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历史 专题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658964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历史 专题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8高中历史 专题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8高中历史 专题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009年10月1日上午10时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乘坐国产红旗车检阅了三军 请思考 红旗车是中国的哪一个汽车制造厂制造的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 方针 积极发展 稳步前进 2 原则 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 3 步骤 农业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三大改造 是重点 农业改造合作化 手工业改造迈步伐 公私合营 工商业 赎买改造资本家 2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步骤 手工业小组 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 政策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 2 步骤 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 统购包销 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1954年起逐步发展为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4 意义 1956年底 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温馨提醒 三大改造的实质就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二 20世纪50 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1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 2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 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 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不可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 片面追求高速度 4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 保持社会安定 促进经济发展 5 及时抓住历史发展机遇 不要错失良机 阅读下列材料 天津解放后 有一次关于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座谈 一位资本家问道 我现在开工厂 有剥削 是有罪的 还要我多开几家 那不是罪更大了吗 刘少奇回答 你开的厂是有剥削 你用剥削来的资本再开几家厂 将来 交给国家 这样的剥削是有功的 这一段话后来被概括为 剥削有功论 受到极大歪曲和非议 王光美 与君同舟风雨无悔 请回答 1 这位资本家提出的问题在当时有一定的普遍性 为什么 2 刘少奇的回答体现了当时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什么政策 3 采用这项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4 在什么背景下 这一段话 受到极大歪曲和非议 解析 本题以解放初期我国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为背景 选取了刘少奇与一位资本家交谈的历史场景 要求我们根据历史场景应用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回答第 1 问 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着眼 由于全国刚解放且共产党一贯主张消灭剥削 当时人们对共产党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了解不多 所以资本家担心的 剥削问题 在当时有一定的普遍性 回答第 2 问时要注意理解刘少奇谈话的实质 要将其要点与解放初期我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相对照 得出国家资本主义的概念 第 3 问的回答要结合解放初期我国经济的现状 第 4 问要能联系刘少奇在20世纪60年代遭到批判并蒙冤而死的史实 答案 1 全国刚解放且共产党主张消灭剥削 当时人们对共产党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了解不多 2 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3 百废待兴 过渡时期需要建立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4 文化大革命 借题发挥 2010 江西临川一中等九校联考 以下为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其中引起1949年到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民公社化运动B 农田水利的兴修C 土地所有制的改革D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答案 C 1 2010 上海高考 20世纪50年代初 中国面临的困难是 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壶 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 还能造纸 但是 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 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此 A 推行了土地改革B 组织了人民公社C 实施了 一五 计划D 发动了 大跃进 解析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答案 C 2 2010 山东文综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 1958 1959 1964 1970 1975 1979 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 GDP 增长率的变化 其中与1959 1964年相对应的是 解析 1953 1958年 我国通过三大改造 一五计划 国民生产总值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 但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使国民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呈下降趋势 故这一时期应为B 1959 1964年 在这一时期 1959 1961年由于 左 倾泛滥 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国内生产总值总体呈现下降态 但1960年当时党中央提出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的国民经济调整方针 国民经济重新出现回暖的趋势 故这一时期应为C 1970 1975年 文革期间 文革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打击 但通过周恩来和邓小平的整顿 国民经济呈现复苏和迅速回升的状况 故这一时期应为A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从1979年开始我国开始在农村中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国民经济就呈现出了逐步发展的趋势 国内生产总值也就基本呈现上升的态势 故这一时期应为D 答案 C 3 2010 天津高考 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 单位GDP能耗 年度变化示意图 图中 单位GDP能耗 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A 实行 二五 计划B 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C 建立人民公社D 开展大跃进运动解析 本题考查20世纪50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 理解 单位GDP能耗 即可解答 答案 D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二 经济体制改革1 演变过程 1 新中国成立前 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制度 2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建立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国民经济管理体系 3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根本目的 解放生产力 3 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5 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 原因 农村经济体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 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很低 2 实施过程 首先在安徽凤阳的小岗村秘密实行 随后安徽 四川两省开始推广 然后逐步推广到全国农村 3 内容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 实行 包产到户 包干到户 4 作用 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 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重要的会议 这两次会议 A 都抛弃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 左 倾方针B 都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C 都将主要任务与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D 都进行拨乱反正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A项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 左 倾方针是在中共八大后逐渐出现的 B项改革开放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D项拨乱反正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展开的 答案 C点评 中共八大在做出主要矛盾正确论断的基础上 提出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也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 借题发挥 2008年9月30日 胡锦涛总书记前往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 在凤阳县小岗村 胡锦涛说 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 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考察凤阳县小岗村本身是对该地1978年自发改革尝试的肯定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C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要以土地公有为前提D 现有土地承包关系永远不会变答案 D 1 2010 安徽文综 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 依据下图中的信息判断 当时的中国 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 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教材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建立股票交易市场是在90年代初 排除 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十四大之后 排除 故选B 答案 B 2 2009 福建文综 1984年3月24日 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 福建日报 上发出 请给我们 松绑 的呼吁 随后 人民日报 转载了这封呼吁信 将 松绑 风吹向全国 这里的 松绑 主要是指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 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 本题以报纸文章为切入点 考查我国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 C 邓小平说 有的人认为 多一分外资 就多一分资本主义 三资 企业多了 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 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 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 邓小平明确提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请思考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实行市场经济吗 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 1992年 中共十四大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 1993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3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在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基础上 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做出进一步的阐述 二 比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异同相同点 都是一种自主经济 平等经济 竞争经济 开放性经济 不同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 其特征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因为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所以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很强的调控能力 2010 邯郸测试 右图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而发行的 实事求是 纪念币 下列符合 实事求是 这一思想精髓的相关事实有 中共 八大 制定的方针和作出的主要决策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提出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 B C D 解析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 左 倾错误发展的结果 不是实事求是思想的表现 答案 C点评 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是科学发展的思想 左 倾错误不属于其范畴 借题发挥 创新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下图为2008年12月杭州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图片展的一幕 服饰的变迁反映了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 不属于这一范围的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人们在穿着上的春秋A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D 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答案 D 1 2009 山东文综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 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该时期是 表格 A 1949 1951年B 1953 1955年C 1958 1960年D 1979 1981年 解析 表格反映出我国农业和轻重工业比例均衡 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初 因为那时的新中国一穷二白 重工业根本无从发展 也不可能出现在B和C项两个时间段 因为在B段优先发展重工业 重工业的比重一直较高 C段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大跃进 运动中 以钢为纲 的全面跃进形势使重工业畸形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使农业获得发展 轻工业也得到发展 才可能出现上述局面 答案 D 2 高考改编题 下图反映的经济特征是 A 计划经济B 新民主主义经济C 国家资本主义D 市场经济解析 布票反映出依靠行政手段配置资源 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反映 答案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