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4课时表格式教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30385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4课时表格式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4课时表格式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4课时表格式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4课时表格式教案课程标准:1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2 能通过栽培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3 能指认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 能够调查植物的用途。2、 能用图画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科学知识:1、 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2、 知道我们吃的某些食物是植物的哪部分。3、 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个部分及其名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能指认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个部分及其名称。层次2: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个部分及其名称。层次3: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探究能力:层次1:能够描述职植物对人类的贡献。层次2:能够调查植物的用途。层次3:能用图画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教学材料:图片、自制“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图”、布置学生收集、阅读植物方面的资料和图片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师生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前面我们观察了解了土壤。和土壤的联系最密切的要数?(各种各样的植物)。2、这个单元我们一起来看看各种各样的植物。3、板书课题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植物的兴趣。探索和调查1、 植物对人类有哪些贡献?教师让学生充分讨论、说一说,感受植物对人类的贡献。2、教师补充一些学生没有说过的植物并小结:植物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3、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是植物为人们提供营养,那么你们知道各种植物的哪部分能供我们吃吗? 教师及时点拨学生认识植物的各个部分名称。4、 同学们对植物的各个部分的认识都很准确,如果请你画一株完整的植物,会画吗?评价时,引导学生从植物的六个器官方面进行评价。认识植物对人类的多方面贡献,感受植物与人类的和谐。认识植物的局部。引导学生用图画的方式描述植物各部分及其名称。回顾和解释这一课学习的课题是植物和我们,植物和我们有哪些关系?鼓励学生说出这节课的收获。主要从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的贡献等方面说。教后记: 2 果实和种子课程标准:1、 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互相合作、交流与分享。2、 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问题;能从问题中筛选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3、 知道生物生存需要水、空气、营养、温度等。4、 学习有毅力,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 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图画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2、 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3、 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科学知识1、 认识果实和种子。2、 了解种子“旅行”的多种方式。3、 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4、 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2、 愿意开展长期的种植活动,坚持做观察记录。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探讨种子“旅行”的方式。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认识果实和种子。 层次2:了解种子“旅行”的多种方式。 层次3: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探究能力: 层次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用图画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层次2:知道生物生存需要水、空气、营养、温度等。 层次3: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教学材料:浸泡过的蚕豆等种子、镊子大小一样的透明的瓶子、餐巾纸、植物的种子、种植一种植物、学生把认为是种子的连同它们的“家”一起带来。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师生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植物的各个部分。谁来说一说绿色开花植物一共可以分为几大不同部分?2、 你们带来了哪些植物?它们的种子是哪部分?学生四人小组交流与旧知相联系;认识种子和果实。探索和调查1、 这些植物是在哪里生长的?为什么它们的家在不同的地方?2、 种子是怎样旅行的?给大家介绍一下。3、 小小的种子能成长成参天大树、开花结果,是多么神奇啊!大家想不想看看神秘的种子?4、 引导学生预测种子里面有什么,将预测结果画在活动记录上。5、 知道学生用镊子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或菜豆种子剥开,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内部构造。6、 画下所观察到的情景。7、 种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萌发?组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小结,要求学生回去后做种子萌发的实验并要求记录观察到的情况。8、 你还能提出哪些种子萌发有关、又是自己能研究的问题?学生自由发问。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预测、设计实验。9、 要想知道真实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做实验)10、 教师交代实验要求及任务,要求学生课后完成。认识种子的各种“旅行”方式认识种子的构造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在种植中认识植物,了解植物回顾和解释用各种方法激励学生进行长期的观察、测量、记录。引导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教后记: 3 根和茎课程标准:1、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2、 知道生物生存需要水、空气、营养和生活空间。3、 了解一些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如: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4、 学习有毅力,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 能够对多种植物的根和茎进行观察,比较根和茎的不用之处。2、 能设计实验来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科学知识:1、 认识根和茎的形态。2、 知道根和茎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对待科学学习要采取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态度。2、 愿意通过观察、收集证据来探究科学的奥秘。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区别不用形态的茎。 区别不用形态的根。 观察茎的运输作用。 设计并实验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 层次1:不能区别不同形态的茎,根。 层次2:能区别不用形态的茎,不用形态的根。 层次3:能认识根、茎的作用。探究能力: 层次1:对待科学学习能采取想办法解决的态度。 层次2:能够对多种植物的根和茎进行观察,比较根和茎的不用之处。 层次3:能设计实验来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教学材料:一株有根、茎、叶的植物、瓶子、红墨水、菠菜、仙人掌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师生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直接揭题板书课题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探索和调查1、 植物的根相同吗?组织学生小组内将带来的各种植物的根摆在一起进行比较。2、 有哪些不同?将植物的根画下来,不同的地方用彩笔画出来。全班交流、比较。3、 为什么植物的根会有这样的区别呢?想一想听学生猜测。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4、 植物的茎相同吗?引导学生交流各种形态的茎。5、 茎有什么作用?学生猜测、设计实验区分直根和须根。认识根能吸收水分的作用。回顾和解释1 以上都是猜测,都没有经过事实验证的,我们必须都要?(做实验)2 布置实验要求、观察任务。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进行证明。尊重事实。教后记: 4 叶和花课程标准:1 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能对研究过程与结果、证据与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并与他人交流;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评议或质疑,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探索。2 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如: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3 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 能够观察描述不用叶子的形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并进行分类活动。2、 能对“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问题展开对比实验。3、 能够观察并解剖植物的花。科学知识:1 知道植物生活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是靠自己的绿叶制造的。2 知道花的构造。3 知道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意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认识事物。2、 乐于提出有研究价值地问题,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3、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叶并进行分类。 做“探究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对比实验。 观察并解剖植物的花。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知道植物生活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是靠自己的绿叶制 造的。层次2:知道花的构造。 层次3:知道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探究能力: 层次1:乐于提出有研究价值地问题,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 层次2:意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认识事物。 层次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学材料:各种形态的叶子、两株相同的植物、花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师生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明确学习目标探索和调查1、 观察一片树叶的正反面,比较有什么不用?2、 引导观察更多的树叶,比较她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用之处。3、 引导学生将带来的树叶分分类。4、 探究叶子在植物生长的作用。a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预测b组织学生谈论应该如何比较。c引导并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这样做?需要注意有哪些条件必须保持相同?哪些条件不同?5、 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引导学生做更多的对比实验。6、 你仔细看过花吗?说说7、 将你们带来的花画下来。集体交流所观察到的花8、教师根据学生的绘画介绍花的各个部分的名称。8、 出示一朵百合花,问学生:你能在这多花上面把它的各个部分找出来吗?指名认花的各部分。9、 组织学生认一认所带来的花的各个部分。10 植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粉。给大家介绍一下吧。组织学生说。认识叶的不同形态知道植物生活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是靠自己的绿叶制造的。能对研究过程与结果、证据与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并与他人交流;认识花的构造了解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回顾和解释1、这一个单元,我们研究了植物各个部分的构造和作用,谁来说一说?2、安排全班进行种植交流。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教后记: 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全单元备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 能够调查植物的用途。2、 能用画图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调查、讨论,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难点:在分析吃植物的某一部分时,对植物各部分的名称有所认识。三、教学准备一些植物或图片、课前收集植物对人类的贡献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一、认识植物对人类的多方面贡献。1、 讲述: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生命的物体,包括哪些?2、 提问:在动物和植物中,你认为谁和我们人类的关系最密切?3、 学生回答。4、 讲述:大部分同学认为植物同我们人类关系最密切,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说一说吗?5、 小组讨论。(可以结合书上插图或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二、认识植物的局部。1、 讲述:在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都谈到了我们每天都要吃很多植物,你能说说平常都吃哪些植物吗?2、 根据学生发言,把植物的名称写在黑板上或贴出相应图片。3、 以橘子为例,提问:橘子是大家爱吃的水果,我们是不是把整个橘子都吃下去呢?那吃橘子的哪一部分?三、认识植物各部分及其名称。1、 讲述:刚才在交流过程中我们知道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有可能被我们食用,它们含有不同的营养,而这六个部分正是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请看p17,这是一株番茄的植物图,在它的生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实,其他植物一般也有这些部分。你能说出一些吗?2、 请你在活动记录上画一株你熟悉的完整的植物图,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四、课外调查调查家中的物品,看看哪些来源于植物,是植物的哪一部分提供的。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 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2、 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难点: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三、教学准备一些带种子的植物、浸泡过的蚕豆等种子、镊子、放大镜四、教学过程一、认识种子和果实1、 讲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植物对我们人类的贡献是非常大的,那你知道植物宝宝藏在哪里吗?2、 你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它长在哪里呢?今天老师请大家把自己认为是种子的连同它的家一起带来,让我们一起找一找种子在哪里。二、认识种子的各种旅行方式。1、 讲述:同学们都知道人们种植植物时,一般是先把它的种子埋在土里让它生根发芽,但也有很多植物不需要人们帮它们播种,而是自己有一种特殊的传播种子的方法。比如蒲公英,你知道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吗?2、 讲述:蒲公英的种子借助风力来传播的,你还知道其他种子的旅行方式吗?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适当补充。三、认识种子的构造1、 讲述:植物繁衍后代离不开种子,那种子里有些什么能让它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呢?2、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用水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发给学生每人一颗种子,用手摸一摸,你能想想这颗种子里会有些什么吗?请你画下来。3、 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并把画展示给大家看。四、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1、 当我们把种子种到土里后,怎样才能让它生根发芽呢?你认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2、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小组讨论,可以参考书上的实验。3、 交流实验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回家做或者在班上集中做。五、学生提出与种子萌发有关的问题。1、 第二课时上,看几号瓶的种子发芽了,为什么其余瓶里的种子没有长出小芽?2、 讨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六、教师发种子,学生课后种植一种植物。根和茎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 能够对多种植物的根和茎进行观察,比较根和茎的不同之处。2、 能设计实验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实验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难点:认识茎的作用。三、教学准备带根的各种植物、烧瓶、水、油、棉花、小刀四、教学过程一、区分直根和须根。1、 出示大蒜和菠菜。你认识这两种植物吗?2、 观察它们的根有什么不同?3、 讲述:像菠菜这样,有明显的主根,侧根小于主根的,我们叫它是直根。像大蒜这样没有明显的主根,在茎的周围长出很多粗细相似须毛状的根,我们叫它是须根。二、认识根能吸收水分的作用。1、 讲述:根对于植物来说非常重要,你知道根有哪些作用吗?2、 学生回答。3、 提问:你能设计一个证明根吸收水分的实验吗?4、 小组讨论。汇报实验方案。注意几个条件的控制。三、了解茎有各种形态。1、 刚才我们认识了植物的根多种多样,那么它们的茎又是什么样子的呢?看书上图片,提问:这些植物的茎有什么不同?2、 小组讨论。3、 汇报并填写习作第三题。结合学生了解的知识,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四、认识茎的作用。1、 讲述:根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那植物的茎又是干什么的呢?2、 学生交流。3、 出示实验装置,讲述:前几天,老师把这根竹子插入红水中,现在将它取出,看一看,它的叶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后小结。五、课外作业试一试把胡萝卜“头”切下来,摆在浅水盘里,放在阳光下,经常加水,几天后观察有什么变化?4、叶和花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 能够观察描述不同叶子的形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并进行分类活动。2、 能对“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问题展开对比实验。3、 能够观察并解剖植物的花。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并描述不同的叶,培养观察能力。难点:观察并解剖花。三、教学准备各种树叶、花、镊子、白纸四、教学过程一、认识叶的不同形态1、 出示一片树叶,讲述:春天到了,许多植物都已经吐枝发芽,长出嫩绿的叶子,你们看,这是一片什么树的叶子?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2、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现在老师发给你们一片树叶,请大家看看它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3、 学生观察比较后汇报。二、观察并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 提问: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那么你知道这些营养主要是怎么来的吗?2、 讲述:大多数植物是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养料,想一想如果没有阳光,叶子能制造养料吗?3、 提问: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师生共同完成实验装置。三、认识花的构造1、 出示几盆鲜花,提问:你认识这些花吗?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你还见过哪些花?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图片。2、 同学们都被这些花的色彩和千姿百态所吸引,可你们知道花有哪些部分吗?学生说说。3、 出示桃花模型,教师把桃花的每一部分摘下来,指导学生认识雄蕊、雌蕊、花瓣、萼片。4、 教师示范从外向内的顺序解剖杜鹃花,强调力要小,手要轻。5、 学生解剖自己带来的花,用放大镜观察各部分的样子并画下来。结合学生观察雄蕊和雌蕊,简要介绍花的繁殖。四、了解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1、 讲述: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当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花就有可能结出种子。2、 提问:雄蕊上的花粉是怎样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呢?植物是靠哪些方法来传粉的呢?请同学们阅读书上的资料。六、课外研究按照书上研究植物的向光性的实验做一做,看看有什么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