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36433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单元教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够学会用模式图、卡通图等方法来解释能量的转换过程。能制作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知识与技能知道能量转换是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或几种形式的能量。知道能量的具体转换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愿意交流,并学会在交流中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体会到能量转换和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乐于用所学知识来改善我们的生活。教学准备:1、能量转换的多媒体课件。2、简易电磁铁,用于学生制作小玩具的材料。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自己制作的小玩具,出示简易电磁铁。2、师生共同演示操作电磁铁吸铁。3、提问:是什么让这枚铁钉具备了神奇的吸铁能力呢?(电能)4、讲述:电能让这枚小小的铁钉具备了吸铁的能力,也就是具备了磁能。(边讲述边板书:电能 磁能)象这样能量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其他形式,是能量的一个重要特征能量的转换(板书)。5、讲述:其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看电视是什么形式的能转换能什么形式的能?(电能 光能、声能)我们一起来搓搓手(搓手),有什么感觉(热)?又是什么形式的能转换成什么形式的能?(机械能 热能)。二、实验探究,能量如何转换1、谈话: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小实验来了解一下能量是如何进行转换的。请大家翻开书本,对照书上的步骤,利用桌子上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别忘了先测量一下水温并记录下来再开始点燃花生米。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3、汇报并讨论,水温有什么变化?能量是如何转换的?三、实际应用,加深巩固1、谈话:老师这儿有一张图,有许多能量转换在里面,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倒底有哪些能,它们又是如何转换的呢?(媒体出示56页图)2、学生回答(选择一种)。继续谈话:就象刚才这样,小组进行讨论,把这张图片里能量是如何转换描述出来,并记录在78页的活动记录上。3、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4、全班进行交流。四、做小玩具,体会能量转换过程1、谈话:能量的转换除了可以象刚才这样解释,还可以通过具体的模型来解释,比如刚才的电磁铁,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玩具“飞旋的扣子”,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呢?老师在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材料超市,有制作电磁铁的,也有制作“飞旋的扣子”的,请你们小组商量一下制作什么,再派一名同学上来领取材料。电磁铁请观察大屏幕,“飞旋的扣子”请参照书本56页的步骤制作。2、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进行指导。3、交流讨论玩具中的科学道理。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哪些收获?2、观察书本56页上最后的一幅图,是用卡通画的形式描述机械能转换成声能,请大家课后也用同样的形式将你设计的能量转换过程画出来,提个要求,至少要包括两种能量转换,能多最好。下节课我们评一评谁画得好,在教室里办一个能量转换卡通画展览。能量的转换是六年级科学的一节观察实验课,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实验、思考和玩游戏的时间。2、面向全体学生,给实验做得慢的小组重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3、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了他们的知识视野(两次用视频资料,一次用自制的ppt课件),起到了语言讲述无法达到的效果。4、指导实验到位,引导学生讨论出注意事项,各组分工要明确,每人都有事做,注意实验习惯等。5、教学的生成性体现的很好。不足: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但控制好部分学生学习纪律方面处理得不太理想。学生分组实验中,发现有2个小组做的很慢,总也点不着花生米,就让他们接着做直到成功,因为我想让每个组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所以耽误了时间。这时有的组先做完了,很兴奋,有的学生不认真讨论,显得秩序不太好,需要改进第1课、认识固体(三下31页)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辨别周围的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2、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并能描述出来。(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不同的固体能混合,也能分离。混合前固体重量不变、体积改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工具比感官更有效。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文具盒、石块、笔、鸡蛋等各种固体;水、饮料、胶水、酒精等液体;天平、量筒、量杯。分组实验材料:烧杯、水、面粉、筷子、小勺、放大镜、筛子。2、学生准备:各种固体、锤子等。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认识有关固体和液体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关于固体和液体,你都知道些什么呢?2、学生回答。(二)自主学习。1、按固体和液体两类给物体分类。(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一些物体,请学生按固体和液体分类。(2)师生交流。(3)还有哪些物体是固体或者是液体。(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牙膏是固体还是液体?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不需要下定论,只要学生能够说出道理即可。(5)教师演示和面的实验。往水里加水,不停地搅拌,直到搅不动为止。边搅动边让学生描述当时是固体还是液体?从而让学生明确固体和液体的区别。2、研究固体和液体的性质。(1)小组确定研究哪几种固体。(2)组内讲座用哪些方法研究固体的性质。(3)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记录研究的情况。(4)小组内交流,完善本组的研究成果。(5)小组间交流,描述固体的性质,还要比一比,哪个组研究的项目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能够全面地认识固体的性质。(6)引导学生总结固体的共同性质:都有一定的形状。(7)学生实践活动:用多种办法把P44上列举的固体弄碎,并按硬度的强弱排队。3、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1)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是否变化。教师带领同学们利用天平来共同完成这项实验。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发现,固体混合前后和重量不变。(2)研究固体混合前后体积是否变化。让学生利用工具箱里的器材独立完成此项实验。通过数据分析,原来自己的猜想与实际情况有不同之处,使学生明白,工具的测量比自己的感官更可靠。(3)指导学生把黄豆、绿豆、玉米粉的混合物分开。A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B小组交流办法。C如果课内时间不够,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后完成。(三)小结本课。科二: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把液体倒进水里教学反思本课是在学生已知液体形态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把液体倒进水里,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液体混合前后体积和重量的变化,多侧面、多角度地认识液体的性质。在教学液体在水中的浮沉时,选取有代表性的蜂蜜和油为实验材料,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把蜂蜜和油分别倒进水中,初步认识液体也像固体一样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第二步,把液体按照不同的顺序到入杯中,认识液体的浮沉与到的顺序无关。从而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液体的浮沉与什么有关呢?”,学生在前一节学习的基础上,很容易得出与液体的轻重有关,油比水轻在上,蜂蜜比水重在下。其实,在上节学习之前,大多学生认为油比水重,通过比较同体积液体的重量后得以纠正,由于和自己的认知发生了冲突,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印象相当深,对于本课浮沉原因的理解就很自然地联想到了上节课的轻重比较结果。第三步,观察热水在冷水中是怎样流动的。在热水中加一点红墨水,现象非常明显,红色的热水在冷水中上升,浮在上面,视觉效果相当好,有上一步实验结论为基础,让学生来解释,学生就会觉得轻松、容易得多。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补问“热气球是怎么升空的?你能尝试解释一下吗?”这样的问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在一步一步的观察实验中,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液体的浮沉现象。科三:热的传递教材分析 热量总会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这就是热的传递。其中由于固体不能流动,主要传热方式是传导。在液体、气体中由于流动性的特点主要呈现为对流,另外热还有一种不借助任何物体也能传递的形式:这就是辐射。 本课重点要让孩子们通过实验认识热传导和热对流。 传导为学生初识,故需重点进行研究,热的观察在摸、不在看,但并不是每种情况下都能摸,用火加热物体是最常见的现象,这种情况下便不能摸,这样难点就集中为引导学生想办法借助一些物体的变化来观察看不见的热的传递过程。 对流为后续研究,但因为涉及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等物体的使用,也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液体中的传递较难观察,当我们借助木屑末、胡椒粉、茶叶末观察时,它的变化又太快了,而且很容易受到火焰大小、水量多少的影响,故也需加大指导的力度。 热传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2、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3、会做固体热传导的实验。 4、会做液体对流的实验。 5、能正确使用酒精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合作与交流。 2、愿意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蜡烛金属汤匙竹夹 火柴 酒精灯 烧杯 三脚架 石棉网 橡皮屑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知道一杯热水的温度有规律地降低,这是热水向周围散发热量的结果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研究三种形态的物质用什么方式来传热。因此,本课应该以学生的探究为主,让其亲身感受金属、水热传递的真实过程。研究固体的热传递方式时,实验时让学生在金属片上涂满蜡油,观察热是怎样传递的,并让他们知道蜡在这个实验中起的的作用。探究液体的热传递方式时,酒精灯是必要的,这是孩子们第一次使用,教师示范操作后,一定要让学生亲自操作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后再放手让孩子们去探究。热的辐射,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用生活中的实际体验来验证热的辐射。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谈话:把我们的手放在桌子或暖气上,看看有什么样的感觉?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热往哪里传? 2、热在固体、液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二)、探究固体(金属)怎样传热 1、提出问题:热在金属里是怎样传递的? 2、学生进行猜想并作出假设。(学生画出假设图示,并配有课件辅助) 3、讨论设计实验:怎样能方便看见金属是怎样传热的?进行汇报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4、教师讲解示范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学生练习使用。 5、小组实验,教师注意观察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6、各组汇报并展示实验结果,交流后达成共识: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7教师小结: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叫传导。 (三)、探究液体的传热方式对流 1、提出问题:热在固体中是用传导的方式进行传递的,那么在液体中,热又是怎样传递的呢? 2、假设与猜想。提示:从加热部位和传热方式两方面想。 3、讨论设计实验:实验方案要能够方便观察水的传热情况,汇报交流,完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设计利用借助物观察实验) 4、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观察水在受热过程中运动方式,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准确的描述和表达。 5、教师小结:水受热后会发生流动,靠流动传递热的方式叫“对流”。空气也是靠对流传递热的。 (四)认识热辐射 1、小游戏,气功演示。把你的两只手掌心相对,慢慢靠近,有什么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呢? 2、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3、教师讲述:太阳的热传递到地面上来,既不是传导也不是对流。像这样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五)巩固应用 出示教材p.20的图片 1、提出问题:在这张图中有哪些热传递的方式? 2、学生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 热的传递 方式 适用物体 特点 传导 固体 高温 低温 对流 液体、气体 受热上升、遇冷下降 辐射 太阳 向四周直接发射 热传递空讲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一个装有热水的杯子)谁愿意上来抚一下?(一生上来体验)有什么发现?假如将这杯热水倒入一杯冷水中,冷水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个现象,同学们有什么问题?“热水中的热是怎样传到杯子再传到我们的手?”“热水中的热是怎样传到冷水中的?”“热在不同物体之间的传递是一样的吗?”这些问题老师也很想知道,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热在不同物体之间是怎样传递的”。(板书:热是怎样传递的) 二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充足的时间,我们可以把“热在不同的物体之间是怎样传递的”分成三个大组进行研究:一是研究热在液体之间是怎样传递的;二是研究热在空气中是怎样传递的;三是研究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交换一下意见,选择你们组最想了解的其中一个问题进行研究。确定好问题了吗?那就开始制订你们的研究计划吧。(各小组制订研究计划)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研究计划跟大家分享一下? 真不错,你们还记得在热空气里学到的方法,利用白烟来观察。不管冷水还是热水都是透明的,研究热在液体中怎样传递的,你们又准备怎样研究呢?可以在冷水中加点红墨水。利用颜色对比观察现象。哪个小组是研究热在固体中怎样传递的?你们又准备怎样研究呢?先看第一组的研究方法:先在杯子里装上热水,然后把勺子的勺部浸在热水中,过一会儿,用手摸一摸勺柄,感觉勺柄是否会热;再看第二组研究方法:将蜡油滴在金属勺柄上,把勺柄一端靠近蜡烛,蜡油遇热会熔化,观察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时我们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在使用热水、蜡烛是要注意防止烫伤。现在我们就开始研究吧。 研究好了吗?谁愿意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告诉大家?我们组发现将冷水沿着杯壁慢慢倒入热水中,冷水先直接流到杯底,然后慢慢地从杯壁往上流。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怎样解释这一流动过程呢? 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发现热在液体中的传递和空气中的传递很像,都是上下流动。热在液体和气体间主要是通过对流的方式来传递的。研究“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小组又有什么发现呢? 第一组发现把勺子的勺部放入热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勺柄也变热了,热从勺子的底部传到勺柄。第二组发现靠近蜡烛的蜡油先熔化,如果在上面粘上火柴,火柴会掉下来,接着热沿着勺柄向后传,火柴一根接一根掉下来。这些现象说明什么?热在固体中是从热的一端传向另一端。我们把这种热传递方式叫做传导。 三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有关热传递的问题,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看来同学们都有挺多收获的。我们知道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它又是怎样把传递到地球上的呢?对,是辐射,那什么是辐射呢?由于时间关系,这些问题希望同学们课后去查找资料,下一节课看谁的发现最多? 研讨记录: 薛彩萍:以上白楠老师、段红艳老师分别为我们展示了热传递一课的教学过程,大家听了,谈谈自己的感受。 吴校长:段红艳老师,你的教学中为什么没有涉及酒精灯的使用问题? 段红艳:因为实验中需要加热的时候用蜡烛代替了酒精灯。 吴校长:教学难点是学会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这样用蜡烛代替合适吗? 薛彩萍:段老师对本课做了较大的处理,她把“热空气上升”的实验成功地借鉴了过来,孩子们在知识结构上发生了迁移,传导、对流同时下放,孩子的实验时间明显增长,是故意避开了酒精灯的使用这一难点。我觉得可以把这一难点放在一个内容相对较少的课时中进行。 杨水云:白楠讲了十五分钟,内容感觉很充实,段红艳老师只讲了八九分钟,内容感觉略有些单薄。 陆 鹃:段老师对学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体现不足。 宋晋荣:对!应该用语言把学生活动中的波折表现出来,这样才能让听课的老师更明晰地看到你的教学设计中的特色。 程校长:我和吴校长有相似的感觉,听科学总有些听不懂。怎么回事呢?我觉得是大家的科学课和生活的距离比较远的缘故。讲得很多,把原来深奥的东西讲得更加深奥了。是不是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孩子们感到了课堂和生活的一种紧密联系,这样才会更加喜欢上我们的科学课。 薛彩萍:是有这个问题,在研究教材中眼睛看到的只有教材,没有能够跳出来换个角度来看问题。“科学课生活化”是我们下一步的努力目标! 科四测量摆的快慢教学设计实验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摆长)(四年级下册第 3单元)课题:摆实验器材:不同长度的线,铁架台、秒表、夹子、硬币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做一个摆,学习来回算是摆一次。1、将线系在小夹子上,用夹子夹住一枚一元的硬币,就做成了一个摆。2、反复做几次并测量。3、小组合作。2、用摆长较长的摆,测量15秒摆动多少次。1、除了摆长外,摆重、摆角都保持不变。2、反复测量3次以上。3、用摆长较短的摆、测量15秒摆动多少次。1、除了摆长外,摆重、摆角都保持不变。2、反复测量3次以上。4、记录比较摆的次数。1、用文字或图画记录实验结果。2、计算平均数,比较实验结果。5、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和摆幅无关,与摆的长度有关。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经历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绳长度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2.能够对自己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预测.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意识到精确的结论是需要反复测量的.科学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己的实验,初步了解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长.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改变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的摆长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在研究中会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预测,了解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原因. 教学准备:不同长度的摆绳,不同重量的螺母,量角器,记录表,支架,秒表. 板书设计:测量摆的快慢控制的条件 改变的条件1.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 摆的长度,摆摆动的幅度 摆锤的重量2.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 摆摆动的幅度,摆锤的重量 摆绳的长度3.改变摆动幅度的实验 摆绳的长度,摆锤的重量 摆摆动的幅度(实物图)教学过程:活动目标学生活动过程及形式教师教法与评价备注学生通过制作和玩摆发现问题.一,自制摆,并玩摆1.引领学生制作一个摆.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玩摆,并明确摆来回算1次. 3.学生数数并看时间. 4.学生汇报. 5.引导学生认识到同一个实验要多重复几次,并把它记录下来,以使误差减小.组织学生玩摆,并讨论怎样算1次. 测量来回摆动 10 次所需的时间.教师演示,学生一边数,一边看时间. 交流所需的时间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各组得出的时间各不相同 摆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而不是直接把这些给予学生.经历改变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长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二,讨论如何做这三个实验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2.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1.改变摆锤的重量 讨论怎样做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我们应注意什么 交流我们的想法.(引导学生得出只能改变摆锤的重量,而摆绳的长短,摆动幅度应该始终保持不变)2.改变摆绳长短的实验 讨论怎样做改变摆绳长短的实验,我们应注意什么 交流我们的想法.(只能将摆绳的长短改变,而摆锤的重量,摆动幅度都应不变)3.改变摆动幅度的实验 讨论怎样做改变摆动幅度的实验,我们应注意什么 交流我们的想法.(只能将摆动的幅度大小发生变化,而摆的其他条件不变)4.讨论实验时我们还应注意的问题.说说你觉得我们在实验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学生思考完这些后,测量摆的实验开始,实验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对自己的测量数据进行记录.提升科学概念用摆做实验,并记录1.学生自愿选择,并分组.2.学生开始实验.3.学生汇报.4.学生谈自己的发现.由于时间关系引导全班学生自愿选择想研究的问题,如时间多,可再做其他的实验. 开始实验,提醒学生进行记录,教师巡视加以指导. 交流汇报. 比较测量的数据,你有什么新的发现.科学概念: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摆摆动的幅度没有关系.思维的延续:摆长怎样影响摆摆动的次数思考与讨论学生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你们的研究发现,你觉得哪种摆摆动得快,哪种摆摆动得慢 你们觉得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有关吗 摆长怎样影响摆摆动的次数.对这些问题你是怎么思考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原有知识,原有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思考,并进行科学的推测.科学实验一实验课题:固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三年级下册 第31页)器材:烧杯、天平、黄豆、小米、纸杯实验要点:1、能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并简单介绍实验的目的和原理;2、实验现象明显,实验观察有条不紊,观察细致3、能正确得出固体混合后重量不变,体积发生变化这一结论。4、整理器材。科学实验二实验课题: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三年级下册 第38页)器材:量筒、量杯、天平、水、酒精、烧杯实验要点:1、能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并简单介绍实验的目的和原理;2、实验现象明显,实验观察有条不紊,观察细致3、能正确得出液体混合后重量不变,体积发生变化这一结论;4、整理器材。实验内容: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实验器材:水、烧杯、酒精、天平、量筒实验类型:先教师演示实验,后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测量质量的变化1、放上一只空烧杯,在右盘放置砝码调节天平使之平衡。2、在右盘多放入100g的砝码,在左盘添加酒精使之正好平衡,这时烧杯内的酒精正好为100g。3、用同样方法量取100g的水。4、让学生预测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质量。5、将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在一起。6、用天平测量出总质量。可能会有少许误差,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酒精烧杯里可能有很少的残留,或者测量有一些正常误差。2. 测量体积的变化1、用量筒量出100ml水。在使用量筒测量酒精时要注意:量筒应放在平整的桌面上;将酒精倒入量筒时,观察量筒中的凹液面,快要接近100ml时,可以用滴管取酒精加满至100ml。2、再用量筒量出100ml酒精。酒精易挥发,建议先量出100ml的水。3、让学生预测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4、将酒精倒入水中,观察混合后的溶液总体积。3、比较总结实验观察比较两个实验的结果,发现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4. 整理器材玻璃器皿清洗干净,整理收回实验室。实验结论:液体混合后,总质量没有变化;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科学实验三实验课题:热在固体、液体中的传递方式?(四年级上册18页)器材:酒精灯、铁棒、蜡烛、火柴、三角架、石棉网、木屑实验要点:1、能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并简单介绍实验的目的和原理;2、实验现象明显,实验观察有条不紊,观察细致,讲解明确。3、能明显观察到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传导,热在液体中的传递方式对流。4、整理器材。实验内容: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热的传递实验器材:蜡烛、金属汤匙、竹夹、火柴、酒精灯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在汤匙柄滴上蜡。1、点燃蜡烛。2、在汤匙柄前,中、末分别滴上蜡,等蜡凝固。3、每组准备两把汤匙,分别按要求滴上蜡。2、点燃酒精灯。1、打开酒精灯灯帽,把灯帽竖起放在桌上。2、点燃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3、观察酒精灯火焰。1、酒精灯火焰分为内焰、中焰、外焰。2、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加热一般都使用外焰。4、给汤匙加热。1、给一把汤匙的前端加热,观察蜡的熔化情形。2、给一把汤匙的中端加热,观察蜡的熔化情形。5、熄灭酒精灯。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焰。6、记录。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7、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热会沿着物体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实验内容:热在液体中的传递(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热的传递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木屑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倒150ML冷水在烧杯里。冷水不宜太多,不然加热时间太长。2、加入木屑。少许木屑即可。3、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烧杯不能直接放在火上加热,因此要垫上石棉网。4、点燃酒精灯,给石棉网加热注意酒精灯使用的要领。5、观察木屑的运动1、注意防止沸腾,只观察、不动手。2、等待时间要长,要有耐心。6、记录。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7、整理实验器材。1、实验结束需要等待冷却后再整理。2、清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液体传递热的方式是对流。科学实验四实验课题:摆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四年级下册 第37页) 器材:摆线、摆锤、量角器、秒表、铁架台实验要点: 1、提出研究问题,并做出合理的假设。2、能精心设计实验过程,并简单介绍实验的目的。3、实验现象明显,观察细致,讲解明确。4、能明显观察到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和摆角的大小无关5、整理器材。实验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摆长)(四年级下册第 3单元)课题:摆实验器材:不同长度的线,铁架台、秒表、夹子、硬币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做一个摆,学习来回算是摆一次。1、将线系在小夹子上,用夹子夹住一枚一元的硬币,就做成了一个摆。2、反复做几次并测量。3、小组合作。2、用摆长较长的摆,测量15秒摆动多少次。1、除了摆长外,摆重、摆角都保持不变。2、反复测量3次以上。3、用摆长较短的摆、测量15秒摆动多少次。1、除了摆长外,摆重、摆角都保持不变。2、反复测量3次以上。4、记录比较摆的次数。1、用文字或图画记录实验结果。2、计算平均数,比较实验结果。5、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和摆幅无关,与摆的长度有关。科学实验五实验课题: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四年级下册 第44页)实验内容: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四年级下册第 4单元)课题: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实验器材:同样的弹簧,钩码,尺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分别固定6个弹簧的一端,测量弹簧长度。1、每次测量弹簧最上端到最下端的距离。2、等弹簧静上不动的测量。2、在第1个弹簧下挂1个钩码,测量弹簧长度。计算弹簧拉伸长度时要用弹簧长度减去弹簧静止不动时的原始长度。3、在第2个弹簧下挂2个钩码,测量弹簧长度。计算弹簧拉伸长度时要用弹簧长度减去弹簧静止不动时的原始长度。4、在第3个弹簧下挂5个钩码,测量弹簧长度。计算弹簧拉伸长度时要用弹簧长度减去弹簧静止不动时的原始长度。5、在第5个弹簧下挂3个钩码,测量弹簧长度。计算弹簧拉伸长度时要用弹簧长度减去弹簧静止不动时的原始长度。6、推测挂4个钩码,弹簧会拉伸多长。7、验证挂4个钩码,测量弹簧长度。8、推测挂6个钩码,弹簧的伸长并验证。9、记录。用文字或图画记录实验结果。10、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弹簧受力与拉伸长度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受力越大,被拉伸长度越大.科学实验六实验课题: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五年级上册42页)实验内容: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电磁铁实验器材:电池2节、粗细不同的导线2根、粗细不同的铁钉2根、回形针一盒、培养皿(可用小盒子代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明确研究的问题1.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跟电池节数有关;2.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跟铁钉粗细有关;3.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跟导线粗细有关;4.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跟绕线圈数有关;2.设计对比实验1.选择一个研究因素(以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跟电池节数有关为例),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法。2.边交流实验方法边演示:保持不变的因素:铁钉一样、导线一样、线圈圈数一样、改变的因素:电池的节数3.选择其它因素设计实验方法,交流指点。3.对比实验1.建议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因素研究;2.建议每个因素研究三次,取中间数(或平均数),这样的数据更有说服力。3.边实验边记录数据。4.实验总结汇总实验数据,发现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5.整理器材将实验材料整理好。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线圈圈数有关。电磁铁也有南北极。科学实验七实验课题: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有哪些? ( 五年级下册 第12页)实验内容:探究滑轮的作用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5、国旗怎样升上去实验器材:组装滑轮的部件、一个钩码、铁架台、平板测力计、两根粗棉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测出提升一个钩码所需要的力1.用平板测力计垂直提升一个钩码;2.读出实验数据,注意读数时,眼睛应与测力计平视。2.测出用定滑轮、动滑轮提升1个钩码所需要的力1.演示组装滑轮:定滑轮:把定滑轮用棉线(或螺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另一根棉线沿轴槽绕过滑轮,一头挂钩码,一头挂测力计;动滑轮:把棉线的一头系在铁架台上,将棉线的另一头沿动滑轮下方的沟槽绕过,在棉线的另一头挂上测力计,在动滑轮下方挂上一个钩码;2. 提醒实验注意点: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要求学生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做三次实验,记下平均数;拉动时保持动作轻缓、匀速;拉动时不要让线绳脱离滑轮沟槽;读数时应在拉动测力计过程中读出,不能在刚拉动或拉动停止后读数。3.学生边实验边记录实验数据;4.汇总学生实验数据。3.实验总结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找出使用滑轮的秘密。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方向;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方向,但能省力,使用滑轮组既能改变方向,又能省力。科学实验八实验课题:物体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五年级下册 第12页)器材:A4复印纸、书 实验要点: 1.精心设计实验过程,并简单介绍实验目的。 2.实验现象明显,观察细致,讲解明确。 3.能总结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之间的关系。 4.整理器材。实验内容:研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课题:1、折形状实验器材:A4打印纸3张、双面胶、新华字典(可用科学书代替)、钩码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折形状1.取A4纸的宽为高,用3张A4纸分别折成不同形状的纸筒,注意在折纸筒时要事先考虑留出连接部分,纸筒的连接部分用双面胶粘起来。2.比较实验1.把新华字典放到纸筒上面,然后在新华字典中心加钩码,记录各种纸筒能承受多少钩码不被压垮。2、提醒实验注意点:加钩码时,要将钩码放在新华字典中心 ;加钩码时要轻放;计算纸筒能承受多少钩码时,要用压垮纸筒的钩码数减1。3.实验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作出比较。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不同形状的纸筒承受力是不同的,在不同的柱形纸筒中,圆柱形纸筒承受力较好。科学实验九实验课题:借助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六年级上册12页) 器材:显微镜 、洋葱、载玻片、盖玻片实验要点:1、能正确使用显微镜2、观察细致,讲解明确。3、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与形状,并用适当的形式表现。4、整理器材。实验内容:学会使用显微镜(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水滴里的生物实验器材:显微镜、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碘酒、吸水纸、玻片标本若干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取镜和安放1从镜箱取镜时,要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显微镜一般要安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位置。2安上目镜和物镜;(如使用学生显微镜则无此要点。)3不要用手触摸镜头。2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如使用学生显微镜则无此要点。)2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3双手调节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至看到明亮的视野。3安装玻片标本(自制水滴标本)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必须将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然后用压片夹夹好,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观察水滴则需要用纱布将载玻片与盖玻片擦干净,然后用滴管吸样本水滴12滴到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沿边滴上少许碘酒,最后用吸水纸将多余的碘酒吸去。)4观察1用左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使物镜尽量接近玻片,但不要触及玻片;2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清楚物象;3如还有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5记录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6整理显微镜1把显微镜擦拭干净,恢复原状;2用与取镜相同的方法将显微镜放回镜箱。实验结论:水滴里含有草履虫等多种微生物。显微镜是观察微生物的重要工具。科学实验十实验课题:能量的转换 ( 六年级下册 第55页)器材:花生米、三角架、火柴、石棉网、小烧杯、温度计。实验要点:1、能精心设计实验过程,并简单介绍实验的目的。2、实验现象明显,观察细致,讲解明确。3、整理器材。实验内容:解释能量的转换(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题:2、能量的转换实验器材:火柴、花生米、铁丝、木板、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若干)、温度计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点燃花生米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里水的温度,并作好记录。2、将花生米小心地穿在铁丝上,并将铁丝固定在木板上,注意高度略低于三角架。3、用火柴小心地点燃花生米。观察所发生的现象。2.加热水1、将三角架放置在点燃的花生米上,并迅速放上石棉网及装了水的烧杯,将温度计悬垂于水中。2、等花生米燃烧完毕后,读出温度计上的读数,并记录。3.整理器材将实验器材整理好,注意不要烫到手。4.实验总结结合以上实验现象,描述能量是如何转换的。实验结论:人滑动火柴,动能转化为热能,火柴燃烧,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热能、光能。点燃花生米后,花生米产生热能、光能,使水变热,花生米的热能转化为水的热能。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单元测试1各种形式的能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陨石坠人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 B.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C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 D.气缸里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2一种新型太阳能公共卫生间落户北京东郊民巷,该卫生间的能源全部由位于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它还能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蓄电池里。这种能量转化和储存的方式是( )。 A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D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3目前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如: 。其二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如 。请你举出一个间接利用太阳能的实例: 。4、如图所示,小明在玩蹦蹦杆,在小明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下压缩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是( ) A.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 B.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C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 D.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5为了使快速降落的“神舟”五号返回舱安全着陆,返回舱在距离地面几米处,向下迅速喷出高温高压气体。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返回舱的(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6小明分别沿三条路径滑到地面(如图所示),在不考虑空气阻力和摩擦的情况下,滑到地面时速度最大的路径是( ) A1 B2 c3 D都一样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钻木取火”过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C.蓄电池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热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机器8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 B.水能 C.化石能 D动、植物能9xx年12月底,印度洋海底发生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破坏性极强,造成几十万人死亡和无数财产损失海啸之所以有这样大的破坏性,是因为海啸具有很大的A 内能 B 重力势能 C 弹性势能 D机械能10哈尔滨今年将拔掉140户企事业单位的燃油小锅炉,并入热网集中供热。这种做法可以 ( ) A提高燃料的热值 B减少大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C节约能源 D. 使燃料完全燃烧11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实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滚摆在上升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干电池、蓄电池对外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12能量转化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洗衣机甩干衣服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炉灶中烘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D用电热水器烧水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13能量是与物质及其运动相联系的,下列能量中,与机械运动相联系的是A内能 B核能 C化学能 D水能14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1) 能源家族中:柴薪、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在大量耗用各种能源时,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有 ;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有 (填题序号);(2) 黄冈市城区正在进行天然气工程,有人表示赞同,有人表示反对,小刚同学收集如下两组有关数据:热值q /Jm当地价格/元m每户月平均用气量/m更换灶具费用/元煤 气约410960天然气约81015370请你决策: (选填“A”或“B”)A.继续使用煤气 B.更换使用天然气 简单说明你作出这样决策的理由。15如图反映了一只“220V 100W”的白炽灯正常工作时能量转化情况.(1)在图中空白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能量名称.(2)求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3)求白炽灯连续正常工作10h消耗的电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