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37342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鲁教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蝈蝈的生活习性。能力目标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德育目标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语言特色。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教学方法1朗读法。绿色蝈蝈是一篇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妙趣横生,在反复诵读中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如拟人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2研讨点拨法。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因其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自由探究的积极性,为深层把握文意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教师适当点拨、归结,如文章突出的写作特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昆虫的世界是一个很奇妙的世界。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或研究过昆虫呢?有哪一位同学可以介绍一种你最熟悉的或者是你印象最深刻的昆虫给老师、同学们听听?你可以从昆虫的形态、生活习性、食物习性、更或者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进行介绍。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但是我发现大家在讲到昆虫的声音时都是用一两句话带过了。可能声音不好用文字表达。而且在讲到昆虫的习性时,也只能是泛泛而谈,为什么?因为大家没有深入地进行过研究,所以印象就很模糊。今天,我们将接触到一位伟大的昆虫学家,他热爱昆虫,对昆虫进行了几十年的孜孜不倦的研究,把一生都献给了昆虫事业,他就是法布尔。二作家及作品介绍(同学们知道法布尔吗?)法布尔是法国的著名昆虫学家,他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写了一部很有影响力的书昆虫的故事。昆虫的故事原名昆虫记,这部书行文生动活泼,语言传神,内容多集中在昆虫学问题上,很受青少年的喜爱。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许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因而黄亚治在翻译对,把它改名为昆虫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法布尔老人,一同走进蝈蝈这个神秘的昆虫世界。三、速读概括、感知文意。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勾画并疏解生字词。(1)你能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吗?喧嚣xio劫ji掠静谧m吮shn吸喑yn哑y篡cun夺鸟喙hu莴w苣j狩shu猎嗉囊s螽zhng斯下颚(2)解释下列词语: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窸窣:象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和权力)。惊慌失措:害怕慌张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2、齐读课文,理出各段大意,划分层次。第一部分(1-2)观察昆虫,由蝉的哀号引出蝈蝈,点题第二部分(3)介绍蝈蝈的声音。第三部分(4-11).写蝈蝈的外形特征、食物习性和生活习性。3、绿色蝈蝈的外形有哪些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用优美的语言刻画出了蝈蝈可爱的样子)4、作者介绍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介绍了绿色蝈蝈的叫声、食性和生活习性。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从第4段到结尾,这是文章的主体,其中8、9、10三段是对蝈蝈食性的补充说明。 5.字里行间都表达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四、精读文章,深入探究。1作者写“蝉”有何用意?作者采用从旁切入的办法,先写蝉在晚上9点已不再鸣叫,但它的休息常常被扰乱,被谁扰乱的呢?目的是,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哀鸣”似得尖叫声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蝈蝈,这是多么富有匠心的写作思路!2.作者是如何知道绿色蝈蝈最喜欢吃什么食物的? 作者是通过实验和观察知道蝈蝈喜欢吃蝉肚子的。清晨,作者散步时看到的一幕揭开了蝈蝈食物之谜-捕蝉为食。又通过变换食物的花样,揭开了蝈蝈首先吃蝉肚子的秘密,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通过仔细观察、细心揣摩、认真探索得出结论,这反映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3.作者对绿色蝈蝈的称呼在文中不断变换,这样写有什么效果?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4、作者在文中写蝈蝈贪婪残忍的特点与作者多蝈蝈的喜爱之情是否矛盾?作者是一个生物学家,它是以严谨的态度来描写蝈蝈的食性的,他以科学的态度、准确的语言再现了昆虫的生活,告诉了我们蝈蝈是一种杂食动物。作者以大量的篇幅来写蝈蝈的食性,并写出它的残忍和贪婪,并不是要站在道德的高点来批判蝈蝈,而是要活灵活现的在读者面前再现蝈蝈,这与作者对蝈蝈的喜爱并不矛盾。5.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试结合具体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精彩的语句示例:(1)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用拟人手法写蝈蝈,流露出浓厚炽热的喜爱之情。(2)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优美的语言刻画出蝈蝈可爱的样子。(3)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麻烦一词表现出作者对蝈蝈悉心照料不怕麻烦的态度。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富有文学笔法。(4)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语言使用生动传神。(5)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6)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的形象生动的感受;五、小结: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科学小品文,作者采用活泼的语,把蝈蝈写的活灵活现,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知识来源于生活,文学也来源于生活,只有那些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勤于观察、持之以恒地探索的人,才能找到知识的宝藏、人生的乐趣,愿同学们成为这样的人。六、作业:1、摘录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句子。2、找法布尔的昆虫记进行课外阅读,并作读书笔记。附送: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美猴王教案1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认识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形象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2、继续巩固小说知识,学习分析小说中的艺术形象;3、学习本文语言通俗、生动、简洁的特点;4、了解、巩固小说情节层次的划分;5、了解、巩固小说中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重点难点重点:把握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难点:了解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的意义,从而正确把握本文中心。教学方法结合上课内容,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准备讲故事、速背、模仿配音、表情朗读。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与本课有关的一段剧情。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他的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什么是神话小说?它源于以神为中心的古代传说。古人不能分清人和神的概念,认为天地万物都具有同人一样的生命,往往借神话去说明一切,把它作为一个民族的共同信仰。这些神话在民间广泛流传,经过后人不断加工而写成小说,叫做神话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就是对传统题材加以改造,注人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认识,进行再创作而成的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神话小说。 西游记共一百回,主要写的是美猴王孙悟空战胜妖魔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1?回)是第一部分,叙写孙悟空的历史,交代它被众猴拥立为王,得道成仙,大闹天宫,结果被如来佛降伏在五行山下;(第812回)写唐僧取经的缘起,包括如来佛造经,唐僧出身,魏征斩龙,唐太宗冥游,唐僧应诏出发取经;(第13一100回)是第三部分,这部分是全书的主体,主要写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途中战胜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课文节选的是全书的开端,写美猴王的来历,以后的故事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下面我们来欣赏这篇课文。(二)阅读要求 1默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给课文的生字新词注音释义,扫除文字障碍。 2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故事情节,了解课文内容。(三)赏析课文并讨论第一部分内容 1学生讨论,整理课文层次,理清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1自然段)(故事开端);写石猴出世。 讨论要点:石猴不比众猴,是破仙石而出,所以虽不是母体所生,却肢体俱全。起笔就显出它的神异出众,为后文写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降伏妖魔埋下了伏笔。内容:美猴王节次第2节上课时间修改批注撰稿人黄敏持有人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认识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形象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2、继续巩固小说知识,学习分析小说中的艺术形象;3、学习本文语言通俗、生动、简洁的特点;4、了解、巩固小说情节层次的划分;5、了解、巩固小说中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重点难点重点:把握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难点:了解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的意义,从而正确把握本文中心。教学方法熟悉课文,理清故事情节,了解大概内容。 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内容 复习上节板书设计投影,通过提问复习课文情节层次。(二)赏析课文并继续讨论第二、三部分内容 (学生讨论,整理课文层次,理清故事情节)第二部分(2,3自然段)(故事发展):写石猴的山间生活。讨论要点:作者分别从行动、饮食、交往、行踪四个方面,集中表现它活泼、机智、灵巧的特点。这样既照应了石猴的神异出众,又为下文写发现水帘洞作铺垫。(以上第一层)写众猴玩耍,发现了瀑布。众猴只是欣赏瀑布,却不敢人,石猴却连声高呼:“我进去!我进去!初步表现它胆量超群。众猴约定能进入水帘而不伤身体出来的就拜它为王,这又为下文石猴被拥为王作了伏笔。(以上第二层) 第三部分(4自然段)(故事高潮和结局):写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并被拥戴为王。这一部分也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从“好猴”到“也省得受老天之气”)。写石猴发现水帘洞。课文先写它跳入泉里,进洞观察,再行出洞,着意写它动作的伶俐,观察的细致,足见它艺高胆大,聪明心细。再写它向众猴报告洞内所见,赞美这是它们“安身之处”,提出大家都进去住,表现出它热爱自由,不愿受拘束的性格特点。第二层:(以“从猴听得到结尾”)写石猴带众猴进洞居住,被拥戴为王。作者重点写众猴人洞,欢快异常,石猴为王,群情悦伏,说明它本领过人深得众望,被拥戴为王顺理成章。(三)分析“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 提示:西游记中最光辉的艺术形象是孙悟空,他在人民心目中是理想的英雄人物的化身。作者在这一艺术形象上寄寓了自己的理想,孙悟空的主要特征是敢于斗争,不怕困难,积极乐观、勇武机智。它敢于蔑视皇权,勇于造反,表现了作者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的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 在课文中,我们从“美猴王”身上可以看出它的许多鲜明的性格特征。这节课我们在了解课文内容,划分课文层次,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一下“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 提问;谁来把“美猴王”的形象概括一下。 回答要点:它胆量超群、本领高强、顽皮泼辣、深得众望。 老师启发学生从文中找出具体内容来说明以上这些特征。 1如第2自然段中写石猴的山间生活。 “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一系列的动作写出它顽皮、灵巧的特点。“与猿鹤为伴,麋鹿为群,夜宿石崖,朝游峰洞”一系列行为描写表现石猴活泼和善、自由快乐的个性特点。 2如第3自然段中写石猴很有胆量:“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通过对众猴的描写,衬托出石猴的胆量超群。 3如第4自然段写它“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人瀑布泉中,忽睁眼抬头观看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出它高强的本领和机智灵巧的特点。 4如第4自然段写石猴发现洞天之后,石猴津津有味地向众猴描述其中情景,特别指出;“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语言描写表现出石猴能为众人造福,追求自由生活的精神。 5如第4自然段写“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啊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服礼拜,都称“千岁大王”。通过对众猴的行动,语言描写,侧面表现石猴的深得众望,为什么石猴能够一呼百应,为众猴折服?因为石猴有勇有谋、本领高强,且能友善平等地对待众猴,为众猴谋福;能够带领众猴追求自由快乐的生活。老师点拨:课文中的这个石猴,是一个集猴、人特点于一身的理想化艺术形象。课文处处紧扣猴子的特性,以形象、优美的语言描绘这位石猴的猴性,也刻画它身上表现出的“人”性。如艺高胆大,聪明心细,热爱自由,不愿受拘束,不怕艰险,敢说敢做等。(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