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全一册教案 语文A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63813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全一册教案 语文A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全一册教案 语文A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全一册教案 语文A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全一册教案 语文A版1、识字与写字(1) 对学习汉字有深厚的兴趣,养成独立识字习惯 。(2) 全册要求会认174个字,11个多音字,会写字178个。(3) 利用识字方法,培养独立识字的习惯。1、 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注意指导默读,边读边思考,对重点句段要加深理解。(3)精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义,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4)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全册的教学目标3、习作(写话)(1)学会观察生活,丰富见闻,珍视个人感受, (2)展开 想象,写想象作文。 (3)根据需要使用标点符号。4、口语交际(1)乐于参与讨论。发展意见。(2)表达有条理,语调适当。5、综合性学习(1)对身边的关注问题或电视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2)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习作(写话)教学计划序号周次习作的题目或范围训练形式主要的内容结合的课文片断练习预定活动13我喜欢的一处景物习作按游览顺序描述“天涯”踏浪风景指导25难忘的中秋节习作内容具体写出感受中秋节赏月片断39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想象习作想象有趣具体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想象410如何面对困难讨论习作重点突出高原洗车兵心得512我的资料卡搜集习作具体完整石榴又红了自我介绍614我敬佩的一个人口语习作典型事物狼牙山五壮士心理描写716续编皮皮鲁的风筝续写想象有趣皮皮鲁的风筝想象818介绍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习作有代表性三国演义人物景象芳山镇小学 五 年级语文学科第( 一)单元教学计划 主备教师 、 教学内容本单元围绕“享受美景,感受生活”编排三篇课文和一个乐园。教学目标. 本单元会认个字,会写个字。. 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阅读感悟,掌握表达顺序。单元反思课 时 教 学 计 划 主备人:课 题1、想当一棵树课 型精读课时分配2教 材分 析这是一首篇幅短小但意蕴深刻的现代诗。诗歌通过对大树“沉默”“姿态”“雅量”和 “幽默”特点的概括捕述,抒写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诗歌语言洗练,节奏抑扬鲜明。教 学目 标1主要通过自学认识“炙、丫”,掌握会写字“雅、炙、丫、适、幽”。注意积累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沉默”“姿态”“雅量”“幽默”分别捕述了树和人的哪些品质,体会“心里想着树,自己就会像树,天天向上,长高长大”含着的意思。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趣,在对自然的观察、体会与思考中,感悟自然。教 学重 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 学难 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趣,在对自然的观察、体会与思考中,感悟自然。教 学准 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一、明确目标、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2、展示目标,解读目标二、自主学习、探究问题 (一)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本课生字。 2、找出重点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再读课文,理清脉路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谈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三)精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1听歌后讨论自己知道了什么。2说说自己读了题目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学生自己读课文,圈画出生字,生词自己学会。两三名学生读课文。注意“雅”和 “丫”的读音。 找出好词,好句。组内汇报交流。(分别读生字,生词),了解主要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1、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沉默”“姿态”“雅量”“幽默”以及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谈自己的理解。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找到的诗文,与课文想当一棵树比较有什么不同。3引导感悟想当一棵树等诗文带给我们的启发。三、展示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汇报 2、学生评价 3、教师点拨四、课堂检测,知识反馈五、课堂总结,评价反思六、布置作业谈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如树具有 “沉默”“姿态”“雅量”“幽默”的特点。说说自己找到的诗文和想当一棵树的异同。 各组选派代表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学生自主完成检测,师生评价。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 1想当一棵树想当想当想当还要教学反思 课 时 教 学 计 划 主备人: 课 题2 美丽的“三潭印月”课 型精读课时分配2教 材分 析这篇文章,共有五个自然段。作者首先从杭州的西湖讲起,告诉人们在西湖的中央有一个引入注目的、“人间仙境”般的小岛,传说是苏轼发动百姓挖湖蓄水、筑堤筑岛而成。湖水深的地方还立塔做了标记。接着介绍三个石塔的别致造型。最后说明“三潭印月”名字的由来,并描绘了“三潭印月”天堂般的美景。教 学目 标1主要通过自学认识“杭、阁、储、灌、镂、朦、胧”,掌握会写字“杭、繁、阁、储、灌、堤、范、辉”。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注意积累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课文中设问、反问句的作用。3理解课文内容,热爱自然和文化景观,愿意了解景观中的文化故事,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教 学重 点理解,积累词语。教 学难 点 体会设问,反问的作用。教 学准 备 卡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一、明确目标、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2、展示目标,解读目标二、自主学习、探究问题 (一)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本课生字。 2、找出重点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再读课文,理清脉路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自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三潭印月”这一景点都告诉了我们些什么(三)精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1学生谈自己去过的风景名胜。 。2让游览过西湖或对西湖有兴趣的同学谈自己了解的西湖美景“三潭印月”。 学生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自读课文。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 学生自己读课文,圈画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再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三潭印月”告诉了我们什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1、下面谁能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或者把你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家?2、比较问句的不同形式和各自的作用。湖心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小岛呢?相传为什么叫“三潭印月”呢?因为这不就是人间天堂吗?三、展示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汇报 2、学生评价 3、教师点拨四、课堂检测,知识反馈五、课堂总结,评价反思六、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讲述自己喜欢的景物或故事。2尝试运用设问、反问的表达方式再次介绍景物。(由于学生接触课文的时间井不长所以学生如果介绍不是很生动可以在第二课时继续提高) 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两点:第一,自己也选择喜欢的一个身份,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第二,对于学生的语文活动教师要引导大家客观欣赏评议,以促使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共同提高板书设计 2.美丽的”三潭印月” 人间仙境 西湖 挖湖筑岛 造型别致人间天堂教学反思课 时 教 学 计 划 主备人: 课 题“天涯”踏浪课 型选读课时分配1教 材分 析本文作者以游览顺序为线索,将见闻与所思、所感巧妙结合起来,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教 学目 标.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有关词语并注意积累。.理解课文,喜欢阅读有关风景名胜的介绍或游记。教 学重 点理解,积累词语。教 学难 点 理解课文内容。教 学准 备 卡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一、明确目标、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2、展示目标,解读目标二、自主学习、探究问题 (一)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本课生字。 2、找出重点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再读课文,理清脉路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学生谈自己去过的风景名胜。学生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1、自读课文 圈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学会。2、说说作者笔下的“天涯海角”那些地方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 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自主交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三)精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1. 了解地“天涯海角”2“天涯海角”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三、展示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汇报 2、学生评价 3、教师点拨四、课堂检测,知识反馈五、课堂总结,评价反思六、布置作业要点参照关键词:风景:海洋、天空、渔帆游人:寻找、题刻、拾贝巨石:天涯、南天一柱 各组选派代表汇报,其他学生注意倾听,评价。我:感叹浮想联翩学生独立完成,大家评议。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会什么?板书设计“天涯”踏浪喜爱 赞美教学反思 课 时 教 学 计 划 主备人: 课 题语文乐园一课 型基础训练课时分配1、2教 材分 析本节课安排了四项内容:自主阅读 语文故事 词语超市 金钥匙教 学目 标1、对本单元的词语进行归类复习与巩固,积累词语。2、学习比喻句,学会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事物描写生动。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4、学习苏东坡“灵隐题联”的故事,以灵隐题联为依托,开展“趣味语文故事会”.5、自主阅读记景抒情散文落叶,懂得奉献、给予可以让生命变得温馨、美丽而精彩教 学重 点对本单元的词语进行归类复习与巩固,积累词语教 学难 点学习比喻句,学会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事物描写生动。教 学准 备小黑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一、明确目标,导入新课1、交代学习语文乐园一2、展示目标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词语超市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了解词义,查字典、词典2、金钥匙 (1)出示句子,读一读 (2)观察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3)口头造句 学生阅读目标: 出示小黑板明确学习内容: 词语超市,习作练习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究:运用比喻来描述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具体,并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3、语文故事 (1)自读短文,思考:故事讲了什么?苏东坡是什么时代的文人?有关苏东坡的其他文学故事你有没有读过?(2)小组内交流讨论。4、自主阅读 (1)出示阅读提示 (2)自主阅读,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三、展示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汇报 2、学生评价 3、教师点拨四、课堂检测,知识反馈五、课堂总结,评价反思六、布置作业自渎课文可出声朗读小组讨论回答这个故事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无止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做一个谦虚谨慎,勤奋好学的人。合作交流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前面展示交流评价(1)确定观察点,有顺序地写(2)抓住重点,有重点的描写,运用修辞,合理想象板书设计语文乐园一一、灵隐题联 苏东坡二、落叶 奉献教学反思课 时 教 学 计 划 主备人: 课 题语文乐园一课 型作文指导、讲评课时分配3、4教 材分 析结合“语文生活”完成一篇题为“我喜欢的一处风景”的习作。本次作文评改活动评改学生上次的习作。教 学目 标1、能有顺序地观察、描写一处景物,培养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力。2、通过学习例文,要求学生掌握生动、具体描写景物的方法。3、掌握评改方法,会评改自己和他人的作文。4、培养写作能力。5、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教 学重 点能有顺序地观察、描写一处景物。评改方法教 学难 点掌握生动、具体描写景物的方法。掌握方法教 学准 备小黑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一、创设情境 呈现目标1、导入:2、交代目标二、合作探究 学会新知自学提纲:1、回顾一下,你最喜欢的一处风景在哪里?2、你看到的景物什么样?和哪的景物有联系、相似之处?3、关于景物有怎样的故事或传说?4、关于景物前人有哪些描述?5、从景物的历史、现实中你有怎样的感悟感想?三、交流展示 适度评价1、学生展示自学结果2、组织学生评价 展示目标(1) 描写自己喜欢的一处风景 (2) 抓住景物特点,写出感受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写景一定抓住景物的特征,突出令人喜欢之处。展示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四、强化训练 反馈矫正1、提示写作内容2、提示学生抄写格式3、学生写作五、修改作文(一)自学提纲:1、读自己要修改的作文2、内容是否符合要求。3、修改作文中的字、词、句、标点(二)交流展示 适度评价1、读修改后的作文2、恰当的评价自己的作文3、组织学生评价四、强化训练 反馈矫正1、学生互评作文2、读典型作文3、把修改好的作文写在作文本上五、总结评价 体验收获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主完成习作描写自己喜欢的一处风景,内容完整,语句通顺。学生自己读作文自己修改作文同学互评指名读作文学生评价学生互评作文以同桌为单位板书设计语文乐园一1、内容是否符合要求。2、字、词、句、标点教学反思课 时 教 学 计 划 主备人: 课 题3、古诗二首课 型精读课时分配2教 材分 析宿石邑山中诗一首七绝,描绘了石邑山变幻多彩的迷人景色。望洞庭是一首七绝,描绘了洞庭湖变幻多彩的迷人景色。教 学目 标1. 通过自学认识“禹、锡、”,掌握会写字“禹、锡、谭、螺”。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 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教 学重 点朗读,背诵古诗教 学难 点 感受诗句意思教 学准 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 一:明确目标,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2,展示目标二:自主学习,探究问题 1,初读古诗,扫清字音障碍 2,再读古诗,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意,想一想诗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细读古诗,理解感悟 1,再读古诗,体会暂,飞在文中有如何妙用 。 2,诗中所运用的比喻句,把什麽比作什么? 3,诗中表达了诗人的怎样思想感情?学生读目标理解目标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生齐读分组朗读思考问题宿石邑山中这首诗绝以精炼的笔触,描绘了石邑山中变幻多姿的迷人景色。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三,展示交流,师生评议1,小组汇报2,学生评议3,教师点拨四,达标检测五,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出望晚湖面的平静。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展示收获: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句的优美。体会了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古诗二首宿石邑山中望洞庭教学反思芳山镇小学 五 年级数学学科学期教学计划 主备教师 本册教材总体分析 (一)教学内容 1、小数除法 5、分数的意义2、轴对称和平移 6、组合图形的面积3、倍数与因数 数学好玩 整理与复习 7、可能性4、多边形的面积 总复习(二)教学目标数与代数1、倍数、因数、质数、合数2、分数的再认识及比较大小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4、小数除法5、小数的混合运算图形与几何1、比较图形的面积2、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3、简单组合图形面积4、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估计5、平方千米、公顷的认识6、平移、轴对称的再认识本册教材总体分析 7、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后的图形和轴对称图形8、欣赏与设计统计与概率1、进一步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2、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初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数学好玩1、设计秋游方案2、图形中的规律3、尝试与猜测(三)教学重点1、能正确计算小数除法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难点1、经历倍数与因数、质数与合数的认识过程,知道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并能作出相应判断2、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芳山镇小学 五 年级语文学科第( 一 )单元教学计划 主备教师 、 本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结合在生活中应用元角分的经验、直观图、整数除法中的知识基础等,理解计算方法的算理。2、能运用小数除法的知识,寻找合理的运算途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有条理的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发展应用意识。3、能正确计算小数除法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估算判断小数乘除法结果的合理性,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会求积、商的近似值。了解循环小数。在小数除法的学习活动中养成检验、反思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 学 重 点教 学 难 点能正确计算小数除法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理解计算方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小数除法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已学过的相关内容:1、除数是两位数的整数除法。2、商不变的规律。3、小数意义、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法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1、分数加减法。2、分数乘除法。3、分数混合运算单 元 教 材 分 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它是根据整数除法迁移过来的,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将其转化为整数除法,体现了转化的思想。学生需要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增进对运算率的理解,提高应用四则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用四则五入法求积、商的近似值,了解除数大于一或小于一或接近一时,商和被除数的关系。学生要能用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并能举例说明估算在现实生活和数学学习的重要作用。课 时 教 学 计 划 主备人: 课 题精打细算课 型新授课课时分配1教 材分 析本节课的内容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主要研究小数除以整数,除到被除数末尾没余数,商不补“0”的各种情况。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探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教 学目 标1、借助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经历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算法的过程,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发展推理能力2、能正确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教 学重 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竖式计算中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教 学难 点竖式计算中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为什么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教 学准 备小黑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一、明确目标,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2、导入新课3、明确目标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根据自学提纲自学教材2页,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1、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什么?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2、独立思考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口算抢答18 6 45 5115 5 136 2195 3 204是、 4学生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根据主题图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借助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探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算理说一说算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2、 3、用竖式计算,说一说每步的意思呢?3、 4、乙商店牛奶每袋多少元?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5、小组内各自交流自己的想法三、展示交流1、分组汇报2、学生评价3、教师点拨、指导四、课堂检测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 数学书3页3、4题3.学生讨论回答:竖式中“15” 的数值(1.5元就是15角,15个0.1)的理解;商的小数部分“3”的数值的理解(3是3角,表示3个0.1)商的小数点位置的问题4.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进一步熟悉除数是整体的小数除法而计算方法。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小组内评价 板书设计 精打细算 11.5元=115角 15角5=3角=0.3元11.5元=10元+15元 2元+0.3元=2.3元1.5元=15角 所以,11.55=2.3(元)教学反思课 时 教 学 计 划 主备人: 课 题打扫卫生课 型新授课课时分配1教 材分 析本节课的内容是进一步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主要研究小数除以整数,除到被除数末尾有余数需要添0继续除,以及商需要补0的情况教 学目 标1、借助已有知识,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结合元、角、分的北京理解在余数、商中补0的意义2、能正确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小数除法的估算,认识数学的价值教 学重 点能正确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 学难 点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小数除法的估算,认识数学的价值教 学准 备小黑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一、明确目标,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2、导入新课3、明确目标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根据自学提纲自学教材12页,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1、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什么?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2、独立思考买6把笤帚共花了18.9元,每把笤帚多少元?3、怎样继续算下去呢?4、买4个簸箕共花了多少元?口算抢答355 54 6189 9 26 4 186 6 243 3 学生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根据主题图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借助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探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算理理解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先估算,再列式计算,说一说怎么算的?4、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5、 5、小组内各自交流自己的想法三、展示交流1、分组汇报2、学生评价3、教师点拨、指导四、课堂检测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6、 数学书5、6页2、3题理解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小组内评价学生汇报,自己总结。 如:竖式中“30”的数值(3角就是30分,30个0.01)的理解。明确添“0”继续,除F的道理。学生应明确:第一步是得到商的整数部分后,出现余数该怎么办;第二步补0 把余数2看成20个0.1;第三步是把24转化成204.其中20表示20个0.1.从而解决整数除法中含有余数的问题。强调小数点的作用。板书设计打扫卫生18.9元=18元+0.9元 186=3元0.9元=90分 906=15分=0.15元3+0.15=3.15元 教学反思课 时 教 学 计 划 主备人: 课 题试一试课 型新授课课时分配2教 材分 析本节课主要研究整数除法中含有余数,能够继续除的问题教 学目 标能正确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 学重 点能够运用整数除法中含有余数,能够继续除的问题教 学难 点能够运用整数除法中含有余数,能够继续除的问题教 学准 备小黑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一、明确目标,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2、导入新课3、明确目标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根据自学提纲自学教材13页,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1、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什么?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2、霸王龙玩具每盒12个,共12.6元,平均每个多少元?3、剑龙玩具每盒24个,共18元,平均每个多少元?4、小组内各自交流自己的想法口算抢答36 4 81 9 135 5 240 848 5 89 9学生读目标,明确学生任务根据主题图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借助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探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算理先估一估,列出等式,独立解决。明确:商的十位不够商,用“0”占位的问题,会说算理。理解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明确:个位不够商时 商的整数部分是“0”的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三、展示交流1、分组汇报2、学生评价3、教师点拨、指导四、课堂检测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7、 数学书6页5、6题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总结计算方法。被除数小于除数的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试商呈梯形(计算,改错,应用题等)学生自己总结,算理。板书设计试一试12.612=1.05(元) 18 24=0.75(元)教学反思课 时 教 学 计 划 主备人: 课 题谁打电话的时间长课 型新授课课时分配1教 材分 析本节课的内容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和商不变的规律,探究计算道理。教 学目 标1、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2、能正确进行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初步养成乐于反思的学习习惯。3、结合具体情景,认识数学的价值,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 学重 点能正确进行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初步养成乐于反思的学习习惯。教 学难 点结合具体情景,认识数学的价值,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 学准 备小黑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一、明确目标,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2、导入新课3、明确目标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根据自学提纲自学教材13页,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1、 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什么?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2、 自主学习笑笑打电话的时间是多少分?学生口答教者口述出示小黑板32 5 4 250.63 9 7.79 95阅读教材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可能出现的两种思路?讨论探究学生回答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圈一圈,并用竖式计算与同伴进行交流4,淘气打电话的时间是多少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用?标出来。三,展示交流1, 小组汇报2, .学生评议3, 教师点拨四,课堂检测五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布置作业 学生抢答:一种是将元转化成角,另一种是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自主学习解决: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用语言描述这个问题。小组内评议学生各抒己见。自主学习练习册第2页第4 5小题板书设计谁打的电话时间长笑笑打电话的时间淘气打电话的时间教学反思课 时 教 学 计 划 主备人: 李 翠 莲 课 题练习一课 型复习课课时分配1教 材分 析练习一共10道题,目的在于在新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算式的 实际含义。教 学目 标再次帮助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教 学重 点利用除法竖式进行计算教 学难 点再次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之间的关系,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 学准 备小黑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一、 明确目标,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2、导入新课3、明确目标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主学习教材10页,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知道了什么?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3、为什么可以把除数转化为整数?4、用数字计算联系小数除法为什么要进行验算210.7=( ) 7364.8=360()30.15=()()0.40.02=( )( )练习时,先让学生尝试独立解题,再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学生自主思考,再小组讨论。注意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再联系计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5、小组内各自交流自己的想法三,展示交流1、小组汇报2、.学生评议3、教师点拨四,课堂检测五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布置作业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组内评议 通过计算两组题,学生可能发现“除数大于1,商比被除数小;除数小于1商比被除数大” 学生归纳:被除数不遍、变,除数缩小到原来的1/10,商扩大到原来的10倍;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商缩小到原来1/10规律。板书设计练习一4.21.2 4.20.12 0.162.5 0.160.2590分=( )时 0.35t=( )kg370cm=( )dm 教学反思课 时 教 学 计 划 主备人: 课 题人民币兑换课 型新授课课时分配1教 材分 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求积、商的近似值、商的近似值。探索被除数与商之间的关系是如何与除数和1之间的 大小关系对应的。教 学目 标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能按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教 学重 点能按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教 学难 点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教 学准 备小黑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一、明确目标,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2、导入新课3、明确目标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根据自学提纲自学教材12页,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3、 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什么?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回答教者口述学生读目标能按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学生先自学再合作交流当求出若干个小数的积或商后,不需要保留那么多的小数位数时,只要根据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即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4,美国小朋友玛丽给笑笑寄来一本故事书,折合人民币多少元?5,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可兑换多少美元?三、展示交流1、分组汇报2、学生评价3、教师点拨、指导四、课堂检测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8、 数学14页5、6题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合作探究一.列出算式,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二、是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小组内评价体会当被除数不变除数大于(或小于)时,对同一个除数相除的次数增多,商变化的情况。板书设计人民币兑换600元人民币可兑换多少美元5000元人民币能兑换多少港元教学反思芳山镇小学 年级英语学科学期教学计划 主备教师 本册教材总体分析 (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总体分析 (三)教学重点(四)教学难点附送: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9)教案1 苏教版课 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九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3、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4、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要专注、认真。训练学生查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实际问题。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教学难点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资源课件教时安排两课时预习设计第 一 教 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复备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一、故事导入。1、老师想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明白了什么。2、故事:从前,有人叫汪得净的人,非常喜欢读书,而且态度很认真,分析起他人的文章来头头是道,朋友们都很佩服。他有一个缺点,就是懒得动笔墨,不愿写读书笔记。有一次,他看到一首诗,认为写得特别好,就认认真真地研究了一番,把这首诗记在脑子里,准备适当的时候介绍给朋友。一天,朋友来看他,他就,两人月前读过一首咏虎的诗,虽然只有四句,却把老虎写活了朋友请他说出来听听,他想了想,说:“第一句好像是什么什么虎,第二句大概是什么什么苦。”朋友不满地说:“既然前两句忘了,就说后两句吧。”他抬起头,来回踱着方步,好半天才说:“第三句真是忘了,好在第四句记得明白些,是狠得很的意思。”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3、学生说说听了故事后明白了什么。4、引导学生谈谈读书笔记的重要性。5、小结:读书做笔记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积累资料,因此,我们应当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指导观察,适当讲解做笔记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一页的图。上面一幅图上的同学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老师在干什么?说说黑板上写了些什么。“不动笔墨不读书”什么意思?下面一幅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圆形特写图上有什么?这告诉我们,读书做笔记要准备好哪些东西?2、指导观察第2页和第3页的通版图。第2页上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第3页下面的图上画的是什么?看了这幅图,你明白了什么?第2页和第3页的读书笔记,分别是读后感和摘抄。3、讲授做读书笔记常用的方法。摘抄。编写提纲。写读后感。四、及时训练、当堂达标引导学生谈谈收获。五、总结提升、适当拓展:怎样做读书笔记 积累资料的方法人各有异。但最基本和常用的,莫过于做笔记。笔记可不拘体例。不限长短,内容庞杂,形式多样。然而主要是这样四种方式: 摘录式 提要式 心得式 索引式作业设计读一本书尝试用学过的方法做读书笔记。板书设计摘录式 提要式心得式索引式第 二 教 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2、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教学准备准备一些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教学过程复备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一、看图揭题,了解使用工具书的意义。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他手里拿的是什么。2、启发: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不可能门门知识都精通。要学习各种知识,就离不开书本和老师,工具书就是我们不说话的老师。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指导看图,教给学生一些常识。1、先观察P4的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工具书,自己现在有哪些工具书,还准备购买什么工具书,框内中间两幅小图上画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告诉:购买、借阅工具书应去书店或图书馆专门的柜台或书架选择,借阅图书时应保持安静。要先确定自己需要的工具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