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粤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浮力》优质课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40196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粤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浮力》优质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粤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浮力》优质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粤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浮力》优质课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粤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浮力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82页浮力教学目标:1、能用实验的方法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能对物体的浮沉提出假设和猜想,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和猜想;了解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细致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在水中浮着的和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教学难点:实验: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课前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2袋):号实验材料袋:水槽、乒乓球、泡沫塑料、橡皮泥、玻璃球、铁螺丝、号实验材料袋:水槽、木块、测力计、皮筋、尺子、钩码、铁钉、回形针、铁螺丝、2、透明、弯曲的橡胶管,乒乓球。3、课件出示各种水的浮力应用图片。教学过程:一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从前有个聪明的孩子叫文彦博。一天,他和伙伴们在树下踢球,忽然,不知是谁一脚把球踢进了树洞里,有的小伙伴用手去掏,有的用棍子拨,可树洞又弯曲又深,怎么也拿不出来,好好的一个球白白扔掉多可惜啊!大家有什么好办法从树洞中取出球么?当有学生想到往树洞里灌水的时候,教师给予肯定表扬。(师:真不错,你像文彦博一样聪明,想出了好办法。)并请他到前面演示。(用透明、弯曲的橡胶管当树洞,洞里放入乒乓球。)二 、科学实验,探究新知师:刚才我们利用球能浮在水面上的原理取到了球,那么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想一下,如果把我们准备的材料放入水中,哪些能浮上来,那哪些会沉下去呢?(一一显示,一一记录)(请学生出示号实验材料袋,并相互介绍。小组讨论,作好记录。)实验(一):他们在水中是浮还是沉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很激烈,事实胜于雄辩,让我们来亲自试一试,究竟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出示卡片:猜想)1、实验前要求:(课件显示)、请同学们把材料一个一个轻轻地放入水中,一边做一边把实验结果添在实验记录表里。、实验完毕把手中的材料分类。2、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参与其中,适当指导。活动表格一见附表。(出示卡片:实验)板书:上浮的物体 下沉的物体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把实验材料进行简单分类,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谈发现、谈感受,然后提出问题。)师:同学们,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刚才的实验,大家头脑中可能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谁来说一说?学生提问题:为什么泡沫、塑料、木块等物体浮在水面上?为什么铁钉、石头等物体沉在水底?为什么钉书钉很轻却沉在水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所提问题作出大胆猜想。)实验(二) 研究浮力:1、研究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非常好,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泡沫为什么浮在水面上。(1)引导学生设计实验。(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参与到学生小组活动中去。将泡沫塑料等放入水中,反复轻按,感受手有什么感觉?将泡沫塑料等压到水底,手一松,有什么现象发生?(3)汇报实验结果:手向下压一压,感觉到有阻力,是因为水有一种向上托它的力。(填在书P83把你的感觉写出来)被压到水底的物体被一种力托到水面。(出示:分析)(4)交流讨论:手的感觉及泡沫塑料等被压入水底又浮上来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5)小结: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叫浮力。(板书课题:水的浮力)(出示:总结)2、研究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师:浮着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沉下去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呢?学生讨论、猜测:(学生一般有两种回答:受到或不受到)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师:沉下去的物体到底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呢?下面同学和老师一起用实验来证明。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出示号实验材料袋)请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如果学生想不出办法,教师可以适当引导提示。如:演示将钩码拴在皮筋上,用手向上托起钩码,请学生观察皮筋变化,想想说明了什么问题。当学生想到在水中秤钩码时,教师加以肯定,使学生明确思考方向小组讨论,设计出完善的方案。(3)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验证自己的方案是否行得通,教师参与指导。 组选择测力计称钩码; 选择橡皮筋、尺子进行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我们发现钩码放在水中时,橡皮筋变短了或测力计上的指数由大变小了。)(填写书P84 我的发现)交流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什么问题?师生共同总结:在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三、联系生活,实践应用,1、讨论水的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师:水的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想一想,那些地方用到了水的浮力?2、学生举例:救生圈、竹筏、小船、潜水艇等。(出示卡片:应用)3、课件出示各种水的浮力应用图片,使学生了解浮力与人的生活的密切关系,意识到知识能改变人们的生活,进一步增强求知欲望。四、拓展活动同学回顾一下刚才这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浮还是沉?(沉)你能利用今天我们学习的原理,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吗?实验完成后,想想为什么?希望同学课下搜集资料,看哪组先找到答案。五、 总结: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精彩,谁来谈谈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总结。六、整理实验器材。附:板书设计浮力上浮的物体在水中 受到水的浮力 下沉的物体科学研究方法猜想实验分析总结应用麦满棠附活动表格:实验(一):物体的浮与沉乒乓球我的猜想我的实验结果实验(二)活动一:用手按一按浮在水面的物体,你有什么感觉?把你的感觉写出来: 活动二: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吗?在空气中的重量在空气中橡皮筋的长度在水中的重量在水中橡皮筋的长度我的发现: 我的发现: 附送:2019-2020年粤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浮力公开课教案教材分析:浮力一课,是科学课粤教科技版教材里,四年级下学期的最后一章常见的力里第五节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浮力这一节的内容,在教材中展示得比较简单,只提供了三个实验活动。教材让教师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开拓或挖深。学生分析: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特点比较熟悉,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了小组合作的自觉行为。特别喜欢通过动手实验去探讨学习科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浮力;2、 知道物体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3、 简单测量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得出浮力的大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让学生动手,在操作中思考,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2、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知道浮的物体和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知道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实验材料:1、乒乓球、钩码、小木块、玻璃瓶、装沙的塑料罐、泡沫、橡皮擦2、水槽、测力计、石头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5分钟)1 、(把一个量筒放在桌面上),同学们,这个量筒很深喔,(用手扔进一个乒乓球),从现在开始,不能去碰量筒,有什么简便的了办法把乒乓球取出来。学生思考、交流引出往量筒里倒水的方法这个同学说往量筒里倒水,大家同不同意?(同意)这个办法究竟可不可行呢?我们试一试。倒到1/3时,(师停下)同学们,注意观察,现在乒乓球怎么啦?(引导学生说出乒乓球浮起来了)喔,浮起来了。(继续往里倒),水位越来越高,但乒乓球始终浮在水面上,(倒满后,取出乒乓球)。同学们,乒乓球会浮在水面上,这样一个很简单的生活经验就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你们这个巧妙的办法真了不起,与我们宋朝的一位著名宰相文彦博树洞取球的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话说有一天,文彦博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球,球突然滚到树下一个很深的洞里。大家有的用手掏,有的用棍儿捅,但树洞又深又弯曲,怎么也取不出来。这时文彦博也和你们一样想到了往树洞里灌水的办法,水满后轻松地取出球。通过这个实验和故事,想一想,球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呢?看来它们在水中受到了一股向上托举的力,这个力就是水中的浮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关浮力的奥秘。板书课题:浮力2、举例浮与沉物体乒乓球会浮在水面上,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又有哪些物体会沉入水中呢?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谁来说说(请23位同学说,引导说出铁会沉入水中,(如果没说,师直接出示铁钉)。看来物体的浮与沉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板书一、物体的浮与沉(出示铁钉)这枚钉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铁)铁做的,如果把它放进水中会怎样?(沉入水中)铁做的就会沉入水中吗?请看大屏幕(出示图片)同样是由钢铁做成的万吨巨轮承载着万吨货物却能漂洋过海。(手指向板书)看来物体的浮与沉,里面大有文章,我们一起来探究。二、实验探究(一)、活动1:物体的沉与浮(7分钟)老师给每个小组在桌面上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同学们,看到这些实验材料,你想知道什么?(10秒后)出示课件表格1、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把这些材料放入水中,哪些会浮哪些会沉呢?在小组内说说你们的猜想,并且把你们的猜想填写在记录表上,然后根据你们的猜想把这些材料分类,浮的放一堆,沉的放一堆。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怎么来验证呢?(做实验)那好,请六人小组合作做实验,轻轻地将材料贴近水面后再放进水中,每次只放一种材料,注意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然后把材料取出来进行归类,再放进第二种材料最后,把实验情况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师贴水槽在黑板上,后巡视)2、学生动手实验(2分钟,播放小声轻音乐)3、现在小组汇报一下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我们的猜想,但有时猜想不一定就正确,看来实验很重要。4通过这个活动,你们小组知道了什么?你们还想知道物体浮与沉的哪些奥秘?5生答同学们都爱动脑,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善于提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浮力。(如果没说到浮力,就说: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浮起来的物体)(二)、活动1:进一步感受浮力(3分钟)1、我们用手往向下按一按浮在水面上泡沫,你有什么感觉?把它写出来。2、学生交流感觉3、我们手的感觉和把泡沫压入水中又浮起来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归纳出:浮起来的物体是因为受到了水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三)、活动2: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吗?(15分钟)1、浮起来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石头是沉到水里的,放在水里的石头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2、如果我们要研究沉入水中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实验)怎么做呢?3、现在你们小组内交流下,看看怎么设计这个实验。学生说,如果说不出。师就拿出示测力计,挂一个钩码,如果我用手向上托,测力计的指针就往向哪里,读数就变?(变小)如果把它放进水中,假设水中有一个向上托的浮力,测力计的读数就会(变小);如果没有一个向上托的浮力,测力计的读数就会(不变)。4、 强调学生要求:(生读)正确使用测力计(手钩住测力计末端挂绳,读数时视线与指针保持同一高度)被测物体全部浸入水中,但不能碰到水槽底和水槽壁。记录每种被测物体在空气中的读数和水中的读数。最后小组讨论,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5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分钟)6、学生汇报7、从你们小组的数据中,你们发现了什么?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思考:引导说,这两组数据对比,你们发现什么?我们发现在水中的读数比在空气中的读数小,说明了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水的浮力。(给下沉的石头加个向上的箭头)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所有物体在水中都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这些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那么它到底受到多大的浮力呢?你能不能算一算呢?比如说,钩码它浸入水中受到多大的浮力呢?你是怎么算的呢?用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在水中的重量这种方法就是我们计算浮力大小的方法,你真聪明!(四)、进一步感受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有关(6分钟)经过前面的探究活动,我们已经对浮力有了新的认识了。知道物体在水中无论是浮的还是沉的都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让学生总结出所有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在课前谈话中,我们提出一个问题:铁钉那么轻、那么小为什么会沉入水中,万吨巨轮那么大、那么重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究竟怎样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怎样的物体会沉入水中呢?(可以用学生说的轻的会浮起来,重的会沉下去?)演示实验:同学们,老师手中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呢?(蛋挞底托)表扬说出来的同学,真聪明!这个蛋挞底托放入水中会怎样?(浮起来)那么我把这个底托用手捏成一小团,如果把这个也放入水中,会怎样?(沉)同样重量的两个蛋挞为什么一个浮起来?一个沉下去呢?学生说说?(引导说哪里变了)那就意味着同样重量的物体:体积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可能就会沉下去;体积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就大,可能就会浮起来?解释:巨轮虽重,但体积也非常巨大,那它们在海中受到的浮力就更加大了,所以能在大海中漂浮起来。铁钉虽轻,由于它体积小,受到的浮力也小,所以下沉。 归纳小结: 现在我们回头看看,刚才的三个实验里,同学弄懂了什么?物体在水中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浮力。物体的浮力物体本身的重量物体在水中的重量体积越大,浮力越大三、课内拓展(5分钟) 同学们,我们通过实验和思考,成功地探讨了浮力的一些奥秘。其实,浮力作为一种科学现象,早就在几千年前就被我们人类所认识和应用了,并且科学家还进一步发现了浮力定律,谁呢?他就是古希腊的伟大学者,阿基米德(出示图片)。自从浮力定律被发现之后,浮力在生活中就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学们,你们能说说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吗?(说5、6个)看来同学们对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得还真不少. 四、教师评价和总结:(2分钟)看来,通过这节课学习,大家对浮力的了解更深了,(这节课,我们主要是通过什么科学学习的方法获得科学知识的?)主要是由于同学们能开动脑筋,小组内充分合作,通过猜想、实验验证、观察、记录、交流等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获得了科学知识。但是,课堂并不是我们科学探究的终点,其实,浮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有更多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究,比如: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什么来实现升降自如?人在死海中为什么会不死?为什么氢气球会在空气中浮起来?这些问题都与我们的浮力有关,老师鼓励大家平时多留意,多观察,在生活中获得科学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科学知识。下课让学生在“做中学”,让老师在“遗憾中”成长浮力教学反思一、首先从教材上分析:浮力这一课,是科学课粤教科技版教材里,四年级下学期的最后一章常见的力里第五节的教学内容。在学习浮力这一节前,是要先学习各种“力的现象”,包括“重力”,“大气压力”,“弹力”,然后再学习浮力的,但本节课我就直接从浮力开始进行教学,相对来说,从学生的认识基础和认知结构上说,为学生的学带来一定的认知困难。另外,浮力这一节的内容,在教材中展示得比较简单,只提供了三个实验活动。教材让教师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开拓或挖深。二、从教学设计中分析1、激情导入,以疑促学。在导入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景:出示几幅图片分别是:巨轮、航空母艇和潜水艇在水中航行的情景。问:为什么由钢铁制造的这么重的物体能在水中自由航行或升降自如,而同样是由铁制造成的小铁钉却沉到海底中呢?让学生在疑问中去激发学习的热情。2、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做中学”。整节课的设计以活动贯穿其中,设计了三个活动,先是让学生知道物体在水中有沉也有浮,接着让学生感觉浮起来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最后通过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和在水中重量的比较,分析得出沉下去的物体也受到了浮力的作用。3、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小组之间的合作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在小组中,学生的交流更加充分,有分工有合作。而选用两人小组是为了使学生有更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感受浮力。各个小组之间的激励评比能够促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形成团体的精神。4、充分实验,合理利用多媒体。整节课的设计是以学生在动手实验学习、探究为主,只是在某些必须用多媒体技术时才用,如导入时的图片,学生实验记录数据的显现,通过在PPT中输入,即让学生都能观察到,又节约时间。而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而是为了需要才使用。关键还是教学设计中的实验活动。三、从学生上分析这节课学生都是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学生积极性和兴趣还算比较强高,但是参与程度还是不够深入。在上课过程中,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都比较积极,但是学生对于实验记录显得比较随意,怕麻烦,不太想记录。四、从教学效果上看本节课从教学效果上看:达到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动手实验,让学生了解了物体在水中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但是拓展方面还不够,还可以再深入挖掘。主要是由于在时间安排上显得前轻后紧,以至后面设计的拓展内容潜水艇部分内容还没来得及深入开展。还有,虽然教师在教态和语言上显得比较自然,能用微笑、语言、手势去感染学生,但是自已感觉语言还是不够精炼、简洁。教师在对于学生在语言评价上也显得单调些,不够丰富多变。在活动小结时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得出结论。五、可改进之处1、在实验材料提供上可只用6至7种,其中有浮、有沉、有悬浮等。在第一个实验时间可少些。2、在讲第二个实验时课件上的图片与讲述内容不同步,那几张图片可考虑不用,如果用要同步。3、拓展内容要深入些,最好讲清楚为什么有些物体在水中沉下去,有些物体在水中会浮起来。我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著名的导演,每拍完一部电影都会有遗憾;再出名的名师,每上完一节课,都会感到会有遗憾;每上完一节课,我都在寻找遗憾,正视遗憾,相信一定可以在遗憾中成长。作者姓名:杨楚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