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笔算乘法不进位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58989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笔算乘法不进位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笔算乘法不进位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笔算乘法不进位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笔算乘法不进位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能正确地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2.在自主探索、交流学习中,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3.会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 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及乘法竖式书写的格式,并能正确计算。难 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教师出示课件,谈话引入。教师:屏幕上三位小朋友正在用彩笔画画,他们三个一共有多少支彩笔?请同学们都猜一猜。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写在自己的纸上)。然后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说明你猜测的数是正确的或者比较接近正确答案。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尝试计算。教师:请同学们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出123等于多少。要求:动脑筋,想一想,该怎样计算呢?把你的方法写下来。算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全班反馈、交流。(1)学生有可能有多种算法:摆学具。口算:123=36。12+12+12=36。3+3+3+3=36(12个3相加)。23+103=36。83+43=36。93+33=36。学生说自己的理由:生1:我是用连加的方法算出来的,3个12相加等于36。生2:我也是用连加的方法算出来的,12个3相加等于36。生3:我是这样算的,我先把12分成10和2,然后算2乘3等于6,再算10乘3等于30,30再加上6等于36。生4:把12拆成8和4,再分别乘3,把它们的积相加等于36。生5:把12拆成9和3,再分别乘3,把它们的积相加等于36。生6:我是通过摆小方片的方法得到的。(2)比较评价。看一看,你理解各种方法的道理吗?比一比,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理由是什么?同学们通过讨论得出结论:生3的方法简单。因为如果加数多了计算就很麻烦。2.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教师:那我们能不能把生3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1)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的方法。(2)汇报交流,反馈算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先用3乘个位上的2得6,写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再用3乘十位上的1得3,写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结果就是36。23=6,6写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103=30表示3个十,3写在十位上,等于36。先用十位上的1乘3,表示3个十,写在十位上;再用个位上的2乘3得6,表示6个一,写在个位上,结果就是36。(3)师生互动,交流算法。教师:怎样列竖式?先从哪一位乘起?教师边板书边讲解,边与学生交流:在乘法竖式时,先写第一个乘数12,再写乘号,然后写第二个乘数3,注意3写在哪儿。乘的时候,要从个位乘起,用3和个位上的2相乘得几,写在哪儿?为什么?乘完了吗?还没有,接着用3乘十位上的1,得到的3又写在哪儿?表示什么?结果是36。在乘法竖式里,12、3和36分别叫什么?教师板书: 教师:如果百位上还有数,还要怎样算?教师:对,继续用3乘百位上的数,乘得的积就写在百位上。三、尝试练习1.教材第60页“做一做”。(1)做一做第1题(板演齐练,全班交流算法,比一比书写格式)。(2)做一做第2题(板演齐练)。(做一做第2题,算好后相互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你发现这3道算式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第一个算式,第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第二个算式,第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第三个算式,第一个乘数是三位数。)这3道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先乘个位,再乘十位,最后乘百位,这是笔算乘法的基本方法)2.练习十三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3.练习十三第2题。(1)用课件出示练习十三第2题,请同学观察题目,明白题中给出的信息。(2)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再互相说说自己的算法。(3)指名学生在班里汇报,说说为什么要用乘法来计算,用竖式是怎样算的。(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四、课堂小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汇报,并整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教学反思】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交流理解算理、总结计算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更注重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附送: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教学内容】教材第61页例2。【教学目标】1.经历只含有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进位法则,并正确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3.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更加爱学数学、乐学数学。【教学重难点】重 点:经历只含有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并正确进行计算。难 点:掌握笔算乘法中的进位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1.教师:同学们,我们来做口算接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题目:57= 64= 93=204= 3003= 308=13+2= 24+1= 32+5=2.教师:刚才你们口算题做得真不错。老师还想看看你们笔算乘法学得怎样,敢不敢试试?列竖式计算。1244322学生从中选一道独立完成。反馈时,教师问学生:你是怎么算的?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引入新课,教学例2。163=教师:为什么要用乘法算?说说算式的含义。2.探究“163”的笔算方法。(1)尝试计算163。教师:163的积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试着做做看。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摆摆小棒。教师板书: 教师:比较摆小棒和竖式计算的方法,你发现了什么?教师:的确,就像大家所说的,竖式计算的方法与摆小棒的思路是一样的。看来借助学具操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算理。(2)规范格式,理解深化。教师:为了书写简便,竖式可简写为:16348课件演示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现在你会说163的计算过程了吗?同桌互相说说。教师:在笔算乘法时,需要注意什么?谁能提醒大家?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61页“做一做”。(1)做一做第1题。比一比,谁完成得又对又快。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指名学生边展示边说计算过程,集体订正。(2)做一做第2题。(板演齐练,集体订正)2.解决问题。教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你们愿意试试吗?课件出示练习题。(1)有8盒羽毛球,每盒12个,一共有多少个羽毛球?(2)一辆小轿车可以坐5人,15辆可以坐多少人?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回答。四、课堂小结1.今天的竖式和之前学习的竖式有什么不同?2.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不进位?怎样进位?3.还要注意什么问题?(不要忘记在横线上写上进位的数字,以免漏加)【教学反思】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初步学会乘法竖式(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究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经历探究的全过程。放手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自主探究,通过“试着算一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说清楚自己的思路,使学生不只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