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2.1 认识千克说课稿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22935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2.1 认识千克说课稿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2.1 认识千克说课稿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2.1 认识千克说课稿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2.1 认识千克说课稿教案 苏教版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千克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8-30页上的内容。 2、教材分析: “千克的认识”是本单元第一课,是在学生一年级认识轻重、初步感知物体轻重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注重从实际操作中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不断深化对千克的认识,注重估测能力的培养。“认识千克”是继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吨”的基础。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掂一掂、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学生估测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1千克的感知,使学生能够自行获取知识,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都是:感受1千克物体的轻重,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5、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台秤、一袋1000克的红枣、一袋薯片、四袋1千克装的大米、1袋1千克装味精、4块肥皂、鸡蛋、果冻、水果等。 二、说方法 1、教法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立足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另外,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提供现实背景,改变呈现方式,让学生在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交流。 2、学法 在学法上,通过学生猜测、操作(称一称、掂一掂、数一数等)、比赛、交流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说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分成四个步骤:1、创设情境、感知轻重;2、操作体验、认识千克;3、应用拓展,完善体验;4、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第一步: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我创设了一袋红枣和一袋薯片争吵比谁重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的引出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掂一掂,感知这两样物体的轻重。 第二步:操作体验、认识千克 1、认识秤 .由问题“要具体地知道物体的重量要用到什么呢?”引出秤。 2、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哪些秤,多媒体出示各种秤,让学生知道它们都可以用来称物体有多重。 3、.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台秤,说说在台秤秤面上看到了什么? 4、.介绍kg是千克的符号。 5、.通过“称一般物体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这句话激起学生学习“千克”的愿望,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来。 f.再介绍读法:教师称事先准备好的1千克的物品,让学生观察指针的变化,告诉学生“如果秤面上的指针指着1,就表示这个物体重1千克”。 6、让学生在秤面上找1千克、2千克、3千克、4千克。问这个台秤最多可以称多重的物体(5千克),这里,教师实物演示,称5千克以上的大米,指针不停的摆动,就称不出来了。 2认识1千克 认识1千克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我设计了五个层次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1千克物体的轻重,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第一层次:猜:让学生猜一猜:刚才这一袋红枣是几千克? 第二层次:称:让学生称一称这一袋红枣是几千克(1千克),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第三层次:活动:小组合作称一称,下列物品1千克大约有多少个? 苹果 鸡蛋 果冻 香蕉 数量 小组活动并做好记录。 交流。 质疑:为什么一个小组称出一千克鸡蛋是16个,而另一个小组称出一千克鸡蛋是17个? 第四层次:掂:闭上眼睛掂一掂秤出的一千克的物体,感受一千克有多重。 第五层次:游戏:比一比,看谁拿得准 要求:用塑料袋装出一千克的大米,不许用秤。然后放到台秤上验证是不是一千克,多退少补。 这样,通过猜一猜、称一称、数一数、掂一掂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情境中感受千克的实际质量。“千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抓1千克大米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体验感受的机会,使学生更好的体会1千克有多重。 第三步:应用拓展,完善体验 1、体会千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做想想做做1、2,体会千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净含量”、“载重量”的含义。 2、体验常见物体的一般重量 做想想做做3、4、5 进行读秤面刻度、提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常见物体的一般重量。 3、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重。猜测其他食品和动物的重量。 4、体积和重量的关系 想一想:1千克铁块和1千克棉花,哪个重?让学生体会到重量与体积无关,深化学生对千克的认识。 第四步: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1、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同时揭示课题。 2、你知道吗? 听一听。学生互相交流听后的感受。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布置课外实践作业:课后到商店去看一看,记一记,哪些物品重1千克,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一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试试你能帮妈妈拎起几千克的物体。 附送: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2.2 认识克教案 苏教版教学内容:教材第31页至33页,认识克。教学目标:1.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很轻的质量观念。2.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教学重点: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教学难点: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教学准备:教师:两袋共重1千克的盐、2分、1角、1元的硬币、羽毛、尺子、小型电子秤。学生:硬币(2分、1角和1元)、橡皮筋、树叶、水果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物品的质量单位千克,称出了1千克的大米(出示:1千克大米)你能说出一粒大米重多少吗?对于很轻的东西,用千克来作它的单位合不合适呢?二、学习新课(一)认识克1.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来作单位,用字母g表示(板书:克g)2认识小型电子秤。(1)介绍小型电子秤的使用方法。1克到底有多重?我们可以先通过小型电子秤称出来。大家看这就是小型电子秤,使用非常简单,我们只要将要称的物体放在托盘上,电子显示屏就会显示出物体的重量。(2)用电子秤称不同面值的硬币。分别称出2分、1角、1元硬币重量。再让学生分别用手掂一掂,初步感知“克”。 (二)体验克1.教师:1克很轻,大约是一枚2分钱重,那么黄豆大家见过吧!你感觉黄豆大不大?重量怎么样?那你估计下几粒黄豆的重量是1克?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确定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派出一名代表到讲台上称一称,看看是否接近1克。2.用手掂一掂:1克黄豆、一枚硬币、一根羽毛、一片树叶、一把尺子。比一比哪些物品比1克重?哪些物品比1克轻?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哪些物比1克轻?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要用到“克”这个单位?举例说明。4.估一估一本数学本大约有多少克?先让学生掂一掂,估计出数值,然后用电子秤称一称看看估得准不准。然后再让学生估一估文具盒的重量。(数学书约300克)(三)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1.观察一袋盐重多少,(500克)两袋盐呢?(1000克)2.用台秤称一称(师演示)把这两袋盐放到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上称一称,问:这个台秤上的刻度是以什么为单位的?看一看这两袋盐有多重?你有什么发现?板书:1千克=1000克 小结: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注意读法:读作“1千克等于1000克”。3.口答单位换算三、实际运用“克”基础训练1.想想做做1(1)观察包装袋,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说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2)你还见过哪些物品是用克作单位的?有多少克?2.想想做做2先出示一个桔子,让学生估一估大约是多少克?一个哈密瓜呢?然后再让学生完成。提高训练3.想想做做4单位换算:学生先独立填空再说说每题是如何思考的。综合训练4.想想做做6活动:“称一杯水的重量”(1)观察“想想做做”第6题图,说一说“杯里的水有多少克?(2)说一说:如果要称出一杯水有多重,该如何称的?(3)全班交流:作业设计:填空( )大约重1克 ( )大约重1千克3千克=( )克 5000克=( )千克7千克500克=( )克 23千克-15千克=( )千克四、全课总结用“千克”和“克”说一句话或讲一个小故事。五、课堂作业:练习册第19页认识克。板书设计: 克的认识 克g 1千克=1000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