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word教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30696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word教案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单元教学目标:1、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2、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能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3、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病毒也是生命中的一类。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4、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注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教学重、难点:1、会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用图画和语言描述。2、对病菌有初步的了解,认识一些种类,知道它们的正、反两方面。课时安排:1、水滴里的生物1课时2、做酸奶1课时3、馒头发霉了1课时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课时 1、水滴里的生物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显微镜进行细致的观察,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2、认识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生物。*3、知道细菌、霉、病毒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4、体验探索微观世界的快乐。教学准备:水样和显微镜教学过程:1、取水样(课前布置,注意安全)观察水样,引出显微镜的观察活动。观察水(颜色,透明度),还能看到水中有些什么吗?用显微镜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2、用显微镜寻找并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认识显微镜的各个部分了解起功能。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3、认识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通过阅读课文资料,了解微生物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的。借助资料,知道学生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认识细菌、霉、病毒等都是微生物。观察牙缝和木质菜板上的微生物。激发学生探究微生物的兴趣。你观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的?它是否在运动?4、巩固学习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对微生物有什么了解了?教学反思:2、做酸奶教学目标:能够通过收集资料与交流,认识细菌和病毒。能够通过做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知道细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知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增进健康生活和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教学准备:鲜牛奶、白糖、温度计、保温杯。教学过程:1、指导学生动手做酸奶。讲解酸奶制作的方法,注意要点:温度,时间,高温消毒三者都要顾及。加热后冷却到3037度保温8小时左右。2、认识细菌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解释牛奶为什么回变成酸奶。牛奶为什么回变成酸奶,引发学生开展讨论。介绍细菌和酸奶的有关知识。启发学生说一些有益细菌和有害细菌。3、介绍病毒及其引起的常见的传染疾病,看书认识常见病毒。4、知道预防传染并的主要措施和方法。疾病传播的方法有哪些?通过皮肤传染,通过接触物体传染,通过空气传播,通过动物传播讨论预防疾病的方法,如:流感、非典、爱滋病5、巩固学习提问:细菌对人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怎样看待细菌的益和弊。教学反思:3、馒头发霉了教学目标: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的方法。教学准备:发霉的馒头、显微镜。教学过程:1、认识和观察馒头或其他物体上的霉及其形态。学生用眼去观察馒头上的霉,观察没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回忆以前见过的霉。知道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霉的形态。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话好图,并对颜色进行描述。2、了解没的功与过让学生了解人类对霉的利用,然后指出没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的危害。描述抗生素的诞生情况。3、探究合适霉生长的环境条件。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推测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交代实验的方法,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的条件进行对比实验。4、了解防止事物发霉和物体发霉的办法几依据。夏天食物最容易发霉,大人们一般怎么做防止事物的发霉。指导学生认识真空包装防止事物发霉。指导学生认识太阳晒防止物品发霉。指导学生认识利用干燥剂方式食品的发霉。5、巩固学习:电冰箱能保鲜食物,是什么原因?物体在什么环境下容易发霉。教学反思: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目标: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结构。*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生物体大多由细胞构成。*了解细胞是有生命的,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教学准备:洋葱、显微镜。教学过程:1、引入搭建生命体的话题。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什么?激发学生探究学生观察洋葱皮和人体表皮的兴趣。2、利用不同工具组逐次观察,比较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结构。指导学生探究学生观察洋葱皮和人体表皮。认识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比较洋葱皮和人体表皮结构的的异同,它们都是有一块块“积木”构成,但积木的形状、大小不相同。3、认识细胞,知道生命体大多由细胞构成以及细胞是有生命的。(1)介绍细胞的发现。(2)生命体大多由细胞构成以及细胞是有生命的。(3)构成生命体的细胞形状、大小不相同,有不同的功能。介绍白细胞的功能。4、巩固: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什么?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生物体大多由细胞构成。教学反思: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蜡烛的变化互联网搜索教案一、 教案背景1 面向学生: 小学六年 学科:科学2 课时:13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了解蜡烛变化的知识,利用网络收集相关的资料。(3)材料准备:酒精灯、燃烧匙、澄清石灰水、蜡烛、干燥烧杯、碱、醋、鸡蛋等。二、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我设计本课的三维目标是:知识目标:1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能力目标:2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搜集蜡烛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和概括。情感目标:3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三、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一课,属于课程标准中的物质世界的范畴。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因此科学课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蜡烛的变化是第三单元的开篇课,通过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蜡烛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蜡烛受热熔化、受冷凝固、燃烧发光发热等一系列现象,揭示变化的两种基本类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为学习后面的三课铁钉生锈、纸花变色、污物除去的现象来全面认识“物质在变化”的事实做好铺垫,并为初中物理、化学课程奠定基础。 根据课标要求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难点:课前利用网络物质变化的相关资料,进一步感受物质世界的五彩缤纷,会从周围的物质变化现象中判断两类变化。四、 教学方法教学中采用“探究-集体研讨法”,并同时综合运用发现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中学习,结合学情,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的主要采用是实验、观察、讨论、记录、小组合作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概括能力。为了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我采用“比较分类”和“集体研讨”的教学策略。在学生获得大量的关于物质变化现象的认识后,请学生把所有看到的物质变化现象分成两大类,并在大家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物质变化分为形态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两大类。这个规律的认识,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而是学生经历“收集证据概括分类得出结论”这样的探究和思考过程自行获得。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1、(课件展示)谈话:自然界中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正是这些物质的不断变化,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世界。你知道吗,在这些变化中蕴藏着旭东、许多的科学知识。你们有兴趣和老师一起研究关于物质变化的科学知识吗?(生:愿意)好,让我们共同走进变化单元。(板书:变化)(http:/video.sina.com.cn/v/b/98840171-2878509195.html)2、(课件展示)提问:知道马上要研究什么物质的变化吗?(生:蜡烛)一个这么熟悉的物体,你研究过吗?(生:没有)今天,我们就以蜡烛为例进行研究。(板书:蜡烛的)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C0%AF%D6%F2)(设计意图:采用课件和问题式引入,让学生在借助的生活中熟悉的物品解决问题,能更加有效的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为有效问题的产生创设良好的铺垫。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来自生活,)(二)、研究变化 建构新知1、了解蜡烛的特点:1)提问:通常我们观察一个物体,会用哪些方法呢?(生:眼、手、口、鼻、全身)2)提问:请同学们运用以上的方法仔细观察手中的蜡烛,尽可能多的说出它的特点。比比看,哪组观察的最仔细。(生:颜色有红与白等,形状硬,光滑,易断,易碎,有气味等。)3)小结: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细致,找的也非常准确。(设计意图:通过运用各种观察感官,简单了解蜡烛的物质特点,为学生初步感知蜡烛的变化做好准备。)2、加热蜡烛:1)提问:老师这有一些从蜡烛上切下的蜡块,如果加热它,请你们预测一下,会发生什么变化?(生:熔化)2)师边说边演示并提示: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安全,特别是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严禁用嘴吹。3)谈话:同学们猜测的对不对呢?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吧。再做这个实验之前,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几点:小组合作中正确使用酒精灯,仔细观察,安全操作。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相应的器材完成加热蜡块这个实验。(板书:加热 蜡块)3)生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4)小组汇报结果:蜡块融化了,变成会流动的蜡油。(板书:蜡油)5)提问:再请同学们预测一下,这蜡油冷却后又会怎么样呢?(生:又变成了蜡块)6)学生观察逐渐冷却的蜡油。7)提问:谁能描述蜡油的冷却过程?(生:蜡油慢慢变回蜡块)8)提问:刚才蜡块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蜡块加热后变成蜡油,冷却后又变成了蜡块)(板书:冷却)9)提问:加热前蜡块是什么状态?(生:固体)(板书:固体)加热后成了蜡油是什么状态?(生:液体)(板书:液体)这说明加热蜡烛发生了什么变化?(生:蜡烛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板书:形态变化)10)小结:通过加热蜡块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蜡烛从加热到冷却这一过程是由固体变成了液体,又从液体变回了固体,说明加热蜡烛后,蜡烛的形态发生了变化。(设计意图:学生的猜测根植于他们的经验,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在实验设计中,通过各小组加热蜡烛的实践操作,初步感知了蜡烛的变化。)3、点燃蜡烛:1)谈话:唐代李商隐的“蜡烛成灰泪始干”描述的是蜡烛燃烧室渐渐耗尽,是不是点燃的蜡烛真的到了最后就变成了灰呢?最后烧尽的蜡油又变成了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亲手点燃蜡烛,看看蜡烛的变化的研究。2)怎样来研究蜡烛点烟后的变化呢?老师帮大家设计了三组实验。(课件出示)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一想,每组实验都需要什么材料?注意些什么问题?(生回答需要的材料及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火焰不要集中加热烧杯的一个地方,要转动烧杯均匀受热,以免爆裂,最好用小手绢包住烧杯;蜡烛要固定在玻璃片上,以免倾斜或倒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ab92908b01018dxv.html)3)谈话:很好,那么根据每组桌面上的器材完成其中的一项实验。注意操作安全,观察要细致并及时把观察到实验现象填写到实验记录表(一)中。现在,点燃蜡烛吧!(课件点击:点燃蜡烛)(板书:点燃)4)生分组实验,填写记录,师巡视指导。5)汇报实验结果:过渡:同学们刚刚进行了点燃蜡烛的三组实验研究,下面就将你们的研究结果向我们大家汇报一下吧!生1:现象:发现水雾、小水珠。师:你能告诉大家,这层朦胧的雾气是谁产生的。(生:由蜡烛燃烧产生的)师:这种“雾气”和小水珠说明蜡烛燃烧产生的是水。(板书:水)生2: 现象:烧杯壁上有白色物质(沉淀)产生。师:为什么会有白色物质(沉淀)产生呢?你能用以前学过的只是来解释一下吗?(生:澄清的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会产生白色沉淀,我想杯中可能就有二氧化碳气体)师:那么,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产生的呢?(生:蜡烛燃烧产生的)这种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问题?(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板书:二氧化碳)生3:现象:有黑烟冒出燃烧匙底部黄色部分变黑。师:这种黑色的烟,是由谁产生的?(生:由蜡烛燃烧产生的)这个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问题?(蜡烛燃烧产生黑烟)(板书:黑烟)提问:蜡烛点燃后越来越少,而点燃的蜡烛又会产生水、二氧化碳、黑烟,这说明点燃的蜡烛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产生了新的物质)(板书:产生新物质)6)小结:通过刚才的三个实验,我们发现点燃的蜡烛在燃烧时产水、二氧化碳、黑烟等,这说明了蜡烛已经不仅仅是形态发生变化,这说明了蜡烛已经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产生了一些与蜡烛本身不同的新物质。(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动脑思考,再动手做,使实验过程更趋向科学,避免缺乏思考的“动手”。通过学生对点燃蜡烛的实验的操作探究和交流汇报,使学生初步学会了用实验的方法搜集蜡烛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4类比变化:1)提问: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一下,加热和点燃蜡烛时发生的变化现象是否一样?有什么不一样?(生讨论汇报)(板书:没有产生新物质)2)小结:同学们的这个发现和科学家的发现是不谋而合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科学家们是怎样给物质变化分类的。(课件出示,指名字读)(http:/blog.sina.com.cn/s/blog_ab92908b01018dxv.html)(设计意图:实验结束后,在比较的基础上,请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最后归纳出物质变化的类型。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通过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物质变化中的原因,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发现知识,在知识的建构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三)、寻找证据 分析现象 1、谈话: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变化。现在,让我们走进生活,一起来研究它们都是什么变化吧。(课件出示:说一说)(生:互相交流并汇报成果。)(http:/blog.sina.com.cn/s/blog_ab92908b01018dxv.html)(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ZCoOYuHhBc)(设计意图:生活实际中蕴含着科学道理在,利用科学道理解释生活现象。让学生从科学探究再次回到生活中来。此环节中,引导学生有根据的分析变化的类别,巩固新知。)2、过渡: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依据找的也非常准确。那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做一些有关变化的实验呢?(四)、自主探究 弄清类型1、(课件出示)谈话:由于时间有限,每组依据手中的器材完成其中的2个实验。要求小组合作中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并填写实验记录表(二)。(http:/blog.sina.com.cn/s/blog_ab92908b01018dxv.html)2、生分组实验,师指导填写记录。3、提问:根据你手中的实验记录,让我们共同来完成“分一分”。(课件出示:分一分)4、生汇报实验结果,完成分一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b92908b01018dxv.html)(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全身心的经历和体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以充分的展示和培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互助的精神。)(五)、拓展讨论 深化探究1、(课件出示:想一想)提问:它们是同一种变化吗?为什么?(http:/blog.sina.com.cn/s/blog_ab92908b01018dxv.html)2、交流讨论,汇报结果。(设计意图:通过对加热白糖的讨论,使学生对物质的变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强化了对两类变化的理解。)3、阅读资料,深化探究(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2NjYzOTY4.html)(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Cns4hycmpE)(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2NjYzOTY4.html)(六)、畅谈收获 归纳总结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生畅谈收获。3、谈话:看来,大家都有不少的收获。物质的变化是无穷尽的,我们课堂的时间却是有限的,但只要同学们课后留心观察,善于动脑,一定能发现更多有趣的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体验到收获的喜悦,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喜悦。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认识,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步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因课堂的结束而终止,课的结束应成为学生新的探索的起点。)附板书设计: 1 蜡烛的变化加热: 蜡块 蜡油 没有产生新物质(固体) 冷却(液体) (形态变化)点燃: 水 、二氧化碳、黑烟 产生新物质附实验记录表: 蜡烛的变化实验记录(一) 小 组:序号实 验 内 容(三项内容选做一个)实 验 现 象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2将一只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3把小钢勺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小钢勺的底部。实验记录(二) 小 组:序号实 验 内 容实 验 现 象变化种类1把生鸡蛋放入白醋中。2用小锤砸扁易拉罐。3向碱水中倒入少量白醋。4往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六、 教学反思蜡烛的变化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的变化中的第一课。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通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已经掌握了不少科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探究技能,对科学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蜡烛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蜡烛受热熔化、受冷凝固、燃烧发光等一系列现象,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类:仅仅形态改变的物理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通过探究蜡烛的各种变化,体验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学生探究活动非常有效,从自己设计方案到实验验证再到概括结论,整个探究过程完全是由学生进行。学生目标明确,分工合作,活动过程积极专注,作为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只是在其中适时地指导、点拨,或者给学生的解释和结论做一个科学的概括,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课前进行了深入备课、材料资料准备充分,并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展了学生思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我也深深感觉到备课中,必须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做到备课的同时也要“备人”,备课时要尽最大范围的、全方位的考虑我们的学生的知识结构、承受能力。课堂上要灵活机动,适时调控,不能照自己框定去上课。更不能让自己的框框框住了自己的思路,那样下去师生之间是不会有长足发展的,教学的收益也是微浅的。当然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对课堂各个环节在教学时间安排上需要更加科学分配,以及教学中由于条件与材料的因素,对于物质变化的探究深度不够,对于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使用还不是很熟练,部分教学环节的处理不够细致,这中间肯定还有很多问题存在,有待于进一步推敲和细化。七、 预设调控调控情境1 在教学有关点燃蜡烛的实验中,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可能会不太准确,我要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说出蜡烛燃烧的产物有:水、二氧化碳和黑烟。为下一环节学生比较点燃和加热蜡烛两种变化的不同,做好铺垫。调控情境2 比较归纳出物质变化类型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如果不能够准确归纳出形态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两大类,我将再次引导和提示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物质变化中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质的两类变化。总之,课堂上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以动手做的研究资料,如蜡烛、酒精灯、碱、白醋、蛋壳、澄清的石灰水等实验材料,各种直观图片资料,如生鸡蛋变成熟鸡蛋、树叶颜色的改变、火柴燃烧等。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课堂上灵活机动,适时调控,充当好课堂上的配角,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提倡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着力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以上,是我对所教授内容的理解,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