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年级下册第17课《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47531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二年级下册第17课《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二年级下册第17课《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二年级下册第17课《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二年级下册第17课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感受日寇的残仁,感悟英雄的悲壮。4.在朗读中体会英雄的悲壮,寄予我们的哀思。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准备:远程教育课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渲染氛围。1.师导入课题:孩子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感人的歌曲。(放歌唱二小放牛郎曲子。)2.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儿歌。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歌曲,创设意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1.生自由读儿歌,标出小节。2.圈出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的识字方法解决。3.检测:扫荡 昏头昏脑 抓住 挑在 摔死顺从 牺牲 含着微笑4.齐读儿歌,要求读准确、流利。设计意图: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从文中圈出生字,达到随文识字的目的。再由字到词、到句、到文的读准、读通儿歌,循序渐进,突破难点。同时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识字方法,并且达到灵活应用。三、 细读理解内容赏读1.齐读儿歌,谈感受。交流感受:2.理解“敌人的凶残”。 请同学们找出表现敌人凶残的句子读一读。生用“”勾划句子。 交流这些句子。 特别是哪些词语,用“”圈出来。理解“扫荡”师问:“扫”是什么意思?师问:扫完地后是什么样的?想像:敌人扫荡完村子会是什么样?师简介:抗日战争时期敌人的“三光“杀光、抢光、烧光。分析:“敌人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旁边。”看图观察敌人的枪有什么特点,理解“挑在”抽生表演动作。谈谈自己的感受(远程教育课件展示时代背景:抗日战争日本人的罪行,南京大屠杀) 设计意图:对于今天的儿童来说,由于年代久远,抗日战争,敌人的凶残、狠毒,学生只能从字里行间表象地认识,通过远程教育课件的展示,让学生了解背景,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可以更进一步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刻地体会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凶残、狠毒,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3.指导朗读:孩子们,我们该怎么读这些句子?(课件出示句子。)生有感情朗读。过渡:面对敌人的凶残,我们的二小是怎么做的呢?4.理解“顺从”师:二小为什么顺从?他可能想些什么?师: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师评价:孩子们分析得太精彩了。理解“脸上含着微笑”,二小为什么面含微笑?师:你觉得二小怎样?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理解词语,来分析人物的性格。了解二小的勇敢、聪明和冷静。同时,在现代社会中,学生由于受到各种媒体的影响,歪曲了英雄的含义。通过挖掘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英雄的真正含义,像这种为了保卫祖国,保护人民,为正义而战的行为才是真正的英雄。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5.指导朗读:二小光荣地牺牲了,你的心情怎样?师:让我们怀着这种悲愤,这种难过读一读吧!出示句子,学生有感情朗读。四、 品读,升华情感。1.师小结:孩子们,在我们幸福生活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缅怀那些为了新中国而奋斗的千千万万个英雄。二小虽然牺牲了,老师相信他却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听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2.唱歌唱二小放牛郎,声音低沉、悲愤。3.品读儿歌,回味课文。设计意图:在学生在对课文有了深刻的挖掘,品析了词语,深深地感受到了二小的机智勇敢,敌人的凶残、狠毒后。再让学生听音乐,这时候学生的感受和开始的时候已经不一样了。如果说开始的时候他们是用耳朵听,这时候他们应该是在用心去听,去感受。这时候的读才是由情导读,以读传情,才是感情的升华。 附送:2019年二年级下册第18课草原上的盛会优质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上盛会的欢乐气氛,了解盛会所表示的象征意义,初步了解蒙古族人民的风俗、习俗。重点难点1.教学描写盛会的欢乐场面的段落,体会盛会的情景和人们欢乐的心情。2.懂得盛会的象征意义。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出示图片:(蒙古大草原有关图片),让学生感受草原之美。2.出示草原上的体育比赛、文艺表演和游艺活动。(让学生对草原的盛事产生兴趣和向往。)3.出示本课生字词组,指名读。二、初步感知课文第1段,揭示课题1.自由朗读课文。2.出示课文第一段,指名读,齐读。3.理解“那达慕”一词,并板书。4.出示草原上盛会视频,引出本课课题“草原上的盛会”,并板书。5.会认“慕、娱”等字。三、学习第2自然段1.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找出描写蒙古大草原场景的句子。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千里草原,草绿水碧,牛壮羊肥)指名读,男女读。3.理解“绿”,“碧“,这两个表示颜色的字。以及“壮”和“肥”表示体形的词。4.根据字形理解二类字“初、待”,出示图示。5.理解盛会象征的含义,了解蒙古族同胞欢度节日的独特风俗习惯。(那达慕已经有接近八百年的历史,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成为了蒙古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那达慕上的各项活动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质。)6.理解“黄金季节、热切”等词,体会蒙古族人们欢乐,急切,盼望已久的心情。四、学习第3/4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第三、第四自然段。2.课件出示:“那达慕”的会场设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水草丰美的开阔地带)会场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答:彩旗飞扬,雪白的蒙古包.)3.课件出示:盛会都有哪些项目?(学生回答:体育比赛、文艺表演和游艺活动等)3.小结,齐读课文。草原上盛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五、板书设计:草原上的盛会千里草原 草绿水碧 牛壮羊肥 水草丰美 那达慕六、课后反思:一堂课里,老师的“导”要服务于学生的“学”的,而学生的“学”要得益于老师的“导”。一开头,老师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引导、启发、暗示等把学生带进语文学习的天堂。在本堂课中,我用一个个的问题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融入到蒙古族人民隆重而欢乐的盛会的气氛中,从而将自己的感受在朗读中体现出来。语文教育绝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掌握一种工具和技能,而更应该重视涵养学生的情趣和情操,培养学生的灵性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由于学生很少会去到云南的西双版纳,有的甚至听都没有听过。学习这篇课文的难度就在于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蒙古族人民在一年一度盛会中幸福的感觉。单是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学生很难了解。然而听音乐,看视频录像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事也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通过视频录像就更加能够在视觉感官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带动他们学习的兴趣。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导入课文1今天,我们继续和蒙古族人民一同欢度他们一年一度的盛会。(齐读课题)2指导难写字的生字书写:描红“或”:“戈”主笔是向右伸长的撇、钩画,形成偏斜之势。书写时要顺其体势,斜中求稳。内部的部件药酒紧凑。描红“丰”:书写时要长短不一,俯仰有变。在字上部为仰横,在字中部为平横,在字下部为俯横。竖用悬针竖。3蒙古族人民非常爱马,马代表着吉祥、幸福和健康。你们看,一群漂亮的马儿在热烈欢迎你们呢!(出示:群马)5齐读前四段。二、理解第五段。1出示:图片蒙古人摔跤。师问:在盛会的体育比赛中什么比赛项目最受欢迎?(学生回答:摔跤)2.出示:问题:摔跤手的服装有要求吗?(摔跤服)。摔跤手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给出答案:彪形大汉、身手不凡)3.获胜的摔跤手有什么奖励吗?(生回答:丰厚的奖励,而且会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4.反复朗读第五段,熟读各生字、生词:跤、赏等5.理解“英雄”一次,体验盛会的欢乐以及象征意义。三、理解最后一段1.出示:本段写的是什么项目?(学生:骑马)。2.为什么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学生:骑马是蒙古族同胞的拿手本领,他们从小就在马背上摸爬滚打。)理解解释:拿手本领及摸爬滚打。3.出示问题:赛马手都是哪些人?(学生:有老有小)4.理解盛会的隆重程度,老少都参加.精彩极了。四、整体梳理。盛会感染了老师,老师祝福同学们学习进步、天天向上。你们高兴吗?欢乐的音乐响起,让我们把刚才看到的、感受到的快乐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齐读全文!建议学生做:现在互相介绍蒙古族的草原上盛会。让欢乐、难忘的草原上盛会深深印在你们的脑海里。五、板书设计草原上的盛会马背上的民族彪形大汉 身手不凡 摸爬滚打六、课后反思这节课的重点是训练学生的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体验那种盛会的欢乐喜庆场面,也锻炼学生朗读,应该给学生创设一种热烈的气氛,感染学生,这点我做得不够:由于急着完成,学生活动开展的不多;另外还有一些环节衔接不好,最后准备的主题阅读,也没有来得及读,这是这堂课的不足和欠缺,如果有下次,我想一定会完成的比这次好。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你。课堂作业新设计1.看拼音写词语。huzhe jji m mn f y bio sh hn zi附答案:或者 季节 牧民 发育 表示 汉子2.辩字组词:季( ) 丰( ) 表( )李( ) 主( ) 麦( )附答案:季节李子丰收主人表示麦子3.思考问题,给妈妈讲一讲。为什么说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呢?附答案:示例:骑马是蒙古族同胞的拿手本领,他们从小就在马背上摸爬滚打。因此,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备课资料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尽管这种生存方式在现代社会被弱化,但仍然被视作蒙古族的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