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四上《水变咸了》教学详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46967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四上《水变咸了》教学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四上《水变咸了》教学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四上《水变咸了》教学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四上水变咸了教学详案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水变咸了。教材分析:水能溶解物质的现象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但是水溶解物质具有什么特点呢?本课就是以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为探究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溶解的含义,探究物质溶解的特点,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一目标编写的,主要研究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特点。学情分析:水是学生常见的一种物质,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学生喜欢玩水,但学生对与水相关的许多现象,虽然心存疑惑,却往往不能有意识的去关注和研究。本课就是以水为研究对象,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引领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能从身边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性,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水有溶解物质的特性;能定性地描述溶解变化;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从身边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征,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教学难点: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征,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教法和学法:探究实验、讨论交流、归纳汇报等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槽、烧杯、玻璃棒、食盐、高锰酸钾、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食盐、白糖、小苏打、面粉、食用油、石子、洗衣粉、粉笔面教学过程:一、观察材料,科学猜想1、(出示白开水和食盐)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杯白开水和一汤匙食盐,请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食盐是白色颗粒状的固体,而白开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假如把食盐放入白开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学生回答:盐会不见了,水会变咸了,水位上升等)。2、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为什么水变咸了?(板书:水变咸了)设计意图:观察材料可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同时直奔本课研究主题,简明扼要,让学生在观察材料特点的基础上猜想食盐放到水中后的现象,更有利于学生调取已有的生活经验。二、动手探究,形成科学概念(一)探究一:盐溶入水的实验,初步认识溶解。1、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老师做盐溶入水的实验并提醒学生注意看: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猜想,现在老师把食盐放进这杯白开水中,再用玻璃棒按顺时针方向搅动,请同学们注意看!发生什么变化了?2、学生交流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盐化了;看不见盐了。3、学生猜想,初步了解溶解那么盐到哪里去了?(学生会回答:盐跑到水里去了。)是真的吗?谁能下来尝一尝看看盐是不是在水里?(找一名学生上前品尝,并说出自己的看法:水是咸的,所以盐在水里。)(二)探究二:高锰酸钾溶入水的实验,进一步认识溶解现象。1、导入实验:你们刚才看清楚食盐是怎么到水里去的了吗?(学生会说没有。)为了使大家看得清楚些,我们就用高锰酸钾代替食盐,再做这个实验,看看高锰酸钾在水中有什么变化,好吗?2、学生观察高锰酸钾:(1)请同学们先观察固体高锰酸钾,填写实验记录单的相关内容。看一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观察得最仔细,哪个小组的实验记录填写得最认真。(2)出示实验记录单。实验记录一: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实验材料正常观察颜色: 形状:放入水中高锰酸钾沉在烧杯的 ,从颗粒向上出现一些颜色的细线,细线逐渐变 ,周围的水慢慢变 。搅拌并静置一段时间后原来的颗粒逐渐变 ,最后 , 很 地分散在水中,整杯水都变成 色。我的发现高锰酸钾在水中是这样变化的:颗粒由变 ,由集中在一个地方变成 ,由看得见变为 。(3)学生交流。3、学生实验:(1)课件出示:友情提示:A、高锰酸钾有腐蚀性,取用时一定要用药匙,不要弄到身上。B、千万不能尝! C、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到烧杯。(2)动手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单的相关内容。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学生怎样细致观察。(3)学生交流。(4)得出结论。先让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总结什么是溶解;然后教师用规范的语言归纳出溶解的概念;(板书:均匀、分散和溶解)最后教师回到食盐溶解到水里的问题,问:“食盐是怎么跑到水里去的?”(溶解到水里去的)设计意图:先用食盐做实验,让学生通过品尝,得出盐溶入水中的结论;再通过使用高锰酸钾做实验,实验现象显性化,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而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后适时总结,既有利于巩固科学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食盐、高锰酸钾这两种材料的运用既有对比度,又有统一性。三、自主实验,深化认识(一)出示物质,进行猜测1、出示物质:我们知道了食盐、高锰酸钾能溶解在水中,那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于水中吗?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大胆地猜测一下,这些物质是否能溶解于水?我们看一看哪个小组猜测地最准确!记住要把你们的猜测填写在实验单上。2、出示实验单。实验记录二:物体在水中溶解情况实验(溶解的划“”,不溶解的划“O”) 白糖小苏打面粉食用油石子洗衣粉粉笔面我的猜测实验结果3、进行猜测。4、交流猜测: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的猜测?(学生可能会说:我们组猜测的是白糖在水中能溶解,小苏打在水中能溶解,食用油在水中不能溶解,洗衣粉在水中能溶解,面粉、石子和粉笔面在水中不能溶解。)在交流中,并让学生明白结论和猜测是不同的。(二)实验验证1、教师谈话: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吧?下面,老师给大家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看哪些物体能溶解到水中,哪些物体不能溶解到水中,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在做实验之前,老师要提醒大家实验时一杯水只能放一种物质,每做完一次实验要把杯中的水倒干净。2、自主探究,教师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并做好记录。3、汇报交流:(1)教师谈话,引入交流:我发现大家的研究热情很高,肯定有很多发现,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2)学生交流,老师引导学生多方面汇报实验发现,并用鼓励性语言予以评价。4、教师小结: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入水中。设计意图:科学教学要源于生活,生活中各种材料是否溶解于水的问题是学生普遍想到的问题,学生只有亲自用小苏打、面粉、洗衣粉、石子、食用油、白糖、粉笔面等材料做实验,才能获取真正的科学体验,才会搜集到相关证据,在生活经验基础上建构出更多的研究经验。另外,教师作为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引导学生自主提出研究问题,并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四、深度探究,了解饱和1、 教师谈话:如果我们在水中不断加入盐,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2、学生猜测。3、实验探究:下面让我们把食盐一点一点地加入水中,仔细地观察一下到底会发生什么现象?教师巡回各小组指导,学生将食盐不断放入,发现开始时食盐溶解了,后来食盐沉淀了。4、得出讨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当达到饱和后,就不会继续溶解。由此可以想到“有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也是有限度的”。(板书:有限度 饱和)设计意图:本环节将探究活动向深层次挖掘,有效地开发学生提出的问题资源,引导学生探究溶解度的问题,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深度探究、深度体验、深度反思,超越了教科书的要求,达到了 “一箭多雕”、“一举多得”的效果。五、联系生活,强化理解1、教师询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溶解现象呢?2、学生思考并交流见到的现象。设计意图:科学概念从实践中产生,也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把课上探究活动延伸到课下,暗示了“科学探究活动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六、自主评价,共同提高1、学生评价:同学们,你们能对自己这一节课的表现评价一下吗?这一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2、学生说评价,谈收获。3、教师提出希望: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能继续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观察、寻找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在交流收获的前提下,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凸现学生对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最后提出希望,使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不断动手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板书设计:14水变咸了溶解:均匀 分散 有限度的 饱和板书设计的特色: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课的重点。设计特色:1、导入新课简约。让学生在观察材料特点的基础上猜想食盐放到水中后的现象,然后直奔主题。从而给学生留出更多的动手空间。2、大胆猜测,激发学生兴趣。如:食盐放入白开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盐到哪里去了?食盐、高锰酸钾能在水中溶解,那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于水吗?这些猜测能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教学中注意组织与启发,真正“放的开,收的好”。例如,当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时,适时地启发学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发现?”“它们像什么?”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发,它们的“话匣子”才会被打开,教学效率才会提高。4、课件使用有效,不必用来装潢门面。本课所有的实验现象学生都可以通过实验直观的观察,课件根本没有必要呈现,本着实用便捷的原则我只是把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展示给同学们,用起来既省劲又顺手,起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附送: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四上水变咸了教案【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四课【教学目标】:1.知道谁有溶解物质的特征2.能定性地描述溶解变化3.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宠身边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难点: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谁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征,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教学准备】:食盐、白糖、红糖、面粉、沙子、粉笔末、洗衣粉、豆奶粉、土、锯末、铁末、冰糖、咖啡、淀粉、塑料杯(每组10个)、药勺(每组2个)、筷子(每组2支)、水、彩粉笔、彩笔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请同学们看黑板,我们今天研究的主题是什么?生:水变咸了师:水为什么变咸了?生:因为放了盐。师:怎么知道水里放了盐?生:尝一尝。师:讲桌上有一杯水,谁来尝一尝?(教师指名学生到讲台上来,准备品尝)师:等一等,他这样做对吗?生:不对,不能随便尝,万一有毒呢!生:最好用筷子蘸一点品尝师:大家说得很好,在不知道一种液体是什么的情况下,不能随意品尝。不过今天讲桌上的水是可以饮用的,你可以放心地品尝。学生品尝师:是盐水吗?生:不是,是糖水,因为它是甜的,说明放了糖。二、配制溶液,认识溶解。师:大家想不想也做一杯盐水和糖水?怎么做?说说你的方法,并说一说你要用到哪些物品和器材?实验桌上有盐和白糖、红糖,老师这里还准备了筷子、塑料勺和清水,看你能不能用到。学生讨论、交流方法师:谁来提点建议或提醒同学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学生提建议师:老师也有三个建议:1、制作时一杯水中只能放一种物质;2、往水中放盐或糖时要适量,一般1-2小勺即可,可以先放一小勺,观察现象,然后再放一小勺,再观察;3、认真观察盐和糖在水中的变化情况。谁来重复一下老师的建议。(让学生重复教师的建议,教师要抓住认真听讲的典型,用奖励画标志的策略进行评价和引导,提醒学生注意倾听,提高课堂效率。)师:下面就按照我们刚才提到的方法做一做,看哪一个小组发现得最多,小组派一个代表上来取材料。(组长取实验物品-学生制作溶液-展示)师:制作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交流:盐(糖)在水中化了,看不见了,水变咸了(甜了),长时间放置无沉淀等等。师:刚才同学们说:“化了”“溶化了”“不见了”,我们科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溶解”(板书)。请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刚才制作过程讨论一下什么是溶解?并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这张表格,也可以在这张纸的背面用你喜欢的其他方式写出你们对溶解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发放表格,大屏幕展示)我们对溶解现象的理解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盐(糖)颗粒变化变大变小无变化水的味道水底变咸(甜)上面变咸(甜)全部变咸(甜)静置一段时间有一些盐(糖)沉淀没有盐(糖)沉淀全部沉淀注:在你们认为正确的现象处用喜欢的方式做标记。(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随机对活动积极、组织有序、发现较多的小组进行奖励。)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了溶解有以下几个特征(大屏幕展示课件)三、实际应用,鉴别物质。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了水可以溶解盐和糖,那么,水还能溶解其他物质吗?老师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一些物质,请每组选派一名同学拿下去。(提醒学生只能看,不能动)。师:塑料盘中有哪些物质?生:面粉、土、沙、粉笔末、洗衣粉、奶粉、锯末、铁末、冰糖、淀粉、咖啡。师:讨论一下,这些物质能不能在水中溶解?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师在黑板板书1.溶解:2.不溶解:3.有异议:师:这些只是我们的猜想,要让大家认可应该怎么办?生:做实验!师:好,这么多的物质实验起来容易混乱,你有什么好建议吗?学生提建议:彩笔编号、贴标签、对应、分类验证等。师:给大家5分钟时间,都带着表吗?自己看时间,5分钟一到,全都停下来。看哪个小组能够完成任务?现在请组长将塑料盘中的物质取出来一一放到桌子上,然后拿空盘上来取水。师:下面就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并做好实验记录(大屏幕展示)。实验报告单:物品名称我的猜想实验现象学生实验-填写表格,对照猜想师:为什么有的小组已经完成任务,有的小组没有完成呢?(学生交流)师:现在我们开始汇报,进行汇报的同学要清楚地阐明小组的验证结果,其他同学要求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在别人发言结束后补充、质疑。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的实验成果?小组汇报请同学们看黑板,先看一下有争议的这几种物质(面粉、粉笔末、黄土等),它们在水中是溶解还是不溶解?学生交流(如仍有异议,可启发学生放到课后研究,如面粉、奶粉等)对于大家肯定的这几种物质有没有异义?学生交流-教师完善板书师:对照刚才的猜想和实验结果,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鼓励要敢于大胆猜想,科学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猜想上,要学会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四、深入探究,拓展认识。师:老师有一个问题,如果继续往盛盐水的烧杯里加盐,会有什么现象?学生猜想:盐水更咸了;加到一定程度盐就不溶解了;一直溶解下去等师:还是做实验来证明吧!学生实验师:说说看到的现象。学生汇报师总结:当我们继续向盐水中加盐,加到一定程度,盐就不再溶解了,这种现象我们叫做”饱和”,这样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像食盐、白糖等这些溶于水的物质都会出现饱和现象。五、课堂反思,课后拓展。师:咱们这节课讲的是关于溶解的问题,那么溶解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生回答师:课件展示溶解现象的应用师:这节课大家表现得都不错,请大家评一评谁表现的更好。学生评价-说明理由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汇报师:布置两个作业。1.了解生活中的溶解现象。2.用量筒分别取200ml水倒入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里,然后分别加盐和糖,直到饱和,看能溶解多少盐和糖?比一比谁溶解的量大?【板书设计】:水变咸了均匀分散在水里溶解不会自行沉降饱和现象(不能继续溶解)【课后反思】:本节课我以“想、看、做、说”四个字为主线,大胆放手,步步为营,循序渐进,水到渠成,让学生有话敢说,有东西可学,自由地去想,研究性地去学。让学生顺着梯子一步一步地爬上去,自己去发现、去探究溶解的秘密。溶解是比较常见的生活现象,相信学生会用科学的眼睛去观察,会有他们独到的发现。 本课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到水能溶解物质的特性,让学生初步了解溶解的概念。选取的物质是都是学生常见的。在讨论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的思维还是比较活跃的,积极性也很高。当学生在经历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实验验证收集整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表达交流的过程后,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信心便在这样的积累中沉淀起来。学生喜欢做实验,喜欢动手,在今后的科学教学中,还是应该让学生多动手,那么学生的感官和思维都会活跃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