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探测暗盒里的电路》说课稿.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27858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探测暗盒里的电路》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探测暗盒里的电路》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探测暗盒里的电路》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探测暗盒里的电路说课稿说课材料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是江苏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第3课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属于科学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里能量的表现形式的范畴,教材依据电和磁的密切关系,所以把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并在一个单元里进行教学,本课是对前两课认识简单电路、导体和绝缘体延续和巩固,通过组织学生探测暗盒里的电路,让学生会用简单电路检测判断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同时向学生渗透一种“解暗盒的科学思想。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依据课标中知道常用电路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能用一些基本元件 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知道在科学探究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各种方法。)2、能利用简单表格记录检测结果,并根据检测到的现象做出推测。(依据课标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制作统计表,分组实验记录,收集实验证据.)3、意识到合理安排检测顺序的优点。(依据课标能把探究过程中得到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与新的情景中。)(展示记录表,解释实验过程,区分友缺点)4、从小树立科学探究精神,初步掌握科学方法。(依据课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总目标: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在学习与解决问题中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单元目标: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过程体现,总结教学进行科学意识、情感教育)说教材处理(1).我选择探测暗盒里的电路一课是基于认识简单电路和导体和绝缘体后,加深认识电路的延伸和巩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判断、分析能力,依据教材的特点,我设计了“提出问题-大胆猜测-实验观察-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的探究思路,使学生对电路知识有个延伸的认识。(2)教学重点: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电路连接情况。是根据本单元电教学中认识电路这个重点提出的,以延伸和巩固认识简单电路知识。 教学难点:有顺序地进行测试和记录。是合作学习,操作实验,收集证据过程的关键,是否节省时间,有次序的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教学对象:学生对实验中有次序的操作很缺乏,这样就要先做演示指导,了解操作过程;再分组实验时教师到各组巡视,个别指导,解决问题。结合教材的内容,针对学生在科学科学习中,乐于玩中学,好动手动口,善于观察现象,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的特点器材的现状,制作了暗盒和电路,解决了学习过程实验操作的器材。说教学方法:说教法:依据儿童的好奇心和参与科学实验活动的欲望,培养学生科学的积极态度原则,本节课我选择的教法是提问法和实验演示法,与学生活动中实验操作有紧密的联系,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实验演示,指导学生根据灯亮与不亮推测暗盒里电路状况,并强调有次序的进行操作测试和记录。说学法:由于实验器材数量有限,为了有序进行实验操作,我让每组选派两人,一人做操作手,一人做记录,汇报实验活动结果,小组同学共同参与观察,交流,探究暗盒里电路连接情况。在合作学习中,我参与到每组,发现问题给予指导,解决问题,是学生达到会学,会有次序的操作,交流实验结果。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思路是“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判断暗盒里电路的情况)-演示实验操作-学生分组实验操作-汇报实验结果,-验证自己的判断-总结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我手握两跟电线,其中一跟是断的,怎么判断是哪一根?(如果有学生提到用电池和灯泡与导线连接看是不是灯亮)我就找两名学生到前演示,检测灯泡亮与不亮,再展示手中的导线让学生看.)-(方法是带着问题大胆猜测,初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并板书:亮-连接导线 不亮-导线断开并介绍能检测导线或电路是否连接的这个电路叫做“检验器”(板书:检验器)提问:这个检验器都有什么组成的?交代本课学习课题(板书)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二、判断暗盒里电路的方法过度语: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个暗盒,你猜猜里面有什么?他们是什么状态呢?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检测,看看里面有什么,电路是什么状态。怎样检测才算科学呢?教师实验演示:(过程略) 板书:微亮-连接了灯泡 更亮-连接了电池小结:实验操作过程注意什么?要有次序的进行连接,观察现象,作好记录。体现重点内容指导,突破难点方法.为下面的环节做好铺垫.合作学习,分组实验:小组同学共同观察讨论暗盒里的电路连接状态。判断内部电路。巩固前两节课学习的知识。这时我参与活动把握的有;连接的次序,记录的次序,讨论交流气氛,检验器故障,暗盒故障,判断结果。这个环节遵循课标:给学生充足时间进行科学实验,收集证据,讨论交流,探索结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三、汇报实验结果做法是:展示实验记录 操作员汇报实验结果,打开暗盒验证自己的判断.四、教学总结从小树立科学探究精神,初步掌握科学方法。说教学理论:导入:方法带着问题大胆猜测,激发学习兴趣和欲望.重点:看教师演示实验过程,明确实验方法,注意次序检测. 合作学习中,落实实验方法,教师巡视教学重点掌握情况,了解难点处理中依次检测和记录情况.给以适当的点拨. 说实验器材的使用: 因为没有标准的暗盒电路,我自己用教具盒制作的暗盒和检验器,由于固定差,实验中有不定因素,教学中发现就检查修正.但为上这节课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可操作的帮助.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怎样移动重物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怎样移动重物。怎样移动重物选自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机械单元中的第2课。杠杆是各种简单机械中最基本的一种。它是由一根硬直的木棒和一个转动轴组成的,它能改变外力的作用。本课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杠杆的原理,还应该知道相应的原理也存在于其他的装置上。从而向学生渗透浅显的机械科学知识,为学生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为本单元以后几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认识杠杆,知道分析杠杆有支点、阻力点、力点;第二部分指导学生研究杠杆的原理,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部分;第三部分了解杠杆这种机械在生活中的运用。 说教学目标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工具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对这些工具的特点以及具体怎样来自主探究这两个方面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指导,而这恰好是我们教学最有价值的地方。有人将科学比喻为引导学生过河,但学生不能自己盲目地过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运用好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过河”的下脚石。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能够搜集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事例说明杠杆的作用; 会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根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技能目标 知道杠杆是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的、能够提升重物的简单机械; 知道杠杆的作用:省力、方便、平衡。 情感目标 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教学重点: 会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根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演示实验器材:螺丝刀、一根比较结实且长的木棍、支撑用的木墩;分组实验器材:简单机械实验盒、杠杆尺、铁架台、钩码、弹簧秤等。 2学生准备:铅笔、硬币、尺子,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工具(剪刀、钳子、镊子等)。 说教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法确定如下: 从教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对杠杆的原理进行观察、研讨、推测、验证,以及进一步寻找杠杆省力、费力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为了能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还同时综合运用了发现法、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从学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利用平衡尺来研究杠杆原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能充分发挥动手、动脑、动眼的功能,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的理念是将学生定位于观察者和科学探究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进行猜一猜、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思维分析、动手实践、有序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 (一)教师演示,激趣导入 1、老师需要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把讲台抬高,你们能想出几种方法?然后让几名学生尝试将讲台抬高。2、其实我们可以不费那么大力气用一人就可以轻轻松松将讲台抬高,但我们必须借助一根棍子。谁能做的到?学生讨论、实验,操作演示后揭示:这种用来撬开或者提升物体的工具叫杠杆,是人们最早使用的最为简单的机械之一。初步感知利用杠杆这种装置可以降低工作难度和省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兴奋剂”。这样导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趣,又能引起学生对杠杆这种机械的关心,起到“聚焦”作用,同时又能了解学生对杠杆的了解,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并为研究杠杆原理做准备。 (二)介绍构杠杆、并指导学生实验探究杠杆的功能1、在学生初步感知了利用杠杆可以撬动重物后,我不失时机的出示杠杆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力点和阻力点。2、然后抛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利用平衡尺和支架组成一个杠杆”,比一比谁找出平衡的方法多。 3、指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两边的钩码数量不同而杠杆也会平衡?这个现象说明什么?你打算怎样研究?小组讨论得重臂和力臂的关系是如何影响搬动物体所用力气的大小的呢?(把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叫做重臂,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叫做力臂) 4、引导学生用实验来验证。 这里具体分为三部:(1)小组讨论并设计试验方案,(2)先交流实验方案,让方案在交流中更加完善。(3)学生动手实验,注意观察实验过程,并做好记录。 实验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否,与试取决于试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中的变量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天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拟订方案后的那种蠢蠢欲动的心情尤为迫切,这就要教师调控,一是提出问题: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大家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时学生会归纳出实验中应该守纪律,相互合作、认真观察、及时记录等);二是控制材料,(把平衡尺中心点确定为支点,任一侧悬挂重物作为阻力点,这里要让学生在明确探究目的、注意事项,并完成小组成员分工后,再取出材料开始活动。这样才会让全体学生静心地,真实地开展探究。) 4、汇报、分析实验结果。 学生在汇报是教师利用投影展示记录表,分析数据。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出:当力臂大于重臂杠杆可以省力,当力臂等于重臂杠杆可以不省力也不费力。“活动有余而思维不足”是科学课中地一种症状,为避免这种现象,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要求学生先想一想再说。(2)自拟发言代表。充分发挥小组互动,推选小组中心发言人。(3)强化倾听,突出评价,确保交流有序有效。 (四)继续研究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的结尾我这样设计的: 1、拿出大家带来的工具,你知道是怎么使用的吗?然后讨论:下面这些物体有没有利用了杠杆原理?如果是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2、观察教材插图:分析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3、讨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你觉得是否可行呢?4、宣布下课本课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了亲历科学探究的机会。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那种小组协调,合理分工,动手、动脑,想方法的那份认真,实验时的那份仔细,使我真切的体会到亲历科学给学生带来的无比魅力,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提升。 五、板书设计课的板书是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工具。本节课的板书主要是:课题和杠杆的三要素支点、阻力点、力点。 说教学体会 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我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请求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入手,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然后亲自实验,发现问题再想办法,讨论、设计、画图、实践,学生亲历了各种活动,了解了杠杆的秘密,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生活中提取实例。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或解释现象,让他们学以致用。我们常常听到他们发出的阵阵惊呼和慨叹,可以想到这么多办法,可以制造出这么多工具。进一步体会到了人类的聪明和智慧是无处不在的。科学总是在最现实的生活和最直接的实践中被发现和挖掘出来的!科学来源于生活。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欢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只要正确的引导,并为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探究空间,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就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会得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