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音乐之都维也纳 5教案 沪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623325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音乐之都维也纳 5教案 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音乐之都维也纳 5教案 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音乐之都维也纳 5教案 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音乐之都维也纳 5教案 沪教版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2.学习课文中的11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摇篮”、“掺和”的意思。3.能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教学重点:课文的二、三段为教学重点。教学准备:1.收集一些著名音乐家的生平。2.收集一些维也纳的一些图片资料。3.一些文字投影。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中的11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摇篮”、“掺和”的意思。3.文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4.学习课文的一、二小节。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出示有关维也纳的图片,师作简单介绍。板书9 音乐之都维也纳二:自学课文。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4.交流。(1)字词。(2)读书情况。(3)质疑解疑。5.默读课文,给课文分分段,并交流。三:学习第一、二小节。1.抽读第一小节,说说告诉我们什么。理解“摇篮”一词。2.学习第二小节,可补充音乐家的有关资料。四:作业。1.抄写生字词。2.继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2.能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教学过程:一:谈话。上堂课,我们了解了维也纳之所以成为音乐之都的一个原因就是,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都曾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并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它是个音乐之都呢?二:学习课文重点段。1.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然后利用合作的形式学习。2.交流。(1)维也纳是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学生说说相机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指导朗读。(2)分三个层次说:一是这儿到处是音乐大师们的雕像;二是这里的许多建筑都是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三是就连王宫花园草坪上的鲜花图案,是用鲜花组成的巨大的音乐符号。(3)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从四个方面说:一是人们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优美的华尔兹舞曲;二是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三是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室内演奏的传统;四是在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是,会前,会后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4)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有名。学生边读书,边说,师边出示图片,边指导朗读。3.指导背诵其中的一段。三:总结。同学们,维也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此时,你想说什么?四:作业。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述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2.迁移练习。照样子,写句子: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少年宫是()的摇篮。()是()的摇篮。()是()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仿照第三段,按作者所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描写方法,抓住显著特点多学校的教学大楼进行焦距体的描写。教学过程:一:谈话。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师相机指导朗读。二:迁移练习。1.读第三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写维也纳歌剧院的。(1)介绍了维也纳歌剧院的设施、规模以及在全世界的影响。(2)从哪可看出歌剧院的规模宏大?(3)介绍了歌剧院的哪些设施?(4)按什么顺序来写歌剧院的?2.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教学大楼。(1)外观的形状。(2)规模,设施。(3)按一定顺序描写。3.学生写一写。4.习作欣赏。三:作业。1.用“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这一组词语描写自己看到的景观。2.开展“维也纳音乐之都”专题研究,引导学生组成小组,自行选题。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颐和园 1教学反思 沪教版在颐和园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局域网,互联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获取大量的信息,扩大知识面。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和网络在本次教学的不同环节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一、利用网络渲染,激活学生思维。教学时,我首先以网络引导,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观看颐和园的视频,让他们初步感知颐和园的美,悠扬的音乐、逼真的画面使学生们兴趣大增。因此,欣赏完后,学生无拘无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学生通过朗读全文来初步感知颐和园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创设虚拟网络,轻松获取知识。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课文介绍的景物较多,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做教学准备时,我搜集了颐和园许多相关资料,如图片、音像、古诗、对联、美文等制作了网页型课件,创设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并引进课堂,进行了的尝试和探究,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尤其是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自主探究自己喜欢的景点,品味颐和园独特的美,同时也避免了学生上网的盲目性。三、培养自主协作,发展学生能力。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分组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导游词,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语言的创新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这样,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四、引导网络驰骋,扩展学生视野。学生利用互联网、局域网查看相关资料,增加表象积累,对颐和园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了网络环境的突出优势。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浏览相关的内容,新鲜感也很强,个性化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充分的享受学习的自主,每一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独特的感受凝聚于指尖,在电脑上或写一首小诗,或制作电子简报,或编辑一句响亮的广告词,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五、拓展延伸学习,升华民族情感。在课后留下了扩展余地,能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课文学习结束时,我用激情的语言提醒学生在网上搜索,查找更多的古典建筑艺术,再进行交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从这节课中我发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适时适度,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积累与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