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2节 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659106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2节 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8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2节 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8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2节 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一 二 一 人口爆炸 1 人口爆炸 社会学家用来描述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情况的词汇 2 人口的指数增长 世界人口的 J 形曲线增长 其特点是开始时数量较小 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 思考讨论世界每增加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为什么越来越短 提示一方面是由于生产力提高 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粮食产量增加 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另一方面是由于人口基数越来越大 三 一 二 三 二 环境的限制性1 原因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的增加 1 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 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显著地增加 2 自然资源对人口的限制 一 二 三 三 人口的合理容量1 人口容量 1 概念 在一定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 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2 特点 临界性 相对性 警戒性 2 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 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 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 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 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环境 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探究一 探究二 环境的局限性主题活动材料全球最权威的独立环保机构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 WWF 曾经发表最详尽的有关地球资源状况的报告 该报告预测 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 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出其更新能力的20 如果各国政府再不进行干预 2030年后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将会下降 结合材料探究 探究一 探究二 1 为什么环境对人口的增长具有限制性 提示环境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 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人口急剧增长 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但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2 对人口发展具有明显限制性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提示对人口发展具有明显限制性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土地资源 淡水资源 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 3 人类怎样才能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提示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 应当建立良性循环的关系 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1 环境的限制性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主要是通过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出来的 具体如图所示 探究一 探究二 2 几种主要资源的重要性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典例剖析 例题1 读有关青藏地区的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人均资源占有量动态预测表 探究一 探究二 青藏高原与全国人口素质 受教育程度 对比图 探究一 探究二 1 青藏高原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下降的原因有 人口增幅大 不合理开发使资源减少和受到破坏 资源保护意识较差 资源利用技术水平较低A B C D 2 从人口角度分析 实现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A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B 大量引进劳动力 加速资源开发利用C 适度发展生态农业 保护生态环境D 发展生态旅游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第 1 题 人均资源占有量的多少与人口数量 资源数量有关 而资源数量又受开发 保护 利用率等的影响 第 2 题 题目问的是 从人口角度 虽然选项C D说法也利于青藏高原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与题目要求不符 选项B不可取 青藏高原生态脆弱 人口容量有限 不可大量引进劳动力 答案 1 D 2 A 探究一 探究二 人口的合理容量主题活动材料一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 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规划区人口4 38亿人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最终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 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 中线130亿立方米 西线170亿立方米 建设时间需40 50年 建成后将解决700多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问题 材料二三峡工程全部竣工后 水库淹没区涉及了湖北省 重庆市21个县市区的277个乡镇1680个村6301个组 淹没城市2座 县城11座 集镇114个 需要搬迁安置移民120多万人 从1993年到2005年7月 三峡工程已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05 33万人 山东 浙江 江苏 上海 广东 四川 湖南 江西 福建 湖北 安徽等十多个省市对口支援三峡库区240多亿元资金 接收16万多名外迁移民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1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的西线工程主要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预计调水成功后 西北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可增加一个亿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提示淡水资源的增加增大了环境人口容量 2 三峡水库的建设 需要移民120多万 说明了什么 提示三峡库区由陆域变成水域 土地面积缩小 土地资源减少 三峡库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减小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1 环境承载力 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探究一 探究二 2 人口容量的特点 探究一 探究二 3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探究一 探究二 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探究一 探究二 资源贫乏并不意味着人口容量一定很小虽然资源是制约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容量还与科技发展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等有关 因此 如果该国家或地区的开放程度高 经济 技术力量强 利用外部的资源多 也可以大大提高其人口容量 日本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探究一 探究二 典例剖析 例题2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 部分 完成下列各题 1 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 社会因素B 自然因素C 经济因素D 技术因素 2 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 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第 1 题 表中所列的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 都是以气候类型为划分依据的 气候属于自然因素 第 2 题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高温多雨 气候湿热 不适合大规模的人类居住 因此现实中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人口数量 远远没有达到测算的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 答案 1 B 2 D 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 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 生态系统就会被损害 破坏乃至瓦解 无论是水环境 大气环境 土壤环境 还是城市区域 流域等都存在环境承载力的问题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 2题 1 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 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 某些部分甚至已经透支 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 土地资源 交通 科技 水资源A B C D 2 新加坡地狭人稠 以下属于对其人口容量提高有利的因素是 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 对外开放程度 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A B C D 解析第1题 自然资源是影响环境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 城市规模扩大 导致对土地 水资源过度利用 第2题 新加坡面积狭小 资源贫乏 不利于提高人口容量 生活消费水平高不利于提高人口容量 发达的科技和经济对外开放有利于提高人口容量 答案1 C2 D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 读表 完成第3 4题 3 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A 科技水平B 自然资源C 开放程度D 消费水平4 表中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 体现了人口容量的 A 警戒性B 相对性C 差异性D 临界性解析第3题 表中各地的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是根据当地年生物量来估算的 故选B 第4题 表中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 反映了环境人口容量的警戒性 答案3 B4 A 读图 完成第5 6题 5 图示地区 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A 水资源状况B 科技发展水平C 人口的文化素质D 生活消费水平6 该地区大多为热带沙漠气候 但该地区和其他热带沙漠地区相比较环境承载力大 其原因是 A 水资源丰富B 科技发展水平高C 人口的文化素质高D 石油资源丰富解析该地区的气候绝大部分属热带沙漠气候 淡水资源是限制其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但该地区储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这使得该地区比其他热带沙漠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大 答案5 A6 D 7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某地区未来人口容量最低人均消费量 材料二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材料三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 预计20年后 该地区人口达到1亿 进入人口的高峰期 同时 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 预计减少133万公顷 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233万公顷 考虑森林面积的增加 未来年径流总量会略有增加 1 目前该地区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未来20年该地区人口容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是什么 2 未来对该地区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 但是这种资源在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解析通过材料二可直接计算出该地人均资源占有量 通过材料二及材料三可以计算出该地未来人均资源占有量 然后与材料一数据进行对比 可以得出该地目前和未来限制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以及对未来限制最小的因素 进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的措施 答案 1 森林耕地 在城市 工程交通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 少占耕地 积极开发宜农荒地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 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 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 淡水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 建设水利设施 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