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上下前后作业1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25819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上下前后作业1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上下前后作业1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上下前后作业1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上下前后作业1新人教版一、()“”、“”。1.在的()面。2.在的()面。3.在的()面。4.在的()面。5.在的()面。6.在的()面。7.在的()面。8.在的()面。9.在的()面。10.在的()面。11.在的()面。12.在的()面。二、()“、”。1.在的()面,在的()面。2.在的()面,在的()面。3.在的()面,在的()面。4.在的()面,在的()面。三、,。(每道题4分,共12分)1.画,个数要比多。_ 2.画,个数要比少。_ 3.画,和个数同样多。_ 4.画,和个数同样多。_ 参考答案一、1.上 2.上 3.下 4.上 5.上 6.上 7.下 8.下 9.下 10.下 11.上 12.下二、1.前后 2.前后 3.前后 4.后后三、1.画4个三角形2.答案多样,比4个少就可以。3.画6个正方形4.画4个三角形。附送: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上下前后教案1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1.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体会上下前后的相对性。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1.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拍手游戏。2.教师喊口令,学生做动作。3.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4.刚才游戏中,我们用上下前后表达了方向,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四个方位。(板书课题:上下前后。)【设计意图】:游戏中导入新课,可以很快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率。此外这个游戏过程初步感受到用4个词表达方位。二、探求新知1.教学“上、下”(1)看这是南京长江大桥!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蓝天下,雄伟的大桥横跨于长江,一艘轮船正穿桥而下,桥上的铁道上正奔驰着一列高速列车,铁路上方的公路上一辆辆汽车行驶着,这就是我们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2)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会大桥上有什么车?(3)你能说说火车、轮船的位置吗?(4)引导学生,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火车在上面,轮船在下面。(5)你能说说火车和面包车的位置吗?(7)火车一会在上面,一会在下面,火车到底在上面还是下面呢?教师小结:我们应该借助“谁在谁的上面或下面”来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8)谁来试着说一说火车和轮船的位置关系教师小结:所以我们以后在说一个物体的位置时,应该先说和谁比较,然后再说谁在谁的上面或下面。(9)我们自己也可以摆出上下的位置关系。现在请听口令。把数学书放在练习本的下面,把铅笔放在练习本的上面。同桌两个互相检查,如果同桌摆错了请帮他改正过来。【设计意图】:上下认识不断规范学生用准确的语言体会到表述过程中说清谁在谁的上面或下面。另在摆放玩具中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2.教学“前、后”(1)这座大桥上的车都非常有秩序的在开着,数一数大桥上有几辆车?分别都是什么车?(2)你能说说小轿车和大卡车的位置关系吗?教师小结:这会我们就不能用上、下这两个方位名词,得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另外两个方位词:前、后。和老师一起来完整的说一说。(3)小轿车在大卡车的前面,大卡车在小轿车的后面。(4)再说说大卡车和公共汽车的位置关系?(5)现在老师请3位小朋友上台排一排给大家演示下前后的位置关系。看谁坐的最端正,按顺序排好,脸朝向门口。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他的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呢?(请学生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6)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7)(向后转)这会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8)为什么1号一会儿在最前面,一会儿在最后面?教师小结:我们要说一个人或物体在最前面还是最后面,第一先要看方向朝哪,第二看它和谁比。方向不同,所指的位置关系也不同。和不同的人或物体比,前后位置也就不同了。(9)现在我们请部分学生说说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请谁前面的同学起立,请谁后面的同学举起右手。【设计意图】:前后认识不断规范学生用准确的语言体会到表述过程中说清谁在谁的前面或后面。另游戏过程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三、联系实际,全课小结今天你都有哪些收获?教师小结:我们在说一个物体的位置时,应该先说和谁比较,然后再说谁在谁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今天学到的知识可真不少!小朋友在我们生活中,关于上下前后的例子还有许多许多,课后请小朋友们回到家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品也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跟你的爸爸、妈妈说一说,好吗?教学反思:1.层次清晰,先认识上下,再认识前后。2.注意用规范的语言表述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3.增加游戏环节既符合孩子的认识规律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