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册)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25943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247 大小:3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册)全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7页
2019-2020年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册)全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7页
2019-2020年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册)全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册)全册教案课文内容:桂林山水、林海、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积累与运用。教学目标:一、 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自学自悟。二、 通过领悟祖国风景名胜的特点,陶冶爱美情趣。三、 学习作者认真细致的观察方法和情感细腻的造句技巧。四、 背诵相关章节。教学方法:范读,自读,情感体验。教学时数:12课时1 桂林山水教学目标:一、 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自学自悟,自得其乐。二、 通过领悟桂林山水的特点,陶冶爱美情趣。三、 学习作者细致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点:感悟文章中优美词句的内在美。教学方法:发挥个性,自主学习;“像”“文”对照,多向导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桂林山水 一、 带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美景中。1、 播放录像片,配以课文朗读。2、 学生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谈谈感受。3、 学生自由读课文。二、 学习课文第一段,思考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1、 自由小声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2、 换词练习:区分“观赏”与“欣赏”。3、 指导朗读,读出赞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语气。三、 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1、 观看投影或录像中的漓江。2、 读课文,同桌交流: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3、 引导学生找合作伙伴,结成学习小组,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现大海的“波澜壮阔”和西湖的“水平如镜”。4、 读课文,抓排比句,找出漓江的特点。5、 引读自悟,学习这个排比句的写法。6、 指导学生用声音的变化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第二课时一、 朗读第二段,表达自己对桂林的水的特点的感悟。二、 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1、 自学第三自然段,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1) 伴读、轮读或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桂林山的特点的词句。(2) 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与第二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 学生在小组中观察自备的图片或照片,感受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每组推选“优秀小导游”发言。2、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1) 请学生上板演桂林山“奇”“秀”“险”这三个特点。(2) 请学生汇报两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相似之处。3、 请学生自由发挥想像,动手画一画桂林的山。4、 指导朗读,体味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三、 学习第四自然段。1、看图,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1) 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2) 理解“画卷”“连绵不断”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等词句。2、自读自悟作者的感受。4、 自主运用多种朗读开工,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陶醉的情感。四、 课外搜集写祖国名胜、桂林山水的文章。第三课时一、 朗读、背诵最喜爱的段落。二、 朗读课文摘抄的文章或段落。三、 自拟题阅读作业。例:1、 找近反义词;2、 划出一个比喻句,写出本体、比喻词、喻体;3、 分层(写句序),写出层意;4、 “这样的水”指的是什么?“这样的山”指的是什么?板书设计:水静水清水绿山奇山秀山险舟行碧波画中游,桂林山水甲天下。教学后记:对于这类写景美文,主要还是引导学生多读,特别是多读有关句子。2 林海教学目标:一、 了解大兴安岭的美景。二、 二学习环境描写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环境描写的特点,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音乐、幻灯片。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引入课题。1、 今天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林海这篇课文。2、 我们先听一遍这篇课文的范读。二、 学习课文15段。1、 出示问题,讨论:(1) 找出课文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林海?标出课文哪几个字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深切感受?(2) 作者第一次感到亲切舒服是因为什么?(3)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大兴安岭的,找出各自的特点。2、 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重点阅读。(1) 喜欢“岭”这一部分的同学来说理由。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2) 喜欢“林”的同学来谈谈体会。a.可以用课文中哪个字来形容?b.为什么把大兴安岭的林称作“林海”。它到底哪个地方像海呢?(3) 小结学习“岭”和“林”这两部分的学习方法,并根据这个方法默读第五自然段。(4) 大兴安岭给我们的印象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赞美大兴安岭的?背诵相关句子。(5) 写花的部分为什么还要写小红豆?三、 总结。第二课时一、复述林海的的特点,分“岭”“林”“花”三个方面说,、。二、背诵最喜爱的段落或句子。三、按课文填写。(投影)1目之所及,哪里都是_。的确是_,群岭起伏是_。多少种绿色呀:_,_,_,_,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2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_。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_。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_,树干是_。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_,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3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_,_,_。4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呀,大至_、_,小至_、_。_,_, 恰好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所以,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它的美丽与_, 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_、_。四、背诵课文第3至6自然段。五、作业。1课后练习第1题。2继续背诵课文第3至6自然段。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字、词。 秦岭银裙空隙缺乏 广厦伐木良材高不可攀 盛气凌人综合利用兴国安邦 2检查背诵课文第3至第6自然段。二、学习课文第3段。1指名读第3段。2“综合利用”是什么意思?3“兴国安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4齐读第3段。三、课文中几次讲到“亲切、舒服”?作者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是怎样表达这种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 四、归纳中心思想。(赞美了大兴安岭对祖国建设的巨大作用和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作业。找出文中的反问句,读一读,想一想,它在表达作者感情上的作用。板书设计:林海岭林花温柔像海可爱喜爱(兴国安邦)教学后记:本文结构清晰,写景部分脉络分明,抒情部分有层次感,是学生写景的范文。古诗三首教学目标: 一、读懂三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歌咏的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二、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四、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教学重点:一、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3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讲读第一首古诗墨梅。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1)解题。板书题目。这首诗是王冕写的。诗中描写了洗砚池的墨梅,表达了对乐于奉献的精神的赞美。题目的意思是:有着像墨一样黑的枝干的梅花树。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3)指名学生试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指名朗读。(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第一句,交待了什么? 读“朵朵花开淡墨痕”,体会“痕”在这里的意思。诗人在诗中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哪些句子?(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轻声自读,想象诗的意境,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第二课时一、背诵墨梅。二、讲读第二首古诗竹石。1初读指导。(1)解题。板书题目。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意思。(在重阳节怀念家乡的兄弟。)(2)引导学生自学。(仿照学习第一首的方法:初读,了解字、词意思和全诗大意;细读,逐句连起来讲解;精读,想象情景,体会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3)思考、讨论、交流。指名朗读全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逐句试讲。(注意书上注解。)讲述全诗意思。抓住以下关键字:咬、立根、千磨万击、任。2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3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讲述诗的意思。2试着背诵。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前边我们学习了王冕的墨梅和郑燮的竹石两首古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宋代著名诗人于谦的石灰吟。二、讲读第三首古诗石灰吟。1初读指导,理解字、词意思和全诗大意。(1)解题。板书题目。吟:歌唱。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意思。(2)教师范读。(3)学生试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注意书上的注解。)2精读训练,连贯讲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1)自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读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说一说“若等闲”在这里的作用?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方法,说一说在这里的作用?(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轻声自读,想象诗中送别的情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感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三、巩固练习。1读课文,先理解加粗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欣赏三首古诗,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3背诵三首古诗。4默写。(四)总结: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的三首古诗。这三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同学们,我们要在读懂诗句、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诗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习诗人朴实无华的文风。板书设计:墨梅(清气)竹石(坚劲)石灰(清白)借物抒情积累与运用(一)教学目标:一、 背诵课外选诗望洞庭。二、 阅读练习。三、 看图作文。教学重点:看清图意,推前想后。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回忆诗歌,背诵。1、 教师点诗,全班背诵。2、 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诗最多,同桌相互检查。3、 统计,评选最优秀的诗歌背诵者。二、 欣赏、背诵望洞庭。1、 听教师背诵,学生开始自由想象。2、 学生齐读。3、 教师讲述洞庭美景及相关的神话故事。4、 学生自由讨论诗歌的意境。练习背诵。5、 检查。三、 课后背诵有关洞庭的诗歌。第二课时一、 师生以环保为话题讨论珍稀动植物。1、 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珍稀动植物?2、 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讲解生物链。3、 珍稀动植物的处境。二、 阅读短文为银杉保险。1、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2、 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1) 解释“植物熊猫”,引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繁衍”的近义词是什么?2) 说说为银杉保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担心火灾威胁国宝3、 为什么买了保险后就能起到保护银杉的作用?你还有其他的办法保护银杉吗?4、 学生自由讨论保护其他珍稀动物的方法。第三课时一、 介绍教师节的来历,教师职业的伟大。二、 读题明确作文要求。三、 分析图意。1、 看图。说出主要意思。2、 析图。从主到次依次说出图中所见的人物或景物。小女孩、两束菊花、窗户、台历、课本、眼镜、笔筒、地球仪、墨水瓶、朝阳、牵牛花、3、 哪些是非写不可的?描绘一下他们的特征。4、 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5、 想后:结果会怎样?四、 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五、 构思五分钟后开始写作,教师巡视。六、第四课时讲评作文。从图意的表达。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达三个方面重点分析。【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设计自主练习,默写古诗三首。】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第二单元课文内容:开国大典、狱中联欢、荔枝、梅花魂、积累与运用二。教学目标:一、 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细细体会文章中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二、 学会设身处地的去读、去想。三、 通过抓住重点语句、段落理解课文内容。四、 学习生字词,熟读课文。教学方法:情绪化朗读,活动课形式,搜集资料。教学时数:15课时4 开国大典教学目标:一、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二、结合课文,训练学生适当加快阅读的速度。三、学会6个生字,积累11个词语。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课文要求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一、 通过阅读,掌握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并能够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分段,会列段落提纲。二、 结合课文进行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掌握一句一句读课文的方法,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三、理解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下午三点整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导入。二、 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词。(1)正确读出下列生字。 檐汇擎泽钮瞻(提示学生注意区别“檐”与“瞻”的读音的不同)(2)查字典,联系字义,记住字形。2检查学生读课文。三、 听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概括的了解。四、 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准备讨论。五、 学生讨论: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2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并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3列出段落提纲。六、 作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第二课时一、 学习第1段课文。1指名读第1段课文。2学生默读,思考,讨论:(1)开国大典是在什么时间举行的?在哪里举行的?有哪些人参加?参加大典的总人数是多少?(2)大典前,天安门广场布置得怎么样?(3)课文中描写了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哪些语句给你留下的印象较深?为什么?(4)“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学生对第1段课文质疑,老师解释。4齐读课文第1段。5归纳。二、 学习课文第2段。1指名读第2段课文。2学生默读、思考、讨论:(1)在第2段课文,主要写了开国大典进行中的三件事,请说出是哪三件事?(2)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会场上的情形怎样?(3)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句话有什么历史意义?(4)当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时,三十万群众表现得怎样?这说明什么?(5)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当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主席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会场上的情景怎样?3齐读第2段课文。4归纳:5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三、指导背诵“下午三点整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1男生背4、5、6小节。女生背7、8、9小节。男女生交换背。2然后指名背诵。3用投影做填空练习。(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 )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 )主席台。(2)毛泽东主席宣布:( )。(3)这( )的宣告,这( )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传到(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 )。(4)他读到( )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 )。观礼台上同时( )。四、小结。五、作业:背诵“下午三点整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第三课时一、学习课文第3段。1指名读第3段。2文中描写几种兵种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哪三种?请三名学生分别朗读描写海军、陆军、空军的语句。3讨论。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说出句子所表达的意思。(1)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2)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4齐读第3段。二、学习第4段课文。1读课文(默读或指名读)。2说出这段的主要内容。3画出文中描写阅兵式后,傍晚时天安门广场景色的句子。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三、学习课文第5段。1指名读课文第5段。2说说“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话的意思?3学生齐读第5段课文。四、学生合上书,再次听配乐朗读课文,边听边回忆全文内容。五、说出本文的中心思想。六、巩固练习。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用投影出现下列句子。)(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3)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七、小结。八、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开国大典会场概况(天安门人多激动)宣读公告(庄严雄伟欢呼)阅兵仪式(掌声如雷嗓子喊哑)擎灯游行(两股红流充满光明)5狱中联欢教学目标:一、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革命前辈在狱中联欢时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从中受到思想教育。二、学习本课11个生字并积累词语。三、结合课文,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训练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分清课文叙述的层次,理解狱中联欢的过程。2仔细体会文中对联的深刻含义,理解革命前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对敌斗争中表现的巧妙的斗争艺术。3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放录音,听朗读课文。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三、学习生字、词。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提出预习中疑难问题。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学生自我拼读生字表中的11个生字,然后指名读,根据学生拼读的情况,教师给予指导。3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4指导学生理解词义。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四、让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讨论。(1)监狱里的革命前辈庆祝的是哪一年的元旦?(2)他们在敌人的魔掌里为什么还那么欢乐?(3)课文在描写革命前辈在狱中联欢的过程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学生讨论后,可以让学生动手填写课后练习第2题。)五、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的主要内容。六、教师小结。七、作业。1写词语。2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第1段。1教师简介课文开头的背景。2学生齐读第1段课文。3齐读后,教师可以提问:“天还未亮,女室一带头,每一间牢房同时响应,像一阵闪电,爆发了洪亮的歌声。”这表达了革命先辈怎样的心情?4教师小结第1段。二、学习第2段课文。1指名读第2段课文。2学生自读第2段,思考,讨论。(1)第2段开头是什么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在新年联欢会上同志们准备了哪些礼物?(礼物有贺年片、五角星、锦旗等。)(3)他们是怎样准备这些礼物的?(4)在这样险恶、黑暗的条件下,他们为什么要准备这些礼物?3齐读课文。4教师小结。三、学习课文第3段。1指名读课文第3段。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讨论。(1)说说“苍劲”和“洋溢”两个词的意思。(2)女牢的对联写的是什么?然后请同学们反复读这幅对联。请一名同学背给大家听。说说“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这幅对联和它的横额“扭转乾坤”的意思?(3)为什么说楼一室的对联写得更妙?请同学们说说对这幅对联的理解?让同学反复读这幅对联,然后请一名同学背诵。(4)楼二室的对联,写得十分优美,读出对联,并说说它的含义。背诵这幅对联。(5)楼三室的对联,借用了古人的诗句,说说这幅对联的意思。3这些对联革命者看了欢欣鼓舞,特务们看完对联后有什么表现?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4学生朗读第3段课文,反复读对联,边读边体会对联的含义。5教师小结。四、作业。1读课文。2背诵文中的对联。第三课时一、学习课文第4段。1学生自读第4段课文,了解本段课文的主要内容。2指名读课文,然后讨论:(1)第4段课文中描写了狱中联欢进入表演节目阶段,这一部分着重写了同志们表演的哪几种节目?(2)读出文中描写戴铁镣扭秧歌的语句。(3)课文是怎样描写同志们表演叠罗汉节目的?(4)课文中怎样描写女同志表演秧歌舞的?(用上边的方法来学习这段课文,体会革命者面对随时可能被敌人杀害的危险,对人民的事业无比忠诚,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精神。)3指名学生读第4段课文。4小结第4段。二、再一次听课文朗读录音,回忆全文内容。三、说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在思想上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认识。)四、结合板书总结课文。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狱中联欢大合唱互赠礼物贴对联表演节目教学后记: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纪念品是极简陋的,从中可以看出狱中的情况是何等的艰难,但在这样的条件下准备礼物,互赠礼物,表现了同志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他们对革命胜利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革命者是那样的心灵手巧。6荔枝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二、学会在朗读中把握文章的精髓,从读中受到感悟。三、 利用朗读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或称参与式)进行学习。四、 学习文章中的口语式的语言。教学重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重点语句的感悟。教学方法: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初步感知。1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2小组讨论时,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发言,都要倾听同学的发言并有自己的思考。讨论时,还要把组内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及答案简要记录在小卡片上。3汇报讨论结果,并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可将小卡片贴于教室四壁,组员对其予以介绍,其他组可要求对一些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或帮助解答该组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这一过程,筛选出共性的问题,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下一步教学。二、深入阅读教师根据上述讨论的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1细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北大荒在什么地方?你能讲讲有关北大荒的一些故事吗?哪些语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来?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得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你能说说“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的话外之音吗?从这篇课文中,你还了解到些什么?2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每组发给大白纸和彩笔,要求同学将讨论结果写到纸上。3展示讨论成果,要求同学将讨论结果贴于教室墙壁上,组内推荐一名同学向大家讲述(或轮流讲)。教师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必要讲解,引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句,学习某些生字,纠正学生理解中的某引起偏差等等。第二课时一、朗读悟情上一步的讨论、学习,可能有点琐碎,以至于造成孩子们对课文整体印象的模糊,因此,通过朗读将零碎的印象整合起来,是很必要的。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同学认真体会,怎样读,才能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出来?2朗读比赛。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启发,达到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二、读后反思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本文学习的得与失。这一步是必要的,它使孩子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所反思,温故而知新,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三、课外引伸1提供一些写骨肉之情的文章供大家阅读,最好,让他们自己去收集,并把其中的好段落抄写下来。2为父母做一件事,并把它写下来。7 梅花魂教学目标: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利用录像,引入新课。1大家边看录像,边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称梅花为君子,人们为什么深深地喜爱这种花呢?2大家来读一读你了解的情况。3“梅花香自苦寒来”,她是万花中最有骨气,最有品格,最高贵的花。因此与兰花、竹、莲花并称“四君子”。打开书,预习生字。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凋 缕 芳 吁 耍 训 斥 脾罕 藤 愈 凌 秉 飕 撩 梳 衰 绢 侨 眷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3让学生读拼音节。4正音、正字。三、理解词语。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查字典理解其它词语。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读读这些词语。四、指导朗读。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4教师指导读难句。(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2)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这一排比短语,要读出气势来,“最”字要重读。(3)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语速稍慢,应读得深沉、坚定,突出“多少”、“怎样”“顶天立地”“不肯”等词语。5再练练难句的朗读。五、作业:抄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1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2判断: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四件事。()课文围绕梅花写了五件事。()3小组讨论哪五件事?(1)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2)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3)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的哭起来。(4)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送给外孙女。(5)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二、深入重点段,揭示中心思想。1让学生结合课题质疑。2从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3从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1)小组轮流读一遍,讨论。(2)发言。(3)打出投影:仔细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含义来?“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里梅花仅仅指画上的墨梅吗?4自由读第三件事,你体会出什么?5通过你的朗读,读出这份真挚来。6指名读这一部分,强调有感情地读。第三课时一抓住重点语句,加深理解。投影出示重点句,指名朗读后,大家讨论:(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2)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通过感叹号表明外祖父高度的敬佩梅花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3)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4)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5)老师小结。(6)带着感情齐读这一段落。指名读。(7)品读重点句。采用先省略后补充的方式深入理解重点句。让学生从中品味重点词句在文中的作用。体会出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感情来。二、回到开头,引出结尾,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方法。1思考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联系?开头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之心。2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前后互相照应,全文结构严谨,表达了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齐读开头、结尾自然段。三、作业:找有关梅花的故事读一读。板书设计:梅花魂想起外祖父读诗:外祖父哭了画脏:外祖父怒了回国:外祖父哭了想起外祖父(眷恋祖国)教学后记:借物喻人的文章的教学最好是把所借之物当作一个人的名字来体会,学生就容易从中有所感悟。读写例话教学目标:一、 学会学习文章时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二、 了解体会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是有感情朗读课文。三、 体会七子之歌台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导入。文章的特点: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而发。二、 学习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1、 学生默读,适当圈画。2、 讨论: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有哪些?设身处地;感情朗读。3、 复习前面学过的课文,用以上一种方法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三、 阅读七子之歌台湾。1、 介绍时代背景,将自己融入当时的社会之中,谈谈自己的感受。2、 自由读短文,讨论生字词,提出疑难。3、 边读诗歌边想象画面,然后将头脑中的画面描述给同学听。4、 讨论:体会到什么?(台湾人民的悲惨生活,渴望解放的强烈愿望,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5、 齐读。表演读。四、 歌唱七子之歌澳门。对联聚会(活动课)活动目的:1、 激发学生热爱对联文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2、 培养学生积极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活动方式:1、 学生以六人为一组,分小组进行活动。2、 教师担任主持人。活动过程:一、 导入揭题。二、 宣布比赛规则。分组答题,每答对一题10分。三、 必答题1、 指出对联出自何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花香鸟语无边乐,水色山光取次回。2、 指出对联的作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3、 指出对联的行业。云锦托出一轮月,时装拥来万朵花。珠玉光辉玻璃世界,天中浩月太空明星。4、 填写对联中缺少的字(动物的名称)(数字)。扬鞭策马入新岁,举杯祝酒迎来年。江水腾影,春晖照华年。四、 抢答题1、 选择题:“苦心培桃李香满天下,无私育英才功在中华。”适用于A、国庆节B、教师节C、劳动节D、儿童节2、 填空题:历史上“堪称第一”的长联共字,最短的对联共字。五、 现场斗智1、 组内商量,合作一联。以活动课为内容。2、 交流。六、 累计积分,表彰优秀。话题作文指导教学目标:一、 理解话题作文的特点,学习话题作文的初步写作方法。二、 从生活中去寻找感受,感受要真。三、 练习快速作文。教学重点:了解话题作文的特点。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话题引入。1、 爱心是全人类的共同话题,是全世界的共同语言2、 解释话题作文:大家都认可的、或者是大家都在讨论的中心内容。二、 出示话题:爱心。讨论:1、 什么是爱心?2、 在我们当中,有哪些爱?对朋友的爱,父母之爱,师生之爱,对动物之爱,对环境之爱,对弱者的爱,对祖国的爱,对同学的爱,对陌生人的爱三、 学生构思。5分钟四、 学生谈谈自己的构思情况,教师点拨。五、 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后写草稿(40分钟完成)。教师巡视。第二课时学生继续草稿,同桌修改。第三课时学生宣读作文,教师点评。重点是:情感的真实,内容的详尽,语言的优美。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单元测验两课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第三单元课文内容: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只有一个地球、宇宙生命之谜、积累与运用。教学目标:一、 了解科技新成就,揭示宇宙奥秘,增长见识,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二、 激发学生探索与创造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三、 练习通过查阅工具书和收集资料去解决问题。四、 养成和同学合作的习惯,有资料互相交流,有问题共同探究。教学方法:查阅资料,合作学习教学时数:11课时8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目标:一、 学会生字,读写词语;二、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感悟计算机飞速发展的趋势。教学重点: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课文。请一们学生介绍自己对多媒体的认识。二、 认真读课文,把握基本内容。1、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圈点点。2、 讨论文章内容,你明白了什么内容?3、 将各自然段的内容用一个词概括一下。4、 请同学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三、 主体发挥,选读课文。1、 哪几段是写计算机的?哪几段是写多媒体的?哪几段是写多媒体和计算机的?2、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看看自己能读懂些什么内容?3、 讨论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 文章是怎样评价电子计算机的?将重点词说出来。2) 还介绍了什么?为什么把电子计算机称作电脑?3) 谈有何感想。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和功能展开讨论。四、 作业。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谁能说说电子计算机的作用。二、 讨论学习第三自然段。1、 请学习这一段的同学齐读这一段。2、 学生自由谈谈对这一段的理解。3、 媒人与多媒体有什么关系?这样比较有什么好处?4、 请学生谈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媒体?5、 “十八般武艺”是指什么?什么叫多媒体设备?三、 讨论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 学生自由读这一段,思考: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与第三自然段有什么相似之处?2、 现在的多媒体电脑有什么功能?请学生举例说明。3、 解释“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的内在含义。四、 讨论学习第六自然段。1、 这一段讲了什么?2、 计算机会“神”到什么情况?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描绘一下计算机的未来。五、 假如妈妈要给你买电脑,你能向妈妈介绍多媒体电脑的特点吗?板书设计: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天之骄子重要角色(电脑)多媒体电脑(越来越神)文字、语言、声像、图片(多媒体)9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目标:一、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使学生受到初只有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二、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四、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教学难点:理解有关地球知识方面的专业用语。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今天我们学习的只有一个地球向我们介绍了有关知识。(板书:只有一个地球)二、范读课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从整体了解文章。三、检查预习。四、理清文章结构。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从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地球的?2讨论分段并概括段意。3订正。五、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第二课时一、讲读第一段。1、我们大家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的地球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随宇航员到太空看一看。学生读后用笔画一画有关词语,然后讨论出地球的特点。2、出示投影片,学生讨论地球的美丽。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地球知识方面的词语。如:“纹痕相互交错”。为什么将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人类活动范围更小?3、出示地球仪,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半径”、“地球表面积”、“陆地”等。作者运用什么方法说明地球小,人们活动范围更小。4、指名读第一段,加深理解。教师小结引出下文。二、讲读第二段。1、指名读第二段。边听边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讲的?画出来。什么是有限的?文中的自然资源分为两种,请看投影片,填空。2、通过读书和填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难点,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两个方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表现在哪里?其结果如何?3、什么是“节制”和“不加节制”呢?出示小黑板,解决思考练习的第2题。指名读句子,注意黑体字的部分,再举个具体例子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4、自由读这部分内容,概括地说一说。三、讲读第三段。1、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地球在宇宙中这样渺小,自然资源又是有限的,于是有人提出新的说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这样的说法能行吗?为什么?2、学生边讨论教师边板书:(不能移民)3、教师引读,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四、讲读第四段。1、实际上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如果我们破坏了地球,我们就别无去处。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如何做呢?齐读最后一段。2、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第1、2句和第3、4句是什么关系?能试着说一说吗?五、对照板书,总结全文。六、谈感受。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谈一谈自己学后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大家要畅所欲言,为练笔服务。七、解决课后练习第3题。1读词语并用带点的词造句。2理解“渺小”和“贡献”的词义,体会这些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八、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美丽而又渺小无节制消失滥用灾难精心保护10宇宙生命之谜教学目标:一、认识四个生字;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什么。四、 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教学重点: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了解银河系、太阳系等方面的知识。二、学生自学课文,自由朗读课文,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三、讨论学习。1、 文章的中心句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理由。2、 讨论: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学生阅读理解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3、 科学家探索火星上有无生命的情况及结论。1)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思考:科学家是怎样对火星进行探索的?2) 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人们的猜测是怎样被推翻的?4、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1) 从课文中能不能找出答案?2) 我们该怎样知道答案?四、课外实践活动。“宇宙的奥秘”资料展。板书设计:宇宙生命之谜提出问题生命条件探索火星解决奥秘积累与运用(三)教学目标:四、 背诵课外选句。五、 阅读练习。六、 想象作文。教学重点:设身处地的去读、去想。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四、 回忆诗歌,背诵。4、 教师点诗,全班背诵。5、 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诗最多,同桌相互检查。6、 统计,评选最优秀的诗歌背诵者。五、 欣赏、背诵望洞庭。6、 听教师背诵,学生开始自由想象。7、 学生齐读。8、 教师讲述洞庭美景及相关的神话故事。9、 学生自由讨论诗歌的意境。练习背诵。10、 检查。六、 课后背诵有关洞庭的诗歌。第二课时三、 师生以环保为话题讨论珍稀动植物。4、 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珍稀动植物?5、 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讲解生物链。6、 珍稀动植物的处境。四、 阅读短文为银杉保险。5、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6、 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3) 解释“植物熊猫”,引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繁衍”的近义词是什么?4) 说说为银杉保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担心火灾威胁国宝7、 为什么买了保险后就能起到保护银杉的作用?你还有其他的办法保护银杉吗?8、 学生自由讨论保护其他珍稀动物的方法。第三课时七、 介绍教师节的来历,教师职业的伟大。八、 读题明确作文要求。九、 分析图意。6、 看图。说出主要意思。7、 析图。从主到次依次说出图中所见的人物或景物。小女孩、两束菊花、窗户、台历、课本、眼镜、笔筒、地球仪、墨水瓶、朝阳、牵牛花、8、 哪些是非写不可的?描绘一下他们的特征。9、 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10、 想后:结果会怎样?十、 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十一、 构思五分钟后开始写作,教师巡视。第四课时讲评作文。从图意的表达。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达三个方面重点分析。【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设计自主练习。】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第四单元课文内容:长征、争画、一夜的工作、我的战友邱少云、积累与运用四。教学目标:一、 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感悟革命者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二、 学习时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三、 体会课文中饱含的真情实感,做到入境入情,同课文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学时数:12课时11 长征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背诵全诗。教学重点、难点:1弄懂诗中所有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2读出全诗的节奏和韵脚,增加对诗这种体裁特点的感性认识。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解题。毛泽东同志写了长征这首诗,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遇到种种困难和红军战士在战胜这些困难时所表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二)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三)范读、教读。1老师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的程度。(四)读句、释词。1读每一句诗,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2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五)作业。1朗读这首诗。2写课后练习读读写写的词语。3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这三个词语的意思。第二课时(一)逐句讲解,深入理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读一句讲一句,先说说诗句中词语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二)反复读全诗,讨论、交流。1说出你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诗的理解?这句诗表达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品质?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暖”一“寒”,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读全诗,展开想象,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意境和自己读后的感受。(四)用自己的话练习说说这首诗的大意。(五)试给全诗分段写段意。(六)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七)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八)背诵这首诗。(九)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板书设计:长征万水千山(乌蒙、五岭、岷山)只等闲(细浪、暖、寒、喜)12争画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对领袖深切的赞叹之情。二、学会在朗读中把握文章的精髓,从读中受到感悟。五、 利用朗读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或称参与式)进行学习。六、 学习文章中的口语式的语言。教学重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重点语句的感悟。教学方法: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初步感知。1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2小组讨论时,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发言,都要倾听同学的发言并有自己的思考。讨论时,还要把组内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及答案简要记录在小卡片上。3汇报讨论结果,并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可将小卡片贴于教室四壁,组员对其予以介绍,其他组可要求对一些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或帮助解答该组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这一过程,筛选出共性的问题,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下一步教学。二、深入阅读教师根据上述讨论的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1细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你能讲讲有关毛泽东的一些故事吗?哪些语句表达对领袖的赞美之情,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来?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