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单元《儿童乐圆》教学设计 青岛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39372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单元《儿童乐圆》教学设计 青岛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年(春)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单元《儿童乐圆》教学设计 青岛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年(春)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单元《儿童乐圆》教学设计 青岛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单元儿童乐圆教学设计 青岛版【教材简析】总复习这一单元,是对整册教材内容的全面回顾和整理。本单元的复习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其加减法;认识钟表;简单的方位与平面图形;人民币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简单的统计。总复习主要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游览儿童乐园为主题的综合情境图。该图把本册教材所涉及的主要学习内容,通过玩电瓶车、坐龙船、跳蹦蹦床、坐飞天轮等有趣的活动展现在学生面前。第二部分是对全册知识的“回顾与整理”。第三部分是对应整理与复习的设计思路,提供了涵盖各单元知识点的“综合练习”。整个复习过程通过儿童乐园这一丰富的情境,把复习内容以五大板块方式呈现。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和有关时间、长度、方位与图形、人民币、统计等知识。2.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儿童乐园吗?你们喜欢玩什么?学生可能回答:我喜欢玩荡船,就像飞起来一样。我喜欢玩蹦蹦床,跳下去能弹起来很高,真有趣。我喜欢摩天轮,从上面往下看,一切都变小了老师出示挂图。【设计意图:儿童乐园是每个孩子的天堂,在这里,用谈话的方式,将这个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情境,能够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地引入“儿童乐园”这一情境。】二、回顾整理,实际运用。1.初步观察 弄清图意。提问:(指图)瞧,儿童乐园多热闹呀,你都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图中都有什么?谁在干什么?【设计意图:“儿童乐园”情境图中的信息多而杂,通过让学生说说图中有什么,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使学生对情境图中的内容有大体的了解,为下面搜集数学信息作好了铺垫,理清了思路。】2.深入观察,搜集信息;归纳整理,解决问题。提问:请小朋友再仔细观察,你还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情境图,找到数学信息。(1)引入对“一百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的整理。引导学生回答:在这幅图的左上角有许多小朋友在玩荡船。谈话:你能估计一下玩荡船的大约有多少个小朋友呢?学生可能回答:大约有15个;大约有18个。【设计意图:很多孩子为了估算能接近实际数量,所以在估算前往往还是先数出正确的数量。因此,在这一环节,让学生在一接触图的时候就进行估算,从而使估算的练习落到实处。】谈话:数一数,看谁估得最接近?学生数,汇报:有16个。谈话: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学生可能回答:我是两个两个数的。我是5个5个数的。师板书“16”。谈话:谁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向大家介绍一下“16”这个数字?引导学生回答:16是个两位数。16的个位是6,十位是1。16里面有1个十和6个一。写16的时候要先写“1”然后写“6”。【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数数,并通过“介绍”的活动让孩子自己来运用学过的知识,形式开放活泼。】(2)引入对“统计”知识的初步整理。谈话:你还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回答:电瓶车在蹦蹦床的东面,有4个小朋友玩得正开心呢。谈话:玩其他游乐设施的小朋友到底有多少人呢?引导学生对玩其他游乐设施的小朋友进行统计。学生小组合作,借助88页的统计表或自制统计图把统计的结果记录下来,并在小组中分析交流。小组汇报统计结果,并说说通过统计表和统计图知道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一年的训练,学生已经基本能利用也乐于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合作学习,在开放的空间和时间里,使每个学生都经历统计的过程,分析统计结果并作出决策,既节省了时间,激发了学生的复习激情,又提高了复习效果。】(3)引入对“比大小”和“加减法”知识的整理。引导学生回答:我发现玩荡船的小朋友比玩电瓶车的小朋友多得多。谈话: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回答:玩荡船的有16人,玩电瓶车的只有4人。16比10大很多,4比10小很多,所以16比4大得多,也就是玩荡船的小朋友比玩电瓶车的小朋友多得多。我认为16是个两位数,4是个一位数,所以16比4大。谈话:谁能用我们学过的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一下?引导学生回答:164。416。谈话:玩荡船的小朋友到底比玩电瓶车的小朋友多了多少人呢?引导学生列式并说算理。引导学生根据统计结果提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解决。对于两位数的加减法,教师引导学生说算理。【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知识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老师设计了这些有引导性、针对性的提问,从统计图出发,有利于帮助学生整理数学信息,理清思路,便于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三、解决问题,拓展延伸。游戏:小组合作打擂台。谈话:儿童乐园里的同学们玩的多开心啊,让我们也快点参加吧。提出合作要求:每个小组派代表选择不同小标志数(按题目难易程度分为:1枚小标志、2枚小标志、3枚小标志)的题目,答对获得相应数量的小标志,答错就扣除相应数量的小标志。还没有赶上来的小组加油了!(出示电脑课件)学生选择题目,并引导说出解决问题用到了刚才复习到的哪些知识。【设计意图:这样的一个游戏解题的过程,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愿望,而且把一些学生在第二个大环节里可能触及不到的问题与生活相联系放到题目中,既克服了因为时间关系不能面面俱到的问题,对雪山乐园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拓展补充;又体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四、课堂小结,知识梳理。出示“七色花”谈话:老师送给每个同学一朵美丽的花做礼物,这是一朵知识花,每一片花瓣代表一部分知识。从今天的复习课开始,我们每复习完一部分知识,就写在一片花瓣上,如果你掌握了,就把这片花瓣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只有这学期所有的知识都掌握了,这朵花才能涂上七种不同的美丽颜色,看看谁能把这美丽的“七色花”带回家。引导学生说说本节课复习了哪些知识点写下来并涂色。学生谈这节课还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缺乏收集整理的经验,对知识结构掌握不够清晰,做不到系统划分。根据学生年龄、认知特点,以“七色花”为礼物,以花瓣的形式展示所学知识的内容结构,直观所学知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梳理知识的方法。】【课后反思】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时间短暂,如果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去,就会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青岛版教材的情境设计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唤起生活经验、激发兴趣的生活情境。在导课的过程中,利用学生对儿童乐园的喜爱为情感基点,让学生在充分表达的过程中加深情感体验,同时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接下来的各个环节中,以“玩”为主线贯穿始终,让学生时刻处在亢奋的学习状态中,使教学活动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更好地完成。在本节课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动手、概括、提取,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对零乱的知识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层次进行整理,了解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尤其是通过装扮“七色花”这一环节,将整个复习课串了起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地把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和对学生进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节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复习中,还应该多考虑帮助学生加强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第二课时(复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有关知识)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谈话:(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在儿童乐园“玩”得开心吗?在游玩的过程中我们还将本学期学习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进行了复习巩固,同学们既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能和小伙伴一起合作解决问题,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儿童乐园去探索新的数学问题,好吗?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并采用激励性语言既拉近师生的距离,更是对学生学习方法、合作态度的鼓励和引导。二、整理运用,加深感知1、根据上节课整理的信息提出问题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将儿童乐园中的信息进行了整理(课件出示统计表)根据这些信息同学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项 目人 数坐飞天轮的23坐龙船的16跳蹦蹦床的15开电瓶车的4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坐龙船的和坐飞天轮的一共有多少人?(2)坐龙船的和跳蹦蹦床的一共有多少人?(3)坐飞天轮的比跳蹦蹦床的多多少人?(4)坐龙船的、坐飞天轮的和跳蹦蹦床的一共有多少人?2、解决问题(1)谈话:同学们非常善于提问题,那么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吗?让我们一起来做这两道题吧:坐飞天轮的比坐龙船的多多少人?坐龙船、坐飞天轮和跳蹦蹦床的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并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其他自主练习,师巡回指导)谈话:让板演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大家仔细听,他的方法和你一样吗?谁来提醒大家在做两步计算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在这重点强调竖式的写法,进位、退位的处理,并指出一般从低位算起)(2)谈话:大家做得又对又快,老师真为你们能这么牢固得掌握知识而感到高兴。老师忍不住也来想提一个问题,好吗?(课件出示)一、1班一共有42名小朋友来儿童乐园玩,有18人坐飞天轮,有15人坐龙船,剩下的跳蹦蹦床,跳蹦蹦床的有几个小朋友?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写在练习本上,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先和周围同学交流一下再做。生汇报做法,师板书,可能出现两种算法 421815 42(18+15)谈话:这个算式中有我们刚认识的一位新朋友,那就是小括号,题目中有小括号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3)师生共同总结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重视与上节课的联系,利用上节课数数时整理出的表格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让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次问学生“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这是在逐渐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能力。通过有梯度的练习让学生经历“回顾中复习,复习中整理,整理中提升”的过程。三、解决问题,拓展延伸谈话:同学们,看到图上小朋友玩得那么开心,你羡慕吗?我们也到儿童乐园一起去参与游戏好吗?1、游戏一(课件出示,生齐读:射气球,射射射)(课件出示下图) 60 34 7238 57+ 39 4637 66+ 28 37+ 44 (图意说明:一根细线上拴着6个气球,每个气球上有一道竖式计算题)谈话:请同学们快速在答题纸上求出这些竖式的计算结果,谁做对的越多,谁射中的气球就越多,比比看谁是神箭手。(学生汇报时,师操作键盘输入答案,如果正确气球就爆炸,如果错误气球不动)2、游戏二(课件出示,生齐读:碰碰车,碰碰碰)8809+4631+1380350+16668877445529+5937+2983-2891-1471-27(图意说明:中间椭圆为碰碰车图,车身上分别有44、55、66、77、88字样;50+16应是小朋友手中举着游戏票,票上有算式)谈话:你们愿意玩碰碰车吗?今天碰碰车的游戏票可不一样,大家看这五辆碰碰车分别是44号、55号、66号、77号、88号,游戏票上算式得数与哪辆车的车号相同就坐哪辆车,快来连连看,你坐哪辆车?(生回答时,师拖动小朋友到碰碰车上,答案正确小朋友就坐在车上,不正确就回原位)3、游戏三(拍皮球,拍拍拍) 谈话:大家会拍皮球吗?下面我们就来比比赛,请每组选派一个代表来拍球,其他同学计数。 拍完后让各组汇报个数,老师记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问题,选取几个问题让学生解答。4、游戏四(课件出示,生齐读:闯迷宫,闯闯闯)(图意说明:此图为一简单迷宫图,共设置5个路口,每个路口的 应是小老虎图案,意为拦路虎。师点击一只小老虎就会弹出一道题目,答案正确,小老虎就会闪开让路,通道打开。) 5道题目分别是 34+27+26 5321+17 57(17+22) 854931 38(2816) 谈话:闯迷宫是大家最感兴趣的游戏了,但是在每个路口都有一只小老虎把守,只有回答对了它的问题才放行。大家比比看,谁是闯迷宫的大赢家? (让做得快的同学说说自己有什么好方法?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设计意图复习课上的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若处理不当,会使学生产生厌学。为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四个与本单元主题图相关的有趣的游戏,通过情境的创设,以动激趣,以思激趣,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使学生的思维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在游戏名称的设计上也是煞费苦心,让学生齐读,朗朗上口,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最后一组题有意设计成可以简算的题目,即可以满足学有所长学生的需要,又为以后的学习做了适当的铺垫。四、回顾总结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收获?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七色花,第二片花瓣上“100以内数的加减法”部分我们这节课复习完了,你觉得都掌握了,就将花瓣涂满你喜欢的颜色,如果还有问题就及时请教老师或与同学进行交流。课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为此,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以“玩”为主,让学生参与到形式多样、有趣的游戏中,在玩中学,学中玩,化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复习为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的经历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并达到在“回顾中复习复习中整理整理中提升”的目的。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第三课时:复习学看钟表和方位与图形两部分内容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儿童乐园中畅游,进一步复习了100以内加减法的内容,今天老师继续带大家在儿童乐园中游玩,相信大家玩得会更高兴,收获也会更多的。设计意图: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此联系总复习的情境图,以到儿童乐园游玩为导入语,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二、 搜集信息,回顾整理:1、 谈话:儿童乐园中的游艺设施可真多,为了方便大家游玩,老师特意绘制了一幅简单的示意图,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课件出示示意图及有关的问题,如下。)北飞天轮龙船电瓶车蹦蹦床大门 (1)飞天轮在电瓶车场的( )面; (2)龙船在飞天轮的( )面; (3)电瓶车场在蹦蹦床的( )面; (4)蹦蹦床在龙船的( )面。完成题目前先谈话:同学们,前面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方位?(板书:方位)早晨起来面对太阳,我们怎么确定方位?学生可能回答: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板书:东、西、南、北)谈话:图上老师只给你一个方位,你能确定其它方位吗? 学生看图,独立思考问题,再与同位交流,最后指名汇报,重点指导学生说说是如何根据北这个方位来确定其它方位的。2、 谈话:看,小朋友们现在正玩得高兴呢!(课件出示书中完整的儿童乐园图)大家想一起去玩吗?现在几时了?(鼠标点击图,重点突出钟楼图,引导学生看钟楼上钟表的时刻)指名说说这是几时。(板书:4时) 谈话:你是怎么确定这是4时的?(引导学生说说如何看整时的时刻)除了几时整,在前面我们还学看了什么样的时刻?(课件出示5时半、快到6时、6时刚过这三个表盘,并引导学生说说如何看这些时刻)(板书:学看钟表)(课件出示另一钟楼图,钟表显示时刻是:4时半)谈话:大家看,这是我们的集合时间,谁来说说我们几时集合?(指名说,板书:4时半)谈话:我们出发吧!(老师在这时可问几个学生他们想玩什么,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3、 谈话:大家玩得高兴吗?老师发现这里不光有好玩的,还有不少漂亮的房子呢!(课件出示儿童乐园完整图,鼠标点击,重点突出几座建筑物)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我发现房子上有不同的图形。谈话:前面学习中我们都认识了哪些图形?(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图形,板书:图形)学生可能回答:平面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立体图形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谈话:你能找出漂亮房子上藏着的图形吗?(指导学生按照图中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找一找,说一说。)设计意图:本课时复习内容是学看钟表和方位与图形两部分,为此,我从情境图中众多的数学信息中搜集了所需要的内容,利用到儿童乐园玩这一情境将它们有机地进行重组,分了方位、时间、图形三方面的问题出示给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的同时,对所学内容进行了回顾整理。三、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谈话:看,游乐场的一角,同学们正在举行智力比赛呢!我们一起参加好吗?(以下题目都设计在答题纸上,答对了一题就选一个五角星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1) 定方位:傍晚我们面对太阳,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与东相反的方向是( ),与北相反的方向是( )。(2) 考眼力:1)把正方形涂上红色,长方形涂上蓝色,三角形涂上黄色,圆形涂上绿色,平行四边形涂上黑色。用红色圈出正方体,蓝色圈出长方体,用绿色圈出球,紫色圈出圆柱。(下面出示图形,要求次序打乱,方向、大小不一)2) 继续画下去: (3)(出示3时刚过的表盘)玩电瓶车的同学是 开始的。结束时是4时,请画上表针。(出示没有表针的表盘)(以上各题分小题解答,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认真做答,独做后进行集体订正,可实物展示答题纸,有不同意见时可引导学生说说想法。)2、下面我们一起来玩跳房子的游戏放松一下吧!(课件出示格子图,格子中有不同的图形,指定起始格以及“北”这个方位,学生按要求用鼠标操作) 北开始如:由开始向北跳三格得到什么图形?要想得到一个三角形需要怎么跳?(让学生说出方位和格子数)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对前面的复习作进一步的巩固,尤其是跳房子的游戏,设计中力求包含的内容丰富些,它既巩固了方位知识,又对图形进行了巩固,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展示,更加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玩中学,学中玩,效果会更好。四、 课堂总结,形成体系: (出示4时半的钟表图) 谈话:同学们,集合时间到了!今天大家在游乐场里玩得高兴吗?老师想看看哪些同学是有心人,今天我们在玩的同时,复习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看板书,总结:复习了学看钟表和方位与图形两部分内容)谈话: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七色花知识卡,把这两部分内容填上,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吧!我们的七色花越来越漂亮了!希望同学们回家后把今天复习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设计意图:本课时是在儿童乐园这个情境下进行的,所以在结尾,为了让这一情境更加完整,设计中我是以到点集合为结束的。另一方面,为使知识形成体系,也为了与前面的复习相呼应,这里设计了涂七色花的环节,这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方法。课后反思:青岛版数学教材特点之一是密切主题素材之间的联系构成“情境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适应教材特点,教学中我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图,从中提炼出本课时所需要的内容,进行重组,使情境更加完美,并注意练习的设计也以此情境为依托,形成情境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兴趣尤为重要,所以在情境设计、练习设计及教学语言上,我力求适应学生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获得数学方面的体验。并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做题的良好习惯的培养,观察的方法,积累的方法等,逐渐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自学及解答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情境教学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切实设计好、运用好,使学生玩中学,提高教学效率。 第四课时:复习有关人民币认识的内容一、 情景导入谈话:前几节天我们一直在游乐场里游玩,你们开心吗?在游乐场里的小朋友和你们一样开心,瞧!他们玩的多起劲。玩了这么长时间你们也一定感到口干舌燥了吧,那就让我们去买点饮料吧。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整堂课在兴趣的激发下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使“乐学”落到实处。二、 情境中练习、总结谈话:在购买之前,让我们一起看看带了多少钱。(课件出示):多张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课件说明:)谈话: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一下人民币,看看我们有多少钱?(学生按自己的方式整理并交流自己的整理方式和结果。)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学会正确整理人民币,并能简单的进行统计。谈话:好了,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钱赶快去购买吧。(课件出示):饮料的种类和价钱。矿泉水 雪碧 可乐 冰激凌 果汁 1元5角 2元 3.10 6.00 8元谈话:这里这么多饮料呀!看看它们的价钱是多少,说给你的小伙伴听听。(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相互说数学信息)谈话:你想购买哪些饮料?和你的同伴一起商量购买好吗?购买好饮料后请你计算好你的花费。(学生按实际需要购买,并且计算好价钱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设计意图:学生能利用生活经验根据自己所需购买商品。在交流的过程中养成相互检查的习惯。谈话:购买好了吗?就请同学们从你自己的零用钱中把钱数好付给售货员阿姨。(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情况算出价钱并说出自己是如何付钱的。)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合理的搭配进行选购,并交流自己的想法。部分学生可能购买几种物品,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加法计算。付钱环节是考察学生能从自己的零用钱中将自己的花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付,并且能运用多种付钱方式。谈话:饮料买好了,同学们一定还剩了一些零用钱吧。就让我们带着剩下的钱一起回到游乐场游玩好吗?(课件出示):出现游乐场游乐项目的价钱表。飞天轮 碰碰车 龙船 蹦蹦床 5元 5元一人 7.00 5.50 谈话:瞧!游乐里有这么多好玩的,咱们一起来说说这些游乐项目的价钱是多少?设计意图:学生读出游乐设施相对应的价钱。谈话:看到这些游乐项目,你们一定等不及了吧,到你喜欢的游乐设施那里去玩吧。不过老师可要提醒你们,现在小朋友们手中剩下钱的数量不一样,就请你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一个你想玩的游乐项目吧。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会利用自己所剩的零用钱选择自己喜欢的游乐项目、正确使用人民币。谈话:大家玩得这么高兴,谁来说说你都玩了什么?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学生在课件中进行人民币加减练习)谈话:你还剩下零用钱吗?就请你根据你所剩的钱选一项你可以玩的游乐项目。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能够根据钱数决定消费标准,并且培养学生养成花钱的计划性、目的性。谈话:今天我们在游乐场里又度过了快乐的一天,看看你还剩多少零用钱?这些零用钱你有什么打算?(学生可能回答:把零用钱回家交给爸爸妈妈;回家自己攒起来;买纪念品回家)谈话:你们可真是有心得好孩子。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学会合理运用人民币,让学生学会制定简单的消费计划。三、 课外拓展谈话:刚才同学们在游乐场里玩得很开心吧!瞧!那边还有套圈游戏,我们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图片) 小鸡2元()角 小狗40角()元 小熊1元3角()角 小鹅25角()元()角 小猫3元()角小鸭一个5角、一个2角、一个1角和一个2分=( )角( )分小企鹅1元=( )张5角=( )张2角 小熊猫25角()元() 小蝴蝶2元=( )角=( )分小鸟2元=( )张5角( )张2角( )张1角谈话:这么多小动物等着你套中,那就赶快来试试吧。把小动物身后的题目作对你就可以把它们带回家了。设计意图: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自行检测知识掌握情况并养成检查的习惯。四、 课堂总结谈话:一天的快乐时光很快就过去了,你们开心吗?说说在这一天里你们都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感想)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谈体会中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交流自己的感受。低年级的学生乐于把自己学会的知识说出来,这样能更好地保持好学生这种学习的欲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谈话:同学们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老师真高兴。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好,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就请你们把自己手中“七色花”的一片叶子涂上美丽的颜色吧。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应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做一个理财小能手。课后反思整节课在一个情境中完成,学生对于“游乐场购物”很感兴趣,在一开始就将学生紧紧吸引住,在接下来的各个环节中,以合理支配零用钱为主线贯穿始终,同时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充分表达的过程中加深情感体验。使教学活动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更好地完成。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在学习数学的活动中体现和发展起来的。本节课可以给予学生充分说、充分做的自由空间,让孩子尽量展现自己的个性,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让每个孩子都有了自主选择的空间,尊重了每个孩子的意愿,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同时,充分利用学生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来挖掘学习资源,让学生进行路线的比较,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来确定最适合自己的消费水平,使整节课贴近学生的生活,教会学生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本领。 第五课时:复习有关厘米、米和统计的知识一、情景中整理,引出复习内容谈话: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在儿童乐园玩了各种各样的游戏,大家高兴吗?在儿童乐园中,还有许多的小朋友在玩其他的游戏,大家想不想去看一看?瞧,小明和他的妹妹正在放风筝,可是风筝不小心挂到了大树上,他们遇到了大树爷爷给他们提的问题,大家能帮帮他们吗?课件出示:教科书p94页第11题的情景图,但是不出示其中的数学信息。(这是一道生活中应用厘米、米的题目,在做题的过程应该让学生注意的是够取风筝的时候还要加上人本身的高度)设计意图:本课的复习仍然从儿童乐园的大情景中出发,通过这个情景的延伸,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的情景之下完成本册的所有内容的复习,而情景的导入既不脱离儿童乐园,又和综合练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二、情景中练习(一)厘米、米的练习1、谈话:要得到够取风筝的信息,大树爷爷让传递信息的树叶带来了几个问题,小明和妹妹有些为难了,我们一起去看看怎么样?带来第一题的是枫叶,它将大家带回了教室,看看在我们的学习工具中有哪些数学问题:(枫叶)先判断这个小朋友量铅笔的方法对吗?为什么? (铅笔) (尺子)谈话:拿出自己的铅笔先估计一下,再量一量,看看你能不能做到正确的测量。(红树叶)谈话:红树叶给我们带了几道比一比的题目!课件出示:5厘米8厘米 26厘米30厘米 20厘米20米70厘米7厘米 17cm1m 12m20m(绿树叶)谈话:绿色树叶带着我们到了温暖的家里,原来在我们熟悉的环境中也有许多关于长度的数学问题呢!床的长度大约2( ) 写字桌的高度60( ) 电冰箱高1()50()电视机宽40 ( ) 台灯高30 ( ) 门高2 ( )房间长6 ( ) 一根筷子长20 ( ) 杯子高10( )毛巾长75 ( ) 2、谈话: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大树爷爷提供了一些够取风筝的信息,让我们看看怎样才能把风筝取下来吧!(课件继续出示p94页第11题中的信息)谈话:大家能试着自己做一做吗?看看谁的方法最棒?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并没有简单的将综合练习中的题目直接出示,而是先进行了基本的厘米和米的练习,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使练习更有层次性,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只有答出大树爷爷的问题,才能获得够取风筝的相关的信息的设计,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二)统计的练习谈话:刚刚飘落的树叶有的同学觉得特别的漂亮就拿回家做成了标本,并且有规律的的摆放在了一起!课件出示:p92页的第7题谈话:这些美丽的树叶并没有凃完,请你找到它们的规律,把它们凃完好吗?(学生完成找规律的题目)谈话:你找到的规律是什么?你是怎样涂的?让我们把这些树叶的片数统计一下吧!(学生选择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统计)谈话:你是怎样统计的?根据这个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解答)设计意图:通过语言的连接,将第一部分厘米和米的练习和第二部分统计的复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儿童乐园的大的情景之下,又穿插了小的情景三、整理知识,点亮七色花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又复习了哪些知识呀?学生进行总结谈话:前几节课我们为7色花的5个花瓣涂上了自己喜欢的不同的颜色,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对这长度和统计这两部分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如果自己掌握的不错那么就请你为剩下的两个花瓣填上内容,并且涂上颜色吧!(学生点亮美丽的七色花)谈话:看着美丽的七色花你就很清楚的了解了我们本学期都学了哪些方面的知识!谁来说一说,这学期我们都学了那几部分知识?学生进行汇报设计意图:点亮七色花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整理了本学期所学的所有的知识点,学生在涂颜色和汇报的过程也是对知识进行整理的过程四、综合运用,加深感知谈话:在儿童乐园里,还有一个奇妙的地方,那就是儿童乐园的数学乐园,那可是个具有挑战性的地方,哪位小勇士想试试看?那就让我们带着我们的七色花,相信它一定会给你勇气和力量。(出示教科书p94第12题)学生进行综合的练习,谈话:在数学乐园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吗?设计意图:这道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其中包含了本册中的所有的知识点,让学生做题后进行简单的整理是为了再次提取本册中的难点,供学生一起探讨总结:在这节课上,同学们互相合作对原来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更扎实了,那就让我们带着我们的收获,带着美丽的七色花结束本次课,希望你把美丽的七色花带回家。课后反思:1、情景中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本课从儿童乐园出发最终又回到儿童乐园,让学生感觉始终在玩中学知识,寓教于乐,学生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就巩固了旧知识。2、与生活联系,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儿童乐园的大的情景下,本课还设计了通过树叶的引导,带领学生到了自己熟悉的学校和温暖的家里,所有的练习就在这些情景中,这样的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的联系。3、点亮七色花,教会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在本堂课后面的练习中,学生顺承前面几节课的做法,将七色花的知识花瓣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同时对本册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虽然整个过程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但是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会了一种整理知识的方法,会对以后的数学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附送:2019年(春)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单元儿童乐圆教案 青岛版教材分析总复习这一单元,是对整册教材内容的全面回顾和整理。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其加减法;学看钟表;平面图形;人民币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简单的统计知识。总复习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游览儿童乐园为主题的综合情境图,把本册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渗透在玩电瓶车、坐龙船、跳蹦蹦床等真实有趣的活动中,展现在学生面前。第二部分是围绕综合情境图中的信息对全册教材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第三部分对应整理与复习的设计思路,提供的涵盖各单元知识点的综合练习。目的是在进一步查漏补缺,加深知识间联系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有关时间、长度、图形、统计等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2、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学习按顺序回顾整理知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民币的认识。教学难点:人民币的认识,学看钟表。教学措施:“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要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学看钟表”、“人民币的认识”和“图形”等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要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解决问题。“厘米、米的认识”则需要加强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1米”和“1厘米”实际意义的理解。“统计”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复习,进一步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统计的必要性,经历统计的全过程。2、提倡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3、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思考和整理。4、灵活运用练习,提高复习效率。5、尊重学生的差异,加强回顾整理知识的方法指导。教具准备:钟表,米尺,计数器,本单元建议课时数:4课时。 儿童乐园总复习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统计的知识教学重难点:100以内数的口算以及统计知识的运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终于闯到了最后一关儿童乐园,想去吗二、整体观察 师:平常我们去儿童乐园都要先干什么阿? 生:先买票。 师:好,那我们就先去儿童乐园的售票处看一看吧。 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 生:我看到了钟楼、电瓶车、蹦蹦床,我是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观察的。 生:我看到了钟楼上面的钟表是4时整。生:我看到了三、解决问题师:儿童乐园里的小朋友这么多!老师想知道坐龙船的有多少人?请你先来估一估,再数一数。 生:我估了估大约有15人,然后数了数有16人。师:你能再提出一些类似的问题吗? 生1:跳蹦蹦床的有多少人? 生2:开电瓶车的有多少人? 师:你们真是些会提问题的聪明孩子!下面我们就来分别统计一下玩各种游戏的人数。 学生独立填写88页的统计表,并进行交流。 师:同学们统计的都很准确,看着表中的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坐龙船的和跳蹦蹦床的一共多少人? 生2:坐飞天轮的比开电瓶车的多多少人? 随机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师: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学生独立列式,然后汇报。) 生自己总结。全班交流。 (板书: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对于100以内数的认识,你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 生1:我们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 生2:给我一个两位数,我能说出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儿童乐园总复习 学看时间内容的回顾与整理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快速读出几时、几时半、几时刚过、快到几时。2、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教学重难点:快速读出几时、几时半、几时刚过、快到几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图上这位小朋友的时间在干什么?(逐副出示)让学生认准每一副图上的时间 谁能说一说这位小朋友是怎样安排他的时间的? 你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 评一评,谁的时间安排的最合理。二、动手解决问题 1、拨一拨: 8时6时半9时刚过快到12时 师说时间,生动手拨,同伴看看拨得是否正确。 2、画一画 玩电瓶车的同学是()时开始的,结束时是4时,请画上时间请在作业纸上画出时间:三、实践作业 10时3时半快到11时6时刚过 回家设计一张作息时间表,并按作息时间表上的时间去做。儿童乐园总复习 回顾与整理厘米、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参与整理的过程,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理解。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对长度单位厘米、米的理解和运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让学生用自己身边的1米、1厘米来估计教室中物体的长度。 2、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换算老师准备两根长度相同的纸条,一横一竖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猜一猜哪根纸条长。多数学生会认为竖着的纸条长,师接着引导:“怎样就能知道哪根纸条长呢?” 二、回顾与整理 1、1米和1厘米的实际长度 师:“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什么作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什么作单位?”你测量过哪些物体的长度?测量时应注意什么?”让学生说一说家中、教室里的物体的长度。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米?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 师:“我的身高是一米六,实际上是几米多少厘米?也就是多少厘米?为什么?你的身高是多少?用两种单位表示,把你的身高告诉你的同位。”“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了解本班让学生了解本班多数学生的身高。三、解决问题 1、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教室的长和宽、课桌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你准备怎么测量?”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测量。如:手测、步测、尺测等。 2、课本94页第11题 3、拓展应用 师:你还了解有关米和厘米的哪些知识?介绍给同学听。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儿童乐园总复习 复习元、角、分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学过的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有关知识系统把握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3、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教学重难点:单位元、角、分有关知识系统把握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同学们,在儿童乐园中,你最喜欢玩什么?(学生充分谈,他们有话可说。) 要玩蹦蹦床、飞天轮、碰碰车、先要干什么?(买票)买票要用到什么?二、交流整理 人民币的知识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仔细想一想,然后说给同伴听一听。 1、人民币币种、面值 2、人民币单位转换1元=10角1角=10分三、实践应用 1、儿童乐园中,各项游乐活动门票的价格如下: 项目 飞天轮 龙船 蹦蹦床 电瓶车 价格 7元5角 4元 3元 3元5角 (1) 如果现在你有20元,你想怎样玩? (2) 奇奇想玩飞天轮、龙船、电瓶车,他有15元,够吗? 2、模拟购物 同学们在游乐场中玩得真高兴,在家累了,想喝点饮料,这儿有一些东西,下面我们进行模拟购物。谁来当售货员,谁愿意上来买东西?其他同学认真看他们的表现对不对?(学生模拟购物可多进行几轮)。四、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93页第8题 (1)估计一下需要多少钱? (2)解决课本上的问题。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五、课堂小结 人民币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要爱护人民币,更要珍惜人民币,不能乱花钱,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六、实践作业 调查你家一个月的水费、电费、电话费合计大约需要多少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