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9《重阳节的传说》导学稿 语文S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659928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9《重阳节的传说》导学稿 语文S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9《重阳节的传说》导学稿 语文S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9《重阳节的传说》导学稿 语文S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9重阳节的传说导学稿 语文S版课型:新授课(精读课) 执笔: 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预习自学初读课文,认字解词。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1)、初读课文,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2)、第二遍读课文,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其他不理解的有: 二、自合探究1、自主学习: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速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2)、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内容?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三、展示提升 1、交流 2、质疑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1、给下列字注音睦( ) 拜( ) 鹤( ) 掷( ) 妻( ) 勤( ) 瓶( ) 侵( )袭( )2、 多音字注音、组词。降 和 扎 3、比一比,再组词。妻( ) 拜( ) 勤( ) 瓶( ) 侵( ) 袭( ) 凄( ) 邦( ) 谨( ) 饼( ) 浸( ) 聋( ) 六、拓展延伸。杜甫的七律登高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课后搜集阅读。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一、预习自学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 1、自学课后会写字、会认字并会组词。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3、检查预习情况。二、自合探究1、自主学习: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桓景杀死瘟魔了吗?它是怎样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2)、桓景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画出来最使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说出体会。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三、展示提升 1、在交流中品读感悟,升华感情。2、再读一读表现桓景不怕困难、特别勇敢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和同桌交流,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质疑。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因为所以 只要就 如果就 不仅还(1)( )刘明的腿不受伤,他( )能参加这场比赛了。(2)( )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 )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3)她( )学习成绩特别好,( )经常帮助其他同学。(4)( )坚持锻炼,你的身体( )会康复。2、你喜欢桓景吗,为什么?六、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课后反思:附送: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3.一只贝(1)教案 语文S版【教材分析】一只贝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中描绘了一只贝经受痛苦、磨难、忍耐之后没有像其他的贝那样成为一只光彩夺目、色彩斑斓的贝壳,但他却孕育出了一颗珍贵的珍珠的故事。作者的语言朴素、平淡,但却不乏哲理、激情。笔下的这只贝虽然外表丑陋,但它含英咀华,它的精神令人起敬,它的际遇发人深思,因而本文也是一则思维训练和感情朗读的好教材。【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文中描绘的贝壳的漂亮,珍珠的光彩夺目都缺乏直观感受,需要老师提供图像帮助。另外,通过对第六册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进行过了“一边读一边想”和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训练,所以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以情景导入、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朗读体会、等多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并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教学目标】学会咸、拢、虹、漂等8个生字,会认涨、泽、稀等5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荣耀、稀罕、图案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通过朗读读懂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体会,有所思考。通过理解贝忍受痛苦和沙子抗争的句子,体会 “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的含义,并从中感受贝面对不幸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本着“以课标为指导,以教材为载体”的原则,制定了以下教学重点:1、感情朗读,体会贝的可怜和可敬。2、理解贝为什么可怜又可敬。 这篇课文,作者借“一只贝”的故事,寄托了自己的一种感情,表达了自己的一种思想。这种写作目的,对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把教学难点制定为:理解对比和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同学们,这是老师在海边捡回的贝壳,(出示贝壳),你们觉得它们怎样?(色彩斑斓,五颜六色、形状五花八门)再看,(出示珍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知道珍珠与贝壳有什么关系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欣赏一个故事,一个著名作家贾平凹笔下的关于贝与珍珠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观看老师出示的贝壳,回想在课文中出现的那只贝。了解作家贾平凹的事迹,并和同学交流一下有关于他的事迹。相互补充,完善有关于他的资料。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约35分钟)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本课生字、词语,借助注音或字词典读准字音。2、合作学习:(1)小组互动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相读听。(2)自由拼读所画出的词语,小组齐读,指名读。(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并利用工具书理解生词的意思。荣耀:光荣。稀罕:同 稀奇。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再次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2)你读懂了什么?(3)默读课文,结合课后“学习链接”读懂课文,画出不理解的问题,然后提出来。(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故事,想想作者借助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借助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3、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4、认真朗读课文,注意其中难懂和容易读错的字词。通过读课文,了解这只贝的生平,为什么说它是一只不幸但是又可敬的贝。贝的可怜却也正蕴含了贝的可敬之处:一、忍受折磨,二、失去荣誉,三、遭遇冷淡。这只贝,周而复始的在用自己的血与肉磨制珍珠,他没有停止努力,他从不埋怨,从不退缩,默默承受,直至磨制出稀罕的珍珠。和同学交流读不懂的问题,相互补充。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第2课时一、朗读赏析、细读感悟。(约20分钟)1再读课文,交流体会这是一只怎样的贝?同学们,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只丑陋的、可怜的、可敬的贝。2. 理解、感受贝的丑陋,激发对贝的同情(1)由上面学生谈到这是一只丑陋的贝这一内容过渡下来,引导学生关注描写贝丑陋的第三自然段。文章的哪一部分描写了贝的丑陋呢?出声地读读这个自然段,想一想,从哪能看出这是一只丑陋的贝?(2)指名读这句话,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对于贝来说,值得他们骄傲的荣誉到底是什么呢?(是美丽的外壳)会是怎样的美丽呢?能不能在文中找到描写贝壳美丽的语句?3.找出文中描写其他贝美丽的句子,并和这只贝的丑陋进行对比,找出原因,体会这其中的感情。4.体会这只贝的可怜。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并进行朗读。1.找出文中描写贝丑陋、可怜、可敬的段落,并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这只贝的情感,并想象自己如果是这只贝会有什么样的感情。2. 朗读第三段“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他不漂亮,他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他的壳内,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他;又带着棱角;他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他默默地,他说不出来。”“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3. 朗读“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旋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他们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4.阅读文章第四段,了解这是一颗什么样的石子,体会这只贝的可怜之处。语句接龙:这是一只坚强、可敬而又乐于奉献的贝,从这只贝身上,你会想到一些什么样的人?接龙说,小组说,指名说。这只用血和肉磨制着珍珠的贝正要向我诉说什么道理吗? A我们要做有用的人。 B这只贝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做人也要这样!C不幸是人生的财富。 D勇敢地面对不幸,做生活中的强者,因为,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也只有经受磨练后我们才能创造更伟大的成功! E告诉我们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风雨,又哪能见彩虹!二、 拓展延伸、总结全文。(约20分钟)1.阅读第九自然段,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出示: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 这句话中,哪个词是要我们好好品味的?(磨制)2. 磨制东西都用硬的东西来磨,用硬的东西来磨软得东西,而贝是拿软软的,嫩嫩的身体去磨石头,在磨制的过程中可能会怎样呢?(可能会出很多的血)但贝放弃过吗?停止过吗?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读。3. 你们是觉得贝更可怜还是更可敬呢?(更可敬) 4.当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为什么又找不到了呢? 回归大海,把最美的东西献给了人类,这是平凡中的伟大。同学们刚才都说得非常精彩,我相信,假如将来你们遭受了磨难,只要想起这只坚强、有毅力的贝,你也会变得坚强起来,历经风雨而见彩虹;你也一定会像这只贝一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1.阅读文章第九自然段,体会作者在那几句话中蕴含的含义更为浓重,找出其中重要的动词,加以体会其中的含义。2.再读课文,着重体会石子对贝带来的痛苦,以及贝的坚持不懈的精神。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一下自己对这段文字的理解。3.体会这只贝的可敬之处。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你知道的人,你认为有哪些人是可敬的。4.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大家,让大家来拥有最美好的事物,自己却默默无闻地消失在人群当中,这是最平凡的伟大。联系实际,思考有哪些人或者是事物是平凡而又伟大的。用下列形式造句,把认为合适的词填入下列空缺中,完成语句。即使_,他也在不停的磨制;即使_,他也在不停的磨制;即使_,他也在不停的磨制他都没有停止努力,他从不埋怨,从不退缩,默默承受,直至磨制出稀罕的珍珠。夯实学生对本文的理解,体会并学习这只贝的精神;另一方面可以检查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三、板书设计 大海里的贝被海潮送到岸边后,只剩下贝壳,孩子们捡起做饰品。一只贝 这一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因为不漂亮。孩子们发现了这只贝壳里的一颗大珍珠。四、教学反思一只贝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篇寓意深刻的哲理散文,也是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海里的贝被海浪送到岸边,只剩下美丽的贝壳,被孩子们捡起。有一只普通的贝,因为一粒沙子钻进体内,使它的壳失去光泽,逐渐破烂,被孩子们踢飞,里面却藏着一颗闪亮的大珍珠。课文内容寓意深刻,是极好的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范本。但因为内容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点难度,所以在备课时,我极力想寻找一个能让孩子们快速理解的切入点,我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如何突破: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如何体会这只贝的可怜与可敬?3、作者想借这只贝表达什么?把这几个问题作为教学重点,分两课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