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知音》教案 湘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57619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知音》教案 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知音》教案 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知音》教案 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知音教案 湘教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落,学习这种写法。2用不同的方法理解“知音、密匝匝、行当、一唱一和、互唤互答、应和”这几个词语。3组块阅读,感悟人、动物之间建立“知音”关系就能实现人和动物之间和睦相处。教学过程一、聊“知音”1看老师写字。(板书:知音)2看到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3历史上的“知音”指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间的故事。(老师讲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若是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讲,教师再相机补充。)4现在你知道“知音”的含义了吗?(请同学说自己所理解的“知音”的意思。)(设计意图:由词语“知音”联想开去,这个词语就成为了打开词语世界大门的钥匙,孩子就发现了一个阔大的洞天所在。再加上教师有意识的撑展,孩子更是在“知音”的世界里游弋。“猜想”一环节,由单个词语过渡到词语链,拓展了想像的空间,同时也在为明确此次阅读的方向、重点做着迁移。因为“知音”同时也是凝练了作者万般思绪的文题。更重要的,“猜想”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能对接下来要进行的阅读兴致更高。)二、读“知音”(一)了解学情1默读短文时你碰到了哪些不认识的字?请同学将自己不认识的字权圈起来。(预设:密匝匝的“匝”、多矣的“矣”)2现在老师、同学告诉你这些字的音。但是,若是你自己在家中阅读时也碰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呢?3读准这些字词的音。能理解他们的意思吗?先想想,你还知道哪些和“密匝匝”构词方式相同的词?(板书学生所举词语红彤彤、白花花、蓝盈盈)再看看,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只是抓住每个词中的哪个字?那你知道“密匝匝”的意思了吗?读一读这四个词语,和“密、红、白、蓝”比,感觉上有什么不一样?(明确这种构词方式中词根和词缀的作用。)4有些字的音你真的读准了吗?(出示:做操的,打拳的,练功的,学唱的,各选各的位置,各操各的行当。重点是读准“行当”。)这句话中提到了哪几种“行当”?你还知道哪些行当?还有这句(出示:有人学着鸟叫,吹起了口哨,鸟声哨声一唱一和。重点是读准“一唱一和”。)这句话中“一唱一和”的情景你见过吗?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种“一唱一和”的情景。比如,爸爸妈妈“一唱一和”地教育你。我想和一位同学来表演一下。谁敢试试?再比如,同学之间平时的交谈。哪两位同学来试试?浏览短文,找找,还有哪两个词和“一唱一和”的意思是一样的?(互唤互答、应和。)根据“一唱一和”,你就知道“应和”的读音了吧?5朗读短文,若是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有疑问的地方就做个标记。(设计意图:必须了解孩子理解的难点在哪儿,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真正为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服务。“了解学情”也就是力争真正做到“目中有人”,关注学生的视角、思维。处理的重点在词语上,因为教学的对象是中年级的学生。只有读懂了词语,才能更深入地读懂句子,读懂段落,读懂篇章,因为词语是文章的基本单位。)(二)整体感知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鸟的知音你认为应该是谁?为什么?请你认真地朗读短文。三、明“知音”(一)欣赏小画眉1默读,画出描写画眉的句子。交流。(“尤其是那只画眉,不仅长得漂亮,叫得也最亮,音色也最动听,观众围了密匝匝一圈儿。”“老人将那鸟儿逗弄一番,那鸟叫得更欢更响了,并扑扇了几下翅膀,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笼外的世界。”)2自由朗读画出来的句子。(读出对画眉的喜爱。)(二)走近小树林1这片小树林给你什么印象?你从哪儿感受到的?(学生交流,目的是感受小树林里的自由、热闹的氛围。)读出这种自由、热闹。2“而最招人耳目的,要算鸟语园了。”这句话用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感受过渡句的作用。) 3如果你此时就是笼里的这些鸟儿中的一只,看到这种情景你会有怎样的想法呢?(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画眉、云雀、百灵、鹦鹉说自己的看法、体会,真正走进这些鸟儿的内心世界。)(三)走进鸟语园1谁最了解它的这种想法?朗读少年的话。(“你看,这鸟在笼里惶恐不安,东张西望,生活再笼子里,是它最大的痛苦和不幸!”) 2养鸟老人和少年都是爱鸟之人,而为什么说少年才是鸟的“知音”呢?从文中找出养鸟老人和少年爱鸟的句子。 3.对比品味,体会养鸟老人的爱是表面的,少年的爱是发自内心的。 4.想象延伸:老人听了少年的话后会怎么做呢,心里会想什么?四、做“知音” 1.那我们要不要做画眉的知音呢?2.拓展延伸:我们只做画眉的知音吗?学生想象笼中的沉思。(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将对画眉鸟的爱拓展到对动物的保护,既巩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帮助学生丰盈对“知音”意蕴的建构,更有利于发挥课文内容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净化、熏陶作用。) 附送: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穿越维也纳森林教学设计 沪教版教学目标:了解维也纳森林和惊世之作诞生之间的联系,从中感受蕴藏在森林中的动人故事赋予维也纳森林的无穷魅力,感受音乐家们热爱自然、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 了解维也纳森林的景色特点及三位作曲家创作惊世之作的过程,从中感受他们热爱自然、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穿越的意思 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自由朗读课文:1.作者穿越森林的路线是怎样的?用“。”在文中进行标注。2.课文中是怎样直接描写维也纳森林的美景的?用“”在文中划出有关句子。完成练习:在幽静的森林中,约翰施特劳斯看了 ,听到了 ,想到了 ,于是触景生情,创作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是啊,维也纳森林的优美景色令人心驰神往。投影句子:多少年来,有多少音乐家、诗人、画家在这幽深的林中完成了许多不朽的惊世之作,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1. 质疑(由哪些音乐家 有什么惊世之作 有哪些动人的故事)2. 小组合作学习,认真读读第3节到第5节,1.用“”划出音乐家和他们的惊世之作。 板书: 音乐家 惊世作品3. 随机交流:关于施特劳斯 体会施特劳斯在森林中触景生情,谱写名曲。 关于贝多芬 读课文,体会贝多芬的痛苦、抗争拓展感受:海里根斯泰特遗书指导读句,将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关于舒伯特交流所见,出示场景:磨坊 菩提树 水井 练习说话:舒伯特在他的住房里经常临窗欣赏这番情景: 。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今天,我们跟随作者的足迹(穿越维也纳森林),回顾一路穿越的点点滴滴,让我们感动是音乐家们穿越身体的(病痛)、穿越生活的(贫困),穿越内心的(痛苦),在苍翠幽深的森林里,换以宁静与快乐。 看,茫茫森林(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在微风吹拂下松涛起伏。)听,林间奏起爱的乐章:(鸟儿啼唱,流泉呜咽,微风低吟,空气芬芳,使人神往,令人赞叹)板书设计: *35 穿越维也纳森林 路线:进入森林 来到小村 登上古堡 音乐家 惊世之作 动人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