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课件 选修2.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656162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7.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课件 选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课件 选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课件 选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知识系统整合 高考考向示例 考点即时演练 知识系统整合整合知识夯实基础 重点识记一 康有为 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1 康有为 1 康有为在传统经学的包装下 制造出一套 的理论 2 坚持渐进变革 主张实行制 2 梁启超 1 在阐述维新变法思想上更加激进 特别是思想更为突出 2 维新运动失败后 其思想一度更趋进步 认为应大力发扬自由民主 3 孙中山 1 最能体现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其主旨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民主共和国 并防止帝制复辟 2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密切联系 紧密结合 不能截然割裂 3 孙中山心中的民主理想 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为核心 大大超越了君主立宪制 在该制度下 人民能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 有更多参政的可能 托古改制 君主立宪 民权 民权主义 重点识记二 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1 辛亥革命前反对专制的斗争 1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章炳麟 邹容 陈天华等革命知识分子 号召人民起来革命 建立民主共和国家 2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随着民主革命宣传热潮的兴起 华兴会 光复会 日知会等一批革命团体相继成立 3 全国性的统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的建立 2 发动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并取得胜利 年1月1日 中华民国宣告成立 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3 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1 二次革命 1913年 袁世凯暗中指使把革命党人杀害于上海车站 对革命党人进行武力镇压 革命党人被迫应战 最后失败 史称 二次革命 2 护国运动 1915年 蔡锷宣布云南独立 组织 护国军 讨袁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不久 袁世凯在忧惧中死去 护国运动也随之结束 中国同盟会 1912 宋教仁 3 反对张勋复辟的斗争 1916年7月 张勋在北京拥戴溥仪复辟 孙中山发表 段祺瑞组织起 讨逆军 进攻北京 张勋很快失败 溥仪再次宣布退位 4 护法运动 段祺瑞拒绝恢复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和国会 为维护民主共和 孙中山举起 护法 旗帜 然而在西南军阀势力的排挤下 1918年5月 护法运动宣告失败 重点识记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制定 1 条件 武昌起义成功后 各省纷纷响应 各省代表通过的 规定了南京临时政府的组织构成和职权划分原则 1912年元旦 诞生 南京临时政府建立 讨逆宣言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中华民国 2 目的 巩固新生政权 限制 保护革命胜利果实 3 颁布 1912年3月11日 颁布了由临时参议院通过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 内容 袁世凯 国民 参议院 责任内阁制 3 地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4 历史意义 1 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施政原则 成为否定封建专制的重要法律成果 2 说明以孙中山为首的新生革命政权具有较强的法治和宪政意识 并努力贯彻实践 3 促使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为后来的制宪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蓝本 4 在中国近代社会的进程中 起到了一定作用 重点识记四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1 坚决回击国民党破坏抗战的罪行 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 1 中国共产党针对国民党制造的 予以坚决回击 重建新四军 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 民主共和 民主化 皖南事变 2 宋庆龄等民主人士发起抗议运动 中间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要求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1941年 成立 推动了民主力量的发展壮大 3 针对 中国之命运 和武装挑衅 中国共产党发表文章揭露其反动本质和阴谋 开展反内战运动 4 中共七大指出 必须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 建立 并制定了政治路线 2 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 实行 原则和民主选举制度 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为新中国民主政权建立提供了经验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民主的联合政府 三三制 重点识记五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双十协定 政治协商会议 中华民国 宪法 三大战役 知识拓展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的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 抗战期间社会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解放战争时期 社会主要矛盾变为人民群众同美蒋反动派之间的阶级矛盾 因此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给农民的政策 高考考向示例研析史料探究重点 例题 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 4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 指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 宣言中所举诸项 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 取消苏区与红军 皆为集中力量 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 对于国内任何派别 只要诚意救国 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 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 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 而一致努力 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 1937年9月23日 材料二中国国民政府蒋主席于抗战胜利后 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先生 商讨国家大计 兹特发表会谈纪要如下 一 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一致认为 中国抗日战争业已结束 和平建国的新阶段 即将开始 必须共同努力 以和平 民主 团结 统一为基础 长期合作 坚决避免内战 建设独立 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五 关于党派合法问题 中共方面提出 政府应承认国民党 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 政府方面表示 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 本为宪政常轨 今可即行承认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1945年10月10日 1 根据材料一 二 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前后各党派地位发生的变化 2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各党派地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解析 第 1 问比较两则材料可知 抗战胜利前 国内任何党派 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 即各党派集中于国民党领导之下 抗战胜利后 国民政府在宪政原则下承认 国民党 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 第 2 问结合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军事 政治力量对比发生的变化 国内和平力量和国际因素的制约等回答 原因 结合抗战胜利后的形势和新中国实行多党合作等知识回答 影响 答案 1 抗战时期 各党派集中于国民党领导之下 抗战胜利后 各党派在宪政原则下地位一律平等 2 原因 抗战胜利 国共两党军事 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多数政党和国内和平民主力量的推动 美 苏等国际因素的制约 影响 进一步加强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民主力量 推进了国内政治民主化进程 为以后构建多党合作奠定基础 考点即时演练实战演练夯实基础 1 2015甘肃一诊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凡军国大政 其权虽决于君上 而度支转饷 其权实操诸庶民 是君民相维 上下一德 皆此例为之 矧 况且 其无处不设日报馆 无人不观日报 中外之事 老少咸知 我学校尚未振兴 日报仅有数处 公举议员之法殆未可施诸今日也 盖议院为集众是 以求一当之地 非聚群嚣以成一哄之场 必民皆智慧 而后所举之员乃贤 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 果能设立议院 联络众情 如身使臂 如臂使指 使四万万之众如一人 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 1 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郑观应的主要观点 2 结合史实 谈谈早期维新思想与康梁维新思想以及百日维新之间的关系 解析 第 1 问 根据材料中 凡军国大政 其权虽决于君上 而度支转饷 其权实操诸庶民 我学校尚未振兴 日报仅有数处 必民皆智慧 而后所举之员乃贤 果能设立议院 等信息概括回答 第 2 问 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并结合所学可以看出早期维新思想为康梁思想奠定了基础 早期维新思想中的一些政策措施的设想为后来的百日维新具体实践的相关内容提供了参考蓝本 答案 1 观点 设立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加强教育和舆论建设 开启民智是实行宪政的重要条件 实行政治改革是实现中国独立富强的重要途径 2 关系 早期维新思想为康梁维新思想奠定了基础 百日维新中提出的设立新式学堂 创办报刊 改革政府部门等措施 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相关内容的具体实践 2 2016河南适应性考试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者 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也 国者 积民而成 舍民之外 则无有国 以一国之民 治一国之事 定一国之法 谋一国之利 捍一国之患 其民不可得而侮 其国不可得而亡 是之谓国民 梁启超 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 1899年材料二 何谓国民 曰 天使吾为民而吾尽期为民者也 何为奴隶 曰 天使吾为民而卒不成其为民也 故奴隶无权利 而国民有权利 奴隶无责任 而国民有责任 奴隶甘压制 而国民喜自由 奴隶尚尊卑 而国民言平等 奴隶好依傍 而国民尚独立 此奴隶与国民之别也 丹丘生 说国民 1901年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 国民 一词出现的背景 2 指出材料一 二中阐述 国民 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分析 国民 一词的系统阐述对当时中国的意义 解析 第 1 问 注意材料的时间是 1899年 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等方面论述 第 2 问 第一小问材料一中多次出现 国 民 主要是从国民与国家的关系角度论述 根据材料二 国民有权利 有责任 喜自由 言平等 尚独立 可知主要是从民权角度去论述 第二小问要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 依据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 1 背景 甲午战败 民族危机加深 民族意识觉醒 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传播启蒙 戊戌变法失败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及其改良和革命思想的传播 清朝的专制腐败 2 不同 材料一主要是从国民与国家的关系角度 国民意识 说明 材料二主要是从民权意识角度说明 意义 启迪国民意识 促使民族觉醒 为反对清朝专制 推动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的政治社会变革准备了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3 2016南昌月考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专制与民主的区别 不仅仅在于有无国会 而且在于国会在国家政治活动中处于何种地位 正式国会成立后 国会议员坚决排除袁世凯插手起草宪法的企图 牢牢控制制宪大权 在讨论宪法草案过程中 严格规定了总统的权限 并将总统置于国会控制之下 无论民初的政党斗争多么激烈 国会始终居于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 辛亥革命前很多保守派 包括梁启超这样的一些开明派人士 对民主政治深表疑虑 担心一旦实行民主 必然出现党派倾轧 天下大乱 然而在清帝退位后几个月内 围绕着国会议员选举 原先纷乱杂陈的各个政党迅速调整政策 相互合并 最终形成国民党 民主党 共和党 进步党等主要政党 假使没有这些政党的参与和组织 如此大规模的选举活动是不可能的 皇帝自动退位大大缓解了革命前的满汉矛盾 民初政治领袖及时调整方向 放弃排满口号 提出 五族共和 的建国方案 避免了革命前很多人担忧的国家分裂 最能体现共和精神的就是国旗以五色构成 象征汉 满 蒙 藏 回五族共和 假使孙中山的国民党不是一意孤行 以其党旗青天白日满地红取代五色国旗 中华民国的国运不至于江河日下 以至于此 民初国人寄托的共和精神也不至于遭人遗弃 以至于今 百度百科 1 根据材料总结民国初年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民主政治失败的原因 解析 第 1 问 由材料中 国会始终居于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 政党的参与和组织 和 民初国人寄托的共和精神 等信息概括民国初年民主政治的特点 第 2 问 根据所学知识 结合民国初年的阶段特征和时代背景 从政治 经济 文化等角度分析民国初年民主政治失败的原因 答案 1 特点 把国会作为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 多党政治丰富多彩富有朝气 以共和精神为指导建设多民族统一国家 2 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封建顽固思想根深蒂固 民众没有积极参与 照搬西方模式 不合国情 政党之间互相倾轧 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 4 2016邯郸摸底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 宪法大纲 规定 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立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 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 农民 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大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 只有军阀 官僚 地主 豪绅 资本家 富农 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 提出发动 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 1936年9月17日中共中央作出决议 将民主共和国作为 最适当的统一战线 陕甘宁边区 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 它既不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 也不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 而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专政 只要是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 不问属于何党何派 都有参加这个政权的资格 吴苗 陕甘宁边区民主的理念 环境和特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民主理念上的变化及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陕甘宁边区政权的历史作用 解析 第 1 问 材料中 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立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 反映的是工农共和国 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 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专政 反映的是民主共和国 据此说明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民主理念上的变化 根据材料中 发动 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 只要是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 等信息以及 1931年 1935年 1936年 的政策变化分析概括变化的原因 第 2 问 材料中 只要是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 都有参加这个政权的资格 反映出推动了民主运动 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 反映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为日后人民民主专政积累了经验 答案 1 变化 由工农共和国发展为民主共和国 或由工农民主专政发展为全民族革命力量的民主 原因 日本大举侵华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 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 2 作用 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推动了民主运动的发展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推动了抗战形势的发展 为人民民主专政积累了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