以不能制取到氨气 故A错误 氨气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 不能用浓H2SO4干燥氨气 故B错误 收集装置中应将导气管伸入试管底部 否则氨气易与空气对流 收集不到纯净的气体 故C错误 尾气吸收图中漏斗起到防倒吸的作用 可以吸收氨气 故D正确 归纳总结 NH3制取实验3方面创新1 制取原理创新实验室可不用铵盐和碱混合共热 而将浓氨水滴加到固态碱性物质 如CaO NaOH 碱石灰等 上 快速制取NH3 2 制取装置创新 3 吸收装置创新 考点4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知识梳理 1 常见环境问题及根源 SO2 碳氢化合物 CO2 CH4 磷 2 环境保护的措施 1 工业废气携带颗粒物的回收利用 2 工业 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限制使用含氮 磷洗涤剂 3 回收 限制难降解塑料 研制塑料 3 绿色化学 可降解 化学原理 100 全部 多维思考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 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 2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 3 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4 CO2 CH4 N2均造成温室效应和污染大气 5 使用无磷洗衣粉 可彻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6 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7 所有的环境问题都是环境污染 提示 1 2 3 4 5 6 7 2 将下列环境问题所对应的原因 A F 连线 酸雨A CO2浓度不断上升 水土流失B 大量使用塑料包装袋 温室效应C 工业上大量排放SO2 臭氧层被破坏D 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 白色污染E 乱砍滥伐森林 土壤污染F 大量使用氟利昂制品 提示 C E A F B D 考点演练 考向一环境污染的分类与防治1 2018 吉林三模 化学与生产 生活 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B 光导纤维 碳纤维 聚酯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 PM2 5 颗粒直径接近2 5 10 6m 分散在空气中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D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可减少大气污染 D 解析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的 故A错误 光导纤维 碳纤维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而聚酯纤维为有机高分子材料 故B错误 PM2 5 颗粒直径接近2 5 10 6m 分散在空气中不属于胶体 不具有丁达尔效应 故C错误 新能源汽车不消耗化石燃料 产生的一氧化碳少 对空气污染小 可减少大气污染 故D正确 2 导学号96656298如图为雾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SO2 NxOy都属于酸性氧化物B 碳氢化合物可引起光化学烟雾C 重金属离子可导致蛋白质变性D 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之一 A 解析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NO NO2不是酸性氧化物 A错误 碳氢化合物可引起光化学烟雾 B正确 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 C正确 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之一 D正确 归纳总结 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考向二绿色化学3 绿色化学工艺的特点可以用原子经济化 原料绿色化 催化剂绿色化 溶液绿色化 产品绿色化等来形象地概括 下列说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 无机化工生产中使用H2O2代替KClO3作氧化剂B 生产过程中选用催化剂只需考虑能加快反应即可C 物质合成中使用无毒 无害的原料或可再生资源D 有机化工生产中所需溶剂尽量不选择苯 氯仿等有机物 B 解析 过氧化氢作氧化剂还原产物为水 无污染 A项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选择催化剂既要考虑能加快反应的速率 又要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 是否符合原子经济化 是否有毒等 故B项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物质合成中使用无毒 无害的原料或可再生资源 C项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苯 氯仿等有机物有毒 有机化工生产中所需溶剂尽量不选择它们 D项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A 归纳总结 实现绿色化学的过程 目标及措施 微点突破13三大强酸与金属反应的对比 1 硝酸与金属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 2 浓硝酸 金属 硝酸盐 NO2 H2O 稀硝酸 金属 硝酸盐 NO H2O 稀硝酸也可能被还原为N2 N2O NH3和NH4NO3等 3 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4 过量铜与浓硝酸反应 开始时放出NO2 硝酸变稀放出NO 题组巩固 1 2017 湖北襄阳四中期中 下列关于浓HNO3和浓H2SO4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常温下都不能用铝制容器贮存B 滴在紫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都变黑C 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D 露置在空气中 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 D 解析 常温下 Al遇浓HNO3和浓H2SO4都可发生钝化 则常温下都能用铝制容器贮存 故A错误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则滴在紫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最终变黑 而浓硝酸不具有脱水性 滴在紫色石蕊试纸上变红 故B错误 浓硫酸与Cu反应需要加热 常温下浓硝酸能与铜较快反应 故C错误 浓硝酸易挥发使溶质减少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使溶剂增多 则露置在空气中 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 故D正确 2 下列标有横线的物质在给定的条件下不能完全溶解的是 1molZn与含1molH2SO4的稀硫酸反应 1molCu与含2molH2SO4的浓硫酸共热 1molCu与含4molHNO3的浓硝酸反应 1molMnO2与含4molHCl的浓盐酸共热A B C D C 解析 1mol锌与含1molH2SO4的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故不选 随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 稀硫酸与铜不反应 故选 1mol铜转移2mol的电子 生成1mol的铜离子与2mol硝酸结合成硝酸盐 而2molHNO3作氧化剂 得电子2mol 6mol之间 所以铜不足 故不选 随着反应的进行 盐酸浓度逐渐降低 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 故选 3 导学号96656094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 其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mol L 1和2mol L 1 取10mL此混合酸 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 待反应结束后 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设反应中HNO3被还原成NO A 0 448LB 0 672LC 0 896LD 0 224L B 微点突破14喷泉实验的原理及拓展应用 1 喷泉实验的原理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差 将烧瓶下面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内 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 2 形成喷泉的类型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能形成喷泉的气体和液体 3 喷泉实验装置的发散创新及操作方法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实验 其本质是形成压强差而引发液体上喷 以教材中的装置 发散源 为基础可设计如图所示的多种不同的装置和采用不同的操作 如使气体溶于水 热敷或冷敷 生成气体等 来形成喷泉 题组巩固 1 某同学仿照 喷泉 实验的原理 在实验室中做了一个 喷烟 实验 如图所示 他在甲 乙两个烧瓶中分别充入X Y两种无色气体 在胶头滴管中盛有含酚酞的NaOH溶液 实验时将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挤入甲烧瓶内 然后打开弹簧夹 便可以看到甲烧瓶中的导管口喷出白色的烟 同时甲烧瓶中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若已知X Y是HCl NH3 Cl2 O2 SO2 NO气体中的两种 则下列判断中 正确的是 A X是NH3 Y是HClB X是Cl2 Y是NH3C X是SO2 Y是O2D X是NO Y是O2 解析 根据题中已知的气体 能产生白烟的是HCl和NH3或Cl2和NH3 再根据题中信息 甲烧瓶中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可知X是NH3 Y是HCl 故A项正确 A 2 导学号96656095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可以验证NH3和HCl的有关性质 实验前a b c活塞均关闭 1 若要在烧瓶 中产生 喷泉 现象 烧瓶 中不产生 喷泉 现象 其操作方法是 2 若先打开a c活塞 再挤压胶头滴管 在烧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解析 1 打开a b活塞 再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 中 由于NH3极易溶于水 使烧瓶 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烧杯中的水迅速进入烧瓶 中 形成喷泉 2 先打开a c活塞 再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 中 烧瓶 中的气压迅速减小 烧瓶 中的HCl气体会流向烧瓶 中 且与NH3化合生成NH4Cl而产生白烟 答案 1 先打开a b活塞 再挤压胶头滴管 或先挤压胶头滴管 再打开a b活塞 2 烧瓶 中导管口处产生白烟 3 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 在烧瓶 中产生 喷泉 现象 烧瓶 中不产生 喷泉 现象 其操作方法是 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双喷泉现象 其操作方法是 解析 3 在 2 基础上 若关闭a活塞 打开b活塞 烧杯中的水会迅速进入烧瓶 中 形成喷泉 若打开b活塞 不关闭a活塞 烧杯中的水便会同时进入烧瓶 和 中 形成双喷泉 答案 3 先打开a c活塞 再挤压胶头滴管 或先打开a活塞 挤压胶头滴管 再打开c活塞 片刻后 关闭a活塞 然后打开b活塞先打开a c活塞 再挤压胶头滴管 或先打开a活塞 挤压胶头滴管 再打开c活塞 片刻后 打开b活塞 3 导学号96656299如图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 某同学用烧瓶中盛不同成分的气体进行喷泉实验 请帮助分析实验后烧瓶中所得溶液的浓度 假设是在标准状况下完成实验 且溶质不扩散 1 若用HCl气体 则c HCl 2 若用NO2气体 则c HNO3 3 若用n NO2 n O2 4 1的混合气体 则c HNO3 4 若用n NO2 n O2 2 1的混合气体 则c HNO3 练后反思 喷泉实验产物的浓度计算关键是确定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后物质的量浓度 1 HCl NH3 NO2气体或它们与其他不溶于水的气体混合时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 L 1 2 当是NO2和O2的混合气体且体积比为4 1时 c HNO3 mol L 1 微点突破15常见无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无 有 机物性质 类型不同 存在各种不同的转化关系 但也有许多不同类别物质存在相类似的转化关系 比较常见的有 1 直线型连续转化关系 2 交叉型转化 3 三角型转化 题组巩固 1 下表各组物质中 物质之间不可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C X Y Z 解析 Al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是NaAlO2和H2 不可能生成Al OH 3 2 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可以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C 3 导学号96656096已知A B C D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 且A B 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部分反应中的H2O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若A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D是生产 生活中用量最大 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 加热蒸干B的溶液不能得到B 则B的化学式是 工业上制取A的离子方程式为 解析 1 氯气常用于自来水消毒 则A为Cl2 铁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单质 D是铁 则B为FeCl3 C是FeCl2 答案 1 FeCl32Cl 2H2O2OH Cl2 H2 2 若A是一种碱性气体 常用作制冷剂 B是汽车尾气之一 遇空气会变色 则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3 若D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 B有两性 则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是 解析 2 碱性气体为NH3 汽车尾气中遇空气会变色的气体是NO 3 常见的两性物质是Al2O3和Al OH 3 D C分别为NaOH和NaAlO2 故B为Al OH 3 4 若A C D都是常见气体 C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则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同学将搜集到的一定量的酸雨保存在密闭容器中 每隔一定时间测酸雨的pH 发现在起始一段时间内 酸雨的pH呈减小趋势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解析 4 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是SO2 A与SO2均含有硫元素 且两者反应生成B 故A为H2S B为S 酸雨的主要成分是H2SO3 在放置过程中被氧化为H2SO4 酸性增强 真题体验感悟考法 明确考向 考向一氮的循环及绿色化学1 2017 全国 卷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PM2 5是指粒径不大于2 5 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 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 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解析 燃煤中加入CaO的目的是除S 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但不能减少CO2的排放 故C错误 C 2 2015 北京卷 8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 如图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氮元素均被氧化B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 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 碳 氢 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解析 人工固氮时 N2NH3过程中氮元素由0价变为 3价 被还原 A 考向二硝酸的性质3 2017 北京卷 12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D A 由 中的红棕色气体 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B 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 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C 由 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 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 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4 2015 全国 卷 7 我国清代 本草纲目拾遗 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 其中 强水 条目下写道 性最烈 能蚀五金 其水甚强 五金八石皆能穿滴 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 强水 是指 A 氨水B 硝酸C 醋D 卤水 B 解析 根据题述信息 可知 强水 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 四个选项只有硝酸符合 故选B 5 2015 北京卷 12 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 2NO O22NO2B 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 阻止Fe进一步反应C 对比 中现象 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D 针对 中现象 在Fe Cu之间连接电流计 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C 解析 稀硝酸与铁反应生成NO NO在空气中氧化为NO2 故A项正确 浓硝酸能使铁钝化 B项正确 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C项错误 构成原电池后可以根据电流的方向判断正 负极 从而判断Fe是否被氧化 D项正确 考向三氨气及铵盐的性质 制备及检验6 2016 全国 卷 26 氮的氧化物 NOx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 氨气的制备 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 选择上图中的装置 其连接顺序为 发生装置 按气流方向 用小写字母表示 2 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 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 充入NO2 两端用夹子K1 K2夹好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答案 2 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 8NH3 6NO27N2 12H2O 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 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 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