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六上登上月球课堂实录 一、教材分析: 月球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已经研究过月相的成因,对月球已经有了大体的了解,同时通过认识地球、太阳等天体,对于认识月球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方法迁移和能力储备。“登上月球”以认识月球的概貌为依托,以信息资料的搜集、交流和共享为主要认知手段,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提炼信息、加工信息、生成信息的能力。教科书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展现了学生了解月球、探究月球、“登上月球”的科学探索过程,既呵护和保持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科学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探索未来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会查阅书刊、网络及其他信息源,能抓住关键信息,会提炼有用信息,能创生新的信息;能大胆想象;能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探究月球外部条件之间的联系。2、在搜集资料中合作,在交流资料中互动,在研究资料中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乐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科学探究中的问题。3、认识月球的概貌。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发探究师: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它是那么美丽,那么富有生命,将来有一天,如果人类要到另一个星球上去居住的话,你首先想到的会是哪个星球?生:月球(木星、金星)师:老师也想到月球上去居住。(板书:月球)那到目前为止,你对月球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师:看来月球不愧是地球的邻居,我们已经不那么陌生了。你还想了解月球的哪些情况呢?生回答,师板书:(1) 月球是什么形状?(2) 月球离地球有多远?(3) 月球上有什么?(4) 月球上有引力吗?(5) 月球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是多少?(6) 月球上有生命吗?【二】整理信息,自主探究(一)月球的基本情况师:下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生:查资料、请教别人。师:查资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老师再提示一下:不仅要会查资料,还要会分析、整理资料,可以在资料上圈一圈、划一划啦,同时还可以把你的一些新发现记下来。课前我们已经搜集了这方面的资料,小组伙伴一齐动手,给你3分钟时间,看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资料,解决问题。师:时间到了。哪个小组先来交流?生:我们通过查资料,知道月球是一个球体,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还知道月球距离地球约38.4万千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师:(板书:球体 49个 38.4万千米)同学们能想象出38.4万千米有多远吗?打个比方吧,假如地月之间有一座桥,我们从现在出发,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步行到月球,昼夜不停的走,算一算一天能走多少千米?生:120千米。师:一年呢?生算:43800千米。师:再算一算大约几年能到达月球?生动笔算:大约需要9年。师:啊,9年呀!那到达月球时我们都变成漂亮的大姑娘,帅气的小伙子了。如果再接着返回的话,一共需要几年啊?生:18年!师:看来38.4万千米确实是一个天文数字。接着交流。生:我们了解到月球上的温差很大,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120摄氏度以上,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180摄氏度以下。 师:(板书:180 120)我们这里夏天热不热?生齐答:热。师:但我们这里夏天的最高温度也只有30几度,但是月球白天最高温度可达到120摄氏度,比刚烧开的水的温度还要高。想一想,如果到了月球将是什么感觉?再想一想,冬天我们穿着保暖内衣,羽绒服,烤着火炉,还感觉很冷,那时的温度也就是零下十几度,可是在月球的黑夜里,最低温度能降到零下180摄氏度。那又是一种什么感觉?师:哪个小组接着交流?生:我们还了解到,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高山,阴暗的部分是平原,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没有生物;月球上的引力比地球小得多,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师(板书:六分之一):同学们起立,下面我们来跳一跳感受一下地球的引力。生齐跳。师:假如刚才这一跳是在月球上,想象一下,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能模仿一下吗?生模仿:就像电视里的慢镜头。师:刚才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只用了短短几分钟,就对月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但这些知识的获取却是来之不易的,可以说,人类对月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历程,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历程吧。(二)人类登月的历程师:从遥远的古代开始,人类就对月球感兴趣,幻想着有朝一日能登上月球。但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很不发达,这个愿望一时难以实现,所以就编了好多关于月球的传说,你都知道哪些有关月球的传说?生: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月亮之子,月亮女神师;谁能给大家讲一个?生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师:这些传说表现出人类对月球的美好向往。正是这种向往,激励着人类对月球的执着的探索。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你知道是谁开创了人类对月球进行科学探索的先河的吗?谁搜集到了这方面的资料?生: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开创了人类对月球进行科学探索的先河。1610年,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在这以后,天文学家不断用更大的天文望远镜进行观察,但只是停留在观察月球向着地球的一面,并没有看到月球的整体面貌。 师:虽然用望远镜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但却让我们开始对月球有了清楚而正确的认识。哪何时人类了解了月球的全貌?谁哪儿有这方面的资料?生:1959年,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发射了月球探测卫星,飞过月球的背面,对月球进行拍摄,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师:(出示月球图片)老师这儿搜集到了一张卫星拍摄的月球图片。师:那人类何时正式登上月球,实现了千百年来的飞天梦?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生: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等三人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的登上了月球,并进行实地考察,带回来岩石和土的标本,获得了大量珍贵的资料。从此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师: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吧。(播放录像)这就是乘坐阿波罗11号的三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奥尔德林。这就是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那一个瞬间。当阿姆斯特朗从登月舱的9级扶梯下到最后第二级时,他放下了一台电视摄像机,通过无线电波,地球上的亿万双眼睛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他的大靴子,接着,他的另一只脚也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时,他停下来,对着摄像机说:“这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说,却是一大步!”至此,人类正式登上了月球!(板书:登上)师:虽然这一瞬间已经过去40多年了,但我还是想提议,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向阿姆斯特朗、向整个人类表示祝贺!生热烈鼓掌。师:回顾刚才这个漫长的登月历程,你有什么感想?生谈感想。师:如今,我国十万航天人,用了三年时间研制的“嫦娥一号”卫星已经于xx年10月奔向月球,让“嫦娥奔月”这一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变成了现实。关于中国的航天情况,你还知道哪些?生谈。师: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嫦娥工程”的探月计划。(出示78页资料卡)指名阅读。【三】自由活动:“徒步地月之旅”师:想不想亲自登上月球去看看?生异口同声:想。师(故作看表状):这样吧,这节课还有一段时间,老师决定了,带领你们来一次“徒步地月之旅”!怎么,不相信?要对自己有信心吗!好,请大家闭上眼睛,千万不要睁开眼睛,看我们能不能到达月球。(播放轻音乐,缓缓叙述)来,准备,好,出发!我们踏上地月之桥,走啊,走啊,走啊,走啊,穿过美丽蓝天,又穿过重重白云,走啊,走啊,又走啊,走啊,哎呀,怎么这么远啊?不要心急吗,要有耐心。再走啊,走啊,走啊,走啊,终于,有一天,啊,到了!我们到月球上了!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么和我们居住的地球完全不一样啊?来,跳一跳什么感觉?再大声地喊几声,能听到吗?来一趟不容易,我们到处去转一转吧,看看月球表面有什么。哎呀,差一点绊倒,怎么回事?噢,原来是环形山啊。好了,该看的都看了,时间也不早了,该回去了。来,再踏上地月之桥,再穿过美丽蓝天和重重白云,又不知走了多久,好了,到家了!睁开眼睛吧!师:同学们,地月之旅快乐吗?可惜有很多人都没有去,能不能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说给他们听听?生:我太高兴了!我到了月球上一跳,哎呀,我一跳三尺高,就像孙悟空一样飞了起来。我还看到了环形山呢!生:月球离我们太远了。我走啊走啊,呵,我都不知道我多少岁了。 师:说得太棒了!希望有一天我们能真正到月球上去旅行,也希望有一天我们能真正成为月球上的居民,到那时,老师和你们做邻居,好不好?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科学课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获得,还应该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能力。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以认识月球的概貌为依托,以信息资料的搜集、交流和共享为主要认知手段,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提炼信息、加工信息、生成信息的能力。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也尽量做到了最大限度的“放手”,事实也证明学生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月球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已经研究过月相的成因,对月球已经有了大体的了解,同时通过认识地球、太阳等天体,对于认识月球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方法迁移和能力储备。因此,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会抓住关键信息,会提炼有用信息,并能生成新的信息,从而培养学生整理和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了解月球、探究月球之后,我又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关于人类登月历程方面的资料,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不断逼近真理、完善认识的过程;最后,我又通过生动形象的“徒步地月之旅”,既加深和巩固了学生对月球的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大胆想象能力和对科学的探究欲望。从课堂教学实践来看,达到了预定的教学设想。我觉得本节课还有一处不足,就是在向学生介绍中国航天方面的知识时,由于没有想到学生的兴趣会如此之高,而在这方面课前准备做得又不够,从而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爱科学、学科学教育的机会,希望在以后的科学教学中能以此为戒。 平度市古岘小学 姜淑娟附送: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六上细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细菌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2. 使学生了解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3.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和生命活动的特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细菌在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教具准备:显微镜,三种类型的细菌的永久涂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观察,讲述与谈话相结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出示醋和小孩得痢疾的图片)师:哪位同学闻一闻这是什么调味料 再看看图片上的小孩怎么会得痢疾 生:是醋;小孩的痢疾是由细菌引起的.师:一提起细菌,许多同学会立刻想到细菌可使人患病,使食物腐败变质.想到这些,许多人都会皱起眉头,心里感到害怕甚至于很讨厌细菌.事实果真全都如此吗 的确,细菌无处不在,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怎样才能观察到细菌呢下面请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玻片标本.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由演示实验入手,发挥高倍显微镜的作用,巡视并注意指导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对显微镜使用方法不熟练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师:通过显微镜的观察你发现了细菌有几种形态 生:细菌的形态有圆球状的,杆(棒)状的,螺旋(弯曲)状的.师:从形态上看,细菌可以分为三种:球菌,杆菌,螺旋菌.师:是单细胞的还是多细胞的 生:是单细胞.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过的植物细胞在结构是什么样的 生: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师:你所观察到的细菌有细胞核吗 生:没有.生:有细胞核但不完整.(使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的结构图,观察比较得出细菌的结构,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一个不成形的细胞核.有些有鞭毛,有的有荚膜,有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有保护作用.)(拿出一小碗馊米饭让前排的学生闻)师:谁知道米饭为什么会变味 估计夏季在室温下米饭多长时间会变味 生:因为米饭中有细菌,细菌繁殖速度快.一天的时间米饭会变味.师:同学们再想一想,那么,细菌为何会生活在米饭中 生:因为米饭有营养.生:因为米饭里有糖.生:因为细菌也是生物,也要吃食物,也要消化.师:米饭变馊是细菌作用繁殖的结果.大家想想,植物细胞的数目是怎样增多的 生:细胞分裂.师:细菌的细胞也可以进行细胞分裂,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通过多媒体展示细菌的横向分裂过程,如果环境条件适宜,细菌20多分钟就可以分裂一次.按照这样的速度来推算,一个细菌一昼夜可以繁殖72代,共繁殖出40多万亿亿个细菌,折合重量达4000吨.)生:现实生活中细菌能繁殖这样多吗 师:不可能.细菌的生殖对环境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等条件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外界条件不可能持续地满足细菌生殖对环境的要求.生:流行性感冒传播速度快是不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的结果 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你问得真好,说明你的思路很开阔,能把我们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生活中有许多的问题都能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所以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但我要说流行性感冒有的是由细菌引起的,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生:病毒不是细菌,冬天细菌繁殖也这么快吗 生:不快.师;同样是细菌,冬天和夏天繁殖速度为何不同呢 生:因为,细菌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生:在夏天为什么腌肉,罐头能长时间地保存 生:腌肉中盐分比较多,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腌肉可长时间的保存.罐头经过高温消毒灭菌的,而且是密封的,没有氧气细菌无法繁殖.师:我们家庭中使用的冰箱就是通过降低温度抑制细菌的繁殖,从而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师:大家回忆一下绿色植物的营养方式是什么 生:自养.师:(展示水绵图)大家想想细菌和水绵的营养方式是否一样 生:不一样,水绵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是靠摄取现成的营养来生活.师:同样是摄取营养,痢疾杆菌生活在人体肠道引起痢疾,枯草杆菌却使枯草腐烂,如果将两者的生活环境改变一下,那么它们是否还能生存 生:能,因为细菌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生:能,因为细菌适应环境能力强.师:不能,因为痢疾杆菌只能寄生在生物体内,而枯草杆菌只能寄生在死了的生物体内.师:枯草杆菌生活在动植物遗体中并获得营养,我们称之为腐生.现在,同学们总结一下细菌包括哪两种异养方式 生:寄生,腐生.师:细菌用手摸不着,用眼看不见,我们无法了解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但是同学们真的很聪明,一想到身边的有关细菌的例子,就能理解细菌的生活习性,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师:每年地球上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每时每刻都产生出大量的尸体,枯枝落叶和粪便垃圾.可是地球并没有像我们想像那样垃圾堆积如山,想一想,这些东西最终都到哪里去了呢 生:地球上一些细菌和真菌都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师:一提到细菌就感到害怕和厌烦.这种观点全面吗 生:不全面.师:现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细菌和人类的关系呢 生:细菌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比如,有些细菌能帮我们清垃圾,乳酸菌能制酸牛奶,醋酸杆菌能制醋.生:枯草杆菌能分解枯草.生:我认为细菌多数还是有害的,如,大肠杆菌能使人得肠道病,痢疾杆菌使人得痢疾,肺炎菌使人得肺炎,结核菌使人得结核病.师:既然大家各持已见,到底细菌对人类和自然界有什么意义呢不如我们把讨论留到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以我看细菌,细菌的功与过,小议细菌等为题写一篇小文章,字数不限,大家看如何 生:太好了.教学反思:本课力争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不把结论的得出,概念的形成作为唯一的目标,以提出问题,进行观察,思考,比较得出结论等活动来关注学习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尤其是要为那些羞于表达的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使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也得到相应的提高,让学生在自身的实践中实现发展性领域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