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冀教版数学二上认识地图上的方向word教案教学目标:1. 结合地图,了解地图绘制中有关方向的规定。2. 初步认识地图,能辨认和用语言描述某个城市或建筑所在的方向和位置。3. 在确定方向和路线中,能发现情景图中的其他信息,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地图,能辨认和用语言描述某个城市或建筑所在的方向和位置。教学准备:一张河北地图、小区一角情景图。教学过程:一 课前准备1.学生分组收集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的地图。2.了解北戴河都有哪些景点,收集自己喜欢的区内景点门票及路线图。3.分组制成学生演示文稿。二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过几天我要去我省的省会石家庄,这是我第一次去,到那里我哪都不认识,你们帮我想想办法,我应该怎么做呢?生1:老师您可以去打听。生2:老师您可以带一个熟悉那里的朋友一起去。生3:您可以带一张地图,就可以知道去哪里怎么走了。师:刚才有位同学提到了地图,那么你知道地图的哪些知识呢?生思考作答。(设计意图:具体的情景导入使学生初步感受地图的重要性,感受数学即生活。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三 亲身体验,探究新知小组出示收集的河北地图。师:你知道吗?地图是按什么方向绘制的?先后几名学生作答。师点拨强化地图的方向。师:同学们认真观察地图,你能准确地说出地图上的城市的方向吗?同学们先小组交流。师参与交流。生观察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如: 1.承德在我省的最北边。2.邯郸在最南边。3.我们秦皇岛的东面是渤海。师:同学们交流的真好,我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让大家帮忙解答,你们愿意吗?出示:说一说中的三个问题。在学生答题的过程中师适时引发学生争论的焦点。并适时引导。学生中有可能产生这样的争论焦点:1.石家庄在北京的南面。2.不对,石家庄应该在北京的西面。3.也不对,石家庄在北京的西南面才对。(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已有的经验和教师的点拨,在观察、交流、讨论、争论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地图以及地图的方向。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认识的城市的准确位置。)师:刚才同学们观察地仔细,讨论地认真,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生提问题,其他学生观察后作答。(设计意图:继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回答问题时的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四 拓展延伸,实际应用1.师:刚才我们在小小的地图上了解了整个河北省。孩子们,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你们了解我们的家乡北戴河吗?谁想当个小导游来介绍介绍我们的家乡?2.生分组展示收集的图片及景点路线图(有收集北戴河区地图的、有收集秦皇岛野生动物园的图片及路线图的、有收集集发观光园图片和路线图的)在模拟表演的问答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收集有关集发观光园的可以这样进行:主持人:同学们,集发生态观光园是我国AAAA级景区,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今天我们组想请大家和我们一起去参观集发观光园。(出示学生演示文稿:集发生态观光园的宣传片)主持人:这么多好玩的地方,你们想不想进去玩一玩?那我愿意当你们的向导。说说你们想去哪?生1:我想去摸鱼池玩,从大门出发怎么走?主持人:欢迎你来集发游玩,先从大门向西走50米,再向南走200米就到摸鱼池了。生2:我刚从绿色饭庄吃完饭,想去采摘园看看,怎么走?主持人:您先向南走60米,再向西走50米来到蹦极处,然后接着向西走200米就到了。你们觉得我这个向导怎么样?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表演:一生扮游客,一生指路。)生1:我是农村来的老爷爷,种了一辈子地从没听说过无土栽培,想去百菜园开开眼。小朋友你知道从大门怎么走吗?生2:老爷爷,您从大门出发先向西走50米,再向北走80米就到了。(演示走的过程)生3:我是东北大学的一名学生,我正在大门西面100米处,你们知道我在哪吗?生4:在蹦极处。生5:我刚刚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心情有一些紧张,现在想去植物园走走,谁能帮我?生6:我来帮你,先向东走50米,再向南走120米就能到了,记住了吗?(演示走的过程)师:大家都想来试试,那你们两人结组,一人扮游客,一人做向导。(学生活动,教师参与。)课堂小结:师:通过刚才的活动,看的出大家都是出色的小向导。要想看懂一张路线图,首先要看方向标,知道东南西北在图上的位置,然后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要去的地方,就可以确定路线了。附送:2019冀教版数学二上量 一 量word教案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页:选用合适的工具测量物体。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选用合适的工具,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的过程。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习惯。3.使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体会测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经历选用合适的工具,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的过程。教学准备:米尺,记录卡片。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告诉大家一个消息,为了调查同学们的发育情况一会儿要对你们进行全方位的体检,我们几个班主任老师商量,为了节省时间,测量自己身体的这一项就由我们自己来完成。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长到老师这儿领取一张体检表格,以便我们及时记录。你们可以使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工具,认真完成此项任务,一会儿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好,谁是出色的小小测量员。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长到老师那儿领取一张体检表格,以便记录。兴高采烈地准备认真完成此项任务,争取当上“出色的小小测量员”。(设计意图:充分把握教材资源,通过情景的再现,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以争当出色的小小测量员这一情节,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二 探究与体验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提示。“好了同学们,我们各小组都基本测量完了。下面我们小组间交流一下测量的方法和结果,并说一说在测量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你们又是通过怎样的方法解决的呢?”小组一:我们小组分头测自己的手长、脚长,其他的小组合作完成。测手长时,我们6个人很快就完成了。可小力却测的很慢,原来她用老师的米尺测 ,费了好大劲,可就是比不好。我们告诉他测量前要先估计一下物体的长度,选用合适的工具,这样会方便很多。小组二:对,我们组在测身高时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开始时用小尺一截一截的测,再把结果加起来不但速度慢,测量结果也不是特别准确。后来我们见其他小组在用米尺测身高,就改用了米尺,果然既快又准确。小组三: 通过测量,我认为我们组的是全班最高的,他125厘米。小组六::我们组小A最高,他1米29 。老师:到底是1米29厘米高还是125厘米高呢?一个用米,一个用厘米,长度单位不统一,怎么进行比较呢?小组六:我知道,要先统一一下长度单位,小A 1米29厘米,就是129厘米,129厘米比125厘米长,因此我们组小A最高。小组四:我们组在测量一步的长度时出现了问题:有的说从前脚尖到后脚跟间的距离叫一步的长,而有的说是从前脚尖到后脚尖间的距离才算。到底哪一种说法正确呢?小组五:我们组课前就问过家长,是从前脚尖到后脚尖的距离算一步的长度。小组七:我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测量任务还利用剩余的时间测了课桌间的距离,椅子的高度。师:听了各小组的汇报,我们大家想一想在测量物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生一: 要统一长度单位。生二: 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生三: 第一要先估计一下物体的长度,这可以让我们更准确的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小结:师: 对,在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先估计一下物体长度,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测量方法去测量物体,那就是一个出色的小小测量员。三 实践应用这节课还有15分钟的时间,我们到操场上,运用刚才总结的测量物体的方法,分小组进行测量比赛,测量你身边的任何物体,作好记录,完成后在小组间交流。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来到操场上进行测量活动。(设计意图:把剩下的课上15分钟的时间放手给学生,让他们来到户外,通过小组活动,在学生的互相检查交流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让他们逐渐学会认识他人,学会合作学习。)课堂小结:师:通过刚才的活动,看的出大家都是出色的小小测量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